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庆元是世界香菇养殖技术的发源地,被誉为“香菇之乡”。随着香菇产业的发展,在菇民中还衍生出名为“香菇功夫”的菇民防身术和戏曲剧种“二都戏”。
除了香菇,被称作“高山鲍鱼”的田螺、用草木灰浸泡制成的黄、用鼠曲草与糯米浆混合烙成的薄饼社等庆元美食,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在庆元,三堆迎神节是可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要节日。节日上,传统的百事吉立体剪纸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过去,当地的女子都以剪得一手好的百事吉为荣。
当之无愧的“香菇之乡”“菇神”的传奇和传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庆元,香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给庆元带来了太多的活力、辉煌和荣誉。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吴煜这位香菇鼻祖,直到今天,庆元还流传着诸多关于他和香菇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讲的,吴煜家族世代居住在深山密林,以狩猎和耕种为生。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有心的观察中,吴煜发现树林里倒下的树木上,被刀斧砍过的裂口里常常会长出一种可以吃的菌菇,而且裂口越多,菌菇也就越多。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吴煜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最早的人工培植香菇的“原木砍花法”:选择容易出菇的树种,将原木伐倒,用斧头在树皮上砍出整齐的、白如霜花的刀痕,空气中的香菇、木耳等菌菇孢子就会在裂痕上萌发,在树皮内形成菌丝,慢慢长成香菇、木耳实体。吴煜将自己总结出的经验编成口诀,传授给当地乡民,使香菇栽培逐渐成为庆元的支柱产业。
为表达对这位不忘乡民的创始人的纪念和尊重,乡民们根据吴煜的排行,尊称他为“吴三公”,并将他奉为“菇神”,兰溪桥畔的“西洋殿”就是专供菇神的神殿。菇民上山采菇或是外出闯荡,临行前都要到殿中祭拜,祈求往来顺利、香菇丰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七日、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庆元以及附近地区的菇农也会前往西洋殿朝拜进香,纪念这位给庆元带来福祉的香菇始祖。
庆元县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在现代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庆元创建了专门的食用菌科研中心,在吴三公创造的原木砍花法基础上,不断改进人工栽培技术,历经椴木纯菌丝接种法、代料栽培法,发展到如今运用最广泛的高棚层架栽培香菇法。
香菇功夫是由香菇鼻祖吴三公创编的,过去,菇民们上山伐木做香菇,时常会遇到盗匪或猛兽,所以,吴三公便研究了一套能够用于搏斗的防身术,称作“香菇功夫”,在菇民中世代流传。据了解,最初香菇功夫主要包括扁担功、香菇拳和板凳功,后来逐渐衍生出铁尺花、斧头花、五花八门刀等多种形式。“老鷂翻身”“双龙出洞”“山羊翘角”“水牛跑角”……这些掷地有声的口令,伴随着连贯的动作,一招一式都蕴涵着浓郁的乡村特色。
2012年,香菇功夫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辉锦是香菇功夫的非遗传承人,他是庆元县岭头乡陈鉴坑村人,早在17岁时便到福建做香菇生意。因为外出谋生,常遇强抢豪夺之徒,所以跟从舅舅学得一身香菇功夫。如今,吴辉锦早已不做香菇生意,但香菇功夫却没丢,每天,他都会花5个小时来练功,正因如此,已经80岁的他仍然身体健硕,声如洪钟。 2011年,庆元县城东小学被授予“香菇功夫传承教学基地”的称号,吴辉锦自然成了总教练。而今,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教授香菇功夫上,对他来说,这项传统武术能够不断传承,是他最开心的事。
如果说香菇功夫能够让人练就健康的体魄,那么二都戏则能愉悦人的身心,让人在劳作中得到放松。
二都戏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大约产生于元末明初。二都戏发源于庆元县左溪镇黄冈村,由于左溪、荷地、合湖一带古称“二都”,因此得名“二都戏”。同时,由于二都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菇民区内,表演者大多为菇民,所以又被称为“菇民戏”。
二都戏的演出按照其主奏乐器的使用不同,分为京胡戏、横唢戏、毛胡戏三类,剧本由当地文人和菇民共同参与完成,剧目多以神话、历史、生产生活等题材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二都戏用地道的庆元方言演唱,因崇山峻岭阻隔,庆元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唐、宋古音,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却在二都戏中保留了下来,如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的惊叹词“夥颐”,就常常出现在二都戏中。同时,二都戏的唱词中还完整地保留了古诗词的韵律,平声字和仄声字基本上都严格遵循古代的语音规范,使得唱词具有诗的格调。
当然,庆元的美食不仅仅有香菇,在庆元县合湖乡,还盛产一种让人垂涎的美味——田螺。合湖地处庆元县的高寒山区,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昼夜温差极大,非常适合养殖田螺。这里所产的田螺个大,壳薄肉多,营养价值丰富,是淡水螺家族中的佼佼者,因此享有“高山鲍鱼”的美誉。
每年7月在合湖乡举行的“田螺节”,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届时,养殖田螺的农民与专家各抒己见,为田螺养殖出谋划策。节庆上还会进行田螺烹饪比赛和吃田螺大赛。参赛者用当地独特的汤烧秘方做出的田螺,味道极其鲜美;而吃田螺大赛中,数十位老饕下筷如飞,夹、送、吸、放,动作迅速又有条不紊,不时引来围观群众的欢呼。
在庆元,人们还喜欢吃一种食物,那就是黄粿。黄粿是浙南的一种特色民间食物,其制作方式类似年糕,但粳米浸泡之前多了一道工序——烧草木灰。人们砍来杜鹃科灌木烧制成灰,然后兑水,浸泡粳米,直到米色橙黄,继而捞出蒸熟,反复捶打搓揉,最后压成圆条状。制好的黄粿在常温下能保存好几个月,吃的時候可以蒸、煮、炒,口感清香柔韧。黄粿是庆元一带最流行的年节食品,据说在过去能吃上黄粿,就意味着本年的丰收,也预示着来年的希望。所以,在庆元,每逢传统节日、家有喜事或贵宾到来,黄粿都是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传统礼品。
在庆元三堆迎神节上,百事吉立体剪纸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百事吉是庆元的一项有趣的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相传,这种剪纸艺术的产生是为了吓唬老虎。据说在古代,当地经常有老虎出没伤人,一个聪明的妇女便把花花绿绿的纸剪成各种常见的事物,悬挂在门厅上,风一吹,剪纸随风转动,栩栩如生,老虎便再也不敢进门伤人。免除虎患之后,人们意外地发现,剪出来的图案悬挂起来精美好看,于是,便将这种艺术命名为“百事吉”,寓意吉祥喜庆,并在当地流传开来。在庆元,廊桥、喜鹊、水仙花、香菇、凤凰等,都是百事吉常见的题材,而百事吉最鼎盛的时期,从事这一艺术的人达500多人,那时,当地的女子都以剪得一手好的百事吉为荣。
不过,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如今,百事吉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如何找到对剪纸既有天赋,又有热情的年轻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是百事吉目前最大的难题。
除了香菇,被称作“高山鲍鱼”的田螺、用草木灰浸泡制成的黄、用鼠曲草与糯米浆混合烙成的薄饼社等庆元美食,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在庆元,三堆迎神节是可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要节日。节日上,传统的百事吉立体剪纸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在过去,当地的女子都以剪得一手好的百事吉为荣。
当之无愧的“香菇之乡”“菇神”的传奇和传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庆元,香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给庆元带来了太多的活力、辉煌和荣誉。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吴煜这位香菇鼻祖,直到今天,庆元还流传着诸多关于他和香菇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讲的,吴煜家族世代居住在深山密林,以狩猎和耕种为生。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有心的观察中,吴煜发现树林里倒下的树木上,被刀斧砍过的裂口里常常会长出一种可以吃的菌菇,而且裂口越多,菌菇也就越多。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吴煜通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最早的人工培植香菇的“原木砍花法”:选择容易出菇的树种,将原木伐倒,用斧头在树皮上砍出整齐的、白如霜花的刀痕,空气中的香菇、木耳等菌菇孢子就会在裂痕上萌发,在树皮内形成菌丝,慢慢长成香菇、木耳实体。吴煜将自己总结出的经验编成口诀,传授给当地乡民,使香菇栽培逐渐成为庆元的支柱产业。
为表达对这位不忘乡民的创始人的纪念和尊重,乡民们根据吴煜的排行,尊称他为“吴三公”,并将他奉为“菇神”,兰溪桥畔的“西洋殿”就是专供菇神的神殿。菇民上山采菇或是外出闯荡,临行前都要到殿中祭拜,祈求往来顺利、香菇丰收。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七日、七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庆元以及附近地区的菇农也会前往西洋殿朝拜进香,纪念这位给庆元带来福祉的香菇始祖。
庆元县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术在现代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庆元创建了专门的食用菌科研中心,在吴三公创造的原木砍花法基础上,不断改进人工栽培技术,历经椴木纯菌丝接种法、代料栽培法,发展到如今运用最广泛的高棚层架栽培香菇法。
香菇功夫是由香菇鼻祖吴三公创编的,过去,菇民们上山伐木做香菇,时常会遇到盗匪或猛兽,所以,吴三公便研究了一套能够用于搏斗的防身术,称作“香菇功夫”,在菇民中世代流传。据了解,最初香菇功夫主要包括扁担功、香菇拳和板凳功,后来逐渐衍生出铁尺花、斧头花、五花八门刀等多种形式。“老鷂翻身”“双龙出洞”“山羊翘角”“水牛跑角”……这些掷地有声的口令,伴随着连贯的动作,一招一式都蕴涵着浓郁的乡村特色。
2012年,香菇功夫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辉锦是香菇功夫的非遗传承人,他是庆元县岭头乡陈鉴坑村人,早在17岁时便到福建做香菇生意。因为外出谋生,常遇强抢豪夺之徒,所以跟从舅舅学得一身香菇功夫。如今,吴辉锦早已不做香菇生意,但香菇功夫却没丢,每天,他都会花5个小时来练功,正因如此,已经80岁的他仍然身体健硕,声如洪钟。 2011年,庆元县城东小学被授予“香菇功夫传承教学基地”的称号,吴辉锦自然成了总教练。而今,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教授香菇功夫上,对他来说,这项传统武术能够不断传承,是他最开心的事。
如果说香菇功夫能够让人练就健康的体魄,那么二都戏则能愉悦人的身心,让人在劳作中得到放松。
二都戏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大约产生于元末明初。二都戏发源于庆元县左溪镇黄冈村,由于左溪、荷地、合湖一带古称“二都”,因此得名“二都戏”。同时,由于二都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菇民区内,表演者大多为菇民,所以又被称为“菇民戏”。
二都戏的演出按照其主奏乐器的使用不同,分为京胡戏、横唢戏、毛胡戏三类,剧本由当地文人和菇民共同参与完成,剧目多以神话、历史、生产生活等题材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二都戏用地道的庆元方言演唱,因崇山峻岭阻隔,庆元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唐、宋古音,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却在二都戏中保留了下来,如出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的惊叹词“夥颐”,就常常出现在二都戏中。同时,二都戏的唱词中还完整地保留了古诗词的韵律,平声字和仄声字基本上都严格遵循古代的语音规范,使得唱词具有诗的格调。
当然,庆元的美食不仅仅有香菇,在庆元县合湖乡,还盛产一种让人垂涎的美味——田螺。合湖地处庆元县的高寒山区,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昼夜温差极大,非常适合养殖田螺。这里所产的田螺个大,壳薄肉多,营养价值丰富,是淡水螺家族中的佼佼者,因此享有“高山鲍鱼”的美誉。
每年7月在合湖乡举行的“田螺节”,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届时,养殖田螺的农民与专家各抒己见,为田螺养殖出谋划策。节庆上还会进行田螺烹饪比赛和吃田螺大赛。参赛者用当地独特的汤烧秘方做出的田螺,味道极其鲜美;而吃田螺大赛中,数十位老饕下筷如飞,夹、送、吸、放,动作迅速又有条不紊,不时引来围观群众的欢呼。
在庆元,人们还喜欢吃一种食物,那就是黄粿。黄粿是浙南的一种特色民间食物,其制作方式类似年糕,但粳米浸泡之前多了一道工序——烧草木灰。人们砍来杜鹃科灌木烧制成灰,然后兑水,浸泡粳米,直到米色橙黄,继而捞出蒸熟,反复捶打搓揉,最后压成圆条状。制好的黄粿在常温下能保存好几个月,吃的時候可以蒸、煮、炒,口感清香柔韧。黄粿是庆元一带最流行的年节食品,据说在过去能吃上黄粿,就意味着本年的丰收,也预示着来年的希望。所以,在庆元,每逢传统节日、家有喜事或贵宾到来,黄粿都是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传统礼品。
在庆元三堆迎神节上,百事吉立体剪纸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百事吉是庆元的一项有趣的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相传,这种剪纸艺术的产生是为了吓唬老虎。据说在古代,当地经常有老虎出没伤人,一个聪明的妇女便把花花绿绿的纸剪成各种常见的事物,悬挂在门厅上,风一吹,剪纸随风转动,栩栩如生,老虎便再也不敢进门伤人。免除虎患之后,人们意外地发现,剪出来的图案悬挂起来精美好看,于是,便将这种艺术命名为“百事吉”,寓意吉祥喜庆,并在当地流传开来。在庆元,廊桥、喜鹊、水仙花、香菇、凤凰等,都是百事吉常见的题材,而百事吉最鼎盛的时期,从事这一艺术的人达500多人,那时,当地的女子都以剪得一手好的百事吉为荣。
不过,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如今,百事吉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者,如何找到对剪纸既有天赋,又有热情的年轻人,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是百事吉目前最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