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桂花香 灼灼满地思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的脉络清晰,以桂花为线索,用平和、温暖的笔触描述了桂花飘香时节乡童摇花之乐。解读文本时,师生可紧扣舒放的文字,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在“桂花香、摇桂花、桂花雨、品桂花”的结构中,细读品味作者的思乡之情。
  【关键词】情感 文本细读 语言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为台湾作家琦君所写。全文虽没有一字让人顿生惊艳之感,但通篇读来却能让观者产生熟稔的代入感,易于亲近和理解。文章在桂花的馨香中,一路细细向读者展示着温暖的童年旧事,字里行间有着细密妥帖的美。在悠悠桂花香中,对故土、亲人的怀念、爱意表现得温和沉静、灼灼动人,是学生积累语言、培育审美情感不可多得的素材。
  一、躲不过的桂花“香”
  《桂花雨》这篇散文为第二单元“思乡情”的略读课文,全文共8个小节,脉络清晰,以香气四溢的桂花为线索,将童年往事一一展现出来。通篇通过女性作家安静温暖的笔触,回忆了桂花飘香时节乡童摇花之乐。
  说起散文,谋篇布局自是重要,要让读者跟着看似散乱的行文,体会到“神不散”的妙处,然而《桂花雨》的排篇布局却最是寻常不过了。
  第一小节开篇明旨,点明了桂花的花开时间: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第二小节将桂花与梅花对比,写了作者偏爱桂花香。第三小节描写了母亲对桂花的念叨。第四小节讲了“摇桂花”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五小节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作者“摇桂花”的情景。第六小节通过晒桂花、藏桂花、品桂花,让我们感受了分享的乐趣。第七小节笔锋一转,时间线往后移,写了几年后虽移居他处,但母亲仍独爱家乡院中的桂树。最后一小节则表达了作者最想念童年时代的“桂花雨”,并再次点题,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
  细细看来,文章先写桂花树的模样,再写桂花香,而后描绘摇桂花、桂花雨,其中详细描述了“摇花乐”,最后追怀家乡的桂花雨。这样的安排,虽是寻常,却是学生学习的经典范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篇文章是能够段段读懂的,因此每一自然段的段意教师不必作过多的分析讲解。纵观全文,共七百余字,虽对原文有删减,但也提到了22次“桂花”,并在每一小节中均有涉及,无处不在的“桂花”让读者每每读来都仿佛嗅到了浓郁的芬芳。那如何通过“摇花乐”让五年级的学生读出难以理解的“思乡愁”呢?想来该对语言细细品味。
  二、诉不尽的桂花“语”
  《桂花雨》的语言文字并不奇崛夺目,笔调也不雄壮。她的笔触是恬淡、平和、温暖的。这样暖心笔触下的乡愁,你看不见“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酸,亦感受不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痛,也没有“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哀。放下书本,只有悠远如桂花香般绵延的乡愁在冲淡洗刷再冲淡的文字底下,在深藏隐秘再深藏的作者心间,回味后让人有几丝惆怅。
  (一)淡雅舒放的文字
  女性作家大抵都有一颗温暖、柔软、细腻的心,所以笔下的文字也如兰花般淡雅、舒放,不雕琢、不粉饰,这也合了琦君自己的想法:文章的字要平易、净化、蕴藉、真挚。《桂花雨》作为篇幅不长的散文,全文读来让人畅快舒心,如同闻了一缕桂花香。若要在教学中细究把握,只能“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慢慢品读。
  一个孩子会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恶?大抵不会像成人般思考许久,支支吾吾。于是被父亲问到喜歡什么花朵时,会直接说:“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因为虽然“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是啊,喜欢一朵花,为什么要看它的姿态?为着靓丽的花瓣?那么迷人的香气,小琦君简直就要陶醉在这馥郁的花香中了呢!
  在她的笔下,母亲也是那么可爱。看着桂花盘算着该送哪些亲近的人,不如“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为什么呢?“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读到此处,不禁让人笑着念叨:八月的台风啊,请你千万再等等,母亲这还有一箩箩桂花等着摘呢!不然我们去哪儿吃糕饼呢?
  写“摇花乐”时,寥寥几句就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底蕴,仿佛把其中的快乐洒得漫山遍野,洒到了书里书外,金黄的桂花一朵朵打着圈儿,落到了你的发上、脸上、身上,你高兴得一动不敢动,生怕香香的桂花落到了脏脏的地上,只能慢慢挪着挪着,将它们洒落在铺好的席子上。深吸一口气!跳跃着,和琦君一样欢快地喊:“啊!好香的雨呀!”……
  琦君的文字是透明的,可以说是平平淡淡、不欲言说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平淡,读来有种孩子般的纯情,也让全文在“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中笼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二)隽永温馨的氛围
  作者平淡的笔触,对乡愁主题而言,更能营造隽永温馨的氛围。文中有不少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自然地流淌着。
  琦君念中学时的杭州也有漫山遍野的桂花树,花开时自然比老家院中单独的一棵桂花树更芬芳四溢,她也喜欢那里的桂花。“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但是,在母亲的眼中,这一大袋的桂花怎么也比不上家中那株小小的桂花树。花还是那样的花,香气自然也还是那样的香气,只是家中的桂花树承载了太多回忆,已经不是简单的一棵树了。那时年少的琦君也在母亲的话语中思念起儿时的“摇花乐”,思念起“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再回过头来看,作者写这一篇文章时已居住台湾许久。联系这一背景,文中对故乡浓浓的深情更是增加了几分,在脑海间挥之不去。因此在把握这一点上,需要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岁月,回到那个桂花飘落、坠如丝雨的境界里,去感受作者在文字中编织给读者体味的绵绵情思。
  三、忘不掉的思乡“情”
  同余光中、林海音、郑愁予一般,琦君也是自大陆赴台并享有盛名的作家。比这三位,她的家乡或许离我们更近些,是个“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的地方——温州。大抵成长期去台的诗人作家,免不了在笔尖排遣细腻绵长的乡愁。而琦君的乡愁,不比林海音皇城根下“城南旧事”的肃冷,倒是浸润在橘子红了里、钱塘江水中,有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江南小品的秀气。在这篇散文中,她将乡愁着笔于寻常的植物——桂花。
其他文献
妙语双关  乾隆年间,有个叫吴省钦的学台不学无术,又贪赃枉法。有一次主持乡试,他利用职权徇私受贿。一位参加乡试的秀才,很有才华,由于没钱给学台吴省钦送礼,结果名落孙山。  这位秀才非常气愤,就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这位学台的住所门前: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是:口大吞天  这副对联是采用字谜的“离合法”写成的。  上联中的“少目”合起来是“省”字,全句可以理解为吴省钦“目不识丁睁
【摘 要】统编教材将知识点分散到课后练习中作为明确的教学指向。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题,把它当作制订、优化教学目标的依据,并在课堂上分步落实,凸显學习过程。这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避免在教学中走弯路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后练习;学习过程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将知识点分散到课后练习中作为明确的教学指向。教学时充分利用
书桌上有一盆茂盛的“一帆风顺”。一片硕大的叶子从它的叶丛间斜插出来,青翠欲滴,格外耀眼,这让我想起了它的另一个名字:绿巨人。它鱼骨状的叶脉清晰可见,像竖琴的丝弦,似乎有青色的韵律流出。它叶柄中间开裂,孕育出一个白色的小花苞,像没有润开的大白云毛笔头,饱满而细长。  一帆风顺绿色的花柄努力地托举花苞与叶子。花苞玲珑剔透,洁白如玉,微风拂来,朝着我频频摇晃高昂的头,生怕我看不见它似的。  花苞越来越大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童话。费里斯比夫人是一只田鼠,为使小儿子平安度过冬春之交的日子而四处求助,在猫头鹰的指点下,她结识了一群神奇的老鼠,他们将自己的洞穴装置得如同宫殿一般,电灯、自来水、冰箱等设施应有尽有。原来他们是从一个叫尼姆的科学的实验机构中逃出来的。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帮助田鼠一家安置了新居,然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舒适的生活,去开辟新的天地……  通道逐渐向下倾
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在那里生活了将近十年。我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属于它的。它用风暴和洪水、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后,我的关于欢乐与痛苦的最深切的经验,我的最热烈与最阴沉的情感,我的审美理想以及艺术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联系在一起的。  美国作家梭罗在著名的《瓦尔登湖》把湖称作“大地的眼睛"。令人忧虑的是,保护好这样的“大地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在妈妈单位画了一张“全家福”,我自豪地拿去给妈妈看,满心期待地等着她的表扬。可当时她太忙了,我叫了很多遍她才应了声“自己上楼玩去,妈妈这忙”,难过的情绪顿时充满了我心头,泪水夺眶而出……那一瞬间的失望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上幼儿园了,有一天午睡起来,我看见老师微笑着在给一个留长发的女孩子梳头发,梳得那样仔细,可能生怕打结了的头发梳起来会拉痛头皮,老师轻轻地按住女孩的发根。透过暖
正值“十一”长假,我们一家去萍乡的武功山游玩。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武功山山脚下。  我仰头向山上望去,不禁抱怨道:“这么高,我们怎么上啊,要累死我呀?”爸爸笑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听了,来了倔脾气,快速向山上跑。  山上树真多呀!左一棵,右一棵,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如果你的视力有1.5,也许你会看到那茂密的叶子间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我一边走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
现在市场上流行iPhone,豆豆吵着要买一部,爸爸说:“只要你努力学习,我就给你买。”  豆豆勉強答应了。过了一个星期,豆豆对爸爸说:“爸爸,我不要iPhone了,再这样,我就要疯了!”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妈妈正在炸油饼,于是便跑了过去。只见妈妈熟练地把面团揉搓圆,再一摁,然后用擀面杖三下五除二,擀出一个圆圆的面饼。看到这里,我手有点发痒,也想去做饼,就急忙说:“妈妈,我能帮你吗?”  妈妈看了我一眼说:“你会吗?”  我说:“让我试一下吧!”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小块面团,先把面团用手心揉圆,放到案板上用手掌一摁,面团变成了杯子口那么大,然后两手拿着擀面杖,来回擀了几下后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有的是按时间顺序发展,有的是按空间顺序发展,所以写记叙文,也就一定要有个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都要有个恰当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种方法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作用。  一、顺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