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在微博时代对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与青年群体有着天然的契合性,这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在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注重个体主义,价值观取向多样化且不稳定,缺乏理性等现象入手,客观地指出了微博时代影响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原因,并提出了共青团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微博;青年学生;价值观;共青团
  作者简介:张霞(1979-),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孙俊(1978-),男,江苏泰兴人,江苏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82-02
  价值观是指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1]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因此,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包括青年学生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及其特定事物意义的评价与判断,对生活目标、职业方向以及与他人社会关系等的选择意向。微博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融入到青年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表达方式、评判标准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青年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深入了解青年学生新时代的思想特点,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是共青团对青年学生深化思想引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团干部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一项课题。
  一、“微”时代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为更好地把握“微”时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走向及其特点,了解其面临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以江苏科技大学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政治观、生活观、金钱观、婚恋观、还包括流行语等反映青年学生价值观走向特点的内容。调查对象包括文科学生(185人)、理工科学生(352人)、商科学生(164人),共计9个专业。发放调查问卷701份,回收问卷6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714%。调查显示,已开通微博的学生占81.1%,其中有57.3%的青年学生每天都关注并使用微博。小部分青年学生甚至存在微博控,频繁登陆和更新微博。通过调查,从整体上看,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91.5%的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利他、求真、团结、诚信、创新、奋斗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高度认同。
  1.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注重个体主义
  青年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手机上网,微博迎合了青年学生的需要,几乎代替了传统的主流媒体。青年学生在使用微博的时候,比较偏向关注自己的微博,注重个人的虚拟空间。从微博使用动机来看,有67.2%的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是展现自己,获得关注认同;有82.9%的人发微博表达情绪、排解孤独感;公开发表个人的看法观点,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情绪状态的达48.1%。
  2.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
  青年学生正处于扩展视野、眼界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时期,微博的实时更新和各种观点、话题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圈子吸引着青年学生。种类繁多的信息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复杂化,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微博的关注内容上看,82.4%的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时政新闻;有68.6%的青年学生关注娱乐和各类八卦猎奇;89.8%的学生关注好友观点与动态;74.1%的青年学生关注本校院等各类学生社团。
  3.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价值观不稳定
  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定型。微博所展示的各种说说集正面与负面的影响于一体,使青年学生在理性认识上产生困惑。青年学生价值观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同时,不稳定因素剧增。从对能否过滤微博信息的调查中发现,69.2%的青年学生坦言面对海量的信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垃圾信息进行过滤;有76%的人认为大量的信息难辨真伪。
  4.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缺乏理性
  社会中价值观出现的某种暂时的失范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微博中各类粉丝团已成为放大信息、聚集意愿的重要平台。“口水战”、“骂战门”、“审丑门”在微博中不断上演。在对微博骂战的调查中,77.4%的青年学生关注公众人物骂战,只有11.3%的青年学生表示需要学会辨别,不会关注无价值的谩骂。64.7%的青年学生对“杜甫很忙”等网络忙人现象表示关注或赞赏,极少数人(8.8%)认为该现象是对杜甫的不尊重。
  二、对“微”时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成因的分析
  1.社会大环境中个人利益观念的投射
  社会环境中“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与青年学生从小受到的以利他行为作为出发点的价值观教育背道而驰。强调个人利益观念投射到青年学生身上表现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关心他人、集体、社会的现象屡见不鲜,青年学生脱离集体、违反校纪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社会大环境下,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天平向个人本位主义倾斜。
  2.开放的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多元化影响
  微博虽然只有140字,但其强大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基本实现了与受众的“零距离”,一句话、一张图在一夜之间就会占据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微博强大的转发功能,信息的传递呈几何级扩散,能在短时间内造成网络集体围观。青年学生处在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各类交流圈子的大潮裹挟下,形形色色的各种思潮冲击着青年学生,震动了传统观念,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造成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
  3.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导致价值认知的偏差
  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受社会的影响,更受社会的支配。微博中随意的、偏颇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信息很可能在网络的放大和大众传媒的关注下成为被围观的社会新闻,上升为大众娱乐事件和社会文化现象,而大量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评价也充斥着网络,部分网民也乐于“围观起哄”,这必然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向产生影响。青年学生容易良莠不分、兼收并蓄,这为接受各种价值观提供了可能,从而容易产生价值认知上的偏差。   4.空虚浮躁的社会心理下理性的缺失
  青年学生“对现实的判断更多地来自于其生活常识和直观认识,习惯于简单化、泛道德化的判断和定性”。[2]微博语境下,青年学生惯用“吐槽”的方式表达意见、态度和情绪。有的“吐槽”和“口水战”太尖刻,陷入无目的地谩骂甚至网络暴力,而青年学生对某些议题的认识,往往是从情绪化与批判的心理出发,很少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去关心事件的复杂性和问题的情境性。
  三、“微”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微博与青年群体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新的形势对共青团在完成凝聚青年、团结青年、感召青年、服务青年的同时提出了新挑战。团组织要使用年青人喜爱的方式引领青年学生,将青年人培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捍卫者、中国主流文化的继承者。
  1.加强微博平台建设,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
  共青团要探索在传统的引导工作和活动中不断融入新媒体元素,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引领青年。着力打造团学组织的网络平台,目前江苏科技大学基层团委、基层团支部都有自己的固定QQ账号和腾讯微博,通过分层级分类管理完善微博平台体系。共青团组织可以通过打造精品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符合青年学生特点、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文化作品,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以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开展价值观教育,使网络成为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优质平台,积极帮助青年完成青春的答卷。
  2.正确引导,努力提高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
  微博时代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盛行,青年学生学会排除垃圾甚至有害的信息比自由选择信息更为重要。共青团要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判断能力,努力使广大团员青年做到选择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在“双学活动”、“青马工程”等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中应着重引导青年学生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精髓,吸收西方价值观中人本思想、平等竞争、社会公德等合理成分,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升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的选择能力。
  3.通过“意见领袖”,扩大传播的影响力
  微博时代高校共青团组织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设立了“官方微博”,通过青年学生“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青年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受大学生信赖,他们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想,能向青年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并为青年学生所接受。通过青年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关注、转发,为广大青年学生发布客观、公正、翔实的共青团微信息,提供全面、透明的服务。
  4.在实践中培育青年学生主流价值观
  微博时代共青团组织要重视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试和提升自己的价值观。一要搭建好学生社团满足青年学生多样性需求;二是拓展暑期社会实践锻炼平台,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三是组织实施“志愿者行动”,使青年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以“利他”为中心的活动中;四是构建一个青年学生感兴趣、青春时尚的思想引领舞台,帮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王国华,等.解码网络舆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学时都有较大区别,有必要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成果,提出了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引入数学工程软件及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内容,以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卓越工程师  作者简介:刘学武
期刊
摘要:分析了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原因,明确了当前经济管理类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模式,以期能够提高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  作者简介:郭开宇(1973-),女,辽宁阜新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0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
期刊
摘要:大学生校际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通过开展海峡两岸物理类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旨在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的育人模式,为我国大学生校际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校际交流;大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高忆(1985-),男,江苏苏州人,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王馥
期刊
摘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二级学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转变观念、明确职责划分、规范管理、强化管理方式、鼓励创新、重点打造科研氛围、深化改革、加强环节管理、开展培训、加强学院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化学院职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科学研究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级学院;职能优化  作者简介:高青(1980-),女,河北保定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孙萍(1962-),女
期刊
摘要:纵观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按照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国内不少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国家研究生改革的有关政策精神已进行了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尝试,教育学科也不例外。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首次提出后至今其一级学科的地位没有动摇过。根据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需要探讨了教育学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合理性、必要性、可
期刊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中心工作,它是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将直接体现学科建设的水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如何从学科建设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  关键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朱丽(1964-),女,天津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主
期刊
摘要:分析了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教学现状,探究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特点,根据数值计算方法的课程特色与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几方面探讨改革措施,加深学生对数值方法的理解、提高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能力等,改善本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数值计算方法;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培养具有现代工程能力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是“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宁波工程学院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以学生工程能力成长为核心,从工程教学组织设计着手,构建工程教育的三大平台,实施工程教学改革的三个举措,完善工程教育的三个保障,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洪晓波(1962-),男,浙江余姚人,
期刊
摘要:气象写作学是适应我国现代化气象事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应当对其含义、研究对象、性质、定位、体系等进行具体探讨。构建气象写作学,必须建立学科梯队、开展专题研究、加强法制建设、重视教学实践。  关键词:气象写作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作者简介:阎杰(1957-),男,辽宁彰武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高鸿雁(1960-),女,山东曲阜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
期刊
摘要:在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榜样激励学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然而,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榜样的激励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正确分析产生榜样激励效果差异性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积极的价值取向、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榜样激励;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谢云(1979-),女,江苏南京人,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