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A)基因的突变率、突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析及直接测序分析法检测206例初治AML患者CEBPA基因全部编码区突变情况.结果 206例AML患者中31例检测到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5%,23例为双突变,8例为单突变.CEBPA基因突变常见于M2型或预后中等组患者.与CEBPA野生
【机 构】
:
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A)基因的突变率、突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析及直接测序分析法检测206例初治AML患者CEBPA基因全部编码区突变情况.结果 206例AML患者中31例检测到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5%,23例为双突变,8例为单突变.CEBPA基因突变常见于M2型或预后中等组患者.与CEBPA野生型组比,CEBPA基因突变患者白细胞计数较高[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分别为20.92(0.86 ~ 351.43)×109/L和8.17(0.47~ 295.20)×109/L,P=0.003]、血红蛋白水平较高[97.5(51~ 128) g/L和80.5(13~ 153) g/L,P=0.015],血小板计数较低[27.5(5~81)×109/L和44(3~548)×109/L (P=0.004)].CEBPA基因突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与CEBPA双突变患者相比,M5型CEBPA单突变患者更易伴随NPM1突变(0对25%)(P=0.013).动态跟踪20例患者,临床缓解后未再检出CEBPA基因突变,而复发患者则伴有同样的位点突变.PCR片段长度分析与测序分析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CEBPA基因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分子突变类型,CEBPA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疾病状态有关,其突变检测可作为AML患者疾病状态的监测指标之一;M5型CEBPA单突变患者更易伴随NPM1突变。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骨髓移植和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出现,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并且患者最终因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而不治.因此,迫切需要高性能、低毒性的抗骨髓瘤药物.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传统抗癌中药斑蝥素去除1,2位两个甲基而得的化合物[1-2].我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病,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全球约有4亿人受累[1].该病高发于地中海沿岸、非洲、东南亚及我国的南部地区,我国G-6-PD缺陷基因频率为4.5%[2],广东地区G-6-PD缺乏症发病率高达5.4%[3].G-6-PD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20114 bp,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515个氨基酸.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髓系肉瘤是由髓系肿瘤细胞浸润骨髓以外组织构成的肿瘤,常伴发于白血病患者,也可先于白血病发生.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者占全部髓系肉瘤的19%[1],而原发颅内者罕见.我们报告1例以颅内症状为首发的髓系肉瘤患者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它含有特征性的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具有组成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激活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途径导致CML的发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IM)通过竞争性结合ABL酪氨酸激酶区的ATP结合位点,使该激酶失去催化活性,阻断下游的信号传导,达到治疗CML的目的.随着IM应用时间的延长及病例数的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较常见的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国内对FL的临床相关研究很少,现对我院F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等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患儿,男,3岁,江西宜春人,因"乏力、少尿、酱油色尿3d"入院.发病前曾进食蚕豆,其父亲、表哥均有"蚕豆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脉率132次/min,神志清,面色苍黄,心前区可闻及Ⅱ/Ⅳ级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正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常规:WBC 16.73×109/L、淋巴细胞占0.158、中性粒细胞占0.783、HGB 48 g/L、PLT 217× 109/L、网织红
目的 研究微小RNA 125b (miR-125b)在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靶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CCK-8计数法检测miR-125b对人AML细胞系NB4、HL-60及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增殖的影响.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5b促进细胞增殖的潜在相关靶基因,构建用于鉴定miR-125b靶基因的报告基因载体,并与miR-125b小分子类似物共转染293
目的 评估HA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阿柔比星)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成人初发AML患者采用HAA方案作为诱导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统计完全缓解(CR)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24例仅接受化疗的患者5年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亚组间比较.结果 236例患者总CR率为78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淋巴系统常见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6万人被诊断为该疾病,年病死率为1.9~3.6/10万[1].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高度恶性滤泡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TCL).目前有多种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包括大剂量化疗、标准方案加新
目的 探讨伴idic(20q-)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分析10例伴idic(20q-)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以GEP20探针进行单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20q亚端粒探针和20q12位点特异探针进行双色FISH检测,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急性红白血病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