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的课改实践,让我由衷的感到:历史课堂变了——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即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沉闷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问题,教师点拨指导,师生共同解疑的探究式教学。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即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知识,争取考试得高分,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各种活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得到有效思想教育。学生们有了“当家作主”的感受,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彻底告别了“一本书、一支笔、教师一人讲到底的“满堂灌”的时代”。开始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时代。课堂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完成新时代交给的教学任务,是广大历史教師不能回避,而且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各种活动,要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学生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学习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模拟记者报道的活动形式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内容,学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并作为“一大”的列席者,你是如何向人们报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学生们在台下先思考,讨论,写出报道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报道。不久,我发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到讲台上的体验,教师选择二到三个学生上讲台进行模拟报道,在下面的“观众”作为评委,通过比较他们在台上的表现,由学生们评选出优胜者,并给他以掌声鼓励,最后教师指导,小结,肯定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课堂上通过这种活动,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学生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有亲临其境,亲身体会一回当小记者的感受。学生们既掌握历史知识,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知识迁移能力,为今后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打基础。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述效果好的多。这种活动形式以后常可采用。
对历史事件教学,教师也可以灵活采用其它的活动形式。在教学“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一目内容时,可创设当年的历史情境,学生参与活动,然后师生评价总结,激发学生兴趣。活动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先让一组学生装扮隋唐时期百姓和文人,他们为了获得一篇好文章不停的抄写,费时而且经常抄错,并联想到自己书包里的这么多书,如果用这种办法,何年何月才能抄完,于是他们提出能否创造一种省时省力并准确传播文章的好办法?此时全班同学参与提建议,想办法,出主意。结果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亲临其境,全身心投入,不仅掌握知识,同时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受到有效的思想教育。
2.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讲故事、自编历史短剧、举行诗歌诵会、亲自动手操作等形式举行活动。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同学们对三国时期一些主要历史人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小说,电视剧中已“认识”这些人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这些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并进行比赛、竞争、看看哪些同学讲得更精彩动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师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在教学“光耀千古的诗坛”一目内容时,可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朗诵内容选择唐代主要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所写的诗篇。教师组织小评委给参赛者打分,评出优胜者,最后由教师小结。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传统、较新颖、符合学生好胜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组织学生参加这种学习活动,比传统的全由教师口述这三大诗人生平,代表作效果要好得多。课后教师可以布置有书法、绘画基础的同学,以“唐代”为题,创作书画作品,在班级展示,或有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小报,自己设计版面,内容是有关唐诗的各方面。这些活动学生学会接触大量反映中华名族智慧的丰富材料,无形中产生名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起到寓教于活动之中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活动。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中,学生学习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并说说自己感受和体会。我发现初一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很多同学都要上讲台试一试,体验完后,有一个同学说:“我试着打制石器,可那石头一点也不好打,我的手都磨破了,还打不出好用石器,原始人要靠这石器去征服自然,获得食物真不容易。”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体会深刻。
3.学生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文化成就、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其它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自学课文活动、讨论问题活动。通过一起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把“问题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主体。正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应当在教学活动的开端就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利和机会。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只是等待老师提问,然后在“问题”引导下去寻找答案,学生主体地位就置换了。“问”是创新的萌芽,是探究的钥匙。,没有“问”,不善“问”,学生怎能成材?怎么能打开科学的大门?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多提问题,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讨论活动,来解决这些难题。如学生学习“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内容,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特别是怎么看屈原跳江自尽这一行为?课堂上以学生兴趣、个性特长为依据,并在自愿基础上分组讨论这个问题。组员畅所欲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提出不同看法、观点。教师巡视指导,设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答案,小组长归纳本组观点形成小组结论,并代表自己组发言,汇报该组评价观点。讨论后,出乎教师意料的是学生形成不同观点:多数学生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思想,爱国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屈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但也有少数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战斗,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爱国者,楚国人民常需要屈原站出来为人民做事时而他却自杀了,他是为了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这种观点很具有挑战性,让很多同学都感到惊讶!课堂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持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时教师要表扬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说明他有开动脑筋,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唯一答案,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查阅资料,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有的问题不一定能达成一致意见,有的问题一时也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
总之,历史的课堂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必须服从“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仅仅在促进学生发展时才有的价值。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活动本身,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课改理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新型人才观,不断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发挥其历史学习潜能,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争取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学生学习重大的历史事件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模拟记者报道的活动形式进行。例如: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内容,学生就可以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并作为“一大”的列席者,你是如何向人们报道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学生们在台下先思考,讨论,写出报道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报道。不久,我发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想到讲台上的体验,教师选择二到三个学生上讲台进行模拟报道,在下面的“观众”作为评委,通过比较他们在台上的表现,由学生们评选出优胜者,并给他以掌声鼓励,最后教师指导,小结,肯定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课堂上通过这种活动,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学生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有亲临其境,亲身体会一回当小记者的感受。学生们既掌握历史知识,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知识迁移能力,为今后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打基础。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述效果好的多。这种活动形式以后常可采用。
对历史事件教学,教师也可以灵活采用其它的活动形式。在教学“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一目内容时,可创设当年的历史情境,学生参与活动,然后师生评价总结,激发学生兴趣。活动过程可以这样设计:先让一组学生装扮隋唐时期百姓和文人,他们为了获得一篇好文章不停的抄写,费时而且经常抄错,并联想到自己书包里的这么多书,如果用这种办法,何年何月才能抄完,于是他们提出能否创造一种省时省力并准确传播文章的好办法?此时全班同学参与提建议,想办法,出主意。结果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亲临其境,全身心投入,不仅掌握知识,同时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受到有效的思想教育。
2.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讲故事、自编历史短剧、举行诗歌诵会、亲自动手操作等形式举行活动。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同学们对三国时期一些主要历史人物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小说,电视剧中已“认识”这些人物。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讲这些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并进行比赛、竞争、看看哪些同学讲得更精彩动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师生在欢声笑语中上完一堂课。在教学“光耀千古的诗坛”一目内容时,可举行小型诗歌朗诵会,朗诵内容选择唐代主要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所写的诗篇。教师组织小评委给参赛者打分,评出优胜者,最后由教师小结。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传统、较新颖、符合学生好胜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组织学生参加这种学习活动,比传统的全由教师口述这三大诗人生平,代表作效果要好得多。课后教师可以布置有书法、绘画基础的同学,以“唐代”为题,创作书画作品,在班级展示,或有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小报,自己设计版面,内容是有关唐诗的各方面。这些活动学生学会接触大量反映中华名族智慧的丰富材料,无形中产生名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起到寓教于活动之中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活动。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中,学生学习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并说说自己感受和体会。我发现初一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很多同学都要上讲台试一试,体验完后,有一个同学说:“我试着打制石器,可那石头一点也不好打,我的手都磨破了,还打不出好用石器,原始人要靠这石器去征服自然,获得食物真不容易。”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体会深刻。
3.学生学习国家方针政策、文化成就、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其它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自学课文活动、讨论问题活动。通过一起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把“问题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主体。正因为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应当在教学活动的开端就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利和机会。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只是等待老师提问,然后在“问题”引导下去寻找答案,学生主体地位就置换了。“问”是创新的萌芽,是探究的钥匙。,没有“问”,不善“问”,学生怎能成材?怎么能打开科学的大门?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多提问题,特别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讨论活动,来解决这些难题。如学生学习“屈原和钟鼓之乐”一目内容,讲到屈原以身殉国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特别是怎么看屈原跳江自尽这一行为?课堂上以学生兴趣、个性特长为依据,并在自愿基础上分组讨论这个问题。组员畅所欲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提出不同看法、观点。教师巡视指导,设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答案,小组长归纳本组观点形成小组结论,并代表自己组发言,汇报该组评价观点。讨论后,出乎教师意料的是学生形成不同观点:多数学生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思想,爱国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屈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但也有少数同学提出相反的意见:“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战斗,我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爱国者,楚国人民常需要屈原站出来为人民做事时而他却自杀了,他是为了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这种观点很具有挑战性,让很多同学都感到惊讶!课堂上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持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这时教师要表扬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说明他有开动脑筋,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一个“标准”和唯一答案,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查阅资料,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有的问题不一定能达成一致意见,有的问题一时也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
总之,历史的课堂教学活动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必须服从“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仅仅在促进学生发展时才有的价值。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活动本身,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课改理念”,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新型人才观,不断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发挥其历史学习潜能,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争取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