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正是依托这一系列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不仅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更快实现了V型反转。
政府的工作目标除了实现经济增长以外,另一项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使得我国宏观经济一片向好之时,必须警惕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的“无就业复苏”或“无就业增长”现象。“保增长”和“促就业”之间需要设计有效的协调激励机制,来保持两者正向促进的弹性关系。
“无就业增长”的秘密
经济“无就业增长”并非是指就业率没有增长,而是失业率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奥肯关系, 奥肯定律失效。与经济增长不相符的失业,将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下滑,持续性的失业将拖累整体经济的复苏。
奥肯定律认为,产出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进而引起失业率的变化。当经济增长时,就业率增加,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就业率降低。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反向变动。然而,2004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无就业增长”的现象,曾引起过辩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6 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中就已经对亚太地区发出警告:在东亚的成功故事背后, 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以往,日本和“四小龙”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与就业增长密切相关,而现在,正如毕儒博所言:“‘无就业增长’在东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表现非常严重,尤其是中国! ”
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针对资本密集的产业,这笔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七成以上流向了国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等资本密集领域。迅速到位的巨额投资,伴随着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税费优惠、购买补贴等消费刺激性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出口大幅下滑的同时,保持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实现了GDP的增长。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提振作用立竿见影,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来自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会抢走部分原属于民营经济的投资份额,备受争议的“国进民退”就是最好的写照。4万亿元的“大蛋糕”,真正留给民营企业的份额微乎其微。
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无法得到财政政策支持,同样也难得到货币政策的实惠。尽管商业银行在2009年力度空前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但是经济越不景气,银行就越不敢放贷给民营中小企业,资金再次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汇集。本身就没有资源优势,又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支持,亦无法得到资本的眷顾,大批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内外交困中率先倒闭。
中小民营企业和他们所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创造者。2009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349笔,共计3.9亿元,小额担保贷款到期金额1.90亿元,按期收回金额1.87亿元,回收率达98.4%,直接带动就业2.8万人。同样一笔钱如果用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只不过是美菱对长虹空调的股权收购。根据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考察,对70个国家1980~2003年数据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居民消费倾向越低。民营经济的活力,将直接决定我国的内需水平。
可怕的“无就业经济增长”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刺激效应,都会“边际递减”。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优势汇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不是一般的劳动密集产业和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时,政策和资本的效率就难以最大化地发挥,中国经济就可能会出现“无就业经济复苏”或“无就业经济增长”现象。“保增长”的同时,必须“促就业”。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源,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持久。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将改变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目前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伴随着无就业的经济增长,资本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禀赋收益权将大大增加,并且劳动的收益率与资本、土地的收益率之间差距还将逐渐拉大。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增长的弹性越来越低,劳动者将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中产阶级将是一个遥不可即的幻想。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无法拉动内需,使经济失去内生动力。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就业是根基,如果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如何消费?要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收入,就离不开就业。就业、收入、消费、增长之间是不断正向强化的循环圈。而当居民对就业丧失信心,内需将无从启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只能依靠出口和投资,失去内生的动力。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无法积累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中国的稳定和持续竞争力。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将使社会矛盾激化,失业者难以承担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由于下一代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将更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致使他们比自己的父辈还要贫困,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保增长和促就业同等重要,如何防止我国经济陷入“无就业增长”的困境呢?
首先,调整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引导资本流向能够带动更多就业的行业中,给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高门槛,释放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对就业的吸纳力。
其次,促进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这是解决经济“无就业增长”的根本出路。过去几年,企业“用人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并存,说明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矛盾的根源并非大学生的数量过多,而是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所吸收的就业量有限,因而技工比大学生更稀缺。
最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增强居民对经济的信心,让他们敢消费、敢花钱。提高收入是为了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完善保障体制,则是为了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经济导报社
(责编/赵哲)
政府的工作目标除了实现经济增长以外,另一项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使得我国宏观经济一片向好之时,必须警惕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的“无就业复苏”或“无就业增长”现象。“保增长”和“促就业”之间需要设计有效的协调激励机制,来保持两者正向促进的弹性关系。
“无就业增长”的秘密
经济“无就业增长”并非是指就业率没有增长,而是失业率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奥肯关系, 奥肯定律失效。与经济增长不相符的失业,将会直接导致居民消费下滑,持续性的失业将拖累整体经济的复苏。
奥肯定律认为,产出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进而引起失业率的变化。当经济增长时,就业率增加,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就业率降低。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反向变动。然而,2004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无就业增长”的现象,曾引起过辩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6 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中就已经对亚太地区发出警告:在东亚的成功故事背后, 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以往,日本和“四小龙”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与就业增长密切相关,而现在,正如毕儒博所言:“‘无就业增长’在东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表现非常严重,尤其是中国! ”
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针对资本密集的产业,这笔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七成以上流向了国有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等资本密集领域。迅速到位的巨额投资,伴随着房地产、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税费优惠、购买补贴等消费刺激性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出口大幅下滑的同时,保持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实现了GDP的增长。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提振作用立竿见影,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来自政府部门的直接投资,会抢走部分原属于民营经济的投资份额,备受争议的“国进民退”就是最好的写照。4万亿元的“大蛋糕”,真正留给民营企业的份额微乎其微。
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无法得到财政政策支持,同样也难得到货币政策的实惠。尽管商业银行在2009年力度空前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但是经济越不景气,银行就越不敢放贷给民营中小企业,资金再次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汇集。本身就没有资源优势,又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支持,亦无法得到资本的眷顾,大批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内外交困中率先倒闭。
中小民营企业和他们所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也是消费的创造者。2009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349笔,共计3.9亿元,小额担保贷款到期金额1.90亿元,按期收回金额1.87亿元,回收率达98.4%,直接带动就业2.8万人。同样一笔钱如果用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只不过是美菱对长虹空调的股权收购。根据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考察,对70个国家1980~2003年数据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居民消费倾向越低。民营经济的活力,将直接决定我国的内需水平。
可怕的“无就业经济增长”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的刺激效应,都会“边际递减”。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优势汇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不是一般的劳动密集产业和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时,政策和资本的效率就难以最大化地发挥,中国经济就可能会出现“无就业经济复苏”或“无就业经济增长”现象。“保增长”的同时,必须“促就业”。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源,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持久。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将改变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目前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伴随着无就业的经济增长,资本和土地两大生产要素的禀赋收益权将大大增加,并且劳动的收益率与资本、土地的收益率之间差距还将逐渐拉大。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增长的弹性越来越低,劳动者将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中产阶级将是一个遥不可即的幻想。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无法拉动内需,使经济失去内生动力。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就业是根基,如果老百姓手里没有钱,如何消费?要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而增加收入,就离不开就业。就业、收入、消费、增长之间是不断正向强化的循环圈。而当居民对就业丧失信心,内需将无从启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只能依靠出口和投资,失去内生的动力。
无就业的经济增长无法积累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中国的稳定和持续竞争力。无就业的经济增长将使社会矛盾激化,失业者难以承担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由于下一代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将更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致使他们比自己的父辈还要贫困,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保增长和促就业同等重要,如何防止我国经济陷入“无就业增长”的困境呢?
首先,调整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引导资本流向能够带动更多就业的行业中,给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高门槛,释放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对就业的吸纳力。
其次,促进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这是解决经济“无就业增长”的根本出路。过去几年,企业“用人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并存,说明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矛盾的根源并非大学生的数量过多,而是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所吸收的就业量有限,因而技工比大学生更稀缺。
最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增强居民对经济的信心,让他们敢消费、敢花钱。提高收入是为了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完善保障体制,则是为了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经济导报社
(责编/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