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例形神兼备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t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三、课例的基本要素
  课例从构思、实施到总结的过程中,都洋溢着作者的教学智慧,它是作者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审美情感、理论实践等融汇表现的结果。课例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基本要素:
其他文献
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浓郁民族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料器就是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料器又称玻璃器,是使用玻璃质的材料,配以各种色素,烧炼拉制的小工艺品。它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山东博山的料器制作已经十分兴盛,一般称为“琉璃”。后来又逐渐流传到北京,而且逐渐形成了北京特色的料器工艺。
期刊
童年的快乐令人难忘,童年的快乐如何永远相随?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策划,动手留住自己快乐的记忆吧!    目标  1.培养学员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让学员在自己设计的几何形内自由想象、创作,并能用造型.色彩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2.通过思考——交流一一绘画一一制作(剪、刻)的过程,培养学员眼、手、脑的协调能力,以及现代设计意识;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方法  引导学员用自己
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这项活动每届确定一个主题,既有鲜明的导向性、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一定的艺术品位,又贴近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思想感情、艺术活动实践相沟通,受到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欢迎。每一届都有大量的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浓厚的
期刊
1    我心想里面可能有人,就大声叫门,这时门开了,我大吃一惊!巴特比像个幽灵一样出现在门口,他晚上住在这里:他很平静的对我说“很抱歉,请不要进来,我正在办事。”我走开了。后来我发现他一直在我的办公室住,我决定帮助他。    2    “巴特比,你是在哪里出生的?”“我不要告诉你。”‘你可以告诉我你的什么事吗?”“我不要。”又过了一天我发现他站在窗前发呆,他告诉我他决定不再抄稿。我只得叫他离职,
期刊
2008,北京奥运,提到此,大家都会想到吉祥物福娃吧!也一定记得福娃妮妮头上的燕子吧!这么可爱的小燕子,大家知道其创作原型是什么吗?这就是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沙燕代表北京,燕也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为了进一步了解沙燕风筝、笔者特地采访了被称为北京风筝“四大家”之一的孔令民老师,并有幸亲眼目睹沙燕风筝的制作过程。  沙燕风筝和其它风筝一样,其制作技法分为扎、糊、绘、放四步。    一、扎  
期刊
为推动艺术品与公众的交流,特别是通过儿童来带动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对展鉴的参与和欣赏,中国美术馆一直尝试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拉近艺术精品与公众的距离。
期刊
刘廷瑶 赵鸿宇 郭佳瑜 徐一然  科技造福人类  1.五年级3班正在召开主题队会,黑板上写着“科学技术造福社会’几个大字,张老师问大家:“那位同学能用身边的事实证明吗?  2.乐小文首先说:“科学技术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快捷,舒适。像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乐小明站起来:“是啊!现在我们所阅读的报刊都运用了激光照排技术。每天的新闻能更加迅速地传递给大家。”    4.“王选教授发明的激
期刊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60年为一个甲于、一个轮回,在这个轮回中,老人在逝去,新人在成长,如何帮助孩子们了解60年前血雨腥风的历史?如何使历史不会在下一代那里失忆?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历史概念?如何激发孩子富于同情热爱和平的天性,这些是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乃至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正是基于上面的思考,我们举办了题为“心灵·历史——孩子眼中的抗日战争”大型艺术活动和主题教育活
期刊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丈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进行实验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
期刊
垃圾应该成为当今时代的一首诗——安蒙斯    大自然对人类制造的“垃圾”真是束手无策:塑料、玻璃、油漆桶、废电池在土壤里能够长眠几十年甚至成百上千年,其有毒成分和重金属会破坏土壤和地下水,最终它危害的肯定是人类自己。对它不加控制,人类可能面临着灾难;而善于利用,它就能够为人类服务,甚至变“废”为“美”。  如果你对祖国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就可能会惊叹于民间艺术家们的智慧。他们设法将废弃物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