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兴趣更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培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所以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关键词:培养 中学生 学习语文 兴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甚至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反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不能发脾气,教师通过与学生广泛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具有盲目的"向师性",但却具有朦胧的"择师性"。他们学习时不但选择学习内容,而且选择师生感情。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尽量抽出时间接触学生,交流思想,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选择"、"认可"了这个老师,同时,对该教师所教的语文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巧设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开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例如在分析《鸿门宴》人物形象时教师设计的导语是:"鸿门宴上假如项羽杀了刘邦,历史会怎样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争先恐后的重书历史画卷。教师富有感染力、激发力的语言,为下面的语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例如在教《济南的冬天》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冬天的诗,上课时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使学生充满遐想,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导入中除了诗词导入,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问题、实验等导入,好的导人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脑海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生活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努力创造条件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1.生活中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是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看书报、看电视、看电影、看戏曲等,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是最常见、最直接的培养方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自然是获取语文素材必要的活动形式。只有多看、多想、多积累,才会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获得语言文化的熏陶。其次是多说、多写、多表达。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说话交流。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不同人物进行交流。说话的对象、内容不限,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愉快的交流体验。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故事......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训练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生活就是一本内涵丰富的语文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阅读、品赏其中的滋味,体验生活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活动中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追求新奇、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如:讲故事、演课本剧、朗诵比赛、书法竞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办黑板报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从而产生成就感,这样,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就会日渐形成。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1.重视直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既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以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它是通过对实际事物的各种摸拟形象而进行,包括实物、各种教学图片、图表、幻灯片、教学电影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勤做幻灯片,利用电脑制灵活多样的课件,以丰富教学内容。
  2.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科学技术高速猛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大力发展校校通工程,为现代化的教育务服,因而语文教师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内容,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走出狭隘的教学空间,走向网络,走向社会。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要熟悉技术教学。二是要做好自我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解释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伙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等阶段,其重要地位表现为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近几年随着小学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小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摘要】: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英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土木工程的规模通常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带来的经
摘要:为了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应该对教学方式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便促进教学的效率。进而将以往的大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当今的小组式的学习方式。并且经过相关人员的认识调查,充分的证明了小组式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学习方式,伴随着这种学习方式的产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这种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
【摘要】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改进作文教学,让作文走进学生。为此,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学作文,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策略。面对课程改革,我对初中作文教学产生了一点新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作文教学 主体 兴趣 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能力,
英语写作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对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它是检查学生是否形成语言技能的有效手段,旨在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然而,有些教师因书面表达短期训练收效甚微,平时很少进行写作训练,只是象征性的做几篇练习,或者干脆不训练,即使练了也不重评讲,最多只在考前临阵磨枪,突击一下,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如何进行书面表达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考试中,学生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分隔的关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巧妙的输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笔者主要就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教育的意义展开探讨,以期可以为同行业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 语言文化教育 意义  在
摘要:作业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巩固学生学习内容的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常见的英语作业形式有:听磁带读课文;抄写生词句子;背诵课文等等。这些形式往往重复单调,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难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时,抄、背等机械操练内容过多,还会带给学生不小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小学生对于完成这样的作业很难产生积极性。而教师对这些传统形式作业的评价方式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题材;欣赏文学作品,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等等,这些需求都与课文的拓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为什么要拓展?拓展什么?怎样拓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我们教师备课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
期刊
这是我的故乡——西安,她曾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长安.rn走过这片曾被盛世浸润的土地,走过这座历史悠久,诗意缠绵的古都,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门开八面,城阙九重”的浩荡气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