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湖,在山凹间,在低处。
城市吞噬了山村,能走的都走向繁华,湖不走,被圈在景区大门内,成为隔门而望的乡愁坐标。这时的湖,分明将自己置身于诗中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湖北岸,有小块高坡,有户没有迁走的山里人家,像是山村遗留的一节须根。石头垒砌的院墙,枯藤随意披挂。院中有棵大楝树,形如伞,亚麻色的楝枣满树满枝都是。黑白色的山雀在枝头跳跃。系围裙的村妇在树下劳作。
多么久违的画:村。
有树木才有村庄,人与树同在,村与树相依。这种原始的人与自然相依的“村”越来越稀罕,像一块渐渐滑向岁月深处的琥珀。
岸上,大面积裸露的湖石默默诠释着“水落石出”的浅表概念。湖水瘦减的幅度实在令人触目惊心,湖石的坑洼处,已经被茂密拥挤的山茅草占领。每个空间,都是生命的舞台,轮流转,你方唱罢我登场。湖水与山草,各是各的主角,又各是各的配角,无论遇旱遇涝,都能自然地呈现一派平和之美。可是,谁也说不清湖为何瘦得这般厉害,谁也不觉得自己扼杀过一粒水分子。风掠过,云流过,树绿过,草青过,人群一直熙熙攘攘,各自忙活各自的,都是湖的过客,至多不过如我,是个思考着的看客。
湖进入了禅境,它在高处看万物,你是我,我是你,世间万物本是一个整体。
常态下,湖拥抱着无垠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峰,俨然一位超然世外的先生,风骨凛凛,兀自洒脱。
风清而柔,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问候着岸边的岩石。透明的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镀在浅水里的草株上。岩石是明黄色的了,沙石是明黄色的了,草株也是明黄色的了,连隐在石缝里的小虾也是明黄色的了。湖中的芦苇秆,悠闲地矗立成一根长长的直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影子。偶有鱼儿漫不经心地路过,扰乱了它的忘我之境。湖面如同被打碎的明镜,闪烁起无数耀眼的光斑,明晃晃,热灼灼,似数不清的金鱼银鱼欢腾蹦跃。而大多时候,风也不来,湖面是幽静的,仿佛智者的黑眸,装得下天上地下的风光。它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一首藏满隐喻的诗篇。
无疑,湖是美的,美得真实,美得动人,不矫不饰,从水面一直美到水底。
冬日的山,人烟稀少,偶闻远处人语响。湖的最西北边角,是一浅溜儿小水湾,竟然结了寂寞的冰。这算是湖的犄角旮旯,一个浪花都荡漾不到的狭窄角落,每片阳光都遗忘了的弹丸之地。碎草凌乱其上,这儿的水好浅啊,浅得一眼能看到底,而结的冰通透晶亮,如骨头般坚硬。
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可以慰藉上游干涸的溪床,还原“一片泉声下翠微”的诗境。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可以给予这座湖冷色调的面纱,容许它抱着洁白的雪花悄然融化,来一番“白雪化珠乱入湖”的好景致。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湖水,也会善解风情,秋波盈盈,暗香浮动,分外澄澈。
天空的蓝、云朵的白、湖水的绿、冬树的灰、山草的黄、棘果的红……生命的色彩丰富万千,纯粹而唯我,可以独自参禅,可以相互衬托,可以你我糅合。湖,是大山明亮的眼睛啊,它能四维透视,看得清自己的深度,看得透雪花的晶莹,看得见山的高远、海的辽阔。很想荡舟到湖中心去,听听它深处的声音,看看它深处的清澈,与深处的鱼对话……自然,湖水的每一个深度,皆有所不同。
水汽裹挟着暮色漫上来了,迷迷蒙蒙,分不清是湖色还是山色。这是一座多么简单的湖,简单到没有一点故事。没有故事,便没有名气。山有水则灵,它使山灵,且以之为乐。我伫立湖边,像一个小小的水滴,没有目的和主题,捡拾一些诗意的碎片,并敞开心灵之门,坦诚地对接湖的清澈。
一座湖,在山凹间,在低处。
(作者李蕾,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10期)
◆含英咀華
这座被圈在城市景区里的湖,让作者感受到久违的自然之美,感受到一份诗意,引起了作者的乡愁。文章写湖北岸的山里人家,写岸边的水落石出,写湖水的清柔,写小水湾通透晶亮,写雪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联想丰富。
城市吞噬了山村,能走的都走向繁华,湖不走,被圈在景区大门内,成为隔门而望的乡愁坐标。这时的湖,分明将自己置身于诗中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湖北岸,有小块高坡,有户没有迁走的山里人家,像是山村遗留的一节须根。石头垒砌的院墙,枯藤随意披挂。院中有棵大楝树,形如伞,亚麻色的楝枣满树满枝都是。黑白色的山雀在枝头跳跃。系围裙的村妇在树下劳作。
多么久违的画:村。
有树木才有村庄,人与树同在,村与树相依。这种原始的人与自然相依的“村”越来越稀罕,像一块渐渐滑向岁月深处的琥珀。
岸上,大面积裸露的湖石默默诠释着“水落石出”的浅表概念。湖水瘦减的幅度实在令人触目惊心,湖石的坑洼处,已经被茂密拥挤的山茅草占领。每个空间,都是生命的舞台,轮流转,你方唱罢我登场。湖水与山草,各是各的主角,又各是各的配角,无论遇旱遇涝,都能自然地呈现一派平和之美。可是,谁也说不清湖为何瘦得这般厉害,谁也不觉得自己扼杀过一粒水分子。风掠过,云流过,树绿过,草青过,人群一直熙熙攘攘,各自忙活各自的,都是湖的过客,至多不过如我,是个思考着的看客。
湖进入了禅境,它在高处看万物,你是我,我是你,世间万物本是一个整体。
常态下,湖拥抱着无垠的蓝天和绵延的青峰,俨然一位超然世外的先生,风骨凛凛,兀自洒脱。
风清而柔,轻轻揉皱湖水。涟漪缓缓地,一波一波问候着岸边的岩石。透明的水将金黄的阳光梳了又梳,折了又折,镀在浅水里的岩石上,镀在浅水里的草株上。岩石是明黄色的了,沙石是明黄色的了,草株也是明黄色的了,连隐在石缝里的小虾也是明黄色的了。湖中的芦苇秆,悠闲地矗立成一根长长的直线,分不清哪一段是自己,哪一段是影子。偶有鱼儿漫不经心地路过,扰乱了它的忘我之境。湖面如同被打碎的明镜,闪烁起无数耀眼的光斑,明晃晃,热灼灼,似数不清的金鱼银鱼欢腾蹦跃。而大多时候,风也不来,湖面是幽静的,仿佛智者的黑眸,装得下天上地下的风光。它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一首藏满隐喻的诗篇。
无疑,湖是美的,美得真实,美得动人,不矫不饰,从水面一直美到水底。
冬日的山,人烟稀少,偶闻远处人语响。湖的最西北边角,是一浅溜儿小水湾,竟然结了寂寞的冰。这算是湖的犄角旮旯,一个浪花都荡漾不到的狭窄角落,每片阳光都遗忘了的弹丸之地。碎草凌乱其上,这儿的水好浅啊,浅得一眼能看到底,而结的冰通透晶亮,如骨头般坚硬。
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可以慰藉上游干涸的溪床,还原“一片泉声下翠微”的诗境。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可以给予这座湖冷色调的面纱,容许它抱着洁白的雪花悄然融化,来一番“白雪化珠乱入湖”的好景致。倘若有一场雪飘飘洒洒,湖水,也会善解风情,秋波盈盈,暗香浮动,分外澄澈。
天空的蓝、云朵的白、湖水的绿、冬树的灰、山草的黄、棘果的红……生命的色彩丰富万千,纯粹而唯我,可以独自参禅,可以相互衬托,可以你我糅合。湖,是大山明亮的眼睛啊,它能四维透视,看得清自己的深度,看得透雪花的晶莹,看得见山的高远、海的辽阔。很想荡舟到湖中心去,听听它深处的声音,看看它深处的清澈,与深处的鱼对话……自然,湖水的每一个深度,皆有所不同。
水汽裹挟着暮色漫上来了,迷迷蒙蒙,分不清是湖色还是山色。这是一座多么简单的湖,简单到没有一点故事。没有故事,便没有名气。山有水则灵,它使山灵,且以之为乐。我伫立湖边,像一个小小的水滴,没有目的和主题,捡拾一些诗意的碎片,并敞开心灵之门,坦诚地对接湖的清澈。
一座湖,在山凹间,在低处。
(作者李蕾,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10期)
◆含英咀華
这座被圈在城市景区里的湖,让作者感受到久违的自然之美,感受到一份诗意,引起了作者的乡愁。文章写湖北岸的山里人家,写岸边的水落石出,写湖水的清柔,写小水湾通透晶亮,写雪景,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联想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