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 2015年Google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件新礼物是给各位小朋友们的。据悉,Google从2015年起会正式上线专为13岁以下儿童开发搜索引擎、YouTube和Chrome浏览器的特殊版本,从而保证这些儿童能安全地使用Google搜索。在各种不良信息泛滥的互联网上,谷歌的这一举措是深得人心,除Google外,当前从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到在线教育、娱乐,众多厂商正以儿童为目标群体推出各种产品和服务,科技界的儿童经济正逐步成型,并有望成为科技发展的又一推动力。
追求用户数量的Google
从“女人经济”转攻“儿童经济”成为各个商业领域追求持续发展或转型的共识,儿童市场蕴藏的巨大蛋糕同样对科技领域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对于Google这样一个营收增长同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呈正相关的企业而言,13岁以下的儿童群体意味着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和充满想象力的未来。进入儿童领域的做法,不但短期内能够为Google带来数量庞大的“新鲜”用户群体,更能够在长期内潜移默化的完成用户培育,极大提升下一代上网人群对Google产品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布局儿童市场对Google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切为了熊孩儿
基于对用户数量的追求,Google一直在寻求新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对于儿童这一极具市场价值和未来前景的用户群,Google将对搜索引擎、YouTube和Chrome浏览器等产品进行改变,以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更安全的保护,并获得家长们的认可。
Google将会为13岁以下儿童推出专门的账号,父母可通过控制通过设置帐号的服务类别和内容,引导儿童进行互联网应用。从搜索引擎到YouTube和Chrome等Google旗下主流的产品都将推出儿童版,相信除产品将会针对儿童使用习惯进行调整外,其内容也将针对儿童进行优化,从而在信息呈现上同成人进行区别,让这类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应用需求。除此以外,Google还将推出更多类似Maker Camp、Doodle 4 Google competition以及Made with Code等主打儿童群体的项目,最终在Google内部形成一个以儿童为核心的产品链。
让孩子更好地使用科技
为儿童打造一个隔离的“世界”是否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Google围绕儿童用户改良自身产品以赢得更多市场的做法并不单纯以企业盈利为目的,一定程度上其的确能够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而且这样的保护并非过度。
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科技产品和科技应用成为不少儿童童年的组成部分,一份源自美国的报告显示,2013年有8岁以下儿童的家庭,40%拥有iPad,而2011这个比例只有8%;2011年38%的儿童使用过移动设备,2013年已经增长到72%,随之而来的是儿童对科技应用以及互联网的体验和尝试。俗话说“堵不如疏”,与其让儿童“偷偷上网”,不如对其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管制,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儿童接触并使用科技成绩科技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将成为其成长和转型的动力。Google推出儿童版产品并围绕儿童用户打造产品链的做法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Google便推出了YouTube儿童频道—父母通过控制YouTube流内容,以此确保儿童只能收看适合各自年龄段的视频内容,而Chrome浏览器的“监控账号”功能、Gmail电子邮件扫描并举报儿童色情邮件等尝试都为其积累了一定经验并进行产品初步布局,此次推出儿童账号的做法无非是宣告Google将更系统化地进入儿童用户领域。
Google初步的设想是通过账号的管制,帮助家长引导并监督儿童网络行为,看似简单的方式却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大量人力无力投入才有可能真的实现。Google Play图书在少儿书籍旁出售色情书籍以及儿童应用内购买等问题多少有些让人担心Google对整个信息过滤和筛选的实力,毕竟相对Google Play而言,Google搜索每秒要处理4万条搜索、YouTube每分钟上传视频时常超过100小时,面对如此大的数据流量,Google真的能够对儿童做到全方位保护吗?相比从庞大数据库筛选,不如结合部分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为儿童打造一个相对“隔离”的世界,从而让儿童在上网过程中远离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将儿童网络行为引导和督促落到实处。
不容忽视的儿童网络安全
儿童网络安全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庞大的信息数据中夹杂了各类不良信息,有可能对儿童身心成长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像,另一方面是科技企业为儿童打造的产品本身有可能对儿童及其家庭隐私造成泄露。Google儿童账户计划一经公布便引发了不少国人的担忧,数字民主中心(Center of Digital Democracy)的执行总监Jeff Chester称,“Google如果没有控制好限度,则会演变成数百万儿童的隐私被服务侵犯的情况”。他们还找到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就是 COPPA 的撰写方)商讨Google公司入侵儿童市场的严重性。而这样的担心也并非杞人忧天,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已经接连处罚了20多家公司,就是因为这些公司未经父母同意挖掘儿童信息。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明确要求那些面向12岁以下儿童、或向儿童收集信息的网站和在线服务者,向父母发出有关信息收集的通知,并在向儿童收集个人信息之前得到父母的同意;要求网站保证父母有可能修改和更正这些信息。除了保护儿童隐私外,该法还保证儿童在言论、信息搜索和发表的权利不受到负面影响,这对于任何一家想要进入儿童互联网产品领域的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掘金儿童经济的科技企业
儿童对于科技企业而言绝对是极具含金量的用户,这绝不单单是表面上的数量,更多是通过从小的接触,让科技品牌和产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用户培养,品牌忠诚度加上产品粘性,足以保证企业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兴盛,这使得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兴硬件企业,都加入了儿童经济的掘金运动中。 瞄准儿童的智能硬件
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作为IT硬件领域的新兴子类,儿童市场是进入市场不错的突破口,也符合大经济环境从“女人经济”向“儿童经济”的过度,360儿童卫士手环、联想看家宝2.0等设备的出现,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深度结合,在整个IT硬件领域开辟了细分市场。
360儿童卫士手环:“360儿童卫士”手环面向的用户群体为3~12岁儿童,外形为介于手环与手表之间,可显示时间,而其核心为远程监护,内置GPS及GSM模块。
联想看家宝2.0:联想看家宝是联想服务推出的第一款基于云的视频服务产品,用于关爱老人、儿童和家人。
看重生态体系构建的巨头
互联网巨头更倾向于平台和生态圈的构筑,百度儿童搜索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而腾讯也早早地推出了腾讯儿童网将目标锁定儿童用户,在产品推出速度上倒是走到了国外同样的前面,不过继雅虎前几年推出儿童认证服务后,Facebook则传出将进军儿童游戏市场的消息。
Facebook:早在2012年便有消息传出,Facebook为13岁以下儿童开辟访问通道,允许13岁以下孩童在父母的监护下使用这一社交网站。据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正在测试的机制包括将儿童的账户连接到其父母的账户上,允许父母决定其孩子与谁“互加好友”和使用什么应用程序的控制按钮。这种针对13岁以下儿童的功能,能让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要求父母付费购买他们的孩子使用的游戏和其他娱乐程序。
腾讯儿童网:根据不同年龄儿童上网独立性差异,腾讯儿童网将栏目划分为5~7岁、8~10岁和10岁以上三个大类,并根据男孩和女孩个性需求的不同,分别提供专门的内容,通过形象化的游戏和卡通任务,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专攻细分市场的App
相对IT巨头对平台化和生态圈的构建,以儿童为目标客户群的创业型公司将儿童细分应用作为其市场切入点,多点的市场积累,涌现了诸如《工程师爸爸HD》、《故事口袋听听》、《小书虫》等一大批儿童应用App,极大丰富了儿童应用领域。
故事口袋听听:《口袋故事听听》是一款面向家长和儿童共用的音频播放类产品,为10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含有宝贝最爱的胎教音乐、儿歌童谣、儿童故事、睡前童话、唐诗三字经等有声读物。
追求用户数量的Google
从“女人经济”转攻“儿童经济”成为各个商业领域追求持续发展或转型的共识,儿童市场蕴藏的巨大蛋糕同样对科技领域具有难以抵挡的诱惑。对于Google这样一个营收增长同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呈正相关的企业而言,13岁以下的儿童群体意味着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和充满想象力的未来。进入儿童领域的做法,不但短期内能够为Google带来数量庞大的“新鲜”用户群体,更能够在长期内潜移默化的完成用户培育,极大提升下一代上网人群对Google产品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布局儿童市场对Google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切为了熊孩儿
基于对用户数量的追求,Google一直在寻求新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对于儿童这一极具市场价值和未来前景的用户群,Google将对搜索引擎、YouTube和Chrome浏览器等产品进行改变,以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更安全的保护,并获得家长们的认可。
Google将会为13岁以下儿童推出专门的账号,父母可通过控制通过设置帐号的服务类别和内容,引导儿童进行互联网应用。从搜索引擎到YouTube和Chrome等Google旗下主流的产品都将推出儿童版,相信除产品将会针对儿童使用习惯进行调整外,其内容也将针对儿童进行优化,从而在信息呈现上同成人进行区别,让这类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应用需求。除此以外,Google还将推出更多类似Maker Camp、Doodle 4 Google competition以及Made with Code等主打儿童群体的项目,最终在Google内部形成一个以儿童为核心的产品链。
让孩子更好地使用科技
为儿童打造一个隔离的“世界”是否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Google围绕儿童用户改良自身产品以赢得更多市场的做法并不单纯以企业盈利为目的,一定程度上其的确能够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而且这样的保护并非过度。
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让科技产品和科技应用成为不少儿童童年的组成部分,一份源自美国的报告显示,2013年有8岁以下儿童的家庭,40%拥有iPad,而2011这个比例只有8%;2011年38%的儿童使用过移动设备,2013年已经增长到72%,随之而来的是儿童对科技应用以及互联网的体验和尝试。俗话说“堵不如疏”,与其让儿童“偷偷上网”,不如对其网络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管制,用更为合理的方式、方法去帮助儿童接触并使用科技成绩科技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将成为其成长和转型的动力。Google推出儿童版产品并围绕儿童用户打造产品链的做法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Google便推出了YouTube儿童频道—父母通过控制YouTube流内容,以此确保儿童只能收看适合各自年龄段的视频内容,而Chrome浏览器的“监控账号”功能、Gmail电子邮件扫描并举报儿童色情邮件等尝试都为其积累了一定经验并进行产品初步布局,此次推出儿童账号的做法无非是宣告Google将更系统化地进入儿童用户领域。
Google初步的设想是通过账号的管制,帮助家长引导并监督儿童网络行为,看似简单的方式却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大量人力无力投入才有可能真的实现。Google Play图书在少儿书籍旁出售色情书籍以及儿童应用内购买等问题多少有些让人担心Google对整个信息过滤和筛选的实力,毕竟相对Google Play而言,Google搜索每秒要处理4万条搜索、YouTube每分钟上传视频时常超过100小时,面对如此大的数据流量,Google真的能够对儿童做到全方位保护吗?相比从庞大数据库筛选,不如结合部分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为儿童打造一个相对“隔离”的世界,从而让儿童在上网过程中远离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将儿童网络行为引导和督促落到实处。
不容忽视的儿童网络安全
儿童网络安全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庞大的信息数据中夹杂了各类不良信息,有可能对儿童身心成长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像,另一方面是科技企业为儿童打造的产品本身有可能对儿童及其家庭隐私造成泄露。Google儿童账户计划一经公布便引发了不少国人的担忧,数字民主中心(Center of Digital Democracy)的执行总监Jeff Chester称,“Google如果没有控制好限度,则会演变成数百万儿童的隐私被服务侵犯的情况”。他们还找到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就是 COPPA 的撰写方)商讨Google公司入侵儿童市场的严重性。而这样的担心也并非杞人忧天,在过去的15年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已经接连处罚了20多家公司,就是因为这些公司未经父母同意挖掘儿童信息。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明确要求那些面向12岁以下儿童、或向儿童收集信息的网站和在线服务者,向父母发出有关信息收集的通知,并在向儿童收集个人信息之前得到父母的同意;要求网站保证父母有可能修改和更正这些信息。除了保护儿童隐私外,该法还保证儿童在言论、信息搜索和发表的权利不受到负面影响,这对于任何一家想要进入儿童互联网产品领域的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掘金儿童经济的科技企业
儿童对于科技企业而言绝对是极具含金量的用户,这绝不单单是表面上的数量,更多是通过从小的接触,让科技品牌和产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用户培养,品牌忠诚度加上产品粘性,足以保证企业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兴盛,这使得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兴硬件企业,都加入了儿童经济的掘金运动中。 瞄准儿童的智能硬件
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作为IT硬件领域的新兴子类,儿童市场是进入市场不错的突破口,也符合大经济环境从“女人经济”向“儿童经济”的过度,360儿童卫士手环、联想看家宝2.0等设备的出现,同移动互联网络进行深度结合,在整个IT硬件领域开辟了细分市场。
360儿童卫士手环:“360儿童卫士”手环面向的用户群体为3~12岁儿童,外形为介于手环与手表之间,可显示时间,而其核心为远程监护,内置GPS及GSM模块。
联想看家宝2.0:联想看家宝是联想服务推出的第一款基于云的视频服务产品,用于关爱老人、儿童和家人。
看重生态体系构建的巨头
互联网巨头更倾向于平台和生态圈的构筑,百度儿童搜索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而腾讯也早早地推出了腾讯儿童网将目标锁定儿童用户,在产品推出速度上倒是走到了国外同样的前面,不过继雅虎前几年推出儿童认证服务后,Facebook则传出将进军儿童游戏市场的消息。
Facebook:早在2012年便有消息传出,Facebook为13岁以下儿童开辟访问通道,允许13岁以下孩童在父母的监护下使用这一社交网站。据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正在测试的机制包括将儿童的账户连接到其父母的账户上,允许父母决定其孩子与谁“互加好友”和使用什么应用程序的控制按钮。这种针对13岁以下儿童的功能,能让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要求父母付费购买他们的孩子使用的游戏和其他娱乐程序。
腾讯儿童网:根据不同年龄儿童上网独立性差异,腾讯儿童网将栏目划分为5~7岁、8~10岁和10岁以上三个大类,并根据男孩和女孩个性需求的不同,分别提供专门的内容,通过形象化的游戏和卡通任务,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专攻细分市场的App
相对IT巨头对平台化和生态圈的构建,以儿童为目标客户群的创业型公司将儿童细分应用作为其市场切入点,多点的市场积累,涌现了诸如《工程师爸爸HD》、《故事口袋听听》、《小书虫》等一大批儿童应用App,极大丰富了儿童应用领域。
故事口袋听听:《口袋故事听听》是一款面向家长和儿童共用的音频播放类产品,为10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含有宝贝最爱的胎教音乐、儿歌童谣、儿童故事、睡前童话、唐诗三字经等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