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哭,孩子还能怎样

来源 :家庭之友·爱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pe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听到父母亲对着自己正在哭泣的孩子吼着,“不准哭!”“这有什么好哭的呀?不要闹!”或者是告诉孩子,“不哭才是乖小孩!”“嘴巴闭起来,才带你去买玩具。”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心里都想,当孩子心情难过、不高兴或是身体不舒服时,若不让他哭,那么他要怎么办呢?
  “哭”从小便承载了许多沉重的污名,流眼泪被认为是一种软弱、不成熟、不顺从,或是刻意吵闹等“不好”或“不对”的象征,特别是对于男孩子,由“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话可见一斑。
  如同“笑”一样,“哭”其实是正常且自然的宣泄情绪感受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身体感到不适、心情感觉悲伤或愤怒时,流眼泪是具有排除体内的一些压力激素,进而改善情绪的功能的。然幼儿的情绪情感的教育是需要从小做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学会管理情绪的方法。
  别急着制止孩子宣泄负向情绪
  当一个人情绪压抑久了,心中累积过多的负面能量,超乎个人的负荷能力时,便可能会情绪崩溃或失控,向内可能会伤害自己,向外则可能会伤害他人。
  我们应当从小就教导孩子,当遇上挫折或不如意之事时,掉眼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不急着去制止它,也不需要刻意去压抑它,并试着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让他有宣泄负面情绪的机会,待心情较为平复之后,再来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我会陪着你,你可以哭一哭发泄不好的心情,等你心情比较平静之后,我们再一起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清楚告知,而非一味禁止
  很多父母亲习惯于说“不”的教养方式,例如“不要哭”、“不要吭吭唧唧”、“不可以这样”,然而,这些禁止性的语言,可能只是吓住了孩子当下的行为,却未能告知孩子应当要怎么做、为何要这样做,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并且可能会让孩子接受过多的负面信息,认为自己是不对的、不好的。
  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做出适当的行为,清楚且具体地告知孩子应该要怎么做,而非只一味地跟孩子说不要、不可以,或不能做什么。例如可以跟孩子说:“请你先冷静地坐下来,妈妈想听你说说怎么了。”
  辨识内在情绪,体察他人情绪
  有时候,孩子会哭闹不休,可能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未能被父母所了解,或是他还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负面感受。
  孩子最初在理解自己的情绪感觉时,只知道好的心情与不好的心情,父母可以借着人际互动的情境,给予孩子机会教育,教导孩子更细致地区分辨别正向或负向的情绪,例如,正向的情绪包括快乐、兴奋、感动或满足等;负向的情绪包括焦虑、难过、害怕或生气等。
  当孩子能更精确地理解与觉察自己不同的内在感觉之后,将有助于孩子表达与抒发自己的心情,也比较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别人的情绪,发挥其同理心。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当孩子哭泣时,请给予他多一些时间宣泄自己的负面感受,引导他辨识自己的内在感觉,帮助他表达与抒发自己的情绪,并且清楚告知孩子可以怎么做,以协助孩子更成熟与理性地面对、接纳及处理自己的负向情绪。
其他文献
育儿观点不同  夫妻作为同一代人,在育儿观念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做法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加强沟通和学会妥协就显得特别重要,不能一言堂或过于武断;另外夫妻双方在听从同事朋友的育儿意见时要有理性的判断,提倡“拿来主义”,对自家适用的可以参照,对自家不适用的坚决抛掉,毕竟各家有各家的具体情况,不能照搬。妻子听她朋友同事的育儿建议,丈夫听他那边的同事朋友育儿建议,极可能就会存在不同,于是两人
期刊
刚进门的媳妇没叫过我“妈”,当着我的面,她总是称呼我为“你”。不得不叫我的时候,她会走到我近前,用手轻轻拉拉我的胳膊,说:“叫你呢!”这让我很是郁闷。  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想起自己刚入婆家门时,也是扭捏作态,不好意思叫公婆为“爸妈”的。可是,婆婆却没做计较,她总是像呼唤自己的孩子那样称呼我为“闺女”。招牌动作就是一摆手,喊一声:“闺女,过来。”我便乐颠颠小跑过去,很轻松快乐地问:妈,叫我呢?那个
期刊
相敬如宾一词是褒义的,但是用在夫妻关系上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它远离了“亲密”。  亲密关系意味着夫妻双方是敞开心扉的,彼此可以分享脆弱,而最重要的是能量可以自由交换。而相敬如宾的夫妻,界限分明,自我封闭,缺乏深度交流与互动。这样的夫妻所营造的家庭,即使再富有也只是死水一潭。  一个家庭就好似一个能量交换站,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因能量的有效交换而更亲密,从而产生爱的动力,促动每个家庭成员致力于各
期刊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我们曾为油价涨了抱怨过,为电费高了心疼过,为相中的衣服太贵买不起而叹息过,后来有了孩子,又为整夜睡不好觉而闹心过,但我们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惹得一帮结了婚的、没结婚的姐妹们都纷纷过来向我请教爱情的保鲜秘诀。每到那个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地偷着乐。  其实,自己也不过是烟火凡人一个,不是专家教授,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武林高手,哪有什么秘诀可谈啊。无非就是耳鬓厮磨的两个人
期刊
推着拽着,拉着哄着,只盼着家人往人前走,日子不落后。家家都有个不省心的人,就有了一份牵绊和责任,让你扯心扯肺……  55岁的母亲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后,33岁的春万就知道,从此以后,她就是妹妹冬万的世界和靠山。因为早在10年前,父亲就已经撒手人寰。母亲的后事全是春万一人操办的,那些天,冬万要么歇斯底里地哭喊着要随妈妈而去,要么就昏天暗地睡觉。  离开老家之前,春万将母亲葬礼上收到的近两万元,悉数给了冬
期刊
前几天看一个帖子,一个女人和老公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然后双方都有点憋着气,一起带着孩子开车出去办事,半路上不知怎么又吵了起来,于是她就失控了,狠狠地打老公的头,老公忍着痛继续开车,没还手。等把车开到安全地带,老公停下车,和她打了几下。  她想问大家,老公对自己使用了暴力,应不应该离婚?网友把她好一顿数落。  “这多危险啊,你是想车毁人亡吗?”“你也太不理智了吧,孩子还在车上呢,有什么事不能下车再
期刊
前段时间,一篇《向朋友借钱》的长微博流传甚广,深获共鸣。作者的朋友魏先生因为生意上的意外向她借钱,“我考虑了10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在此之前,魏先生已经按照亲疏远近打过9个朋友的电话。他感叹:“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比较戏剧性的事情在后面,作者决定做个危险的试验,她挑了9个“纯粹意义上的朋友”,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我现
期刊
我刚实习时,有一个新项目可谓麻烦摆出。  每当遇到什么问题,我总是第一时间“不远万里”跑到隔着好几排桌子的上司哪里,当面汇报。上司给我个方法,我便“噔噔噔”地跑回来,一会儿又“噔噔噔”地跑过去,再“噔噔噔”地跑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很多次。  上司终于崩溃了,把我拉到“小黑屋”里,给我讲起了故事:“当年我实习的时候,我的上司告诉我,遇到或质疑一个问题时,不要马上提出来这个东西多么不好,而是要出来
期刊
别跟我讲你那些大道理。这是每次老公有意见时,木瑾的惯用语,大多是撒娇腻人,迫使老公顺从自己的心意。只是今天与以往不同,老公态度激烈,完全没有给木瑾留回旋的余地。  起因是木瑾有个心仪已久的包,因太贵一直没舍得买,恰好有同事去法国出差,那里卖的比国内便宜好几千,她便心动,和老公商量。谁知老公一听,脸色马上变了,说:你已经有那么多包了,不要再买了。木瑾当即蒙了:为什么?老公就跟她算各种开支。  木瑾和
期刊
小时候我有个坏习惯,出去玩热了渴了,回来直接对着自来水龙头喝水。  妈妈为此很伤脑筋,为了让我深刻认识到喝自来水的危害,她孜孜不倦地对我科普,可我还是屡教不改。不利于健康这种话实在距离我太遥远,无论当时在妈妈面前做出多少承诺,只要渴了,就脑袋一热,直接走了捷径。  有时我也不明白,为何小时候我会如此执拗。终于我意识到一件事:妈妈尽管一直说 “喝生水不好”,但家里却没有任何凉水壶或者凉水杯,当我口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