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人因为事业不如意或性能力出现障碍时,最受不了来自妻子的歧视。
眼前这位小李,活像马英九,绝对是一位帅哥,开始坐下时东张西望,生怕被人看见与社工辅导员见面。经我多番鼓励,才敢与我有眼神接触,脸上露出矛盾、空虚、无奈的表情。他是一位年薪达80万的高级行政人员,耶鲁大学硕士,也是一位具有5年虐妻经历的男士。
各位不要感到奇怪,根据英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及香港的研究数字,施虐者其实分布于任何阶层,包括富裕人士与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较少被报道或暴露,主要因为他们有一定影响力,传媒在报道时会比较小心,以免吃上官司。
小李这次接受辅导,希望证明自己有改过的意愿,还可以借此挽回妻子的信任,毕竟儿子都10岁了。
在短短的30分钟的面谈中,小李十分激动地控诉自己的不幸。他说自己作为男人,每天不停工作,妻子及儿子衣食无忧,却不能享受一个安静的家。妻子总是为儿子的功课吵闹,家常菜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作为一家之主,总是付出,没有回报,更可恶的是(停了一分钟):“她居然拒绝我晚上的性要求,作为妻子,连最基本的责任也不尽,这算什么?我作为一家之主的位置往哪里放?打她,因为她是我的女人!”
丈夫在使用暴力时经常会说:“打你,因为你是我的女人。”
可见,虐妻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夫妻相处的问题,而是一个因两性不平等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两性不平等的角度去思考、了解虐妻问题,我们将不可能从社会整体规划上建立解决家庭暴力的政策。
根据西方以及我国台湾及香港的经验,家庭暴力施暴者90%以上为男性,相信这与男性未能应付社会变迁和婚姻冲突对男性角色的挑战有关。
男人感到很失败
中国传统对男女性角色定义为“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负责对外的事情,如工作和社交活动,女性的角色主要负责家庭事务,相夫教子。从中国的文字更可看出传统对女性的定位,其中“女”字显示女子两手交叉屈膝跪下的形象;“妇”字由“女”和“帚”两部分组成,指打扫卫生的人。在香港,1973年才正式立法确立一夫一妻制。
从一些电影电视剧中,常见男性使用暴力对付妻子或者女朋友的镜头,人们都潜移默化地认为女性是附属品。再看西方,18世纪的英国有“大拇指原则(thumb rule)”,容许丈夫用一根不粗过其大拇指的手杖打妻子。《清律》载,“妇人犯罪,除奸罪、死罪外,一律由丈夫收管”。
看近代中国,有多少女性可以进入权力中心?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角色分工已不合时宜,也难以维持。首先,越来越多女性不只是呆在家里,她们在工作和社会领域中比以前有更大的成就;男人不再是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妻子亦需出外工作,分担家庭支出,因此男性便很难保持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现在,下岗不分男女,当男性失去工作后,便感到在家中丧失原有地位,包括权利、权威和尊重。这意味着无法维持与妻子之间关系的平衡,因而产生强烈的无能感。
女性地位转变的冲击,在性别平等思潮的影响下,两性角色和地位都在转变。男性不能只关心工作,必须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分担家务,同时肩负家庭工作的双重角色。当男性在新旧角色的转换中所做的努力失败了,又欠缺适当的辅导,夫妻关系便会受到伤害。
男人在婚姻冲突中受到挑战
妻子的认同和支持,对男性建立自我形象和实现性别角色期望非常重要,如因工作失败受到妻子批评,他们会觉得丢脸和不被尊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婚姻关系定性为“夫义,妇听”。家人期待他们做强者,是为“义”的表现。妻子须“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扶助和听从丈夫是“听”的表现。对男性而言,理想的婚姻是夫妇之间有情有义,但是当现实不理想时,夫妇之间的冲突随即发生,对男人产生极大的冲击。
1、来自妻子的挑战。在现今社会,男人很难期望妻子完全顺从,因为女性不再是头脑简单、没见过世面的人,男性也不再是家庭的唯一领导者。“没有收入,便没有发言权”是一般失业男性的感受。当男性在工作上不如意,妻子对男性的自尊造成打击,男性也忽略妻子的感受和需要,这时他不能设身处地了解妻子的处境,同时通过沟通转变妻子对自己的不满,诉说自己要求被尊重和体谅,而是要求妻子“无条件地支持丈夫”,如果妻子不能做到,这便成为施暴者暴力或非理性行为的最佳借口。
2、对等级夫妻关系的挑战。在中国传统中,夫妻关系以丈夫为中心,妻子必须听从,很多时候,男人会过分自信,觉得自己总是对的,妻子须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大部分施虐男性认为女性应该照料家庭,若妻子不顺从,反而想成为主导者时,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十分丢脸和无能,他们不能忍受妻子的不尊重,因而对妻子非常恼火,甚至拳打脚踢,以期取得控制权。当暴力事件发生后,他们对自己用暴力对待女人感到羞耻,为了补偿他们会讨好妻子,或放弃自己的主权作为后悔的表示,直至不能再忍受时,再一次重复暴力行为。
3、家庭不和的困扰。在中国传统中,“好妻子”的定义是贤妻良母,料理家务和养育子女是衡量其美德的一个标准。从男性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妻子是一种福气,大部分施虐丈夫都认为,妻子如能好好料理家务和教育小孩,对于在外工作,拼杀一整天的男人而言,就是提供了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城堡。他们认为丈夫对家庭及管教孩子只是“兼职”,教育孩子是妻子的基本责任。如果家庭中子女学业成绩出了问题,妻子需要负最终责任,挨打也是应付出的代价。
性无能或妻子不忠
令男人难以忍受
性能力被视为男性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施虐丈夫往往因其性能力有障碍而产生强烈的羞愧感,并羞于谈及自己的感受。被压抑的羞愧情绪容易因婚姻冲突转变为愤怒,暴力亦随之而来。男性普遍认为贞操是贤妻必备的素质,妻子必须忠于婚姻,对丈夫忠心。妻子不忠会让男性丢脸,不仅损害夫妻关系,更使男性的自尊或公众形象受损。
社会对婚外情持双重标准,大多认为男性不忠只属于“逢场作戏”,后果远没有女性“出墙”那么严重。妻子就像是丈夫的附属财产,所谓忠诚,基本上就是要受男性支配。有调查显示,香港有27%的警员认为丈夫可随时要求与妻子发生性关系,可见男权思想如何根深蒂固。
从上述分析可知,男性施虐者往往受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而这种传统观念十分普遍,所以我们发现一般男性施虐者大部分只会对妻子或家人施暴(family-only batterer),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与一般男人无异。所以,当一些家庭暴力事件引致悲剧发生时,警察调查时都会发现,其他人对施虐者的评语都是比较正面的,认为他们是遵纪守法的规矩人。因而对受虐妇女的危险情况减少了警觉,最后可能引起受虐者失去生命。
夫妻间沟通十分重要,大家不妨将互相的期望拿来讨论,加强相互了解,及时认同对方的贡献,这样便可减少危机的出现。
女性维权热线:12338接通后转2
zhaozhen1996@sina.com
(编辑:赵真)
眼前这位小李,活像马英九,绝对是一位帅哥,开始坐下时东张西望,生怕被人看见与社工辅导员见面。经我多番鼓励,才敢与我有眼神接触,脸上露出矛盾、空虚、无奈的表情。他是一位年薪达80万的高级行政人员,耶鲁大学硕士,也是一位具有5年虐妻经历的男士。
各位不要感到奇怪,根据英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及香港的研究数字,施虐者其实分布于任何阶层,包括富裕人士与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较少被报道或暴露,主要因为他们有一定影响力,传媒在报道时会比较小心,以免吃上官司。
小李这次接受辅导,希望证明自己有改过的意愿,还可以借此挽回妻子的信任,毕竟儿子都10岁了。
在短短的30分钟的面谈中,小李十分激动地控诉自己的不幸。他说自己作为男人,每天不停工作,妻子及儿子衣食无忧,却不能享受一个安静的家。妻子总是为儿子的功课吵闹,家常菜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作为一家之主,总是付出,没有回报,更可恶的是(停了一分钟):“她居然拒绝我晚上的性要求,作为妻子,连最基本的责任也不尽,这算什么?我作为一家之主的位置往哪里放?打她,因为她是我的女人!”
丈夫在使用暴力时经常会说:“打你,因为你是我的女人。”
可见,虐妻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夫妻相处的问题,而是一个因两性不平等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两性不平等的角度去思考、了解虐妻问题,我们将不可能从社会整体规划上建立解决家庭暴力的政策。
根据西方以及我国台湾及香港的经验,家庭暴力施暴者90%以上为男性,相信这与男性未能应付社会变迁和婚姻冲突对男性角色的挑战有关。
男人感到很失败
中国传统对男女性角色定义为“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负责对外的事情,如工作和社交活动,女性的角色主要负责家庭事务,相夫教子。从中国的文字更可看出传统对女性的定位,其中“女”字显示女子两手交叉屈膝跪下的形象;“妇”字由“女”和“帚”两部分组成,指打扫卫生的人。在香港,1973年才正式立法确立一夫一妻制。
从一些电影电视剧中,常见男性使用暴力对付妻子或者女朋友的镜头,人们都潜移默化地认为女性是附属品。再看西方,18世纪的英国有“大拇指原则(thumb rule)”,容许丈夫用一根不粗过其大拇指的手杖打妻子。《清律》载,“妇人犯罪,除奸罪、死罪外,一律由丈夫收管”。
看近代中国,有多少女性可以进入权力中心?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种角色分工已不合时宜,也难以维持。首先,越来越多女性不只是呆在家里,她们在工作和社会领域中比以前有更大的成就;男人不再是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妻子亦需出外工作,分担家庭支出,因此男性便很难保持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现在,下岗不分男女,当男性失去工作后,便感到在家中丧失原有地位,包括权利、权威和尊重。这意味着无法维持与妻子之间关系的平衡,因而产生强烈的无能感。
女性地位转变的冲击,在性别平等思潮的影响下,两性角色和地位都在转变。男性不能只关心工作,必须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分担家务,同时肩负家庭工作的双重角色。当男性在新旧角色的转换中所做的努力失败了,又欠缺适当的辅导,夫妻关系便会受到伤害。
男人在婚姻冲突中受到挑战
妻子的认同和支持,对男性建立自我形象和实现性别角色期望非常重要,如因工作失败受到妻子批评,他们会觉得丢脸和不被尊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婚姻关系定性为“夫义,妇听”。家人期待他们做强者,是为“义”的表现。妻子须“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扶助和听从丈夫是“听”的表现。对男性而言,理想的婚姻是夫妇之间有情有义,但是当现实不理想时,夫妇之间的冲突随即发生,对男人产生极大的冲击。
1、来自妻子的挑战。在现今社会,男人很难期望妻子完全顺从,因为女性不再是头脑简单、没见过世面的人,男性也不再是家庭的唯一领导者。“没有收入,便没有发言权”是一般失业男性的感受。当男性在工作上不如意,妻子对男性的自尊造成打击,男性也忽略妻子的感受和需要,这时他不能设身处地了解妻子的处境,同时通过沟通转变妻子对自己的不满,诉说自己要求被尊重和体谅,而是要求妻子“无条件地支持丈夫”,如果妻子不能做到,这便成为施暴者暴力或非理性行为的最佳借口。
2、对等级夫妻关系的挑战。在中国传统中,夫妻关系以丈夫为中心,妻子必须听从,很多时候,男人会过分自信,觉得自己总是对的,妻子须按照他的意思行事。大部分施虐男性认为女性应该照料家庭,若妻子不顺从,反而想成为主导者时,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十分丢脸和无能,他们不能忍受妻子的不尊重,因而对妻子非常恼火,甚至拳打脚踢,以期取得控制权。当暴力事件发生后,他们对自己用暴力对待女人感到羞耻,为了补偿他们会讨好妻子,或放弃自己的主权作为后悔的表示,直至不能再忍受时,再一次重复暴力行为。
3、家庭不和的困扰。在中国传统中,“好妻子”的定义是贤妻良母,料理家务和养育子女是衡量其美德的一个标准。从男性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妻子是一种福气,大部分施虐丈夫都认为,妻子如能好好料理家务和教育小孩,对于在外工作,拼杀一整天的男人而言,就是提供了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城堡。他们认为丈夫对家庭及管教孩子只是“兼职”,教育孩子是妻子的基本责任。如果家庭中子女学业成绩出了问题,妻子需要负最终责任,挨打也是应付出的代价。
性无能或妻子不忠
令男人难以忍受
性能力被视为男性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施虐丈夫往往因其性能力有障碍而产生强烈的羞愧感,并羞于谈及自己的感受。被压抑的羞愧情绪容易因婚姻冲突转变为愤怒,暴力亦随之而来。男性普遍认为贞操是贤妻必备的素质,妻子必须忠于婚姻,对丈夫忠心。妻子不忠会让男性丢脸,不仅损害夫妻关系,更使男性的自尊或公众形象受损。
社会对婚外情持双重标准,大多认为男性不忠只属于“逢场作戏”,后果远没有女性“出墙”那么严重。妻子就像是丈夫的附属财产,所谓忠诚,基本上就是要受男性支配。有调查显示,香港有27%的警员认为丈夫可随时要求与妻子发生性关系,可见男权思想如何根深蒂固。
从上述分析可知,男性施虐者往往受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而这种传统观念十分普遍,所以我们发现一般男性施虐者大部分只会对妻子或家人施暴(family-only batterer),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与一般男人无异。所以,当一些家庭暴力事件引致悲剧发生时,警察调查时都会发现,其他人对施虐者的评语都是比较正面的,认为他们是遵纪守法的规矩人。因而对受虐妇女的危险情况减少了警觉,最后可能引起受虐者失去生命。
夫妻间沟通十分重要,大家不妨将互相的期望拿来讨论,加强相互了解,及时认同对方的贡献,这样便可减少危机的出现。
女性维权热线:12338接通后转2
zhaozhen1996@sina.com
(编辑: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