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诵背成为一种态度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地展开诵背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背,学生不断地进行着语文文字的积累和吸收,在不断汲取名家名篇语言精华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逐渐得以发展和提升。然而,诵背活动不仅仅是单一的读和背,而是在教师指引下真正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并在诵背实践中形成符合学生语文学习实际的诵背方法,感同身受地触及文本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底蕴。只有这样,诵背才不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而是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态度,帮助他们获得语感的加速生长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
  一、 在诵背中揣摩语感,养成理解态度
  在诵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背对文本进行反复揣摩,加深对布局谋篇的理解,感受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在诵背时,教师可以适时采用提纲整理法、重点词句法、换词品读法等,让学生从蜻蜓点水似的肤浅阅读往深层次的理解性诵读发展,使学生在熟读精思中达到自然成诵的水平,获得“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真切”的理想境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京杭大运河的壮丽,我扣住文中“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引导学生进行揣摩,组织学生比较: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绸带飘落到大地;像绸带飘向大地。让学生从文本中体验绸带的轻盈,感受运河与绸带之间扁、柔、有光泽的相通之处。在对比和替换中揣摩语感,帮助学生在理解中展开诵背。
  二、 在诵背中归纳语感,积累科学方法
  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归纳。在诵读指导中,教师要及时扣住与文本内容紧密贴合的阅读方法,为学生提供恰当的阅读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定时定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将已有的方法、策略应用到诵读实践中去。在这样充满科学态度的诵读中,学生扎实地展开回顾、整理、归纳和总结,为学生准确领悟提供卓有成效的推动。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文中描绘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对于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指导学生展开诵背时,教师引领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将基本结构一致的三个小节进行梳理,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表达顺序,如景色描写依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并且用“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一句将三个小节进行了串联,使得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次是面对美丽风景,第二次是面对活泼小鱼,第三次是面对幸福生活。这样的梳理和归纳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帮助学生在诵背中逐次加深对于语言文字的体验。
  三、 在诵背中延展语感,形成情感态度
  以情入文,是在诵读中提升语感的有效举措之一,诵读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在调动学生情感变化时具有巨大作用,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激活和感染,在情感充沛的氛围中学生的语感发展事半功倍。因此在指导诵读活动时,教师要努力创设与文本情感内容协调一致的诵读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发挥从“动情”到“晓理”的语感推动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一文中第四、五两段时,教师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中那庄严而又热闹的气氛,帮助学生触及文本中那种充满民族自豪感和神圣感的特别体验,在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并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面对此情此景,你对天安门广场有着怎样特殊的感受呢”,从而在情感的推动下帮助学生突破文末“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的关键。有了情感的支撑,学生在诵背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亦会愈加敏锐、鲜明。
  语文诵读活动是一个语感积累的过程,但是这种积累不能仅仅依靠着机械的读和背,而应当是一个对于语言文字进行感知、领悟以及把握的过程。只有这样,语感形成过程才能与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过程相契合。让诵读成为一種态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意识情感水平协同发展,语感的发展才能在诵读活动中收到实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常听到同事们说:“学生学习一点自觉性也没有,根本就不知道学习,天天都是老师逼着学习。”还有的老师说:“我都讲了好多遍,他还是什么也不会,我真是没有办法了。”其实,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更应该追问和思考: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怎样学?学什么?  一、语文课堂低效的现状分析  1.教学活动不能以学生为主。  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我教什么,你学什么”
期刊
传统的评价观只是教师评价学生。教师把学生视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盛放知识的容器,评价的观点——唯考分论,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表现的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的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少了生气、乐趣和对智慧的挑战。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所以,如何发挥学
期刊
蒲城县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有“人文蒲城,将相故里”的美誉。深秋十月,记者来到蒲城实地采访,深深地被这片尊师重教的土地所感染。  近年来,蒲城县教育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为准则,以规范教师行为、转变工作作风为重点,明师道、正师德、扬师风,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战斗力。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推动县域
期刊
在礼泉县教育界,提起吴健老师,无人不知晓。小时候,吴健老师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数学教师或数学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礼泉北部山区数学教师极缺的情况下,他毅然奔赴条件最差的相虎中学任教,踏上了三尺讲台。他深知,要给学生倒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为了充实自己,仅用三年时间就自学完了大学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微分方程等百余本教材。除了白天上课外,晚上还要备课,研究教法。为了大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历来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教学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对于许多事物和感情无法很好地理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抽象,不能形象地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造成的。因此便造成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不能完全的理解和消化,这样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显然是差强人意的。而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大大改变了这一现象,情
期刊
初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若仍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将难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可采用故事式教学方式,用英语对事物加以描述,使初中英语学习由简单的知识教学过渡到以故事为主的教学。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开展初中英语“一言,一语,一课堂”的故事式教学的。  一、一言——单词中的故事式教学  单词是学习语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应重视初中英语单词的教学。长期以来,英语单词教学中,
期刊
小学语文情趣化教学是一种将认知与情感进行统一和整合的教学模式,在让语文课堂荡漾着情趣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更要从方式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进行细细地揣摩,把握好局部的细节,以成就语文课堂整体的优化。本文结合笔者在情趣化教学中细节把握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谈一些浅显心得以飨读者。  一、 沟通生活——用细节充盈朝气  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对情趣点的一种有效挖掘,也是贴合学生实
期刊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航标。一篇文章可教的内容很多:生字生词、朗读指导、结构板块、遣词造句、文本思想……教师往往将自己解读文本时的一些体会面面俱到地设计到教案中,这样的语文课虽然环环相扣,步步有亮点,但往往教学目标分散,课时不够,学生厌烦,语文教师教得也很累,正如人们常说的“贪多嚼不烂”。那么如何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呢?  一、细读文本  要实现从“内容分析”到“策略指导”的美丽转身,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课文中所蕴涵的美。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审美教学实践,做了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恰当情境,寻找形象之美  只有在情境之中感受到美才是是鲜活的,深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
期刊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和评论家安纳图勒·法朗士说:“教育的整个艺術是唤醒年轻人天然好奇心的艺术,为着以后满足它的目标。”因此放飞孩子心灵,激发出生命能量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学期同时执教两个班的数学,就最近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5页《10的分与合》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情境片断〗  一(4)班:预设教案时,我认为画画涂色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出示教材中的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