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和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这对马文来说是题外话,对“马丁事件”来说却是题中应有之义
吹皱一池春水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报》的“社会之声”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的文章,署名马丁(下称马文)。文中指出的“十大转变”,包括从批判经济学转向建设经济学;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排斥、否定转向分析借鉴;等等。
“马丁”的真名是宋龙祥,他是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讲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作者的一篇普通文章,发表后却引发轩然大波,惊动中央高层多位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整个过程历时半年,被称为“马丁事件”。
马文在《工人日报》发表后,《北京周报》和《新华文摘》先后转发了马丁的文章。
12月11日,日本时事通讯社从北京发出了约800字的电讯,称“马丁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倡议:为了适应中国改革所面临的任务,要明确提出《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已失去有效性,并大胆采用凯恩斯等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成果”。像这样断章取义的报道还有几处。
《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也很快据之报道。《朝日新闻》12月11日发表消息时,加上了这样的标题——“《资本论》失去有效性,提倡现代经济学成果”;同时增加了一个近500字的注,无中生有地说,刊登马文,是“党中央的主流派”想要“试探国内的反响”。
12月19日,纽约出版的中文报纸《中报》发表了题为“扬弃学术功利主义——论中国对经济学研究应有的态度”的社论,指责马文认为《资本论》已失去“有效性”和主张“大胆引进”凯恩斯理论。这篇社论明确注明,是“根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2日报道”。
为了证明日本时事通讯社是怎么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作出报道的,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马文中的有关段落:
“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面临的任务不再是批判旧的资本主义世界了,而是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这一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它必须把自己研究的重心放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增加国民财富上,放在经济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上,放在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顺利地运行上。而这些在《资本论》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因为马克思从未陷入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幻想,他仅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作了最一般、最抽象的预见。因此,中国经济学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走出来,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不应从书本教条出发,而应从生动的事实出发,创立一门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学。”
不难看出,马文中没有认为《资本论》已失去了“有效性”的意思。马文的主张,正好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相吻合。
内参频上送,高层关注
《中报》为了使它的那篇社论在中国产生影响,在发稿前,就向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透露了这件事。12月18日,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发回了《中报》这篇社论。1986年1月25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内刊《理论交流》,以“纽约《中报》论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为题,转发了《中报》的社论。稍后,新华社的《参考资料》也予以转发。
2月21日,新华社编辑的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国内动态清样》,以“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为题,加上前言,报道了《中报》的社论。
3月4日,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又以“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强大生命力——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为题,公开报道了《中报》的社论。《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上海《解放日报》社主办的《报刊文摘》《理论信息报》等,也摘要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从而使文章影响越来越大。遗憾的是,不论是内刊还是公开出版的报刊,在转载纽约《中报》文章时,都没有核对一下马丁的原文,有的还增加了带有倾向性、歪曲性的标题或字眼。由于在海内外媒体广泛的传播,各种内参不断上送,马文自然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
1986年2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对《工人日报》发表马丁文章提出了批评,说这是“高层次的精神污染”,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6年2月22日,薄一波(时任中顾委副主任)在反映马文的《国内动态详情》上批示:“启立同志(胡启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编者注)抽空一阅。是否请厚泽(朱厚泽,时任中宣部部长——编者注)同志把各方议论综合起来,研究一下。建议将马丁文章和这篇清样一起送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中顾委常委一阅。”
2月23日,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批示:“启立同志:建议将此件印发中央参阅文件。原文所引工人日报文章,因住院不便查找,希中办代查附后,但此件意义之重大远超出一两篇文章之上。当否,请酌定。”批示中所说“但此件意义之重大远超出一两篇文章之上”,在当时的背景下,其弦外之意耐人寻味。
但是,事态没有进一步升级。这要归因于另一个渠道给中央送材料的秦柳方。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一位老资格研究员。1986年2月,他给中央写了报告,选了几篇他认为是经济理论研究领域有“自由化观点”的文章,附在后面,其中就有马丁的这篇文章。秦正是从新华社《参考资料》上收集到马文的。他把报告打印后,分送胡乔木、邓力群和胡绳等人。3月1日,胡乔木把这个材料报送给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3月3日,赵紫阳对秦柳方的报告做了批示:“批判经济理论上的自由化可要慎重,现在更需要的是大胆探索。”胡耀邦批示:“同意紫阳同志意见。”胡耀邦还要求中宣部邀请经济界和理论界一些同志,专门就马丁文章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以弄清事实,得出正确结论。
中宣部开会,风波平息
因马文引起的“风波”发生时,正是大反所谓“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此伏彼起之际。《工人日报》坚信马文无错,白纸黑字,没有《资本论》“失去有效性”的字眼,没有否定《资本论》,又何来所谓“精神污染”和“自由化”?《北京周报》和《新华文摘》则要求新华社澄清事实,作出纠正。为此,《北京周报》两次致函新华社,3月13日,又给主管部门中宣部外宣局呈上报告,要求新华社就此作出说明。3月14日,主管《新华文摘》的人民出版社也给中宣部写了报告。
3月21日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第624期),以“日本报纸报道《北京周报》的文章有歪曲,纽约《中报》对马丁的批评不科学”为题发了消息,对《国内动态清样》第380期的报道予以纠正。
3月22日,中宣部以理论局的名义,邀请首都理论界、经济界和新闻出版界的代表举行座谈会。3月22日,座谈会召开。中宣部主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王惠德受部长朱厚泽的委托,主持座谈会。会上,印发了《工人日报》发表的马丁文章的全文,以及海内外媒体刊登的有关消息、评论和文章。
于光远在会上首先发言,认为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经济学研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变化,是一篇好文章。他并指着我说,你和《工人日报》在这件事上不但没有什么错,相反是有功的;《中报》对该文的指责是无的放矢;新华社两份内参以外电歪曲报道为依据,以讹传讹。曾彦修、董辅、冯兰瑞、苏星、王若水等人在发言中也基本同意马文的观点,认为是一篇好文章,并对歪曲报道、以讹传讹提出了批评。
原在新华社国内部分管内参、此时已调任《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的喻权域介绍了《国内动态清样》编发有关《中报》评论的经过,对未认真核对做了自我批评。不过,他着重谈了自己对马文的看法,在肯定马文有不少好的见解、无原则性问题、可以发表的同时,认为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的发言不断被人打断,受到进一步质疑与批评。
在谈到马丁文章的同时,冯兰瑞(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说,近年来,理论界气氛比较紧张,这与个别同志“谎报军情”、干扰领导同志决策关系重大。王若水(《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说,向中央反映情况是需要的,但提供信息必须真实,每一个环节失真一点,最后就面目全非了。另外,还应该提倡信息公开,至少保证作者本人知道。董辅(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建议,中宣部应对个别向中央领导同志谎报理论界“军情”、又不愿意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写成文章来公开讨论的同志进行批评帮助。
王惠德在会议总结发言中,代表中宣部宣布两条决定:鉴于《国内动态清样》前次对马文的报道失真,应根据这次座谈会精神重新发一次《动态》;由中宣部将这次会议讨论情况写一简报,上报中央。
呼吁宽松的舆论环境
3月25日,在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召集的一个讨论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会议上,不少人又谈及“马丁事件”。
于光远说,这次“风波”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么看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发展,就必须先造成学术自由的空气,允许人们展开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还有的专家指出,学术自由、科学发展的环境,目前还未完全形成,“科学无禁区”还没有真正实现。在特别需要大胆探索的时候,根本不顾对方原意,像堂吉诃德同风车作战似地搞大批判,这种极不严肃的做法为什么居然得逞一时呢?为什么这种极不称职、谎报军情的“哨兵”仍占据舆论阵地的要塞?这种状况不改变,知识分子根本不能拥有一个宽松活泼的学术生态环境,归根结底不利于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1986年4月1日,上海《社会报》发表题为“学术要自由,探索要大胆/‘马丁事件’引起我国理论界关注/人们再也不允许破坏学术生态环境的怪现象继续存在下去”的文章。
4月7日,《世界经济导报》重新刊登了马丁文章的全文,并转载了《中报》的社论以及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
紧接着,《文汇报》《经济学周刊》《长江日报》《新华日报》纷纷发表有关“马丁事件”的评论文章,但多半并不是评论马丁文章本身,而是“马丁事件”引发的呼吁,诸如批评和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这对马丁文章来说,是题外话;对“马丁事件”来说,却是题中应有之义。
“马丁事件”已过去了20多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重提这一事件,是因为其中的经验教训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记取。
(作者注:本文在写作中,参考了徐庆全《“马丁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文,特此说明并致谢)
李禹兴:时任《工人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后任《工人日报》副总编辑
本文全长约8800字,刊于《财经网》“改革忆事”专题
吹皱一池春水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报》的“社会之声”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的文章,署名马丁(下称马文)。文中指出的“十大转变”,包括从批判经济学转向建设经济学;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排斥、否定转向分析借鉴;等等。
“马丁”的真名是宋龙祥,他是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讲师。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作者的一篇普通文章,发表后却引发轩然大波,惊动中央高层多位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整个过程历时半年,被称为“马丁事件”。
马文在《工人日报》发表后,《北京周报》和《新华文摘》先后转发了马丁的文章。
12月11日,日本时事通讯社从北京发出了约800字的电讯,称“马丁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倡议:为了适应中国改革所面临的任务,要明确提出《资本论》等马克思著作已失去有效性,并大胆采用凯恩斯等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成果”。像这样断章取义的报道还有几处。
《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也很快据之报道。《朝日新闻》12月11日发表消息时,加上了这样的标题——“《资本论》失去有效性,提倡现代经济学成果”;同时增加了一个近500字的注,无中生有地说,刊登马文,是“党中央的主流派”想要“试探国内的反响”。
12月19日,纽约出版的中文报纸《中报》发表了题为“扬弃学术功利主义——论中国对经济学研究应有的态度”的社论,指责马文认为《资本论》已失去“有效性”和主张“大胆引进”凯恩斯理论。这篇社论明确注明,是“根据日本《读卖新闻》12月12日报道”。
为了证明日本时事通讯社是怎么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作出报道的,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马文中的有关段落:
“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面临的任务不再是批判旧的资本主义世界了,而是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这一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它必须把自己研究的重心放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增加国民财富上,放在经济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上,放在如何使社会主义经济顺利地运行上。而这些在《资本论》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因为马克思从未陷入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式的幻想,他仅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作了最一般、最抽象的预见。因此,中国经济学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走出来,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不应从书本教条出发,而应从生动的事实出发,创立一门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学。”
不难看出,马文中没有认为《资本论》已失去了“有效性”的意思。马文的主张,正好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相吻合。
内参频上送,高层关注
《中报》为了使它的那篇社论在中国产生影响,在发稿前,就向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透露了这件事。12月18日,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发回了《中报》这篇社论。1986年1月25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内刊《理论交流》,以“纽约《中报》论我国的经济学研究”为题,转发了《中报》的社论。稍后,新华社的《参考资料》也予以转发。
2月21日,新华社编辑的供中央领导参阅的《国内动态清样》,以“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为题,加上前言,报道了《中报》的社论。
3月4日,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又以“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强大生命力——纽约《中报》批评我国某些经济学家‘食洋不化’”为题,公开报道了《中报》的社论。《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上海《解放日报》社主办的《报刊文摘》《理论信息报》等,也摘要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从而使文章影响越来越大。遗憾的是,不论是内刊还是公开出版的报刊,在转载纽约《中报》文章时,都没有核对一下马丁的原文,有的还增加了带有倾向性、歪曲性的标题或字眼。由于在海内外媒体广泛的传播,各种内参不断上送,马文自然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
1986年2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对《工人日报》发表马丁文章提出了批评,说这是“高层次的精神污染”,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
1986年2月22日,薄一波(时任中顾委副主任)在反映马文的《国内动态详情》上批示:“启立同志(胡启立,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编者注)抽空一阅。是否请厚泽(朱厚泽,时任中宣部部长——编者注)同志把各方议论综合起来,研究一下。建议将马丁文章和这篇清样一起送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中顾委常委一阅。”
2月23日,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批示:“启立同志:建议将此件印发中央参阅文件。原文所引工人日报文章,因住院不便查找,希中办代查附后,但此件意义之重大远超出一两篇文章之上。当否,请酌定。”批示中所说“但此件意义之重大远超出一两篇文章之上”,在当时的背景下,其弦外之意耐人寻味。
但是,事态没有进一步升级。这要归因于另一个渠道给中央送材料的秦柳方。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一位老资格研究员。1986年2月,他给中央写了报告,选了几篇他认为是经济理论研究领域有“自由化观点”的文章,附在后面,其中就有马丁的这篇文章。秦正是从新华社《参考资料》上收集到马文的。他把报告打印后,分送胡乔木、邓力群和胡绳等人。3月1日,胡乔木把这个材料报送给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3月3日,赵紫阳对秦柳方的报告做了批示:“批判经济理论上的自由化可要慎重,现在更需要的是大胆探索。”胡耀邦批示:“同意紫阳同志意见。”胡耀邦还要求中宣部邀请经济界和理论界一些同志,专门就马丁文章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以弄清事实,得出正确结论。
中宣部开会,风波平息
因马文引起的“风波”发生时,正是大反所谓“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此伏彼起之际。《工人日报》坚信马文无错,白纸黑字,没有《资本论》“失去有效性”的字眼,没有否定《资本论》,又何来所谓“精神污染”和“自由化”?《北京周报》和《新华文摘》则要求新华社澄清事实,作出纠正。为此,《北京周报》两次致函新华社,3月13日,又给主管部门中宣部外宣局呈上报告,要求新华社就此作出说明。3月14日,主管《新华文摘》的人民出版社也给中宣部写了报告。
3月21日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第624期),以“日本报纸报道《北京周报》的文章有歪曲,纽约《中报》对马丁的批评不科学”为题发了消息,对《国内动态清样》第380期的报道予以纠正。
3月22日,中宣部以理论局的名义,邀请首都理论界、经济界和新闻出版界的代表举行座谈会。3月22日,座谈会召开。中宣部主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王惠德受部长朱厚泽的委托,主持座谈会。会上,印发了《工人日报》发表的马丁文章的全文,以及海内外媒体刊登的有关消息、评论和文章。
于光远在会上首先发言,认为马文高度概括了我国经济学研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变化,是一篇好文章。他并指着我说,你和《工人日报》在这件事上不但没有什么错,相反是有功的;《中报》对该文的指责是无的放矢;新华社两份内参以外电歪曲报道为依据,以讹传讹。曾彦修、董辅、冯兰瑞、苏星、王若水等人在发言中也基本同意马文的观点,认为是一篇好文章,并对歪曲报道、以讹传讹提出了批评。
原在新华社国内部分管内参、此时已调任《经济参考报》总编辑的喻权域介绍了《国内动态清样》编发有关《中报》评论的经过,对未认真核对做了自我批评。不过,他着重谈了自己对马文的看法,在肯定马文有不少好的见解、无原则性问题、可以发表的同时,认为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的发言不断被人打断,受到进一步质疑与批评。
在谈到马丁文章的同时,冯兰瑞(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所研究员)说,近年来,理论界气氛比较紧张,这与个别同志“谎报军情”、干扰领导同志决策关系重大。王若水(《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说,向中央反映情况是需要的,但提供信息必须真实,每一个环节失真一点,最后就面目全非了。另外,还应该提倡信息公开,至少保证作者本人知道。董辅(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建议,中宣部应对个别向中央领导同志谎报理论界“军情”、又不愿意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写成文章来公开讨论的同志进行批评帮助。
王惠德在会议总结发言中,代表中宣部宣布两条决定:鉴于《国内动态清样》前次对马文的报道失真,应根据这次座谈会精神重新发一次《动态》;由中宣部将这次会议讨论情况写一简报,上报中央。
呼吁宽松的舆论环境
3月25日,在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召集的一个讨论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会议上,不少人又谈及“马丁事件”。
于光远说,这次“风波”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么看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发展,就必须先造成学术自由的空气,允许人们展开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还有的专家指出,学术自由、科学发展的环境,目前还未完全形成,“科学无禁区”还没有真正实现。在特别需要大胆探索的时候,根本不顾对方原意,像堂吉诃德同风车作战似地搞大批判,这种极不严肃的做法为什么居然得逞一时呢?为什么这种极不称职、谎报军情的“哨兵”仍占据舆论阵地的要塞?这种状况不改变,知识分子根本不能拥有一个宽松活泼的学术生态环境,归根结底不利于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1986年4月1日,上海《社会报》发表题为“学术要自由,探索要大胆/‘马丁事件’引起我国理论界关注/人们再也不允许破坏学术生态环境的怪现象继续存在下去”的文章。
4月7日,《世界经济导报》重新刊登了马丁文章的全文,并转载了《中报》的社论以及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
紧接着,《文汇报》《经济学周刊》《长江日报》《新华日报》纷纷发表有关“马丁事件”的评论文章,但多半并不是评论马丁文章本身,而是“马丁事件”引发的呼吁,诸如批评和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这对马丁文章来说,是题外话;对“马丁事件”来说,却是题中应有之义。
“马丁事件”已过去了20多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重提这一事件,是因为其中的经验教训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记取。
(作者注:本文在写作中,参考了徐庆全《“马丁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文,特此说明并致谢)
李禹兴:时任《工人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后任《工人日报》副总编辑
本文全长约8800字,刊于《财经网》“改革忆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