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一种病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遇到一个养老社区的广告,大体内容是老年人把房子转让给他们,他们让老年人住进养老社区度过余生。项目在线下线上各种媒体上购买了流量投放广告,结果几乎没有转化。
  为什么呢?
  其实,只要把自己假设成一个中国的普通老年人,就会发现这个广告不靠谱:
  攒了半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子,就因为偶然路过公交站牌,看到一个“XX之家,把你的未来交给我”的广告,就会心动要把自己最大财产转让给他们?
  这个广告投放量再增加10倍,转化率也一定很低——用户的“信任”“动机”等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呈现再多次广告,又有什么用呢?
  在很多人创业者眼里,营销就是不断地获得流量、吸引曝光,好像不论什么产品,只要有足够的曝光展示,用户就会埋单,其实他们是患上了流量迷恋症。
  “美丽的泡沫”
  掉入流量圈套的例子屡见不鲜:App投入几十万元预算买流量和曝光率,结果转化了个位数的下载用户;公众号发了无数红包,吸引一大波新粉丝,结果阅读量还是维持原样。
  为什么大量的流量会没有用?为了了解这一点,必须先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单纯曝光就管用”。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纯粹接触效应”,指某种外部刺激,仅仅呈现的次数频繁,用户就会变得对它越来越喜欢。因为人天然会更加喜欢熟悉的事物。
  很多人总觉得自拍照不好看,是因为自拍照跟照镜子经常是相反的,相当于在你眼中自己变得陌生了,从而降低了喜好。所以,现在好多手机自拍功能都变成了镜像的。
  可是为什么有些时候“纯粹接触效应”会失效呢?
  任何的广告,本质上都是为了影响决策。而单纯的产品信息、卖点曝光,能够直接影响的决策,实际上仅限于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比如你本来没有打算买某个巧克力,但看到了电梯口的广告,觉得很诱人,就下单了。买错了巧克力反正没什么损失而且决策复杂性低,投入的脑力非常少,算是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对于这类既不复杂又不重要的决策,简单的信息曝光,大规模投放,一般都能带来销量。甚至仅仅把_产品的名字喊出来,都会直接增加销量一洗脑广告玩的就是这么一出。
  而对于另一种决策——高认知参与决策,单纯的大量流量、曝光如同“美丽的泡沫”没有太大直接作用了。
  当一个产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就属于高认知参与决策:决策重要性高(比如买房很重戛买巧克力不重要)、决策复杂程度高,需要搜集信息(比如决定留学去哪个、学校很复杂,决定买哪家白菜很容易)、违反过去的习惯(比如老年社区和用户过去习惯不一致,需要慎重考虑)。
  流量转化的五道坎
  对于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如果不解决理解、动机、信任、行为门槛、群体规范等问题,无论曝光多少次,都难以被购买。
  比如上面的养老社区项目,如果老年人能够充分理解养老社区的状况,能够事先产生动机(比如家人鼓励),如果充分信任这个品牌(比如有背书),如果初期行为门槛很低(有反悔期),如果普遍老人群体觉得这个选择好,那么这时候,曝光才会产生价值。
  所以,流量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是前提为你的“高认知参与度”产品解决用户决策的阻拦。
  1.理解——利用基模诠释未知
  当用户无法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理解的时候,再多的曝光也缺乏效果。
  比如这个广告文案:“20161LIFE科技诚意创新新品XXXXX/我们只想给消费者一件满意的产品/一款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大面积湿拖机器人”。
  湿拖机器人是什么?用户看了之后无法迅速在脑海中建立理解,不论呈现多少次都没有用。
  这个时候,最经常的做法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基模),来解释未知事物。比如当年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没有直接说未知概念“智能手机”,而是先说“一个大屏iPod+一个手机+一个上网浏览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基模本身也可能造成误解,要避开不必要的基模。举个例子:过年回家,你可能会被亲戚阿姨问做什么工作,你回答产品经理。阿姨一定觉得你很牛,手上至少管了几十号人。实际上,产品经理并不是她们所理解的“经理”。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先讲你具体是做什么的,然后提出“产品经理”的概念,这样别人就不会受到基模的干扰而产生误解了。
  2.动机——提示不合理
  对于高认知参与的产品购买决策,如果不解决动机问题,让用户产生需求,那么再多的曝光也没有效果。
  解决用户动机的关键,就是让用户在关注产品之前,先关注自己——意识到过去的行为存在某种不合理,从而渴望通过购买产品来解决。
  比如,一款200元的洗发水,单纯靠鼓吹产品品质,很难卖出去,因为跟传统产品相比太贵了。但是先让用户关注自己过去的某种不合理,就容易多了:
  “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超市开架洗发水”。
  再比如3D定制西服,直接说“定制你的专属西服”,用户很难接受——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不如先找出过去的不合理:“人的体型成千上万种,但西服的型号只有10种。”
  3.信任——寻求权威背书
  有些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很大,要求企业有较强掌控风险的能力,面向消费者者第一步则是建立信任。
  比如一个P2P理财产品的项目,在广告中花费大量篇幅在讲超高收益率,打出去后转化率很低。这是因为该广告只唤起了动机,但基础的信任问题没有解决。
  而优秀的营销方案,则经常能准确识别当下阶段的限制因素(比如信任问题),并且通过广告等方式来解决。
  比如某个手机贷款App,主打“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应该在广告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首先“理解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因为贷款产品非常简单,没有人会不懂“什么是贷款”。
  然后“动机问题”也容易解决——传统银行贷款手续复杂,用户痛点非常明显,已经不需要大力激发。
  那么最难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贷款的信任问题就变成了相对银行的劣势,可能会变成用户决策的关键阻拦因素。
  所以这家企业在推广时,主打“信任”问题,整个突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金融案例”,通过背书作用来减少不信任对用户决策的阻拦。
  4.行为门槛——提供体验和试错
  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之所以经常让用户思考再三,还因为它们往往有一定行为门槛。
  比如一个做智能儿童水杯的企业,产品几百块钱一个准备在幼儿园做推广并且贴广告,一开始广告的思路是让别人换一种喝水方式。
  只是做平面广告就让用户理解什么是智能水杯、刺激他们产生动机、建立信任等,然后促使他们改变过去的习惯,一下子买一个几百块的杯子,这显然不太现实,最终转化率也会非常低。
  倒不如把产品介绍式的广告换成对幼儿园活动的广告,促使儿童和家长参加体验,然后转化用户购买——对于一个几小时的活动来说,达到这些复杂的目标就容易多了。
  总之,有些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理解、动机、信任等问题都可能影响用户决策,用户几乎不可能单纯扫一眼广告就能做出决策。
  但是可以想办法降低用户的行为门槛,比如:
  刺激用户试看、试用而不是购买(所有的房地产广告,都是刺激用户去看房,而不是直接刺激他们去买房);
  刺激用户去你的另一个营销活动(比如讲座);
  刺激用户先尝试你的免费产品(比如打广告让用户关注公众号,送免费试用名额);
  降低用户的后悔成本(设置购买后的反悔期等)。
  5.群体规范——别让用户有压力
  用户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经常与自己所在群体的普遍规范进行比较,如果现在做的行为不符合群体的普遍规范,就容易阻拦购买,最终导致再大推广曝光也没有用。
  比如之前美国刚推出纸尿布的时候,明明是个非常棒的产品——减轻了妈妈换尿布的麻烦,但是整个推广的转化率非常低。
  为什么呢?
  因为用纸尿布,给这些母亲造成了负面的群体形象——用纸尿布,说明我是一个懒妈妈,为了自己的便利,竟然给孩子用纸的尿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重新修改了宣传点——重点突出纸尿布的干爽功能,可以让婴儿更舒服。
  这个转变解决了妈妈在群体规范下的压力,结果促成了大量购买。
  认知在前,流量在后
  很多创业公司看到成功者在做大做强之前,获得了持续大规模的曝光机会,因此羡慕他们有钱可烧,有流量可买,甚至有堪比“网红”的创始人。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面。
  以小米手机为例。
  新品牌的手机是一个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用户需要各种比较才能购买。那么为什么小米刚推出的时候,打电梯框架海报广告,仍然很成功?大量的流量产生了效果?
  这是因为此前小米已经通过各种发布会、新闻稿、营销活动等解决了关键的理解问题、动机问题、信任问题等,米粉们已经觉得“小米手机不错,我相信雷布斯,的确我需要换一个更好用的安卓机了”。
  这个时候,再投放大规模产品展示广告,相当于不断对用户进行提示,最终就会促成购买。
  而上面社区养老的案例中,一个老人站在广告前,没有听过关于它的任何故事,不理解,不信任,脑中无法唤起任何记忆,自然不可能购买服务。
  所以,很多人盲目崇拜流量,认为大量的曝光、传播、甚至十万+的文章,就会带来销量和转化。这种“只要我有足够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心态,跟喊起冲锋口号,让士兵盲目送死的将军没有什么区别。
其他文献
全球高净值人群在本国之外配置的资产平均比例为24%,但在中国境内,这个比例只有5%。这是在一项关于全球资产配置的调研中,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教授伦道夫(Randolph)的发现。  在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出海其实还在培育和成长的初级阶段,但在一些投资主题的社交媒体群里,澳洲扫楼、美国置业、香港保险等话题已经引起了热议。一切还在起步阶段,但趋势已显,且热情已高企——这是一个有张力的组合。  问
期刊
康敬伟大步穿过硬蛋体验厅,径直坐到了我们面前。旁边充当茶几的是一个举着托盘的机器人。  康敬伟语速很快,夹杂着英文单词,手势飞舞。采访,更像他极具个人风格的演讲。一个问题抛出去,他便用那种理科生的严密逻辑展开、延伸,再总结、点题。  同样如理科生一般,他不想讲故事,甚至有点抗拒拍照—数据、理性、分析、“先想通商业逻辑”是他的关键词。  理性如康敬伟,并不讳言。在这个华为、中兴、TCL、腾讯、研祥等
期刊
“褚橙柳桃潘苹果,强东大米丁家猪”。  过去数年,产业大佬们密集进军农业。市场无疑是聪明的。这样一个刚性需求强的产业,不僅面临消费升级下,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旺盛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它可能是传统产业中唯一尚未彻底完成整合的产业——制订标准者定义未来。  而我们为什么此时关注农业?  放到更高的维度来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供给侧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扶持“三农”的政策背
期刊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时尚和潮流的脉搏不停跳动,琳琅满目的商业街区里,隐匿着一间毫不起眼的酸奶店。  说是酸奶店,其实更像迷你加工厂35m2的店面,有近80%的面积是生产空间,并且还是全透明的。你只需要透过玻璃门和玻璃墙,就能清楚地看到整个生产流程以及原材料。  这家酸奶店叫乐纯,一盒酸奶卖15元,远远高于其他主流酸奶品牌。但仅仅两年的时间,这个从零开始打造的小品牌,网络曝光量就达到数千万次,每天线
期刊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眼神。朋友的老公做的是传统的烟草零售生意,从一开始的小柜台到最后成为当地生意最好的门店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有一个神奇的特质是,看人的眼神特别真诚。  他总是能从别人身上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点,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你比我优秀我要向你学习,然后拿出随身的本子记下他觉得有用的话。用江湖一点的话说,这是一个低得下头的人,所以周围人愿意帮他。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不分贵贱,但一定有层次
期刊
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里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岳云鹏提到德云社时用的是“我们社”,杨树林提到辽宁艺术歌舞团时用的是“我们团”,而艾伦、王宁提到开心麻花时用的是“我们公司”。一个称呼,就能看出开心麻花和其他团队的不同——它在以公司的形式运作艺术创作。  不仅如此,开心麻花的“笑力”也有口皆碑,业内就有“麻花出品,必属精品”的说法。  传统的话剧曲高和寡属小众消费,在商业上表现平平。但成立于2003年的
期刊
在上海外滩老码头灰白色调的展厅里,一面展墙上展示着1000件旧内衣:有16岁少女人生的第一件内衣;有女生为了男友买的制服内衣,是爱情的证据,现在却不再需要。  每一件内衣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被写在了信笺上,连同旧内衣一起被邮寄到氧气工作室。1000位内衣主人的手写心事被贴在墙上,人们可以带上耳机,聆听这些独白。  这是内衣电商平台氧气内衣举办的“内衣心事博物馆”展览。氧气内衣App在2014
期刊
银行是“百业之母”,不管第三方支付、各种“宝”、P2P有多闹腾,拿下它互联网金融才算“猴赛雷”。在中国,以微众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开业1年有余,不温不火。反观欧美同行,用互联网思维改善服务做得风生水起。1傻瓜式银行  ——Air Bank  极简主义是互联网重要的商业法则,捷克的互联网银行Air Bank奉行傻瓜模式,只提供三种服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贷款。  Air Bank并非不能提供更多增值
期刊
金馆长、熊本熊听说过吗?他们可是风靡互联网的“红人”;“斗图”“帝吧出征”听说过吗?这堪称互联网连通现实的一次新式交流实践——这类“网红”和网络大事件在社交网络上“霸屏”的背后,“表情包”的商业能量开始觉醒。  表情=速记符号=字符组合+图形图像 +动画图片  表情包=表情打包+网络分享  5亿美元=全球表情符号市场规模  布朗熊:入口也得看表情1.导流利器  表情包是“连我”吸引用户和导流的利器
期刊
每一个夜幕降临,社交软件中的“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都涌动着无处安放的寂寞与旺盛的荷尔蒙。  另一端,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思维,让中国情趣用品生产商们的技术含量仍停留在机械时代,亟待转型升级。  于是,一个既解决刚需又守住节操的情趣社交平台,融合C端与B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盘丝洞火了——在没做任何推广的情况下,聚集了100万注册用户,十多家国内主流情趣厂商与之展开战略合作。  当互联网社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