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3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交易所债券市场为辅的分割的市场结构。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市场规模小、产品种类少、产品同质化、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未来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可从债券平台、市场参与、监管政策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复兴。
关键词: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历程;问题诊断;途径
从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开始,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壮大,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包括场内、场外等多种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市场。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诸多问题仍然困扰其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债券市场30周年之际,本文从发展历程回顾、问题诊断及未来发展等视角深入剖析交易所债券市场。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债券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以前以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年至2000年以交易所市场为主的阶段,以及2001年至今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
1.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1988年初,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商业银行柜台成为国债买卖场所;到同年6月,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城市又扩大至54个大中城市,至此,我国债券流通市场基本形成;1991年初,国债交易流通进一步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一级以上城市。由于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及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因此称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2.交易所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此后,全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都开展债券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活跃;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试点,国债回购交易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之间大量出现,但由于缺乏全国集中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系统,存在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末,国家开始清理整顿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场所,将国债交易集中至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债期货交易突飞猛进。
3.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爆发“三二七”国债期货事件,国债期货试点历时两年而终。1997年初,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渠道。1997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将托管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该同业拆借中心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形成。但由于当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单一、流动性差等原因,直到2000年之前,债券交易仍然主要通过上海、深圳交易所市场进行。
基于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出台了各项政策,如债券结算代理面向非金融机构开放、实施准入备案制等,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幅增加。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年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上述发展历程之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结构,换言之,我国债券市场格局包括以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的场外市场,以及以沪深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市场两个部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都具有各自优势,也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缺乏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促进两个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是关键。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受政策限制,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上交所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以上交所市场为主)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但交易所债券市场具有定价效率高,价格连续,市场透明度高,交易系统先进、技术网络和渠道覆盖广泛等优势,是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优势,首先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扬长避短。
1.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
(1)市场规模较小
债券融资已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托管量超过90万亿美元,已远超股票融资额。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债券市场较为发达,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债券规模增长较快,中国、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10年底,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约为3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债券市场的3.3%,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又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市场规模较小。
(2)产品种类少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达,产品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债、公司债、债券衍生品及证券化产品等,不仅有国内债券,更有国际债券、外币债券,种类多,结构合理。交易所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等国内债券产品,没有债券衍生品、证券化产品、国际债券等。
(3)产品同质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大,产品差异化明显,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大多为A+级以上,风险等级普遍较高,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交易清淡。
2.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
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2001年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左右。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小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特别是2003年以后,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快速增长,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原本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投资者纷纷转入银行间市场,导致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量、交易量的下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仅相当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3,09%,规模较小。
(2)产品创新步伐缓慢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大力发展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品,既考虑各类发行者的发行意愿,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推动相关债券产品的发展,提高了发行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化色彩明显,多样化投资者需求难以满足,各类发行人积极性不高,导致发行者和投资者均倾向于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过于标准 化,尚未形成一个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产品结构,现货品种比较单一,缺乏债券远期、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不能满足投资人多样化需要,降低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
(3)发行审批程序复杂,结果可预期性不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采取注册制,审批效率高,灵活性大,从而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国际机构债、普通金融债、企业债、央票、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较高的发行效率和较大规模的投资者,保证了多样化产品的供给需求趋于平衡。与之不同的是,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的债券发行采取核准制,审批效率较银行间市场低,审批节奏及结果的可预期性不强,从而限制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拓展的空间。
与股票交易方式一样,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代理交易机制,投资者必须通过交易所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同,其采取的是投资者注册制,投资者对自己的债券投资有较大的掌控能力,因而具有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和愿望。
三、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正如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样,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市场、平台和政策。
平台驱动是拉力。平台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需要构建一个集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于一体、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通过强大的平台吸引银行间投资者,形成强大的拉力。反之,缺乏强大的平台,投资者也会来而复失。可见,平台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谋划长远的基础。
市场驱动是推力。市场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功能强大、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吸引下,“逐利”的投资者自发选择、自我演化而形成的市场作用。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债券持有者结构,为投资者打开多样化投资渠道,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注入市场选择机制,从而打造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驱动是润滑剂。政策驱动是指债券监管机构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具有“润滑剂”作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等政策部门的支持。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属于分品种多头监管方式:国债的发行由财政部监管,国债的二级市场由证监会(交易所部分)、人民银行(银行间部分)共同监管;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均属公司债券,但由不同机构监管,其中企业债由发改委监管,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及可转换债券属证监会监管,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属人民银行监管。历史造就的这种分品种监管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已成为了债券市场发展的阻力,严重降低了债券市场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政策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润滑剂”。
综上所述,平台驱动、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构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平台驱动是拉力,市场驱动是推力,政策驱动是润滑剂,三者共同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踏上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陆文山: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问题再认识——兼论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4月
[2]金永军:债券市场场内外微观交易结构的趋势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4月
[3]陈岱松:构建我国统一互联债券市场的路径分析[J],南方金融,2008年第10期
[4]林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流动性分析[J],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关键词: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历程;问题诊断;途径
从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开始,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壮大,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包括场内、场外等多种组织形式和交易方式的市场。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诸多问题仍然困扰其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债券市场30周年之际,本文从发展历程回顾、问题诊断及未来发展等视角深入剖析交易所债券市场。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债券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1年以前以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年至2000年以交易所市场为主的阶段,以及2001年至今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
1.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1988年初,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商业银行柜台成为国债买卖场所;到同年6月,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城市又扩大至54个大中城市,至此,我国债券流通市场基本形成;1991年初,国债交易流通进一步扩大到全国400个地、市一级以上城市。由于债券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及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因此称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阶段。
2.交易所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此后,全国各地的证券交易所都开展债券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逐渐活跃;199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试点,国债回购交易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等机构之间大量出现,但由于缺乏全国集中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系统,存在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末,国家开始清理整顿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场所,将国债交易集中至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债期货交易突飞猛进。
3.银行间债券市场大发展阶段
199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爆发“三二七”国债期货事件,国债期货试点历时两年而终。1997年初,交易所的债券回购成为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导致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渠道。1997年6月,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将托管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该同业拆借中心于1997年6月16日正式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形成。但由于当时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单一、流动性差等原因,直到2000年之前,债券交易仍然主要通过上海、深圳交易所市场进行。
基于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出台了各项政策,如债券结算代理面向非金融机构开放、实施准入备案制等,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多元化,交易量大幅增加。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年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绝对主导地位。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过上述发展历程之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结构,换言之,我国债券市场格局包括以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的场外市场,以及以沪深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市场两个部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都具有各自优势,也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缺乏强大的生命力,不能很好地担当起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促进两个市场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是关键。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占绝对优势,相比之下,交易所债券市场受政策限制,发展缓慢,规模较小,上交所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以上交所市场为主)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但交易所债券市场具有定价效率高,价格连续,市场透明度高,交易系统先进、技术网络和渠道覆盖广泛等优势,是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优势,首先对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扬长避短。
1.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
(1)市场规模较小
债券融资已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截至2010年底,全球债券市场托管量超过90万亿美元,已远超股票融资额。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债券市场较为发达,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债券规模增长较快,中国、巴西、韩国等新兴国家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规模仍然偏小。截至2010年底,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约为3万亿美元,仅占全球债券市场的3.3%,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又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市场规模较小。
(2)产品种类少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发达,产品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债、公司债、债券衍生品及证券化产品等,不仅有国内债券,更有国际债券、外币债券,种类多,结构合理。交易所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等国内债券产品,没有债券衍生品、证券化产品、国际债券等。
(3)产品同质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差异较大,产品差异化明显,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的信用等级大多为A+级以上,风险等级普遍较高,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交易清淡。
2.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存在问题: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
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2001年之后,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占据绝对地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仅占我国债券市场的3%左右。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比,交易所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小
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首次超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特别是2003年以后,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快速增长,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原本在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投资者纷纷转入银行间市场,导致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量、交易量的下降。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仅相当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3,09%,规模较小。
(2)产品创新步伐缓慢
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直大力发展市场化导向的创新产品,既考虑各类发行者的发行意愿,也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推动相关债券产品的发展,提高了发行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化色彩明显,多样化投资者需求难以满足,各类发行人积极性不高,导致发行者和投资者均倾向于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过于标准 化,尚未形成一个包括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产品结构,现货品种比较单一,缺乏债券远期、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不能满足投资人多样化需要,降低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
(3)发行审批程序复杂,结果可预期性不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采取注册制,审批效率高,灵活性大,从而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国际机构债、普通金融债、企业债、央票、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较高的发行效率和较大规模的投资者,保证了多样化产品的供给需求趋于平衡。与之不同的是,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的债券发行采取核准制,审批效率较银行间市场低,审批节奏及结果的可预期性不强,从而限制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拓展的空间。
与股票交易方式一样,交易所债券市场采取代理交易机制,投资者必须通过交易所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不同,其采取的是投资者注册制,投资者对自己的债券投资有较大的掌控能力,因而具有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和愿望。
三、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
正如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样,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市场、平台和政策。
平台驱动是拉力。平台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需要构建一个集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于一体、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通过强大的平台吸引银行间投资者,形成强大的拉力。反之,缺乏强大的平台,投资者也会来而复失。可见,平台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谋划长远的基础。
市场驱动是推力。市场驱动是指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功能强大、支持多样化投资的固定收益平台吸引下,“逐利”的投资者自发选择、自我演化而形成的市场作用。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债券持有者结构,为投资者打开多样化投资渠道,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注入市场选择机制,从而打造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驱动是润滑剂。政策驱动是指债券监管机构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具有“润滑剂”作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离不开监管机构等政策部门的支持。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属于分品种多头监管方式:国债的发行由财政部监管,国债的二级市场由证监会(交易所部分)、人民银行(银行间部分)共同监管;政策性金融债券由人民银行监管;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均属公司债券,但由不同机构监管,其中企业债由发改委监管,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及可转换债券属证监会监管,中期票据及短期融资券属人民银行监管。历史造就的这种分品种监管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已成为了债券市场发展的阻力,严重降低了债券市场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政策驱动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润滑剂”。
综上所述,平台驱动、市场驱动和政策驱动构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平台驱动是拉力,市场驱动是推力,政策驱动是润滑剂,三者共同驱动交易所债券市场踏上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陆文山: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若干问题再认识——兼论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4月
[2]金永军:债券市场场内外微观交易结构的趋势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9年4月
[3]陈岱松:构建我国统一互联债券市场的路径分析[J],南方金融,2008年第10期
[4]林华: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流动性分析[J],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