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课程教育实践当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性以及教育策略的不完善,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近年来教育策略、教育方式等的进步,认为改善教学效果必须从多个角度改善教学策略。
关键词:抽象;具体;巧用;安全;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青少年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其中,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1。然而,在课程教育实践当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性以及教育策略的不完善,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近年来教育策略、教育方式等的进步,认为改善教学效果必须从多个角度改善教学策略。
一、语言平实,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貌似抽象枯燥,导致课堂上学生容易开小差,教学效果差。因此要改善教学效果,首先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要化抽象为具体,将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但不失高度的形式教授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孩子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是参与课堂最好的动力。利用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但以什么形式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思考的。提出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直接将问题板书出来,也可以是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等,形式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课堂的主题,也不能太过抽象,必须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措辞,用一个词概括之就是“生活化”。所谓生活化,便是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元素,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2。教师可以使用日常的生活对话与学生交流,通过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课堂主题。比如教学《周末巧安排》这节课时,提问学生“大家上个周末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在学生回答之后接着问学生“你喜欢这样度过周末吗?”在了解了学生周末的活动之后,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案例,重点引入安全的话题。最后问学生“大家下个周末打算干什么?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思考,并且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讲解安全相关的知识。这样一堂课就更加生动,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二、方式多样,巧用信息工具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用语言和板书传授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难免有些单一和枯燥。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超越传统的老师念课本学生听讲的方式,在教学理念發展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的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也迫在眉睫。信息化教学工具便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它能够将音乐、视频、动画甚至游戏都能够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将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3。利用和课堂主题相关的多媒体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比如在《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展示各个班级的装饰效果图片呈现,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素材,看看其他学校的班级是如何布置的。此外,还可以将教室、装饰物等元素制作成装扮小游戏,让学生感受装扮教室的快乐和成就感。再比如《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中,可以向学生们播放非洲等地的地貌和日常生活,看看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用水情况,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相比于单调的文字和数字,有时候这些画面有更强的说服力。除了课堂上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学生们在课外也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来拓展学习。比如电子书包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电子书包上的微课以及书本资源,可以对教师上课内容进行补充,教师们同样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达到提升自我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在电子书包上布置课外任务或者讨论,但不拘于文字,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提交任务,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三、重视体验,理论与现实结合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巩固就很容易遗忘,因此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那么应该如何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就是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们平常的生活中,也就是融入日常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往往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感悟记忆深刻,所以教师们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融入学生们的日常体验当中。举个例子,在《试种一粒籽》这节课中,可以带学生们实实在在地认识各种常见植物的种子,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领学生们亲手将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在学校的小农场里,让学生们切实地体验到种植这一过程,并且可以由此引出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从而引导学生们珍惜粮食,爱护花草等。再比如在《花儿草儿真美丽》这节课中,可以带着学生们参观学校盛开的花朵、茂盛的大树,让学生们亲眼看到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此外,考虑到安全问题,还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创建野外的情境,可以播放纪录片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懂得植物的生命也值得被细心爱护,不能随便采摘,再指引学生对带刺的植物进行观察,让学生懂得不是全部的植物都不具有危害性,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植物世界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总归是容易遗忘的,只有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这些知识或者道理真实地存在自己的身边,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学生们才会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如此才能够有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角色转换,激发自主思考
在某些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关爱残疾人,由于生活阅历和体验上的不足,很难让学生们产生共鸣。因此需要学生们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将眼睛蒙上体验盲人的生活,通过声音、触觉等完成简单地任务,让学生们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就能够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而通过这些生活上的不易,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他健全人为了减少残疾人生活上的不便能够做些什么,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们对某些主题的感悟更加深刻。再比如涉及父母、老师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们自主扮演学生和老师或者子女和父母,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们模仿平日生活中老师或者父母的模样进行互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一些老师和父母的不易之处,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教师、医生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不易6,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我们为了配合各种角色的工作或者责任,能够做出哪些努力呢?同时也引发了学生们对自己平时行为的反思,是否尊敬父母,是否认真听课。此外,还可以通过小品演示,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演绎,更能感同身受7。比如在《可爱的动物》这节课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扮演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是视频呈现动物的生存环境,来认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他们认识到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员,都有宝贵的生命。如此一来,学生们通过角色转换就能够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这样就比教师们的单一陈述要效果好得多。
道德與法治这门课程虽然名字很抽象,但实际上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学生们的道德培养和法治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作为启蒙教师,我们有责任及义务教好这门课,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及人生观。笔者认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应当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四个方面来实施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内涵,并且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基础教育课程 2016(17)
[2]帕克扎提·胡木尔汗.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2020:996-997
[3]许立梅.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2020(19):125-126
[4]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6):56-58
[5]方 方 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 2020(07):86-87
[6]陈俊英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的探讨 2020(18):212
[7]王 慧 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2020(02):58
关键词:抽象;具体;巧用;安全;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及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青少年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其中,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1。然而,在课程教育实践当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性以及教育策略的不完善,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近年来教育策略、教育方式等的进步,认为改善教学效果必须从多个角度改善教学策略。
一、语言平实,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之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貌似抽象枯燥,导致课堂上学生容易开小差,教学效果差。因此要改善教学效果,首先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要化抽象为具体,将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但不失高度的形式教授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而让学生产生兴趣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孩子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是参与课堂最好的动力。利用提出问题引出主题,但以什么形式提出问题以及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也是需要教师思考的。提出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直接将问题板书出来,也可以是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等,形式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课堂的主题,也不能太过抽象,必须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措辞,用一个词概括之就是“生活化”。所谓生活化,便是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元素,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2。教师可以使用日常的生活对话与学生交流,通过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课堂主题。比如教学《周末巧安排》这节课时,提问学生“大家上个周末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在学生回答之后接着问学生“你喜欢这样度过周末吗?”在了解了学生周末的活动之后,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案例,重点引入安全的话题。最后问学生“大家下个周末打算干什么?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思考,并且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讲解安全相关的知识。这样一堂课就更加生动,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二、方式多样,巧用信息工具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用语言和板书传授知识,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难免有些单一和枯燥。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能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超越传统的老师念课本学生听讲的方式,在教学理念發展和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的现在,教学方式的改变也迫在眉睫。信息化教学工具便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它能够将音乐、视频、动画甚至游戏都能够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将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3。利用和课堂主题相关的多媒体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比如在《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展示各个班级的装饰效果图片呈现,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素材,看看其他学校的班级是如何布置的。此外,还可以将教室、装饰物等元素制作成装扮小游戏,让学生感受装扮教室的快乐和成就感。再比如《小水滴的诉说》这节课中,可以向学生们播放非洲等地的地貌和日常生活,看看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用水情况,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相比于单调的文字和数字,有时候这些画面有更强的说服力。除了课堂上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学生们在课外也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来拓展学习。比如电子书包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电子书包上的微课以及书本资源,可以对教师上课内容进行补充,教师们同样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达到提升自我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在电子书包上布置课外任务或者讨论,但不拘于文字,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提交任务,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三、重视体验,理论与现实结合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巩固就很容易遗忘,因此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那么应该如何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就是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们平常的生活中,也就是融入日常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往往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和感悟记忆深刻,所以教师们需要将课堂上的知识融入学生们的日常体验当中。举个例子,在《试种一粒籽》这节课中,可以带学生们实实在在地认识各种常见植物的种子,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领学生们亲手将各种植物的种子种在学校的小农场里,让学生们切实地体验到种植这一过程,并且可以由此引出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从而引导学生们珍惜粮食,爱护花草等。再比如在《花儿草儿真美丽》这节课中,可以带着学生们参观学校盛开的花朵、茂盛的大树,让学生们亲眼看到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此外,考虑到安全问题,还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创建野外的情境,可以播放纪录片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懂得植物的生命也值得被细心爱护,不能随便采摘,再指引学生对带刺的植物进行观察,让学生懂得不是全部的植物都不具有危害性,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植物世界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总归是容易遗忘的,只有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这些知识或者道理真实地存在自己的身边,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学生们才会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会,如此才能够有更好地教学效果。 四、角色转换,激发自主思考
在某些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关爱残疾人,由于生活阅历和体验上的不足,很难让学生们产生共鸣。因此需要学生们转换自己的角色,比如将眼睛蒙上体验盲人的生活,通过声音、触觉等完成简单地任务,让学生们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就能够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而通过这些生活上的不易,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他健全人为了减少残疾人生活上的不便能够做些什么,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们对某些主题的感悟更加深刻。再比如涉及父母、老师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们自主扮演学生和老师或者子女和父母,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们模仿平日生活中老师或者父母的模样进行互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一些老师和父母的不易之处,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父母、孩子、教师、医生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不易6,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我们为了配合各种角色的工作或者责任,能够做出哪些努力呢?同时也引发了学生们对自己平时行为的反思,是否尊敬父母,是否认真听课。此外,还可以通过小品演示,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演绎,更能感同身受7。比如在《可爱的动物》这节课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扮演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然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是视频呈现动物的生存环境,来认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他们认识到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员,都有宝贵的生命。如此一来,学生们通过角色转换就能够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这样就比教师们的单一陈述要效果好得多。
道德與法治这门课程虽然名字很抽象,但实际上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于学生们的道德培养和法治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作为启蒙教师,我们有责任及义务教好这门课,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以及人生观。笔者认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应当从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四个方面来实施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内涵,并且培养自己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基础教育课程 2016(17)
[2]帕克扎提·胡木尔汗.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2020:996-997
[3]许立梅.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2020(19):125-126
[4]电子书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运用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6):56-58
[5]方 方 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 2020(07):86-87
[6]陈俊英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的探讨 2020(18):212
[7]王 慧 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2020(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