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低血糖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血糖是怎样产生的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为3.36~6.1毫摩尔/升,当血糖浓度低于此值时,临床称为低血糖,并出现较明显的相应症状与体征。
  低血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并非一种独立疾病。研究表明,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神经调节失常,即迷走神经兴奋过度,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不足(包括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肝脏葡萄糖供应减少;胰岛素与其他降血糖药物应用过量;荔枝病、亮氨酸过敏等引起的代谢功能紊乱;葡萄糖利用过多或丧失过多(主要见于哺乳期妇女、肾性糖尿、剧烈运动或劳动时间过长等情况,特别是植物神经不稳定和机体糖原储备不足的人较常见),以及食物摄入不足(年老体弱、重症慢性病人、食欲下降、精神性厌食)等多种情况。
  低血糖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低血糖状态临床常见,但它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却往往被人忽视。工作繁忙、娱乐与运动时间过长、减肥节食、生病厌食、不吃早餐、胰岛素应用过量等原因,都容易引发低血糖状态。出现头痛、头晕、眼花、饥饿感、软弱无力、焦虑、烦躁、虚汗不止、四肢震颤、复视、心悸、血压上升、四肢湿冷、腹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抽搐、昏迷(可骤然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如一位中年妇女,为减肥每日只吃一定量的蔬菜瓜果,拒食碳水化合物。不久她便感到心慌、乏力、恶心等,医生曾告诫她这是低血糖状态,应适量增加饮食,但她仍我行我素。一日,该妇女骑车上班时又出现上述症状,突然眼前发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
  临床还有一种情况应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即荔枝病。在荔枝大量上市期间,因连续几天大量进食荔枝很少吃饭而引发。一般多在清晨发病,以出汗、肢冷、乏力、腹痛、轻度腹泻为前驱症状,然后突然出现昏迷、抽搐,若救治不及时,可于数小时内死亡,不可不防。
  怎样预防低血糖
  生活规律,按时进餐,特别要重视早餐。不吃早餐者上午11时左右最易引发低血糖。早餐应适当增加白面、大米、小米、玉米等含糖丰富的食物,因为糖类主要来自淀粉类食品。
  空腹或感到饥饿时,不要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感到饥饿疲劳时应及时休息与进食。没有锻炼习惯之人,不要突然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前,可适当吃些糖,一般在运动前吃60克左右较合适。
  肥胖患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士,不可为了苗条盲目减肥。减肥期间不可完全拒绝碳水化合物,应保证其基本需求。
  糖尿病患者应经常检测自己的尿糖、血糖,并根据所测数据调整胰岛素等治疗药物的用量,防止因胰岛素用量过大引起低血糖状态。
  平时容易诱发低血糖的患者、没有吃早餐习惯者,或不能按时进餐时,应随身携带些水果糖、巧克力、饼干、面包等类食品,当感到饥饿或有头晕、虚汗等反应时,及时吃点糖或干粮。已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反应程度轻者可自己动手冲一杯浓糖水(葡萄糖更好)喝下,待症状消失后再补充些主食和饼干。反应严重的患者应急送医院处置。
其他文献
最近一个时期,老张总感到自己腹部隐痛不适,在社区门诊看了几次,按胃炎服药治疗,不见效果。这天早上起来突然发生呕血,急忙赶到医院,CT检查报告说是胃肠间质瘤。老张心中有点儿忐忑,这胃肠间质瘤是啥东西,怎么没听说过?但隐隐又有一丝庆幸,毕竟不是胃癌吧?  胃肠道间质瘤过去常常被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虽然并不罕见,但普通群众很少知道。近些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诊断率不断增多,医生对它
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就像钟表里诸多齿轮,相互咬合,相互带动,相互牵制,构成了人体完美的有机整体。只要五脏都安和无恙,协调平衡,人就不会有病。下面介绍一些调养五脏的中成药,以资选用。  养心药:天王补心丸中医认为,心的功能主要是“主血脉”。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作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要靠心气的动力作用来推动。故心脏的健康取决于心气、心血的正常。在现代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