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多维目标下科普研学课程设计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现代科普研学教育,应当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发展。作为新时代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科普研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该从“科学素养、技术能力、社会参与”多维角度出发,引导其课程的教学设计。沙漠科普研学课程,作为地质生态科普研究的典型代表,在多维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科学思维与科考实践的统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个人分析与团队探究的统一”课程设计,体现科普研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优势。
  关键词 科普研学 STS多维目标 沙漠研学 课程设计
  0 引言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普教育也在不断与时俱进,STS的科学教育观也应用而生。STS为“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简称,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现代科普教育,不仅仅关注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也关注个人的科普社会观、科普价值观。
  1 科普研学课程的多维目标
   STS的科学教育观,为现代科普教育课程设计拓展了思维广度、培植了教育厚度。而科普研学课程正为STS的科学教育观提供了实践的土壤。科普研学课程是让学生在行走中理解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技能、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的科学教育方式,并进一步发现、探究不同自然人文地域情境下,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塑功能。
   如图1所示,科普研学课程目标设置,需要系统关注“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深入,细化目标,指导科普研学课程发挥其“实践性、探究性、社会性”优势。如表1所示,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与实践,对科普研学课程多维目标从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2 实现多维目标的课程设计及组织
   为了实现科普研学“科学素养、技术能力和社会参与”三个目标,在科普研学课程设计当中,应当充分实现多种学科融合、多种类型活动应用。在充分利用科普研学资源的基础上,以多维目标为指导,践行科学思维与科考实践的统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个人分析与团队探究的统一。
   科普研学课程设计理念如图2所示,由科普研学课程目标入手,从研学课程参与受众、研学课程设计元素、研学课程主题活动、研学课程评价总结四个方面对科普研学课程进行设计。
  2.1 科学思维与科考实践相结合
   在科普研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既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层面的逻辑运用,又锻炼学生实践层面的操作训练,实现“知行合一”,从而实现“科学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双重培养。
   (1)思维层面:在科普研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基于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推理假设、合理判断。因此,在科普研学课程开始之前,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科普研学活动的学科知识、应用知识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研究方法。
   (2)实践层面:通过大脑的记忆联想、分析综合、判斷定义之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验证,以及自然资源、社会科技资源的实际应用,来进一步验证思维层面运转的数据。通过科考实践、情境体验,将校内科学知识、拓展科普知识得以应用。
   在科普研学的过程中,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需要协调思维与实践。
  2.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展现。时代发展不断提出新的科学技术命题,而科学技术的自觉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着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科普研学活动,凭借其融合科学教育与社会资源的重要特征,能够有机地将科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综合教育。从而,在构建“科学思维”与“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社会参与”意识,进行社会课题的反思。
   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既要根据课程目标和资源状况,提供科学思维分析、科学知识应用的课程及活动,又可以结合社会资源和科技的社会效应,进行关于科技的社会价值的思考。
   (1)科技层面:在科普研学课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科学教育的独特性。自然科学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需要引导作为思考主体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画图、分析、比较等活动,探寻蕴藏在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2)社会层面:相较于客观的科学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具备有意识、有目的、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并不以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方向和维度,却又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与自主能动性所选择的。因此,在科普研学过程中,将具体的科技知识、科技成就与区域因素、时代因素和社会价值,应当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统一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反思的意识。
  2.3 个人探究与团体合作相结合
   在科普研学的过程中,个体探究和小组合作,在保障科普研学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缺一不可。个人探究与团队探索相互碰撞,将个人智慧与团队合作结合起来,才会以更加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实现科普研学的多维目标。
   (1)个人层面:个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经历知识迁移—知识反思—知识重构的三个过程,个人需要通过运用先前知识,对后续的探究、验证和新知识的获取产生或正或负的迁移,实现通过或顺应,亦或是困惑混沌,而这正催促着个体好奇心的生发,不断学习、验证。
   (2)团体层面:团队合作学习是基于个人学习的集体性学习,它之所以区别于个人学习,是因为它最大效度地发挥了成员的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在一定情况下,这种交互作用和群体效应使学习行为更有效。在科普研学课程中,通过PBL课题研究的形式,有效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3 科普研学课程设计——以沙漠研学为例
   沙漠科普研学课程的开展,在于帮助学生实地勘探、考察沙漠的生态环境状况,并能在极端环境下,磨练学生的生存意志与生活能力。其是在真实的沙漠场景中发生,但并不能将百分之百地还原沙漠科考过程,所以需要将沙漠科考的过程进行课程模型的搭建,帮助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掌握不同侧重的沙漠研学内容、沙漠科考方法,并培养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与意识。   3.1 沙漠研学课程主题及目标
   沙漠科普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科学考察活动,需要通过不同的科普探究主题,完成对沙漠生态系统的全方位研究。
   沙漠研学课程总体目标从三个层面进行建构:
   (1)科学素养层面:沙漠,作为地球表面上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之一,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终年被流沙和沙丘所覆盖。这里,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生态平衡十分脆弱。然而,在这看似生命禁区的地方,也会有生命的律动。并且,为了沙漠生命的繁荣,和中国生态的和谐,沙漠治理与沙漠科技,也在一路高歌猛进地发展。
   因此,通过沙漠科普研学,在实地考察中,认知沙漠独特的生态系统。综合运用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数学、语文、艺术等知识,得以认知基础学科知识在实际科考中的应用。
   有效掌握沙漠科学知识,训练沙漠科考素养,培养沙漠科考品质。
   (2)技术能力层面:在沙漠科考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类科学考察工具、使用各种科学考察方法、完成各种科学考察报告,进行科学研究阐述。运用观察、分析、对比、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将沙漠科普研究过程中的现象,进行科学剖析、理论升华。
   因此,学习掌握各类实验、科考工具的使用,实践沙漠科考的常规方法,学习一般的治沙技能和步骤,都是沙漠科普研学的重要的技术目标。
   (3)社会参与层面:沙漠科考的一大重要目标,便是认知沙漠生态在人类生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沙漠生态系统,以其肆虐的风沙、恶劣的环境,成为大部分生命的禁区。土地沙漠化,也在不断威胁着人类既得的生存空间。
   但是,沙漠的不适宜性并不意味着沙漠存在的不合理性。合理治理沙漠,维持沙漠生态系统与其他地域的生态平衡。了解治沙科技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应用,思考科学技术手段的社会价值。
   基于沙漠环境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可以将沙漠科普研学课程建设,分为“五个主题”。每个主题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如表2所示。
  3.2 沙漠科普研学课程设计
   沙漠科普研学课程与活动的设计,始终围绕多维科普研学目标,将“科学素养、技术能力、社会参与”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指导因素,实践科学思维与科考实践的统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个人分析与团队探究的统一的课程设计原则。
  (1)注重沙漠知识与科学考察的结合
   科普研学“科学素养”与“技术能力”目标的培养,相辅相成。因此,在沙漠科普研学中,既需要沙漠基础知识、实践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储备,又需要具备沙漠科考的一般能力,做好充足的知识、技能的准备,才有助于沙漠科普研学的有效开展。
   同时,根据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程度、知识储备、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行前准备的时候,需要分学段进行内容准备与策划。每个沙漠研学主题下,小学、初中、高中在研学开展前分别所需要储备的知识与技术能力,如表3所示。
   (2)注重沙漠科研与生态反思的结合
   在沙漠科考的过程中,探求沙漠的地形地貌、生态状况、生存环境,用实地考察经验,证明人类治理沙漠的重要性。了解、实践沙漠治理技术,在促进中国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理沙漠的过程中,既有先进的治沙个人不辞辛劳,也有成功的治沙经验广泛应用。
   以科普研学“社会参与”为目标指导因素,在沙漠科普研学课程的设计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不同主题的科学认知与价值反思进行内在构建,形成整体性思考。在探究沙漠成因、沙漠形态、沙漠生命、沙漠治理的过程中,也要发现沙漠的人文魅力,思考沙漠的经济价值。同时,在辛勤的劳动中,体悟沙漠治理工作人员的不易,以及沙漠治理科学的社会价值。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综合课题研究,可以实现知识、技术与反思的融合,完成“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的学习闭环,参考课题如表4所示。
  [学段 课题名称(建议) 小学 保护沙漠中的小精灵 初中 沙漠生态环境中的生存问题 高中 沙漠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表4 沙漠科普研学课程社会考察课题]
   (3)注重个人学习与团队项目的结合
   沙漠科考的过程中,例如沙丘测量、沙盘制作、昆虫诱捕、麦草方格、课题探究等研学任务,都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实现科学考察的预期目标。团队合作精神,是科学实验、科学探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能力更大范围发展的基础。
   因此,以PBL小组合作形式组织科普研学课程的探索过程,可以帮助各个小组以“科考团队”的方式进行自我定位,以系统而有条理地方式,进行科考准备、科学考察、科学总结、项目汇报。整体来说,沙漠科普研学PBL项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具体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
   如课程设计阶段所提出的PBL课题,每一个课题,都需要根据相应学段,提出适宜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合理的分解考察任务,準备相应的技术工具。分解考察任务,即五个主题下的“小任务”。不同学龄阶段沙漠科普研学PBL的驱动性问题设置及技术工具示例,如表5所示。
   通过成员内部分工,完成沙漠科考活动的闭环性流程,将学科知识、拓展知识、工具应用、思考探究、团队分工、总结陈述集中应用,充分了解沙漠环境的地质生态和治理现状,将个人对问题的思考与团队对问题的解决相互配合,推动沙漠科普研学的多维目标得以落实。
  4 结语
   科普研学课程的设计,应当始终围绕“科学素养、技术能力、社会参与”这三大目标,体现STS教育理念。科普研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和要素,也以实现“多维目标”协调发展为引导。科普研学课程,要充分利用实践类型的资源,注重考察在科普研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科学、技术及科考活动的认知转变,注重科学知识应用及科考能力掌握程度,及其学生对科研与社会关系思考的深度的反映。   參考文献
  [1]张霞霞.论STS教育及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技展望,2015(20):282.
  [2]陈佳清.浅谈初中科学教学渗透STS教育的途径[J].中学物理,2017(2):4-5.
  [3]蔡铁权.中学《科学》STS教育的多维观照[J].全球教育展望,2006(9):49-52.
  [4]张梅琳,刘美凤,董丽丽.小学科学课程科学态度教学的课程目标设计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8):107-111.
  [5]王浩,刘文斌,唐秀梅.初中沙漠户外综合实践课程设计[J].研究性学习,2018(7):59-62.
  [6]李冬.基于本土自然环境的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初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3):201-207.
  [7]徐群.基于科普场馆整合的科学课程建设研究[J].科教新语,2014(2):58-60.
  [8]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简析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普研学活动[J].云南科技管理,2019(2):48-49.
  [9]钱峰.科学史教育与创新素养培育略论[J].创新人才教育,2018(12):36-45.
  [10]李栓久,陈维政.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机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9):214-218.
  [11]沈云龙.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J].现代商贸工业,2014(2):49-50.
  作者简介:杜明夏,(1993—),女,从事研学实践教育方向研究,E-mail:dumingxia@mingde.com。
  Course Design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under the Multi-dimensional Objectives of STS: Taking Desert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DU Mingxia
  Author’s Address Beijing MIND educational and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E-mail: dmxdmx3991@163.com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S education concept, Experiential Education of modern popular science should integrate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ms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goal of
其他文献
夜中见巷弄间一落难野鸭,长久蹲伏不动,张  口无声,状似无足。  在这里,我偶然定居  夜行货车,楼梯间与打烊的小贩  我反复张望  让欢腾的人群各自走散  吃掉自動门和绿灯  吞下废弃的遮雨棚  夜晚无歌,仍有蚂蚁列队  发动最盛大的飨宴  都是池塘与草  都是野地在夜里把我围绕  时间的词悬在最促狭的段落  让人们急着去摘  让夏天的水黾跳过  季节如此火热  夜晚仍在重来  我定居于此  不
我们这里的广场舞在悉尼市长声称要从中国引进之前就跳得热热闹闹了,自然也是从中国引进的。场地是公用大草坪。  领舞的吴老师,67岁一老头。听说他来澳洲已经20多年了,65岁时高高兴兴退休了。闲不住的老吴,自告奋勇成了广场舞的老师,他教舞非常认真,每天先跳几个保留的舞:《红梅赞》《南泥湾》,等大伙儿都踩准了节拍,情绪也活跃起来,他会教一个新舞。  新舞他先示范一遍,跳完他头上已经沁出了细汗。  然后他
一个名叫沙林的年轻人,1894年来到鲁克诺城学习波斯语言。他在当地人称作的希干达花园附近租赁了一间阴暗小屋。看着破落的周遭,再加上初次离开家乡的破碎心情,他不由得面对这些旧家具深深地叹了口气。  “你觉得这豪宅很阴暗吗?”那个女老房东问,“如果是,不妨看看窗外,世界上最美丽的,那里都有。”  沙林机械式地探头一看,立刻被它美丽的景色吸引。那是一个精心培育的花园啊。  “花园属于这房子吗?”沙林问。
柴火旺每天加班到夜里十点才能下班,回到宿舍已是疲惫不堪,但他并没有像工友那样忙着洗漱,然后一头扎到床上,而是打开手机,查看有没有妻儿打来的未接电话和发来的短信。  柴火旺打工的那家企业,是个现代化大型食品深加工厂,车间全封闭,再强的信号也穿透不进去。车间机器轰鸣,戴着口罩和帽子的操作工,手脚一刻不能停歇,即便手机有信号,也无暇和无法接听。  实际上,工人禁止携带手机进车间。  柴火旺每周五休息一天
摘 要:基于Romax软件构建商用车重型变速箱动力学模型,加入载荷工况后采用ISO14179标准计算变速箱各个传动部件的功率损失,并分析设计参数对效率的贡献度和敏感度,结果表明:计算值和试验值趋势一致:齿面粗糙度、压力角、润滑油油位、油泵功率等是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变速箱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重型变速箱;效率;分析;Romax  中图分类号:U463.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
情 弦  你若是那婷婷的舞女  我便是那古雅的樂曲  你若是那天空的流云  我便是大地上相随的云影  你若是那奔驰的骏马  我便是那广阔的草原  你若是那飞扬的长风  我便是那猎猎的旌旗  你若是岸上那婀娜的杨柳  我便是水中那弯弯的倒影  你若是那九曲八回的清清江水  我就是那从高处清澈你的阳光  你若是那熊熊的烈焰  我就是那献身于你的火鸟  你若是一枝狠心的羽箭  我也愿做那中箭的青鸟  你
摘要:为解决实际车用Urea-SCR系统低温NOx转化效率低和尿素结晶等弊端,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固体铵SCR系统以改善SCR系统的特性。本文对比分析了SCR系统氨气前驱体分别为32.5%尿素水溶液和固体铵盐的优劣。阐明了固体铵SCR系统的反应原理,及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社会背景下,该技术在降低柴油汽车尾气NOX排放的优势。并详细介绍了车用固体铵氨气直喷SCR尾气后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应
长安汽车近日透露,今年,该公司将推出首款面向私人市场的新能源车——逸动纯电动车。  据悉,长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是:按照“宽谱系、大纵深、多路径”的发展模式,推进混合动力市场化、纯电动产业化;稳妥发展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三大技术路线。  长安汽车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长安汽车已有较强的技术储备,目前正在推进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产的市场化。
摘要:在某发动机的可靠性试验中,多次发生多台发动机进气门及进气门弹簧断裂以及阀座磨损等,并且气门弹簧断裂位置基本相同。建市了阀系零件的故障树分析,从气门落座速度、活塞气门间最小距离、气门温度、气门零件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及问隙、气门弹簧的断口、金相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最终确认:由于供应商提供的气门弹簧零件与设计需求有偏差,刚度非线性度不满足设汁需求,导致气门弹簧工作时振动幅度较大,造成气门弹簧早期疲劳
“三丫她娘,三丫她娘!你听听,外面好像有动静啊?”  这一阵儿没睡过安稳觉,痛苦始终折磨着我,刚打了个盹,就被婆婆推醒了。  我披衣推开院门,就见一群当兵的正陆续躺在地上。  “咱们的军队!”我兴奋地转回屋告诉婆婆。  “老乡,吵着你们了吧?我们路过这儿,休息一下。你們继续休息。大家肃静一下,别吵着老乡们啊。”一个中年军人走过来。  “你看看,到了家了,就进屋休息!哪能在露天地儿睡觉!”婆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