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尔小姐》中的幻灭悲剧与孤独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布里尔小姐》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作品。这位英国作家非常善于通过对人的内心描写,创设一种深度剖析人类心理世界的情境。孤独是布里尔小姐这位悲剧人物的重要内在特质,而孤独的不断积累和变异,最终促成了这位文学人物的悲剧命运。可以说,布里尔小姐的经历事实上就是一个人不断走向现实的过程,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对于主人公而言无疑是太晚了的。
  关键词:《布里尔小姐》 孤独心境 悲剧命运 精神幻灭
  英国著名文学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非常善于通过简练的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活动,展现一幅由人的心理和环境共同组成的文学图景。《布里尔小姐》作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以其独有的行文结构和叙事内容,在英国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首先对整部小说的故事内容进行回顾,为本文的分析奠定基本的框架,而后将对幻灭和孤独两个主题进行分析和把握,最终揭示了文章当中的精神意蕴。
  一 《布里尔小姐》中布里尔的幻灭悲剧与孤独
  为了分析整部作品的主体和核心内容,本文将首先回顾并浅析整部作品的情节。《布里尔小姐》全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布里尔小姐的个人回忆、年轻恋人的出现和事后主人公的行为转变。
  首先,《布里尔小姐》中着重笔墨勾勒了在公园当中一个人独坐的布里尔小姐的内心世界。布里尔小姐作为一个孤独的老年女子,经常在公园当中“窃听”别人的谈话,从别人的谈话当中,排解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布里尔小姐因此非常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闲杂人等的窃窃私语,事实上扰乱了她思考的能力。此时的布里尔小姐虽然是已经年老的女子,但是事实上在心智上依旧保持着一种不成熟的状态。她简单的用自己的幻想作为自己的现实补充,用一种在平常人看来近乎可笑的方式,体现着自己对生活的精致追求。
  其次,给她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极大改观的是一对年轻恋人的对话。这对年轻恋人在公园当中约会,并且用一种非常轻蔑的态度对待这位小姐,认为这位小姐已经不应当来到公园当中。布里尔小姐所珍爱的围巾在这对年轻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一件可笑的物件而已。对于这位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当中的老年女子而言,这无异是当头棒喝。年轻人们无情的嘲弄,摧毁了这位女性内心当中对自己生活的全部幻想。面对现实,承认自己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当中的边缘人的身份,在此时成为了布里尔小姐必需要面对的,但是又绝对难以吞咽下去的一杯苦酒。这部分的篇幅虽短,但是在全文当中无疑是最有力的部分。
  最后,布里尔小姐在全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的事实,放弃了自己华而不实的幻想,不再奢侈的消费一些自己不应当消费的产品。但是此时的布里尔小姐内心是非常伤感的,因为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丧失了生活的支柱,在内心当中支撑自己的生活的精神追求也被现实给摧毁了。
  综上可见,布里尔小姐在整部作品当中的心路历程主要体现在布里尔小姐对自己的精神追求逐步失望,在现实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和衰老的悲凉现实的过程。直到小说结尾布里尔小姐才最终不再用幼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
  二 《布里尔小姐》中的幻灭悲剧
  布里尔小姐在整部小说当中经历了人生信念上的幻灭,最初认识到理想当中的自我形象,最终伴随着身边年轻女子的冷嘲热讽而逐步破灭,成为自己内心当中的一个可笑的伤痕。
  首先,布里尔小姐精神幻灭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原本沉浸在自己梦境当中的女子最终不断面对自己的现实,从而向现实妥协的过程。布里尔小姐在整部小说的大多数环节当中,是以一种沉浸于头脑当中的梦境的形象而存在的。布里尔小姐一直作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在意自己的生活,因此她能够长期的以观察别人的生活为乐趣,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她并不能找到一个能够交流的伙伴,偷偷地听着其他人的谈话,这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的乐趣,尽管这项乐趣并不是那么的健康,对于一个年长的女子而言,也并不是那么的适宜。渐渐地这位老女子最终认识到了,自己应当作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但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自己内心真正成熟起来的基础之上。这位女子在此时仅仅是将人生作为虚幻的舞台,她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自己生活的实质,而仅是简单地幻想着成为某一类人,做着一些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最终逐步成为可笑的笑柄。正当她在自己幻想的空间当中越走越远时,这位女子受到了身边年轻情侣的无情嘲弄,这种嘲弄最终让她幡然醒悟,逐步向自己漫长的空想告别。
  其次,布里尔小姐的幻灭悲剧来源于她始终都在用一种旁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一种主体的意识,真正的将自己的生活作为自己存在的目的。布里尔小姐的幻灭,主要体现于她认识到自己应当成为自己生活舞台上的主角,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充当配角。但是由于她长期充当别人生活当中的配角,已经逐步脱离于整个社会,自身的贫困和衰老也正在逐步地将自己曾经或许拥有的美丽一点点的摧毁,使自己最终成为了别人的笑柄。布里尔小姐由于长时间的沉醉于对别人生活的观察,事实上已经逐渐脱离于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所珍爱的一切在别人看来都是那么的滑稽可笑而又不合时宜。
  再次,他人对布里尔小姐的旁观,事实上正是布里尔小姐理想幻灭的直接原因。布里尔小姐通过对比别人生活和对话的观察,得到了自己应当作为自己生活舞台上的主角的结论。对于长期作为观察别人的女子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但是在她不断地观察别人的过程当中,她自己也在被别人观察着,因为任何人在社会环境当中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对自身的评价。从别人的生活当中得出自己,应当作为自己的主角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布里尔小姐在自己的幻想之路上越走越远,而布里尔小姐最终面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她认识到自己同整个外部的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的结果,虽然这样的结果是通过别人对她的讽刺来实现的,但是对于布里尔小姐而言,这不啻于一种进步。
  然后,布里尔小姐的精神幻灭事实上体现了个体与整体的一种互动关系,某种意义上说布里尔小姐的境遇揭露了一种无奈的规律。布里尔小姐作为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个体,她的人生境遇和社会地位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布里尔小姐最终成为社会当中的边缘人,就是因为一个贫穷而孤独的老年女子最终必然要面临的境遇。但与此同时,布里尔小姐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进行回应,这主要体现于布里尔小姐在公园中的枯坐,却引来了年轻情侣的反感。事实上,作为一个个体,其行为方式某种意义上也是自己所得到的社会反馈的结果,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布莱尔小姐认清了自己在社会当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个人是离不开社会的,但是个人优势不同于社会整体的,每个个体事实上都具有自己的好恶评价,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当中是一种权利,但是当个人不能够认清自己的社会形象时,社会也必然对个人施以颜色,最终布里尔小姐就受到了他人的轻视,理想也是最终幻灭。   最后,布里尔小姐作为一个可悲的人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向现实进行了妥协,不再进行那些别人看起来极为可笑的活动,使自己逐渐摆脱掉尴尬的状态。可以说,一个可悲的人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悲是全书结尾的重要内涵。这种内涵无疑具有非常浓厚的悲剧性的意味。
  三 布里尔小姐的孤独之感
  布里尔小姐在小说当中从始至终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孤独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她的孤独造成了她本身脱离于社会,只能作为别人的生活的观察者的状态,并且,由于她始终不能够认清自己的状态,因此只能继续保持着自己的孤独境遇,让自己在孤独中越走越远。
  首先,布里尔小姐作为孤独的老年女子,已经不再有青春年少时的动人容颜,她又是一个贫苦的女子,因此只能对自己的生活报以一种敝帚自珍的态度。正是她不得不处于一种孤独的生活境遇的现实促成了她逐步走向孤独,但是在自己的孤独生活当中,她又不得不通过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希望融入社会,但是又不得不远离人群,她只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方式使自己感受到自己仍然身处社会当中,仍然没有被人所遗忘。自我欺骗,事实上正是这位女子此时的心境。但是自我欺骗如果进行得过于频繁,主人公就会沉溺于自我欺骗,最终成功的将虚假的观点变成自己的真实态度的失败者。从她的衣着打扮上,读者可以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这个问题,一件已经过时的奇怪围脖成为了她勉强欺骗自己的工具,这对很多沉溺于自我欺骗当中人来说往往是可以理解的,把自己仅有的一些东西想象成足以体现自己优良生活品质的物品,对于布里尔小姐来说是最容易不过的。
  其次,作为别人的看客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使她暂时摆脱了自己的生活现实。在小说的高潮来临之前,布里尔小姐认识到自己应当成为自己生活当中的主角,获得别人的支持和认可。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她对社会的一种回归,这时她内心当中的主观愿望就是重新回到生活的舞台中央,成为有声有色的一个社会角色。能够重新积极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对于一个已经年老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布里尔小姐此时已经在重复着自己人生能够重新精彩的空洞梦想,这在情节上似乎为本文的最终结局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如果人们不能够卒读全文,似乎人们就会很轻易的把其主题理解为一个年老女子积极向上,重返生活的故事,这和后文形成的对比正是本文最为值得人深思的特色。
  最后,布里尔小姐又不得不悲哀的承认自己曾经的幻想仅仅是自己生活的一种麻醉剂,选择孤独的品味自己的生活才是她应当选择的生活方式。孤独和凄凉固然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特征,但是当时的现实已经决定了她只有这样生活才是合适的,她已经被社会所遗忘了。她和以往一样一直是孤独的,但是此时的孤独是来自于内心的,不仅仅是一种实质上无人陪伴的压抑和苦闷,更是一种由于无法接受的内心上的伤感和失落。
  四 结语
  就全文而言,布里尔小姐无疑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这位小姐的人生境遇是如此的悲惨和凄凉,但是在起初,她仍然能够用一种自我欺骗式的生活方式保持内心当中的一点点迷梦。布里尔小姐事实上也曾经自我欺骗,并且成功的自我欺骗,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取得别人广泛的关注的人,重新回到舞台中央,而年轻的情侣无意当中戳破了整个故事当中最大的一个谎言,让主人公布里尔小姐最终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已经失败的老年女子时,布里尔小姐事实上也只能独自吞咽下内心当中的苦果,承认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年老的女子,应当接受事实,不再进行无谓的幻想,要面对自己的生活。布里尔小姐无疑是非常孤独的,她的孤独不仅仅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更来源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幻灭,或许这正是一个女人内心最终成熟的结果,也是必然经历的痛苦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黎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和詹姆斯·乔伊斯的〈泥土〉之对比赏析》,《金田》(励志),2012年第11期。
  [2] 霍义梅:《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他者”——以〈男爵〉和〈布里尔小姐〉为例》,《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8期。
  [3] 陈美林:《一个人的“狂欢”——浅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的叙事艺术》,《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第9期。
  (宋云华,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峨眉绽雪芽  蜀山峨眉,中国灵山之一,云雾空蒙,金顶现佛光,便有善男信女四海云集于此,或游玩或朝拜,都是雅事。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据《峨嵋读志》载:“峨嵋山多药草,茶尤好,异於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
从出生开始,小宝宝就在不停地进步、学习和发展……小家伙的运动发育有什么规律?怎么一步步帮他从四肢着地到直立行走?一起来看看。发育,从头到脚头尾发育你听说过头尾发育吗
Stokke Tripp Trapp成长椅。它的起源是一个与爱有关的故事设计师Peter Opsvik观察到他的小儿子在家中桌上画画时很难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那时已长高了的儿子坐在老式餐椅中
作为18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笛福为欧洲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性格坚韧不拔、自强自立而又勤奋、笔耕不辍,因为拥有前卫的观念和开明的思想,而被称为“英国小
十几年前的一个早晨,我走进公园,被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扇子舞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这是木兰拳,便开始练习,一直坚持到现在。木兰拳以花木兰命名,是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健身拳操
以弗洛伊德的爱欲本能理论来分析中西方两大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发现人类情感彼此的共通,两部作品中的爱欲本能几乎驱使着整个故事情节
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三月的桃花不但美丽动人,而且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更给人们带来了幸福与健康。  桃花属蔷薇科、属落叶小乔木桃的花朵。桃花含山柰酚、香豆精;花蕾含柚皮素;白桃花含有三叶豆甙。  桃花性平,味苦,无毒,具有消食顺气、祛风镇静、美容润肤、养心活血、润肠通便、艳颜美容等功效。主治痢疾、浮肿腹水、脚气足肿、大便干结、小便不利、阴道滴虫病、月经困难、经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痛、哮喘
婴孩时的纯真,青春期的萌动,恋爱时的甜蜜,为人母的自豪……生命仿佛是一个悠长的旅程,每一章节都有华美的时刻,正如这些华美的物件儿,时不时总让人满心欢喜,心动不已。 Inn
采血为何用无名指采血用左手无名指,主要出于采血方便以及对手部功能和生理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后作出的最佳优选。方便安全手指是人体最灵活、最能自由活动的器官,能与医生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