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幸福是人类开展一切活动的主观目的和出发点。在物质文化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感却逐步下滑。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有过阐述,亚里士多德汲取了梭伦、伯里克利、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等哲学家关于幸福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幸福观,并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启示
正在你我的周围,有多少人无法感知快乐,更不要奢谈幸福。当今社会被钱、车、房等词所充斥于耳,已经以车代步、继而想着车的更新换代;已经有了一套、两套房,还想着第三套、第四套,要的是更大、更时尚、更奢华;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钱,天下有多少人是真正幸福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幸福吗,他说到:“我不知道”,然后又解释到“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我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那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一、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论述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西方很早就开始了对幸福的思考与探索。相对而言,比中国的幸福观更系统、深入。但是关于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在纷纭众说中寻找出路,哲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在古希腊,最早探讨幸福问题的是梭伦,他在回答埃及国王克洛伊索斯对他提出的“怎样的人是最幸福的”问题时,对幸福进行了阐释,“最幸福的人是雅典的泰洛斯,因为泰洛斯的城邦是繁荣的,而且他又有出色的子孙,他一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极其英勇地死在疆场之上,雅典人在他死亡的地点给他举行了国葬并给了他很大的荣誉。”梭伦认为所在的城邦繁荣,子孙出色,一生安乐,死得光荣英勇,获得荣誉的人是幸福的。另外,梭伦提出的幸福是一个过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要一生不断行善的观点。
伯利克里,作为对雅典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在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了可以寻找到他关于幸福问题的思想。他认为应该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城邦国家中的每个人都应将自我对幸福的追求作为城邦的利益,甚至将为国捐躯作为最大的幸福。伯利克里关于个人追求服从城邦利益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一致性的思想有一定影响。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是以他的原子论为基础的。他认为,原子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从而形成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和心灵的幸福、快乐。必需的物质基础是幸福和快乐的现实依据,但幸福决不是纯粹的感性享乐和物质刺激。他强调精神上的快乐,提出幸福不在于畜群和黄金而在于灵魂,
苏格拉底以“善”为最高目的,认为 “美德”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苏格拉底极其注重知识的获得,强调一个人只有经常不断地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幸福生活和理性生活。苏格拉底的理性幸福生活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观的伦理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从“善”的理念出发,努力消除感官欲望的真实性,提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人的肉体感官需求是最低级的,一切物质幸福的追求都是没有必要的”。柏拉图关于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真幸福的观点,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
第一,幸福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幸福就应当算作因其自身而不是因某种其他事物而值得欲求的实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善的事物分为三个部分,即身体的善、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其中,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人的目的,也就是人可实践的最高的善——幸福,它是一切选择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和完满实现。
第二,幸福是灵魂的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德性,二是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指灵魂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过得好,只有做得好并过得好,人才能获得幸福。而人的德性就是使人的实践活动完成得好、使人能够“做得好”的那种品质。一旦人的德性得到了实现,也就意味着人的“卓越性”得到了彰显,人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实现。如果没有德性,不可能“做得好”,也就不可能“过得好”。因此,人只有以合于德性的方式行动,“做得好并过得好”,才能实现幸福生活,而德性的现实活动也就是一项不断生成和未完成的事业。
第三,幸福就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指的是“无过无不及”,自始自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生活是免于烦累的善德善行,而善德就在行于中庸——则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個人都能达到的中庸。”就好比,义愤是幸灾乐祸和嫉妒的中道,友爱是恨与奉承的中道,诚实是自贬与自夸的中道,大方是小气与铺张的中道。只要遵循勇敢、节制、慷慨、自重等中道的原则也能获得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阐述为我们构建新时期幸福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强调德性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盲目追求感官的快乐、物质的快乐,从而萌生出私欲膨胀、纵欲无度等不良社会现象。一个人如果失去德性就会变成充满贪欲的动物,永远得不到满足,更何谈幸福。德性,在面对不合理侵害时表现为勇敢和无谓;在面对利益欲望时表现为自制和理性;在面对人际交往时表现为有爱和宽容。所以我们应用德性来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引导人们过符合德性的生活,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辨,降低物欲,追求一种德性的幸福生活。
幸福到底是什么?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就幸福吗?幸福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在深入探讨幸福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提出,使它的复杂性立即呈现了出来。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创造能力、感情经验和人生阅历等等,作出对幸福的评价与思考,构建自身的幸福论体系,选择自己所期待的幸福之路。但是,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探寻幸福的思考过程中,追求幸福的人生实践中,不能忽略历史上思想家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那些既是思想家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对无数平凡人幸福实践的深刻总结。当然,重复前人的思想与实践不是我们的目的,认识之后进行再反思,批判之后继承、超越并创新才是我们真正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H].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启示
正在你我的周围,有多少人无法感知快乐,更不要奢谈幸福。当今社会被钱、车、房等词所充斥于耳,已经以车代步、继而想着车的更新换代;已经有了一套、两套房,还想着第三套、第四套,要的是更大、更时尚、更奢华;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钱,天下有多少人是真正幸福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幸福吗,他说到:“我不知道”,然后又解释到“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我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那到底什么是幸福呢?
一、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论述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西方很早就开始了对幸福的思考与探索。相对而言,比中国的幸福观更系统、深入。但是关于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在纷纭众说中寻找出路,哲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在古希腊,最早探讨幸福问题的是梭伦,他在回答埃及国王克洛伊索斯对他提出的“怎样的人是最幸福的”问题时,对幸福进行了阐释,“最幸福的人是雅典的泰洛斯,因为泰洛斯的城邦是繁荣的,而且他又有出色的子孙,他一生一世享尽了人间的安乐,却又死得极其光荣——极其英勇地死在疆场之上,雅典人在他死亡的地点给他举行了国葬并给了他很大的荣誉。”梭伦认为所在的城邦繁荣,子孙出色,一生安乐,死得光荣英勇,获得荣誉的人是幸福的。另外,梭伦提出的幸福是一个过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要一生不断行善的观点。
伯利克里,作为对雅典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在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了可以寻找到他关于幸福问题的思想。他认为应该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城邦国家中的每个人都应将自我对幸福的追求作为城邦的利益,甚至将为国捐躯作为最大的幸福。伯利克里关于个人追求服从城邦利益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一致性的思想有一定影响。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是以他的原子论为基础的。他认为,原子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从而形成两种幸福和快乐,即肉体和心灵的幸福、快乐。必需的物质基础是幸福和快乐的现实依据,但幸福决不是纯粹的感性享乐和物质刺激。他强调精神上的快乐,提出幸福不在于畜群和黄金而在于灵魂,
苏格拉底以“善”为最高目的,认为 “美德”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苏格拉底极其注重知识的获得,强调一个人只有经常不断地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幸福生活和理性生活。苏格拉底的理性幸福生活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观的伦理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从“善”的理念出发,努力消除感官欲望的真实性,提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人的肉体感官需求是最低级的,一切物质幸福的追求都是没有必要的”。柏拉图关于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真幸福的观点,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
第一,幸福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幸福就应当算作因其自身而不是因某种其他事物而值得欲求的实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将善的事物分为三个部分,即身体的善、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其中,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人的目的,也就是人可实践的最高的善——幸福,它是一切选择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和完满实现。
第二,幸福是灵魂的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德性,二是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指灵魂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过得好,只有做得好并过得好,人才能获得幸福。而人的德性就是使人的实践活动完成得好、使人能够“做得好”的那种品质。一旦人的德性得到了实现,也就意味着人的“卓越性”得到了彰显,人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实现。如果没有德性,不可能“做得好”,也就不可能“过得好”。因此,人只有以合于德性的方式行动,“做得好并过得好”,才能实现幸福生活,而德性的现实活动也就是一项不断生成和未完成的事业。
第三,幸福就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指的是“无过无不及”,自始自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真正的幸福生活是免于烦累的善德善行,而善德就在行于中庸——则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個人都能达到的中庸。”就好比,义愤是幸灾乐祸和嫉妒的中道,友爱是恨与奉承的中道,诚实是自贬与自夸的中道,大方是小气与铺张的中道。只要遵循勇敢、节制、慷慨、自重等中道的原则也能获得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当代启示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阐述为我们构建新时期幸福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强调德性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盲目追求感官的快乐、物质的快乐,从而萌生出私欲膨胀、纵欲无度等不良社会现象。一个人如果失去德性就会变成充满贪欲的动物,永远得不到满足,更何谈幸福。德性,在面对不合理侵害时表现为勇敢和无谓;在面对利益欲望时表现为自制和理性;在面对人际交往时表现为有爱和宽容。所以我们应用德性来指导现实的社会生活,引导人们过符合德性的生活,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辨,降低物欲,追求一种德性的幸福生活。
幸福到底是什么?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就幸福吗?幸福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在深入探讨幸福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提出,使它的复杂性立即呈现了出来。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创造能力、感情经验和人生阅历等等,作出对幸福的评价与思考,构建自身的幸福论体系,选择自己所期待的幸福之路。但是,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探寻幸福的思考过程中,追求幸福的人生实践中,不能忽略历史上思想家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那些既是思想家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对无数平凡人幸福实践的深刻总结。当然,重复前人的思想与实践不是我们的目的,认识之后进行再反思,批判之后继承、超越并创新才是我们真正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H].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