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ardenburg综合征患儿眼部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Waardenburg综合征(WS)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位点。

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2019年至202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经临床及基因检查确诊的WS患儿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4、12个月。患儿均行外眼、眼前节、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眼部临床特征。抽取3例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

结果

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虹膜色素减少和眼底色素异常,并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例1患儿同时存在内眦间距宽,例2患儿同时存在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例1患儿配对盒基因3 (PAX3)基因第2~8号外显子存在大片段杂合缺失,最终诊断为WS Ⅰ型;例2患儿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第9号外显子c.1066 C> T杂合突变、HPS6基因第1号外显子c.1417 G> T杂合突变,最终诊断为WS Ⅱ型;例3患儿SOX10基因第3号外显子c.497_500 delAAGA杂合缺失,最终诊断为WS Ⅳ型。PAX3SOX10基因突变均为新发现突变。

结论

WS眼部临床特点包括虹膜色素减少和眼底色素异常、内眦异位;PAX 3基因第2~8号外显子大片段杂合缺失、MITF基因第9号外显子c.1066 C> T杂合突变、SOX10基因第3号外显子c.497_500 delAAGA杂合缺失分别是3例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院前救护(emergencymedicalservices,EMS)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评价EMS资源的合理使用情况;分析EMS送入急诊抢救室患者的相关特征,构建相关预测模型并为进一步优化EMS资源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利用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多中心急诊分诊数据相关数据库(CETAT数据库)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抢救室收住患者的相关信息,根据就诊时是否呼叫EMS送诊将患者分为EMS送入组(AB 组)和自行就诊组(AB-组)。记录患者入急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急诊医学领域的核心期刊2015-2019年刊载论文的的知识图谱,展示急诊医学研究领域研究的整体情况,突显研究进展中的重要内容,并挖掘出急诊医学期刊报道的研究热点。方法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以2015-2019年为条件检索7本急诊医学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并导出数据,共纳入7753篇有效文献,并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纳入文献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生成可视化图谱。结果通过分析2015-2019年的知识图谱发现,于学忠、朱华栋、张劲松、张茂、刘欣伟、刘颖、徐军、聂时南等作者是急诊医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国际分类(第3版)》保留了既往对于分区、分期和病变范围描述的定义,但也有很多更新之处。主要的更新点包括:(1)增加后极部Ⅱ区的定义;(2)引入新的概念"切迹(notch)";(3)对5期亚型进行了定义;(4)指出视网膜血管从正常到附加病变是一个连续的变化。将"急进型后部型ROP"修改为"急进型ROP",并强调了"ROP消退"和"再激活"等概念,并对ROP的长期结局进行了描述。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患眼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及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CD)变化。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mCNV患者50例50只眼(mCNV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42.11±11.66)岁。选取近视屈光度(≥6.00D)与mCNV组匹配的眼底正常者50例50只眼作为单纯高度近视组,正常志愿者(屈光度-0.25~0.25D)50名5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患者
目的观察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眼黄斑微血管改变。方法横断面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FEVR患者21例41只眼(FEVR组)以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7名28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FEVR组依据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1.0、
目的观察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2型(Mac-Tel2)患眼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经多模式影像检查确诊的Mac-Tel2患者11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10只眼,女性6例12只眼;年龄(41.61±11.32)岁。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采用OCTA仪对患者双眼黄斑区3mm×3mm范围进行
目的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缺血型与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BRVO患者44例4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0例20只眼。所有患眼均经连续3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及OCTA检查。根据UWFFA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缺血组、非缺血组,均为22例2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