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篇分析是一门探索语篇的组织方式和结构功能的语言学科。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重心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语篇层面转移。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研究侧重隐喻在语篇中的修辞功能;尽管也有少数研究致力于探索隐喻的语篇功能,但他们大多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对汉语的研究相对来说仍比较薄弱。本文着重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从表层语篇衔接和深层语篇连贯两方面出发,探讨汉语中隐喻的语篇功能。
关键词:语篇 概念隐喻 映射 语篇衔接 语篇连贯
一、“语篇”的概念
“语篇”这一术语来源于英语discourse(话语)或者text(篇章),学术界目前对“语篇”的定义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语篇”下过不同的定义。韩里德、哈桑和夸克认为,“语篇”既可以指书面语,又可以指口头语;而利奇则改用“话语”来指称书面语和口头语;再如,库尔特哈德用“语篇”指称书面语,用“话语”指称口头语。
国内语言学界对“语篇”也作了定义。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把“语篇”定义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构成,它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独立性。但是,语言中也存在着交际上具有完整性的单句语篇,如揭示语“No smoking”就属于这种语篇。”
鉴于上述问题主要是翻译和理解的问题,很难达到表达的一致,本文采取胡壮麟先生的看法:采用“语篇”来统称“篇章”和“话语”,“在使用场合确有特指的情况下才分说‘话语’或‘篇章’。同样,‘语篇语言学’和‘语篇分析’两种说法基本上是同义的,视个人所好。在这个意义上,‘语篇研究’可谓理想的折衷的说法。”
二、语篇分析的研究概况
语篇分析始于美国结构语言学家哈里斯。1952年,哈里斯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论文《语篇分析》,标志着语篇分析进入探索阶段。到了70年代,语篇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成果,重要专著有韩礼德与哈桑合著的《英语的衔接》,该书首次指出“语篇”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是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此外,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入门》,可视为系统功能主义的语篇语法。至今,语篇分析已经吸收了语言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大众传播的精华,取得了丰硕成果。
“隐喻”这一术语发展至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修辞学范畴,进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当中。
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隐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年,那时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人们称作它“修辞格”。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就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被称作“替代论”。他指出,用隐喻法给事物起名时“应当从同种同类的事物中取得,这个字一经出口,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件事物是同种的事物”,“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就必须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这些论述中包含的“相似性”思想,构成了“比较论”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隐喻”被看作是“譬”和“譬喻”的一种。早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譬喻的思维和辩论方法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系辞》中主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墨子·小取》中说道:“辟也者,举它物而以明之也。”;魏晋南北朝刘勰有言,“物虽胡越,合则肝胆”,相比的两种事物虽然像胡越两地一般相隔千里,可有一点相合,就像肝胆一样相亲相近。
总的来说,无论是古代的西方还是中国,都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进入20世纪30年代,理查德斯在《修辞哲学》中首次提出了“互动论”。布莱克(1993)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互动理论,突破了隐喻在传统修辞学中的词汇层面、静态观察的局限,把隐喻放在动态语境,即句子和言语行为中来考察。这促使人们把隐喻研究当作一种修辞现象变成语义现象来对待,传统修辞学的隐喻也逐渐向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转变了。
真正使隐喻认知研究这条主线更加明晰的是在7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这一认识促使隐喻研究开始从修辞观转向认知观。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深化了我们对隐喻思维存在的普遍性认识。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现象,而是人们日常思维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对这种机制的探讨也就成为当前隐喻研究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所探讨的隐喻就是这种认知领域内的。
我国关于隐喻的研究,尤其是认知视角下的关于隐喻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关于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也多是停留在传统的修辞格意义上的隐喻。把隐喻定位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进行的语篇连贯功能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在认知视角下对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功能,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
三、概念隐喻的映射
现代认知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互动论的基础上,将来自两个认知域的事物的互动看作是一种跨域映射,隐喻语言的理解就是通过跨域映射实现的,这被称为隐喻的概念映射理论。这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一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莱考夫把二者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习惯的“喻体”和“本体”。当然,在本文中“喻体”和“本体”更多地带有了认知的色彩。
“映射”是来源于数学领域的术语,表示“一个集合中的要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要素之间的联系”。莱考夫借用此术语来表示两个域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还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个概念。它表示:概念系统是隐喻地生成和被理解的,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来完成。一个概念隐喻有两个概念域来构成:源域(S)和目标域(T),基本形式就是:概念域S是概念域T。而这一基本形式的运行机制就是映射。以“生命是植物”为例,从“植物”这个源域概念到“生命”这个目标域概念的映射过程模式如下: 源域:植物 目标域:生命
发芽 → 孕育
生长,长高 → 年龄增大,身体长高
开花 → 成熟
结果 → 繁衍子女
枯萎,凋谢 → 衰老,死亡
上述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系列对应。这种投射结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人们自己的生理、知识以及经验,产生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相关性。“植物”和“人”这两个“集合”的对应形式可以记作:植物→生命。
当然,这里的映射并不完全等同于数学领域内的映射,它所吸取的是数学映射的基本框架和相关性原理。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相当于集合A和集合B。按照数学集合的映射相关性原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即两个概念域的蕴含也产生了引发映射的相关性。不过,并不是喻体中全部的蕴含都需要因为相关性而“映射”到本体中去对应。如“爱情是水”:
源域:水 目标域:爱情
清澈,无色 → 纯洁
甘甜 → 甜蜜
液体 → ##
在“水”和“爱情”两个概念域当中,上述的蕴含只有部分是必须并可以映射的,其他的蕴含是否能够映射已经不再影响隐喻的形成和理解了,而且也无法映射到本体当中。
为何有的蕴含可以映射,有的却不可以,这涉及到相似性的问题。隐喻其实就是利用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域来说明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域,而两个概念域所反映的事物必定有相似性,否则就无法理解隐喻,也就更无从谈起隐喻的生成和使用了。
由上可知,凡是能够形成映射的两个概念域代表的事物,必定有相似性。那么,具备了相似性又和语篇功能有什么关联?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地方。
四、概念隐喻构建语篇连贯
对于“语篇”,语言学家已经下过定义。“一个语篇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主题上合概念上相互关联的语言单位。说话者用这个语言单位完成一个具有清晰交际意思的语言行为。”(Linke et al,1996)
从定义上看,一个完整或者正确的语篇要保证两点: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语言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在这里借用乔氏的理论,把“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分别指称语篇的表层形式结构和深层语义结构。
(一)语篇的衔接
语篇衔接主要发生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手段。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是从语篇表层结构上的语法角度出发的,而衔接手段也多是语言形式上的手段。词汇衔接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义/下义等。例如:
(1)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本例中,“黄河/怒吼……/向着……发出战斗的警号!”的结构格式中采用了重复的衔接手段组成了一条贯穿在整个篇章中的衔接链,并通过这条衔接链让整个篇章构成了一个整体。再如:
(2)还有一桩道理就是我有些讨厌扬州人;我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朱自清《我是扬州人》)
例(2)中,虽然有例(1)中重复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小”和“眼光如豆”以及“虚”和“虚张声势”这两对同义词。
在濮存昕2008奥运会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3)有人这样问过我,
播出一条公益广告
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那些陋习
我说:“不”
公益广告对于生活中的那些陋习
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
“生活中那些陋习/生活中的那些陋习”中的第二个“那些”作为指示照应成分,指代前面的“陋习”。当然,本例中“陋习、不文明现象和病”以及“公益广告”和“药”两组词,既可以看作是词汇衔接手段中的同义词(语境同义词)重复,也可以看作是语法衔接手段中的照应成分。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这条广告语作为篇章得以衔接。
(二)语篇的连贯
语篇连贯发生在篇章的深层结构。语篇连贯“不仅是篇章的一个特征,更多的是篇章使用者认知过程的结果。所以,篇章中选用的‘世界知识’在连接之后产生了篇章连贯”(Heinemann et al,1991)。任何合格的篇章总是先具备一个成熟的主题内容,再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衔接将一组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内容串联起来,这样才能形成。
在分析某一篇章的时候,通常运用的是表层的衔接手段,因为它们更加直观。但是一个语篇仅仅达到形式上的衔接是不够的。语篇之所以能被称为语篇,是因为语篇中的概念能围绕着某一主题形成深层意义的连贯,而语篇连贯通常可以不由衔接手段来表现。例如:
(4)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例(4)中,“磐石”和“蒲苇”这一对概念中有“坚硬”和“柔韧”这样的含义,而在我们的观念中爱情也应当是坚韧的,所以“磐石”和“蒲苇”这对概念的含义成功地映射到了“爱情”当中。至于语篇的主题自不待言,就是对忠于爱情的呼唤。
再如下面一段诗句:
(5)君当如梅,笑迎霜雪,傲骨不折;
君当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
君当如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
君当如菊,洁身自好,寒芳自赏。
众所周知,梅、兰、竹、菊均可在秋冬时节生长,能够忍受寒霜凛风,不同于只盛开于暖春和盛夏的百花。这些特点恰恰可以同“君子”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不作媚世之态等品质产生关联,形成映射,有效地形成了语篇的连贯。
例(2)中,从衔接手段的角度看,采用的是同义词(语境同义词)的形式,从语篇意义连贯的角度来看则是:“小气”和“眼光如豆”,“虚气”和“虚张声势”通过相似的范畴形成了映射,从而达到了语篇连贯的目的。
语篇的衔接手段是寻找语篇连贯的重要踪迹,但是,如果只关注表层形式衔接,没有注意到深层的概念隐喻连贯,那无疑是舍本逐末。所以,只有衔接手段和概念隐喻联通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语篇。
五、结语
从现在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情况看,大部分研究都是以英语作为语料,对汉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语篇的研究情况,介绍了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的研究情况,引用隐喻映射理论并从衔接和连贯两个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分析。
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很多,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逐渐向语篇方面发展。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无论是对于隐喻的研究,还是对于语篇的研究,甚至对整个语言规律的研究,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9.
[4]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6]徐慈华.选择与适应——汉语隐喻的语用纵观研究[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0.
[8]张寿康,黄宏煦.修辞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0.
[9]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安玉帅 北京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100088)
关键词:语篇 概念隐喻 映射 语篇衔接 语篇连贯
一、“语篇”的概念
“语篇”这一术语来源于英语discourse(话语)或者text(篇章),学术界目前对“语篇”的定义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语篇”下过不同的定义。韩里德、哈桑和夸克认为,“语篇”既可以指书面语,又可以指口头语;而利奇则改用“话语”来指称书面语和口头语;再如,库尔特哈德用“语篇”指称书面语,用“话语”指称口头语。
国内语言学界对“语篇”也作了定义。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中,把“语篇”定义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构成,它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独立性。但是,语言中也存在着交际上具有完整性的单句语篇,如揭示语“No smoking”就属于这种语篇。”
鉴于上述问题主要是翻译和理解的问题,很难达到表达的一致,本文采取胡壮麟先生的看法:采用“语篇”来统称“篇章”和“话语”,“在使用场合确有特指的情况下才分说‘话语’或‘篇章’。同样,‘语篇语言学’和‘语篇分析’两种说法基本上是同义的,视个人所好。在这个意义上,‘语篇研究’可谓理想的折衷的说法。”
二、语篇分析的研究概况
语篇分析始于美国结构语言学家哈里斯。1952年,哈里斯在美国《语言》杂志上发表论文《语篇分析》,标志着语篇分析进入探索阶段。到了70年代,语篇研究出现了大量的成果,重要专著有韩礼德与哈桑合著的《英语的衔接》,该书首次指出“语篇”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是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此外,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入门》,可视为系统功能主义的语篇语法。至今,语篇分析已经吸收了语言学、社会学、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大众传播的精华,取得了丰硕成果。
“隐喻”这一术语发展至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修辞学范畴,进入到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当中。
在西方,传统修辞学的隐喻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年,那时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人们称作它“修辞格”。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就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被称作“替代论”。他指出,用隐喻法给事物起名时“应当从同种同类的事物中取得,这个字一经出口,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件事物是同种的事物”,“若想编出好的隐喻,就必须看出事物间可资借喻的相似之处”。这些论述中包含的“相似性”思想,构成了“比较论”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隐喻”被看作是“譬”和“譬喻”的一种。早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譬喻的思维和辩论方法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系辞》中主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墨子·小取》中说道:“辟也者,举它物而以明之也。”;魏晋南北朝刘勰有言,“物虽胡越,合则肝胆”,相比的两种事物虽然像胡越两地一般相隔千里,可有一点相合,就像肝胆一样相亲相近。
总的来说,无论是古代的西方还是中国,都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进入20世纪30年代,理查德斯在《修辞哲学》中首次提出了“互动论”。布莱克(1993)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互动理论,突破了隐喻在传统修辞学中的词汇层面、静态观察的局限,把隐喻放在动态语境,即句子和言语行为中来考察。这促使人们把隐喻研究当作一种修辞现象变成语义现象来对待,传统修辞学的隐喻也逐渐向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转变了。
真正使隐喻认知研究这条主线更加明晰的是在70年代末,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这一认识促使隐喻研究开始从修辞观转向认知观。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深化了我们对隐喻思维存在的普遍性认识。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现象,而是人们日常思维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对这种机制的探讨也就成为当前隐喻研究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所探讨的隐喻就是这种认知领域内的。
我国关于隐喻的研究,尤其是认知视角下的关于隐喻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关于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也多是停留在传统的修辞格意义上的隐喻。把隐喻定位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内进行的语篇连贯功能的研究还不多。本文试图在认知视角下对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功能,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
三、概念隐喻的映射
现代认知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互动论的基础上,将来自两个认知域的事物的互动看作是一种跨域映射,隐喻语言的理解就是通过跨域映射实现的,这被称为隐喻的概念映射理论。这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一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莱考夫把二者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习惯的“喻体”和“本体”。当然,在本文中“喻体”和“本体”更多地带有了认知的色彩。
“映射”是来源于数学领域的术语,表示“一个集合中的要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要素之间的联系”。莱考夫借用此术语来表示两个域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还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个概念。它表示:概念系统是隐喻地生成和被理解的,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来完成。一个概念隐喻有两个概念域来构成:源域(S)和目标域(T),基本形式就是:概念域S是概念域T。而这一基本形式的运行机制就是映射。以“生命是植物”为例,从“植物”这个源域概念到“生命”这个目标域概念的映射过程模式如下: 源域:植物 目标域:生命
发芽 → 孕育
生长,长高 → 年龄增大,身体长高
开花 → 成熟
结果 → 繁衍子女
枯萎,凋谢 → 衰老,死亡
上述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系列对应。这种投射结构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基于人们自己的生理、知识以及经验,产生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相关性。“植物”和“人”这两个“集合”的对应形式可以记作:植物→生命。
当然,这里的映射并不完全等同于数学领域内的映射,它所吸取的是数学映射的基本框架和相关性原理。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相当于集合A和集合B。按照数学集合的映射相关性原理,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即两个概念域的蕴含也产生了引发映射的相关性。不过,并不是喻体中全部的蕴含都需要因为相关性而“映射”到本体中去对应。如“爱情是水”:
源域:水 目标域:爱情
清澈,无色 → 纯洁
甘甜 → 甜蜜
液体 → ##
在“水”和“爱情”两个概念域当中,上述的蕴含只有部分是必须并可以映射的,其他的蕴含是否能够映射已经不再影响隐喻的形成和理解了,而且也无法映射到本体当中。
为何有的蕴含可以映射,有的却不可以,这涉及到相似性的问题。隐喻其实就是利用一个具体明确的概念域来说明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域,而两个概念域所反映的事物必定有相似性,否则就无法理解隐喻,也就更无从谈起隐喻的生成和使用了。
由上可知,凡是能够形成映射的两个概念域代表的事物,必定有相似性。那么,具备了相似性又和语篇功能有什么关联?这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地方。
四、概念隐喻构建语篇连贯
对于“语篇”,语言学家已经下过定义。“一个语篇是一个结构复杂的、主题上合概念上相互关联的语言单位。说话者用这个语言单位完成一个具有清晰交际意思的语言行为。”(Linke et al,1996)
从定义上看,一个完整或者正确的语篇要保证两点: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语言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在这里借用乔氏的理论,把“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分别指称语篇的表层形式结构和深层语义结构。
(一)语篇的衔接
语篇衔接主要发生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手段。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是从语篇表层结构上的语法角度出发的,而衔接手段也多是语言形式上的手段。词汇衔接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义/下义等。例如:
(1)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本例中,“黄河/怒吼……/向着……发出战斗的警号!”的结构格式中采用了重复的衔接手段组成了一条贯穿在整个篇章中的衔接链,并通过这条衔接链让整个篇章构成了一个整体。再如:
(2)还有一桩道理就是我有些讨厌扬州人;我讨厌扬州人的小气和虚气。小是眼光如豆,虚是虚张声势。(朱自清《我是扬州人》)
例(2)中,虽然有例(1)中重复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小”和“眼光如豆”以及“虚”和“虚张声势”这两对同义词。
在濮存昕2008奥运会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3)有人这样问过我,
播出一条公益广告
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那些陋习
我说:“不”
公益广告对于生活中的那些陋习
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
“生活中那些陋习/生活中的那些陋习”中的第二个“那些”作为指示照应成分,指代前面的“陋习”。当然,本例中“陋习、不文明现象和病”以及“公益广告”和“药”两组词,既可以看作是词汇衔接手段中的同义词(语境同义词)重复,也可以看作是语法衔接手段中的照应成分。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这条广告语作为篇章得以衔接。
(二)语篇的连贯
语篇连贯发生在篇章的深层结构。语篇连贯“不仅是篇章的一个特征,更多的是篇章使用者认知过程的结果。所以,篇章中选用的‘世界知识’在连接之后产生了篇章连贯”(Heinemann et al,1991)。任何合格的篇章总是先具备一个成熟的主题内容,再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衔接将一组组相互关联的概念内容串联起来,这样才能形成。
在分析某一篇章的时候,通常运用的是表层的衔接手段,因为它们更加直观。但是一个语篇仅仅达到形式上的衔接是不够的。语篇之所以能被称为语篇,是因为语篇中的概念能围绕着某一主题形成深层意义的连贯,而语篇连贯通常可以不由衔接手段来表现。例如:
(4)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例(4)中,“磐石”和“蒲苇”这一对概念中有“坚硬”和“柔韧”这样的含义,而在我们的观念中爱情也应当是坚韧的,所以“磐石”和“蒲苇”这对概念的含义成功地映射到了“爱情”当中。至于语篇的主题自不待言,就是对忠于爱情的呼唤。
再如下面一段诗句:
(5)君当如梅,笑迎霜雪,傲骨不折;
君当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
君当如竹,高风亮节,坚韧不拔;
君当如菊,洁身自好,寒芳自赏。
众所周知,梅、兰、竹、菊均可在秋冬时节生长,能够忍受寒霜凛风,不同于只盛开于暖春和盛夏的百花。这些特点恰恰可以同“君子”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不作媚世之态等品质产生关联,形成映射,有效地形成了语篇的连贯。
例(2)中,从衔接手段的角度看,采用的是同义词(语境同义词)的形式,从语篇意义连贯的角度来看则是:“小气”和“眼光如豆”,“虚气”和“虚张声势”通过相似的范畴形成了映射,从而达到了语篇连贯的目的。
语篇的衔接手段是寻找语篇连贯的重要踪迹,但是,如果只关注表层形式衔接,没有注意到深层的概念隐喻连贯,那无疑是舍本逐末。所以,只有衔接手段和概念隐喻联通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语篇。
五、结语
从现在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情况看,大部分研究都是以英语作为语料,对汉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语篇的研究情况,介绍了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的研究情况,引用隐喻映射理论并从衔接和连贯两个角度对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分析。
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很多,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逐渐向语篇方面发展。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无论是对于隐喻的研究,还是对于语篇的研究,甚至对整个语言规律的研究,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 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9.
[4]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6]徐慈华.选择与适应——汉语隐喻的语用纵观研究[M].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Michael Hoey.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0.
[8]张寿康,黄宏煦.修辞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0.
[9]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安玉帅 北京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