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和国学教育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pgre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5年,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科举制度,《时报》称为盛事,是“革千年沉痼之积弊。”《万国公报》因此宣布“是真中国历史上新纪元,而东方大局之转移在此矣。”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宣布成立国学院,舆论哗然。百年回首,真真一场世纪之梦。
  沧桑百年,中国已经形成了崭新的传统,这个百年新传统才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而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经过百年激荡,或者烟消云散,或者不绝如缕。对现存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进行任何方式的切割,都不会得出古代传统占据主流的结论。现实是历史运动的产物,而今的现实世界,主要是近代百年的产物。
  百年中国,当然有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种种纠葛,1905年的废科举被认为是西学取得胜利的重大标志。从此以后,西学确实高歌猛进。但是,中西文化的激荡,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举凡近代的学问大家,无不是传统文化与西学融合交汇的结晶。即使研究传统学问,也比乾嘉学派更加精进。但是,百年中国,国学是大溃退的百年,曾经有过的整理国故运动,最后结局还是无声无息。批判传统是百年中国的核心文化旗帜,现实世界如同一件容器,因为空间有限,要引进西方文化就不得不多删除一些本国传统。
  在中西文化之间,形成多种文化综合意见,如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等,虽然中西合璧的路线最少争议,但是因为对西方文化的精华认识明确,而对中国传统的糟粕体认清晰,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本国传统溃退,西方文化挺进。以教育体制而言,废科举兴学堂,中国向日本、欧美以及苏联学习过。虽然我们一直主张全盘西化是资产阶级的狂想,但是在教育领域我们确实实行过全盘西化,民国时期欧美体制占据主流,1949年以后则是全面苏联化。苏联化是西化的一种。
  百年中国,政治主题高于文化主题,革命的任务比文化建设的任务更紧迫。许多争论看起来都是文化词汇,其实背后却以政治为目标。政治标准代替了文化的标准,政治标准成为评价文化问题的终极尺度。革命的形势紧迫,群众需要动员,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时无刻不是在形势紧张的条件下努力。文化问题需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的讨论研究,允许争论允许不同意见,但是近代的形势紧迫,革命的形势紧迫,对待文化问题无法和风细雨,只好疾风暴雨。有观点说近代是救亡压倒启蒙,如果从文化的视角看,应该说是政治压倒文化。不得已的条件下,我们只能接受历史,但是我们更应当承担起属于我们时代的责任。
  世界在这一百年中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百年不无帮助。二次世界大战,粉碎了人类种种梦想,也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反省。在进化论主导世界的时候,优胜劣汰理论帮助弱小觉醒,也为以强凌弱助威,希特勒成为社会进化论的极端代表。二战以后,文化相对主义开始盛行,民族文化的相对价值被开发,全球化在经济领域依然独领风骚,而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是多文化和谐。中国百年,正是在进化论的强风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甚至为了生存而宁愿放弃传统,这就如同饥饿时节贱卖古董以求温饱一样。当我们被问到,一个以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的国度,究竟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文化结晶时,我们发现,我们是数典忘祖的一群。我们也曾知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该有优秀的文化存在,但在批判传统的风潮中,我们对糟粕更感兴趣,对本国传统缺少情感至今谈起仍然不敢理直气壮,为对传统缺乏研究而无法如数家珍却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基本事实。
  为了同一个地球,生物多样化如今已经成为人类保护环境的基本信念。为了人类共同的生活,为什么会对本国文化传统如此冷漠呢?政治思维代替文化思维的近代习惯,应该改一改了。
  相对于西学,国学以中国传统学术为研究对象,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研究方法。国学是文化学术研究的系统,加深国学的研究无疑是加深中国文化理解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需要经济层面,更应该有文化层面的。而在今日中国,国学需要建设和积累,国学研究需要培养队伍。这些都是具体工作,不是登高一呼可以完成的。编辑/廖少华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插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影响,富有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因而常把无语无义的花草根据其生活习性,赋予了人的感情和生命力。  借用花木抒发人的意志、愿望之时,以花枝展情韵,表现花品花格,令人在赞叹之余,心驰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别的,饮酒对自然生长的花,饮茶对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每朵花、每片叶都蕴涵着深长的意味。  宋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迅速发展,插花艺术也获得普及
期刊
敦煌。敦者,大也;煌也,盛也。  历史和文字是如此给敦煌添下注脚,凝练、精辟,一针见血。敦煌,一个古老盛大而光耀辉煌的城市,沧海遗珠般,在布满黄沙走石的昏黄天幕下,如星子,如珍珠,熠熠生辉,光华满溢,精美得让历史的旁观者睁不开眼。太过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舍不得一次欣赏彻底,浅尝辄止,欲罢不能,却也回味无穷。敦煌亦是如此,像一个面蒙轻纱的韶龄女子,神秘而魅惑,美目流转间风情万种,举手投足处风华天成,
期刊
清代皇室典藏珍贵古籍“天禄琳琅”中破损严重的册叶即将得到修复。近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宣布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专项修复工作,计划用四至五年时间,对国图所藏“天禄琳琅”中损毁严重的300余册约15000余叶进行精心修复。这是国图继《赵城金藏》、《永乐大典》、西夏文献、敦煌遗书等国宝级珍贵文献之后,又一次文物级别高、修复数量大的专项修复工程。“天禄琳琅”是清代内务府藏书的专称,多为宋、元
期刊
编者按: “侠之小者,行侠仗义、济人困厄;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可以说是金庸先生对武侠精神的最高定义,也可以说是对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的一种肯定。2008年,作为地道的都江堰人,刘掌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他位于青城山上的武术学校被夷为平地。震后,刘掌门组织了五百名志愿者自带干粮奔赴災区救援,但很快,他发现自己的想法难以实行下去。物质,在大多数的时候超越了精神,尤其是当生存变成第
期刊
古代的世界,人类的交往极为困难,有地理的阻隔,有途中的盗匪风险,因此跨国越界的交往,最早都靠战士,然后而有教士、商人、冒险家的出现。中国古代有三大旅行家,他们就都是宗教旅行家。  最早的是东晋的和尚法显,他于399年出长安,由陆路的丝路,经中亚而到天竺。他遍历北中南天竺,到了412年由师子国走海路返回,由于在海上迷航到了耶婆提国,即今天的印尼,最后才返回到中国的山东。在后来有《佛国记》一书记载此事
期刊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  《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什么叫做养生之道呢?就是循天之道养其生。一句话,养生就是顺其自然,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循天道。  我有四句话,“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
期刊
8月21日,沈阳故宫对外公布,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沈阳故宫古建筑维修项目总体工程完工,基本保留了乾隆时期原貌,达到了工程方案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今年,沈阳故宫古建筑维修、维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困扰沈阳故宫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地下排水系统老化失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整体上形成全覆盖的地下排水管网体系,因排水不畅造成的建筑基础沉降、墙体开裂等严重危害古建筑安全和妨碍参观等现象得到了根治。二是为了确保受损
期刊
倘若你在网上以“汉式婚礼”或“汉服婚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大抵能搜索出许多诸如“某君与某君士昏礼”、“某年某月某日某君昏礼”、“某君周制昏礼”、“某君唐制昏礼”、“某君明制昏礼”之类的讯息,这些讯息毫无疑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昏礼”为题。你可能会奇怪“昏礼”是什么,或者你会想为什么这群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人会犯下这么简单的错别字错误;当你向他们询问,他们则会得意洋洋地告诉你,“昏礼”就是
期刊
时乌孙公主遣女来至京师学鼓琴,汉遣侍郎乐奉送主女,过龟兹。龟兹前遣人至乌孙求公主女,未还。会女过龟兹、龟兹王留不遣,复使使报公主,主许之。后公主上书,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绦宾亦爱其夫人,上书言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元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增琦珍凡数千万。留且一年,厚赠送之。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激
期刊
人活着需要钱,一个社会活着(运转)同样需要钱,财政问题是每一个朝代的头等大事。  老朱印钞票上瘾,纸币超速贬值  朱元璋做上明朝的带头大哥之后,开始向元代的老大学习,推行纸币。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明朝第一套纸币正式出笼。明朝的纸币被称为“大明宝钞”,每张大约长34厘米、宽20厘米,中间写着“一贯”、“五百文”等面值,外侧是一圈龙纹的花栏,宝钞背面印着“大明宝钞,通行天下”八个篆体大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