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堂应当是真实、有效的。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不少教师刻意追求形式,花样百出,使数学课堂极具观赏性,误把数学课上成了七拼八凑的“杂烩课”“热闹课”,数学课有偏离自己轨道的倾向。教师要把数学课上得真实些、有效些,学生就能学得扎实些、牢固些,使数学教学在返璞归真中熠熠闪光。
关键词 返璞归真;真实有效;课堂
课改以来,数学课“变化快”,人们以“新理念”为指引,努力翻新着教学形式,数学课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往安安静静、洗耳恭听、异口同声的沉寂的课堂变成了主动探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热闹的课堂。但是,在热闹与嘈杂的背后也折射出放任与浮躁,华而不实的课堂带来的是低效率的课堂教学,与课改初衷背道而驰。把数学课上得真实些、有效些,学生就能学得扎实些、牢固些,使数学教学在返璞归真中熠熠闪光。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必须返璞归真,真实有效。
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与同行们共飨。
一、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要切合实际,不要失真。作为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生和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三维的目标。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有“数学味儿”的教学情境,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对于这些目标教师还要整体把握,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要“浓墨重彩”;哪些方面可以淡化处理,要克服一刀切的弊端。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圆的认识》,探索“圆心”“半径”等特征时,笔者以古今中外生活中各种车辆的呈现为情境,既强化了学生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车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车轮为什么都设计为圆形?车轴都安装在哪里?这样设计,就能轻易开阔学生思维,触发“圆心”“半径”等特征问题的探究点,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合理选择素材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选择和准备材料时,不仅要看它是否是现实的、有趣的,还要看它能否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即还应考虑其目的性、有效性、客观性。如在教学《分类》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从口袋里取物品的比赛,然后分别让取得较快的和較慢的各自说说原因,孩子们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体验到分类摆放物品的重要性。课的末尾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整节课,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动手,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一节课的成功,我读懂了有效教学。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用多种真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生受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造才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学生才会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了《老和尚分饼》的故事情境,共有三块同样的饼,瘦和尚要1块,高和尚要2块,胖和尚要4块,老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时老师问:“哪个和尚分得饼最多?”真实、有效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自然萌发了探究的欲望。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沉浸在渴求知识、探求知识的气氛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自然巧妙地进入新课的教学。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
(二)运用合作、探究等有效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因为孩子的所思、所想是课堂中最真实的资源,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思考。
总之,数学课堂要返璞归真,就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让数学课堂在返璞归真中熠熠闪光!
关键词 返璞归真;真实有效;课堂
课改以来,数学课“变化快”,人们以“新理念”为指引,努力翻新着教学形式,数学课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往安安静静、洗耳恭听、异口同声的沉寂的课堂变成了主动探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热闹的课堂。但是,在热闹与嘈杂的背后也折射出放任与浮躁,华而不实的课堂带来的是低效率的课堂教学,与课改初衷背道而驰。把数学课上得真实些、有效些,学生就能学得扎实些、牢固些,使数学教学在返璞归真中熠熠闪光。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必须返璞归真,真实有效。
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与同行们共飨。
一、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要切合实际,不要失真。作为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生和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三维的目标。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有“数学味儿”的教学情境,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对于这些目标教师还要整体把握,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要“浓墨重彩”;哪些方面可以淡化处理,要克服一刀切的弊端。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圆的认识》,探索“圆心”“半径”等特征时,笔者以古今中外生活中各种车辆的呈现为情境,既强化了学生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车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车轮为什么都设计为圆形?车轴都安装在哪里?这样设计,就能轻易开阔学生思维,触发“圆心”“半径”等特征问题的探究点,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情境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合理选择素材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选择和准备材料时,不仅要看它是否是现实的、有趣的,还要看它能否更好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即还应考虑其目的性、有效性、客观性。如在教学《分类》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从口袋里取物品的比赛,然后分别让取得较快的和較慢的各自说说原因,孩子们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体验到分类摆放物品的重要性。课的末尾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并向大家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整节课,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动手,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一节课的成功,我读懂了有效教学。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用多种真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生受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造才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学生才会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了《老和尚分饼》的故事情境,共有三块同样的饼,瘦和尚要1块,高和尚要2块,胖和尚要4块,老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这时老师问:“哪个和尚分得饼最多?”真实、有效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自然萌发了探究的欲望。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沉浸在渴求知识、探求知识的气氛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自然巧妙地进入新课的教学。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
(二)运用合作、探究等有效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因为孩子的所思、所想是课堂中最真实的资源,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思考。
总之,数学课堂要返璞归真,就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赋实效,让数学课堂在返璞归真中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