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升级才能生存”,是中央党校鐘国兴教授一本书的书名,其核心观点是:“在多变的时代,最激烈的竞争是升级之争,不升级便是死亡。”中国共产党是靠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起家、发展壮大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核心工作。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与发展变化的时代呈现出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等问题。只有紧扣时代、与时俱进,实现群众工作的提档升级,才能巩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群众的期待:在升级中升华
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跳出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群众工作的升级版,实现群众工作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的升华和飞跃。
研究对象要升级。做群众工作,过去是一个号召、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所有人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就没这样简单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问题,相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长期形成的“一元化领导”与“一把抓”“一刀切”“一锅煮”的工作模式,在群众工作的对象研究上实现提档升级,因人而异地做好群众工作。从与群众沟通、开展说服教育的视角来说,可以把沟通的对象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新社会阶层。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上去吗?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第二类是困难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下去吗?你是否了解他们的现状与过去?第三类是年轻人。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进去吗?你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吗?第四类是老同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是否被顶了回去?你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第五类是农民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对话,你说得拢去吗?你知道他们的所盼所急吗?
工作力量要升级。从宏观层面来看,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现由少数部门少数人做群众工作向各部门齐抓共管、所有党员干部都是群众工作者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善于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做群众工作,形成全社会、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良好格局。从微观层面来看,党员干部要集成研究群众工作,善于打组合拳,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用感情的力量感召群众,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群众,实现群众工作在力量上的升级。
工作境界要升级。总的说来,做群众工作,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应付,昨天出现的事,今天来应付;第二种境界叫应急,今天出了事,急急忙忙来处理;第三种境界,是比较高的境界,叫应对,干明天的事。事情没发生,就有应对的预案,就把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练就了。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一天到晚穷于应付、忙于应急、不会应对。只有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掌握群众工作技巧,实现工作境界从应付、应急到应对的升级,才能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党的事业长盛不衰。
工作机制要升级。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群众工作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机制、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同时,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制度机制也有逐步升级换代的内在需求。因此,群众工作机制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实现群众工作机制升级的动态化、常态化,确保群众工作运行的活力不减、张力不迟。
事业的需求:以提能驱动升级
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关键的关键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做群众的工作,要坚持面对面的方法,善于同群众说话。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说服教育和沟通交流的工作。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交朋友、打交道,必须懂得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熟悉群众语言、掌握沟通艺术,以能力提升驱动群众工作提档升级。
和群众平等对话,消除戒备心理。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即使群众有不同看法,也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而不能自以为是、以权压人。领导干部要有虚心听人讲话的胸怀和度量,不要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感到难以接受。对于不同意见,要通过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真是自己认识脱离了实际,或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认。
和群众情感交流,拉近心理距离。情感为人类所独有,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去克服困难、创造生活。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心灰意冷、庸懒倦惰。现代管理与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运用语言情感的影响力去感染群众、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说话要亲切入耳、合情合理,切不可恶语伤人、挖苦讽刺。正所谓“利刀割口伤犹合,恶语伤人恨难消”,一旦用无情的语言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就会加剧矛盾,形成对抗,收不到说服教育的良好效果。
学会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宽松氛围。风趣的语言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领导者与群众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从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看,领导者高于普通人,高于群众。当群众见到领导者时,通常会感到紧张、拘谨。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者说几句得体的风趣幽默的话,就会使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使群众的情绪由拘谨转为自然,进而打开话匣子,向领导者倾诉自己的心里话。
善将艰深理论通俗化,力争化繁为简。什么叫大师?有位伟人说过: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理论问题。学问做得越深的人,越能用通俗的语言把艰深的理论讲清楚。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努力掌握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能接受。
善于以事说理,以事明理,学会百姓思维。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做工作往往一开始先讲一大通抽象的理论,还唯恐高度不够,拼命运用抽象的理论构建讲话框架,注意力常常放在上级领导讲过的观点上,提法往上级领导讲话上靠拢,却很少能把握百姓的思维规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应善于用群众身边的事讲道理。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乐于接受,说服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学会听的艺术,善于倾听。作为领导干部,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倾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真切地感知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察民情,这是对做好群众工作有好处的。
掌握挨骂的艺术,善于从骂声中受到启示。毛泽东说过:“老百姓可以骂我们,但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当领导干部少不了挨骂。能不能忍受挨骂是一种胸怀、一种修养、一种品质。领导干部要善于从骂声中受到启示:第一,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合理的诉求:第二,要看骂声是否有改进工作的方向:第三,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工作方式突破的要求;第四,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对能力提升的要求。
掌握随机应变的艺术,善于以变应变。改革开放越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就越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激烈程度各不相同。领导干部必须学会随机应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努力做到以变应变。(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与发展变化的时代呈现出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等问题。只有紧扣时代、与时俱进,实现群众工作的提档升级,才能巩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群众的期待:在升级中升华
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跳出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以改革创新精神打造群众工作的升级版,实现群众工作从传统到现代、全方位的升华和飞跃。
研究对象要升级。做群众工作,过去是一个号召、一个文件、一个会议,所有人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就没这样简单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问题,相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长期形成的“一元化领导”与“一把抓”“一刀切”“一锅煮”的工作模式,在群众工作的对象研究上实现提档升级,因人而异地做好群众工作。从与群众沟通、开展说服教育的视角来说,可以把沟通的对象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新社会阶层。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上去吗?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第二类是困难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下去吗?你是否了解他们的现状与过去?第三类是年轻人。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说得进去吗?你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吗?第四类是老同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说话,你是否被顶了回去?你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问题?第五类是农民群众。要问一问自己,与他们对话,你说得拢去吗?你知道他们的所盼所急吗?
工作力量要升级。从宏观层面来看,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现由少数部门少数人做群众工作向各部门齐抓共管、所有党员干部都是群众工作者转变,更加注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善于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做群众工作,形成全社会、全方位服务群众工作的良好格局。从微观层面来看,党员干部要集成研究群众工作,善于打组合拳,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用感情的力量感召群众,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用艺术的力量感染群众,实现群众工作在力量上的升级。
工作境界要升级。总的说来,做群众工作,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应付,昨天出现的事,今天来应付;第二种境界叫应急,今天出了事,急急忙忙来处理;第三种境界,是比较高的境界,叫应对,干明天的事。事情没发生,就有应对的预案,就把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练就了。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一天到晚穷于应付、忙于应急、不会应对。只有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掌握群众工作技巧,实现工作境界从应付、应急到应对的升级,才能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党的事业长盛不衰。
工作机制要升级。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机制、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群众工作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机制、群众工作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同时,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制度机制也有逐步升级换代的内在需求。因此,群众工作机制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实现群众工作机制升级的动态化、常态化,确保群众工作运行的活力不减、张力不迟。
事业的需求:以提能驱动升级
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关键的关键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做群众的工作,要坚持面对面的方法,善于同群众说话。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说服教育和沟通交流的工作。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交朋友、打交道,必须懂得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熟悉群众语言、掌握沟通艺术,以能力提升驱动群众工作提档升级。
和群众平等对话,消除戒备心理。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即使群众有不同看法,也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而不能自以为是、以权压人。领导干部要有虚心听人讲话的胸怀和度量,不要一听到不同意见,就感到难以接受。对于不同意见,要通过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真是自己认识脱离了实际,或者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错误,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认。
和群众情感交流,拉近心理距离。情感为人类所独有,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去克服困难、创造生活。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心灰意冷、庸懒倦惰。现代管理与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人的情感,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运用语言情感的影响力去感染群众、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说话要亲切入耳、合情合理,切不可恶语伤人、挖苦讽刺。正所谓“利刀割口伤犹合,恶语伤人恨难消”,一旦用无情的语言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就会加剧矛盾,形成对抗,收不到说服教育的良好效果。
学会运用风趣的语言,营造宽松氛围。风趣的语言可以创造亲切、愉快的气氛,促进领导者与群众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从我国人民的传统观念看,领导者高于普通人,高于群众。当群众见到领导者时,通常会感到紧张、拘谨。这个时候,如果领导者说几句得体的风趣幽默的话,就会使紧张的气氛马上缓和下来,使群众的情绪由拘谨转为自然,进而打开话匣子,向领导者倾诉自己的心里话。
善将艰深理论通俗化,力争化繁为简。什么叫大师?有位伟人说过: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理论问题。学问做得越深的人,越能用通俗的语言把艰深的理论讲清楚。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努力掌握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能接受。
善于以事说理,以事明理,学会百姓思维。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做工作往往一开始先讲一大通抽象的理论,还唯恐高度不够,拼命运用抽象的理论构建讲话框架,注意力常常放在上级领导讲过的观点上,提法往上级领导讲话上靠拢,却很少能把握百姓的思维规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应善于用群众身边的事讲道理。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乐于接受,说服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学会听的艺术,善于倾听。作为领导干部,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和修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倾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真切地感知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更广泛地察民情,这是对做好群众工作有好处的。
掌握挨骂的艺术,善于从骂声中受到启示。毛泽东说过:“老百姓可以骂我们,但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当领导干部少不了挨骂。能不能忍受挨骂是一种胸怀、一种修养、一种品质。领导干部要善于从骂声中受到启示:第一,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合理的诉求:第二,要看骂声是否有改进工作的方向:第三,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工作方式突破的要求;第四,要看骂声中是否有对能力提升的要求。
掌握随机应变的艺术,善于以变应变。改革开放越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就越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激烈程度各不相同。领导干部必须学会随机应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努力做到以变应变。(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