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赵本山喜剧小品在当今的艺术舞台独领风骚,独特的表演方式、娴熟的表演技巧、幽默诙谐的艺术语言使得其魅力一直不减。本文以赵本山经典春晚小品语言为素材,旨在运用框架迁移理论寻找笑声背后的语言规律和人类的认知机制,并找出引起框架迁移的触发器。
关键词: 赵本山喜剧小品 言语幽默 框架迁移理论
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舞台表演的繁荣相比,对喜剧小品的专门研究相对要少很多,而专门集中对某一位表演者进行的研究则更少。目前对赵本山喜剧小品的研究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从传记文学角度讲述其明星历程,另一类主要集中在艺术、文化和语言学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喜剧小品中的幽默,以合作原则、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用得最多。框架迁移的角度对于小品中的幽默语篇的研究几乎没有。
1.框架迁移理论
框架的概念最早是由Bateson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行为需要有一些对事件进行元语言层次描写的解释框架,并被应用于人工智能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植根于一定语境中的范畴体系。”框架迁移实际是一种概念修正,它反映了将现存信息在新框架中进行重组的语义重析的操作过程。Seana Coulson(2001)曾以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框架迁移:广告策划要求Gerber在海外某市场使用一个儿童笑脸图案作为其儿童用品的商标。但是当他考察完当地的商标使用方式时,马上就转变了想法。因为当地人习惯以商品内容为商标,他们在理解Gerber的商标时很容易从“儿童用品”这个框架转到“儿童做成的食品”框架的理解中。
框架迁移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最初的期望的突然转变,而最初的期望主要依赖于默认值,也就是说在对相反的信息的缺省中,读者或听者会假定为已有的典型的假设。框架迁移理论能够为小品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该理论强调语言理解的动态性,而这一点也正是小品中幽默效果产生的关键所在。
2.语篇触发器
虽然语言是由词汇和句子组成,但是真正的交流并不只是词汇和句子的简单组合,很多时候都需要参照具体的语境来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Fauconnier(1996)曾经说:“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完整的话语或是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对于语境的分类,语言学家观点各异。语境主要包括语言语境及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通常和情境语境、文化语境联系。
2.1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指的是语篇内各部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线性关系。人们在交流时通常会假定说话人给出来的信息应该都是相互联系、一致的,因而听话人会随之建立起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框架,但是紧接着说话人又会增加一些新的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信息,从而使听话人不得不推翻之前建立起来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框架。
例:《昨天 今天 明天》
崔永元:……大叔要么您说,您现在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
赵本山:我觉着我们俩现在生活好了,越来越老了,余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过去论天过,现在就应该论秒了,下一步我准备领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度度蜜月。
当听众听到赵说“要领老伴走走比较大的城市”的时候,很快会在心中构建一个包括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框架,然而“去趟铁岭”这样的信息突然出现在听众的耳中的时候,使之不得不推翻先前建立起来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说话人的心理框架,即赵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在他的脑海中,铁岭就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了,而这个与人们的常规思维又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2.2情景语境
交流的顺畅不只是语言上的前后一致,还必须注意事件发生的情景语境。情景语境包括这些在特殊的语言事件中限制语义选择的因素、交流的主题、背景、参与者、交流媒介等。比方说日常生活中人们交谈时都会围绕一个固定的话题建立与之相关的认识框架,这样交流的双方就能毫不费力地围绕交流的焦点继续下去。然而在实际的交谈中,人们很少会围绕某一固定话题一直不停地谈下去,除非是一些专门的学术探讨会议。生活中要转换一个话题时,通常都会给对方一点暗示或明示,比方说突然闭口不言,或者直接说“这个我们下次再谈吧”,等等。在喜剧小品中,说话人通常会故意突然的转换话题,使听话人不得不马上转换新的框架,从而产生各种幽默。
例:《昨天 今天 明天》
黑土:你好!你得得瑟瑟还上精神病院给人讲演去了。
白云:嗯。
黑土:讲一天一宿。
白云:怎么的,精神病都出院了。
崔永元:有效果。
黑土:大夫疯了。
白云:哪大夫疯了,我问你?
黑土:崔大夫就疯了。
白云:哪崔大夫?!
黑土:就小崔大夫。
通过黑土和白云之间的对话,听话人很容易构建如下框架:施事者:白云;动作:演讲;对象:精神病患者,包括大夫;结果:精神病患者都出院了。通过该框架,听话人小崔听到“精神病都出院了”,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该演讲十分有效果。谈话到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但是之后黑土一句“大夫疯了”,迫使小崔包括当时对话人白云都不得不改变先前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真有效果,因为大夫疯了。白云顺着黑土的话题继续交谈,认为并没有大夫疯了,事实上也许也是如此,黑土对该提问不能作出合理回答,马上把大夫的话题转到小崔身上。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协调,其实,黑土的回答构建了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施事者:白云;动作:参与《实话实说》栏目谈话;对象:全体观众,包括主持人;结果:主持人疯了。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病院的谈话完全没有效果,白云的谈话完全不是出于实话实说,幽默之效油然而生。
2.3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指特定的社会或文化团体共有的相关意象或者理论,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本身的语言习惯与文化习惯来解释新信息、新事件。当我们欣赏喜剧小品的时候,关于文化方面的知识其实是储存在我们脑海中的,一旦有必要,它将会被用来对新信息的理解和使用当中。在正常的交流中,为了使交流顺畅,说话人会尽力使自己的话语符合对方的文化常识,但是在喜剧小品中,演员通常会故意通过双方的文化差异引起幽默效果的产生。听话人首先都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常识形成一个框架,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听话人不得不推翻自己原有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框架。这种框架迁移通常是喜剧小品幽默效果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例:《不差钱》
鸭蛋:我非常感谢姥爷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太感谢您了,如果您真能把我领上道儿了,我就感谢您八辈儿祖宗……
鸭蛋:我……我代表八辈儿祖宗都感谢您!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您,我做鬼也不会放过您的!
毕福剑:她姥爷……不不不,她爷爷,我听这话怎么那么瘆得慌?
在该段对话中,鸭蛋对于毕福剑能够领她上《星光大道》非常激动也非常感激,而这种感激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鸭蛋无法选择话语来描述自己对毕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她眼里,自己一个人的感谢是不足的,自己的成名是家族的荣耀,所以要带上自己八辈儿祖宗一起感谢;感谢毕老师一个人也是不够的,需要感谢他家所有的祖宗。因而在她的感谢框架中,感谢人和感谢对象都要包括双方的祖辈一起。然而,在平常人的心里,“八辈儿祖宗”通常是用来骂人的,当一个人恨别人到极致,只是骂他一个人觉得不解气就捎带着其祖宗一起来骂了。鸭蛋的认识完全超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该语句的理解,激活了一个独特的新的认识框架,这两种框架产生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从而产生了幽默。
3.结语
框架迁移理论原用于在线笑话的研究,但是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喜剧小品语言,因为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通过突然的转变使得听话人的期望落空。框架迁移理论强调理解过程中典型场景的重要作用,以及语言理解的动态性,而这一点也正是小品中幽默产生的关键所在。以喜剧小品为原型进行研究的作品不少,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以框架迁移理论对赵本山喜剧小品进行过深入分析,本文可以算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引起框架迁移的触发器,至于框架如何产生迁移,新旧信息在新的框架如何融合在一起,都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rown,G
关键词: 赵本山喜剧小品 言语幽默 框架迁移理论
喜剧小品是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舞台表演的繁荣相比,对喜剧小品的专门研究相对要少很多,而专门集中对某一位表演者进行的研究则更少。目前对赵本山喜剧小品的研究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从传记文学角度讲述其明星历程,另一类主要集中在艺术、文化和语言学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喜剧小品中的幽默,以合作原则、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用得最多。框架迁移的角度对于小品中的幽默语篇的研究几乎没有。
1.框架迁移理论
框架的概念最早是由Bateson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行为需要有一些对事件进行元语言层次描写的解释框架,并被应用于人工智能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植根于一定语境中的范畴体系。”框架迁移实际是一种概念修正,它反映了将现存信息在新框架中进行重组的语义重析的操作过程。Seana Coulson(2001)曾以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框架迁移:广告策划要求Gerber在海外某市场使用一个儿童笑脸图案作为其儿童用品的商标。但是当他考察完当地的商标使用方式时,马上就转变了想法。因为当地人习惯以商品内容为商标,他们在理解Gerber的商标时很容易从“儿童用品”这个框架转到“儿童做成的食品”框架的理解中。
框架迁移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最初的期望的突然转变,而最初的期望主要依赖于默认值,也就是说在对相反的信息的缺省中,读者或听者会假定为已有的典型的假设。框架迁移理论能够为小品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该理论强调语言理解的动态性,而这一点也正是小品中幽默效果产生的关键所在。
2.语篇触发器
虽然语言是由词汇和句子组成,但是真正的交流并不只是词汇和句子的简单组合,很多时候都需要参照具体的语境来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Fauconnier(1996)曾经说:“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完整的话语或是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对于语境的分类,语言学家观点各异。语境主要包括语言语境及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通常和情境语境、文化语境联系。
2.1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指的是语篇内各部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线性关系。人们在交流时通常会假定说话人给出来的信息应该都是相互联系、一致的,因而听话人会随之建立起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框架,但是紧接着说话人又会增加一些新的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信息,从而使听话人不得不推翻之前建立起来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框架。
例:《昨天 今天 明天》
崔永元:……大叔要么您说,您现在最想干的事儿是什么?
赵本山:我觉着我们俩现在生活好了,越来越老了,余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过去论天过,现在就应该论秒了,下一步我准备领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度度蜜月。
当听众听到赵说“要领老伴走走比较大的城市”的时候,很快会在心中构建一个包括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框架,然而“去趟铁岭”这样的信息突然出现在听众的耳中的时候,使之不得不推翻先前建立起来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说话人的心理框架,即赵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在他的脑海中,铁岭就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地方了,而这个与人们的常规思维又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2.2情景语境
交流的顺畅不只是语言上的前后一致,还必须注意事件发生的情景语境。情景语境包括这些在特殊的语言事件中限制语义选择的因素、交流的主题、背景、参与者、交流媒介等。比方说日常生活中人们交谈时都会围绕一个固定的话题建立与之相关的认识框架,这样交流的双方就能毫不费力地围绕交流的焦点继续下去。然而在实际的交谈中,人们很少会围绕某一固定话题一直不停地谈下去,除非是一些专门的学术探讨会议。生活中要转换一个话题时,通常都会给对方一点暗示或明示,比方说突然闭口不言,或者直接说“这个我们下次再谈吧”,等等。在喜剧小品中,说话人通常会故意突然的转换话题,使听话人不得不马上转换新的框架,从而产生各种幽默。
例:《昨天 今天 明天》
黑土:你好!你得得瑟瑟还上精神病院给人讲演去了。
白云:嗯。
黑土:讲一天一宿。
白云:怎么的,精神病都出院了。
崔永元:有效果。
黑土:大夫疯了。
白云:哪大夫疯了,我问你?
黑土:崔大夫就疯了。
白云:哪崔大夫?!
黑土:就小崔大夫。
通过黑土和白云之间的对话,听话人很容易构建如下框架:施事者:白云;动作:演讲;对象:精神病患者,包括大夫;结果:精神病患者都出院了。通过该框架,听话人小崔听到“精神病都出院了”,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该演讲十分有效果。谈话到此似乎应该告一段落,但是之后黑土一句“大夫疯了”,迫使小崔包括当时对话人白云都不得不改变先前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真有效果,因为大夫疯了。白云顺着黑土的话题继续交谈,认为并没有大夫疯了,事实上也许也是如此,黑土对该提问不能作出合理回答,马上把大夫的话题转到小崔身上。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有些不协调,其实,黑土的回答构建了一个新的认识框架:施事者:白云;动作:参与《实话实说》栏目谈话;对象:全体观众,包括主持人;结果:主持人疯了。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病院的谈话完全没有效果,白云的谈话完全不是出于实话实说,幽默之效油然而生。
2.3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指特定的社会或文化团体共有的相关意象或者理论,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本身的语言习惯与文化习惯来解释新信息、新事件。当我们欣赏喜剧小品的时候,关于文化方面的知识其实是储存在我们脑海中的,一旦有必要,它将会被用来对新信息的理解和使用当中。在正常的交流中,为了使交流顺畅,说话人会尽力使自己的话语符合对方的文化常识,但是在喜剧小品中,演员通常会故意通过双方的文化差异引起幽默效果的产生。听话人首先都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常识形成一个框架,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听话人不得不推翻自己原有的框架重新构建一个新的框架。这种框架迁移通常是喜剧小品幽默效果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
例:《不差钱》
鸭蛋:我非常感谢姥爷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太感谢您了,如果您真能把我领上道儿了,我就感谢您八辈儿祖宗……
鸭蛋:我……我代表八辈儿祖宗都感谢您!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您,我做鬼也不会放过您的!
毕福剑:她姥爷……不不不,她爷爷,我听这话怎么那么瘆得慌?
在该段对话中,鸭蛋对于毕福剑能够领她上《星光大道》非常激动也非常感激,而这种感激是用言语难以形容的,鸭蛋无法选择话语来描述自己对毕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她眼里,自己一个人的感谢是不足的,自己的成名是家族的荣耀,所以要带上自己八辈儿祖宗一起感谢;感谢毕老师一个人也是不够的,需要感谢他家所有的祖宗。因而在她的感谢框架中,感谢人和感谢对象都要包括双方的祖辈一起。然而,在平常人的心里,“八辈儿祖宗”通常是用来骂人的,当一个人恨别人到极致,只是骂他一个人觉得不解气就捎带着其祖宗一起来骂了。鸭蛋的认识完全超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该语句的理解,激活了一个独特的新的认识框架,这两种框架产生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从而产生了幽默。
3.结语
框架迁移理论原用于在线笑话的研究,但是同样也可以用来解释喜剧小品语言,因为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通过突然的转变使得听话人的期望落空。框架迁移理论强调理解过程中典型场景的重要作用,以及语言理解的动态性,而这一点也正是小品中幽默产生的关键所在。以喜剧小品为原型进行研究的作品不少,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以框架迁移理论对赵本山喜剧小品进行过深入分析,本文可以算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引起框架迁移的触发器,至于框架如何产生迁移,新旧信息在新的框架如何融合在一起,都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row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