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区别与联系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关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极易混淆,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理解
一、搞清二者关系
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针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主要矛盾在一定时期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②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不同。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其他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方向不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性质不起作用。③二者对应的方法论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联系:①“内涵”的共同性: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②“关系”的共同性:二者都是对立统一关系,都和各自的对立面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③“方法”的共同性: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特殊矛盾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均衡论。
二、明确二者适用范围
主次矛盾原理及方法论的适用范围是一个复杂事物(包含诸多矛盾的矛盾体系),一般适用于“办事情”,着眼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及方法论的适用范围则是事物所包含的某个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侧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着眼于对事物的认识,即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与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和判断,分清主流与支流。
三、把握常见名言、警句、俗语
关于主次矛盾,常见的名言、警句、俗语有: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抓大放小”;学会“弹钢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等。
关于矛盾的主次方面,常见的名言、警句、俗语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权衡利弊;“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四、借助关键字眼区分
一些关键字眼对我们选定合适的原理有提示作用。一般说来,抓主要矛盾的关键字眼有“中心”、“重点”、“关键”、“主要”、“主题”、“首要”、“根本”、“多数”、“主导”、“突破口”、“重中之重”等,在遇到这些字眼时,可以考虑运用“主次矛盾”原理。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字眼有“本质”、“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优劣”、“九个指头”等,在遇到这些字眼时,可以考虑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
运用
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具体措施方面,报告把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放在首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认真落实支持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搞好产运销衔接。
联系材料,说明在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方面应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简析 本题考查物价上涨这个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矛盾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考生必须首先牢固掌握“矛盾分析方法”这一知识点,明确其基本内涵。很多考生因为知识要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而造成失分。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对物价上涨这一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十分重视,把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确立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体现了两点论;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把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等等。再次,在表述答案要点时,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 (1)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政府要把防止价格总水平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的措施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
(3)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防止价格上涨要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着手。
(4)坚持重点论,着力解决主要矛盾。防止价格上涨要把促进农产品供给放在首要位置。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关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极易混淆,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理解
一、搞清二者关系
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针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主要矛盾在一定时期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②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地位不同。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其他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方向不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性质不起作用。③二者对应的方法论不同。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要求做工作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
联系:①“内涵”的共同性: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②“关系”的共同性:二者都是对立统一关系,都和各自的对立面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③“方法”的共同性:都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解决特殊矛盾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和克服一点论、均衡论。
二、明确二者适用范围
主次矛盾原理及方法论的适用范围是一个复杂事物(包含诸多矛盾的矛盾体系),一般适用于“办事情”,着眼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及方法论的适用范围则是事物所包含的某个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侧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着眼于对事物的认识,即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与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和判断,分清主流与支流。
三、把握常见名言、警句、俗语
关于主次矛盾,常见的名言、警句、俗语有: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抓大放小”;学会“弹钢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等。
关于矛盾的主次方面,常见的名言、警句、俗语有:分清主流和支流;权衡利弊;“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四、借助关键字眼区分
一些关键字眼对我们选定合适的原理有提示作用。一般说来,抓主要矛盾的关键字眼有“中心”、“重点”、“关键”、“主要”、“主题”、“首要”、“根本”、“多数”、“主导”、“突破口”、“重中之重”等,在遇到这些字眼时,可以考虑运用“主次矛盾”原理。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字眼有“本质”、“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优劣”、“九个指头”等,在遇到这些字眼时,可以考虑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
运用
200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具体措施方面,报告把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放在首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生产,认真落实支持发展生产的政策措施,搞好产运销衔接。
联系材料,说明在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方面应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简析 本题考查物价上涨这个热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矛盾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考生必须首先牢固掌握“矛盾分析方法”这一知识点,明确其基本内涵。很多考生因为知识要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而造成失分。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对物价上涨这一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十分重视,把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确立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体现了两点论;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把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与供应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等等。再次,在表述答案要点时,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 (1)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政府要把防止价格总水平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的措施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
(3)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防止价格上涨要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两方面着手。
(4)坚持重点论,着力解决主要矛盾。防止价格上涨要把促进农产品供给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