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令”不仅仅是减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各中小学不得早于8点安排教学活动;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市民举报一起督查一起,中小学校长是第一负责人……这个被称为北京史上最严的“减负令”,直接迅速地影响了我的家庭。
  那天晚饭后,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拿出了长笛,开始吹起来;半小时后,又打开一本名人传记,津津有味读了起来;然后,又听了一会儿流行歌曲,看了一会儿漫画书;9点半左右,她跟我们说了声“晚安”就休息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要知道,以往她每天晚上忙完作业都是要到9点钟以后的,10点钟能睡觉都相当知足了。
  女儿的这一变化来自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
  由于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们的孩子没有了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的是没完没了苦做作业的枯燥回忆;我们的孩子用尽浑身解数努力提升考试成绩,眼睛近视了,体质下降了……于是,我们的家长开始抱怨社会,这种抱怨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他们长大了依然会对社会抱怨。家长盲目地奔波着,并不断地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不要相信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由于过重的学业负担,我们的孩子对家长、对成年人充满了愤恨。在他们本该玩耍的季节里,他们被“禁锢”在家里或者课堂上。成年人要求他们创新,却不给他们自由遐想的时间和空间,而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奔着考卷去,不停地重复着已有知识的巩固。于是,他们开始逆反,结果,成人们采取更加“禁锢”的方式“牵着”他们走向他们或许并不喜欢的目的地。
  这一纸史上最严的“减负令”,让整个社会感受到了关怀:终于为他们统一减负了。有了政府的依靠,大家都有了归属感。爱祖国爱家乡,就是因为我们有困难有困惑政府能给我们做主。这一纸史上最严的“减负令”,带来了大人对孩子的关怀,我们的孩子在大人关怀下,不仅身心会健康地成长,而且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他们也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所以,“减负令”不仅仅只是个“减负令”。但是,要让“减负令”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政府以及我们大人必须严格贯彻落实,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感受到“减负令”中蕴含着的成年人给予他们的深切关怀。否则,“减负令”就只能是一纸空文。一纸空文的“减负令”带给孩子们的失望会是深刻、久远的。■
  责任编辑/刘 烨
其他文献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当听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西部志愿者,决定为祖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年的时间,我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志愿者的转变,经历了磨砺,摆脱了稚气,放下了依赖,从幼稚走向成熟。参加志愿服务前,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我,在这里学会了感恩,体会到了真正的感动;这里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和尊重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
<正>吉林省四平市六马路小学始建于1942年,现拥有主校和古洞分校两个校区,共有52个教学班,3300多名学生,是四平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首批市级教学开放校。学校坚持"牢记伟
学生在网上曝出我的“雷人语录”,跟帖的人竟然很多。想不到自己曾经无意中说的一些“雷语”,竟给学生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看来“雷人”并不完全是贬义词,老师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适当“雷”一下并无大碍,有时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雷”一下能够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过去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总习惯扮演着严肃正统的角色
在生命的历程里,很多路口是要我们认真走过的,然而,有的时候我们还太年轻,来不及多想就匆匆上路了,就像2004年我走进现在的大学一样。  2008年8月,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在上海接受了团中央的简单培训后,我来到了服务地——贵州省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教师,并担任了六年级的班主任。学校是云贵高原上典型的一所乡村小学,校舍简陋,师资匮乏,而我们的学生更是
我从就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开始,先后做过北京奥运会残运会的志愿者、首都“六一”儿童节游园会志愿者、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志愿者、中国网球公开赛志愿者等等,仿佛从某一刻开始,“志愿者”这个名词便和自己形影不离。  2012年2月,在北京联合大学生化学院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的我以交换生身份来到台湾的建国科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动身之前,我询问了前期交换到台湾的朋友在建国科大的消费情况,得到的答案是“高的有花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