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开设了新课程探究活动,以诵读儿歌童谣,探究童心课堂为切入口开展研讨活动,让趣味儿歌如一剂心灵鸡汤,滋润孩子们的心炙。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一谈如何引领一年级学生读、诵、编儿歌,为儿歌插上七彩之翼展翅高飞,使孩子们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儿歌声中快乐成长。
  
  一、巧设情境叩开体验之趣
  
  阅读指导时,教师应该让跳跃的优美韵律回荡在语文课堂上,让儿歌的美好意境融进孩子们的心里,综观人教版第一册语文教科书,里面就有二十多篇读起来韵味十足的儿歌,如《影子》《小白兔》《雪地里的小画家》《小小竹排画中游》《操场上》《菜园里》等,每一首儿歌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孩子们的内需,儿歌中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契合学生的思想感念,为他们送来了智慧的积淀和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如学习《比尾巴》时,可采用游戏方式导入新课:
  1.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说到哪,你们就摸到哪,比一比谁反应最机灵?摸摸大眼睛,摸摸小耳朵,摸摸细眉毛,摸摸小鼻子,摸摸小嘴巴,摸摸短尾巴!
  2.小朋友们,什么令你们这么好笑呀?找到自己的尾巴了吗?(我们是没有尾巴的)
  3.对了,我们是没有尾巴的,但森林里有很多动物都有尾巴。瞧,他们争先恐后地赶来参加比尾巴大赛呢!小朋友们,比赛就要开始了。谁愿意当一次小小播音员,声音响亮地报一报动物选手的名字。
  动物们各就各位了,他们太高兴了,都神气地翘起了尾巴。孩子们,现在你们都是小小评裁员,下面,我宣布“比尾巴”选拔大赛正式开始。
  鲜活的教学情境,使得一年级学生情绪高涨地走进文本,进入儿歌所表达的情境中,感受字里行间的节奏美,进而乐于朗诵,勤于合作,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诵读涵泳 深化感受之径
  
  儿歌精炼有趣,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活泼,教学时引领孩子们大声朗读,在一次次兴致盎然地读书声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生美。我们知道儿歌以顺口顺心的韵律形式呈现在小朋友们的眼前,也属于韵律活动。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节奏感的培养,如教学校本教材中的《豆叶上,一只蝈蝈在叫》:
  小小的豆叶儿。叫醒一只小甲虫,
  形状像桃,打个呵欠,伸伸懒腰,
  一只小小的蝈蝈,叫来一只小蜻蜓,
  在豆叶上叫。 扇扇翅膀,跳个舞蹈。
  1.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读这首儿歌。
  2.你读我听,请同桌同学相互评议,及时正音。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强调儿歌一边拍手一边读。
  4.引领学生配上动作与表情,进行表演读。
  5.小组合作读,分小组汇报读,合上轻松的旋律读。
  一首儿歌宛若一座与儿童心灵沟通的桥梁,可以让孩子们对社会生活及自然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让他们乐于发现学习儿歌的乐趣,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凑书的快慰。
  
  三、妙语生花拓宽思维之源
  
  在每位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善于发现、敢于探索的孩子。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熟读吟咏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编一编儿歌,如教学了儿歌《小雨点》后,让学生想一想:可爱的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又怎么样了呢?请小朋友们也来试着编一编吧。请看学生写出的儿歌两首: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到大海里,
  大海起浪花。
  落在沙漠里,
  沙漠咧开嘴。
  落到果园里,
  果子甜又甜。
  小雨点,
  沙沙沙。
  落到菜园里,
  蔬菜青又青。
  落在高山上,
  树叶更翠绿。
  落到田野里,
  禾苗笑眯眯。
  教师要练就锐眼,善做有心人,使一年级学生入眼、入耳、人心地学习儿歌,抓住学习中的每一个机缘,有机地引导他们编一编儿歌,使儿歌成为孩子口语交际的需要,为低年级学生学写几句话夯实根基,使儿歌成为小朋友们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
  儿歌是低年级儿童心灵的鲜花,是清爽的和风,是活泼的清泉。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在学生的心间播种语言的种子、想象的种子、精神成长的种子,在这畦肥沃的土壤上敢于创编。学生们在儿歌世界里,吮吸着诗作文化的养料,浸润着诗歌文化的醇美,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丝丝缕缕,温柔地触摸学习中的点点滴滴,一股股创作的激情在心中如潮涌般翻腾,用童稚之声不断实现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其他文献
虽说学贵有疑,但是怎样疑,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练就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促进学生提问    对于提出问题,学生往往感到茫然,究其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学生的害羞心理,缺少提问的信心。为此,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提问。  1 激趣提问。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廉颇与
期刊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程度不同地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在世纪之交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是社会各界批评最多的话题。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已倡导“导而弗牵”,然而过去语文教学中的流弊恰是一个“牵”字。其通常的表现是:老师通过钻研教材,先精心编拟教案
期刊
课堂是动态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随堂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一些教学细节中,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我们教师表现出灵活的教学机智。  在上《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们研读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然后品读该句。可是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怎样将学生的目光引回到我的问题上来呢?我仔细一听,临时设计问题:青蛙
期刊
回顾我们的习作批改,大致是这样的:翻开一篇习作,教师边看边改,从错别字、标点符号到语句、段落乃至篇章,都要逐一纠正,甚至帮助润色、补充内容,然后绞尽脑汁写上眉批和总批。批阅数篇下来,评语往往是诸多雷同。这样的批改不仅耗费教师大量脑力与体力,而且批改完全班学生习作需要漫长的时间,以致于评讲时学生对自己写了些什么已经淡忘了许多,教师也因时过境迁只能泛泛而谈。此时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习作,一般只看等第,很少
期刊
每一学期教习作,我都习惯预先揣摩一下习作内容,然后调整习作顺序,甚至更换习作内容。这一次,我把《习作2》安排的修改习作的训练,提前到了《习作1》的时间上,我觉得,本学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就有“自主修改作文”这样重要的一条,不如就在学期的开始,渗透且强化这个必须贯彻始终的概念与做法。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征求了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习作2》的内容和时间,都发生了情有可原的变化。  批改“
期刊
习作教学中,我常常思考学生进入三年级,如何让他们轻轻松松步上习作的坦途?为此,我做了一些探索,积累。    一、积累素材——自由地读    厚积才能薄发。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学生只有吸收贮存得多,才能自由地表达。因此,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读好用好语文课本。每读一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粒粟。例如,学生在学完了课文《拉萨的天空》后,当写“秋姑
期刊
陶行知的写作教学思想倡导“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如何让学生回归生活、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来进行轻松习作呢?笔者认为要重点抓住以下三点:    一、生活状态的真实,习作要呼唤真情的回归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撷取生活中一朵朵真实而又精彩的浪花,来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记得去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一场大雪给南方的学生带来了久违的快乐,带来了无比的甜蜜。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赏雪
期刊
一、导入检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石榴》。(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小作者浏览了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并且精读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告诉老师,学得怎样?  生:(很自信地)学得很好。  师:真自信,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该这样,要相信自己做得好。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点评]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有了自信心,不敢做
期刊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是直接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    一、预习的设计    1 掌握基本方法。教师让学生预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出具体的预习目标让学生参考自学。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第三步:查,即查
期刊
我感谢七彩语文,感谢这块神奇的土地!  这块神奇的土地,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自然。在《广玉兰》《夹竹桃》《海底世界》《雪儿》《荷花》《燕子》……之中,孩子们看到了自然的奇妙,了解了自然的慷慨,知道了自然的赠与,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大自然在他们面前展开了自己的风姿,又怎能不让他们全身心地去爱呢?  这块神奇的土地,是一个博大的科学世界。从《航天飞机》到《水上飞机》,从《梦圆飞天》到《火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