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一个必学的课程内容就是实心球,且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该运动实际上是力量、速度的结合,要想做好实心球运动,那么必须具备足够的力量,在投掷过程中重点放在投掷速度方面。其好坏直接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即速度、角度以及高度,充分说明实心球对技术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中考体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实心球。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与此同时,教师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没意思,长此以往,就会让实心球学习成为单一的投掷练习,从而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效率,并造成学生成绩的下降。
关键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身体、心理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实心球兴趣的同时,对他们的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对我国初中实心球教学现状的了解,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学缺乏科学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为提高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增设了实心球项目,旨在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实心球的训练与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继而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初中实心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初中体育教材中了解到,关于实心球教学的内容比较匮乏,且教师并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并未结合各年级学生身体、心理的实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造成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成绩不理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实心球教学现状的了解,教材未设置充分内容,就使得教师对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参考,而自身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另外,对各年级实心球的教学来看,其目标有所差别,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结合各年级学生主要特征,制定明确的教學目标。
(二)教学缺乏科学性
没有联系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从而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够通过实心球运动得到有效锻炼。除此之外,教师没有准确掌握训练频率时间,从而造成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实际教学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三)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
从教师实心球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教师为方便实际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划分,同时,将划分后的每一个部分分开进行教学。由此,就不能保证教学各内容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失去其整体性,造成实际教学缺乏系统性,除此之外,对学习内容模糊不清。
二、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要注意科学性和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中,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首先要注意训练过程中的科学和适度。由于核心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是锻炼人体的肌肉收缩能力,包括一次性收缩能释放出的最大力量及反复收缩的次数,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核心力量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初中生的肌肉群尚在发育中,如果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肌肉能力极限,就容易出现肌肉损伤等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应循序渐进[1]。具体来说,教师可将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层层递进。第一个阶段,教师可测试学生当前的核心力量训练重复极限,为学生设计一套动作,让学生模仿,如果学生能承受九至十次的模仿强度,证明此时的训练强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二个阶段,此时学生已经适应了九至十次的模仿强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重量,引导学生逐步强化肌肉群。第三个阶段,教师可固定学生的力量训练频率,让学生保持已有的力量水平。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学生认为当前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后面的力量训练,要及时告知教师,然后教师可进行微调。每一组力量训练之间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二)要注意组织纪律性
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训练纪律。如果学生不遵守教师定下的组织纪律,盲目进行过度训练,或者随意减少训练,会无法适应之后的训练内容,让自己落后于整体训练进度。一些学生因体育训练内容较难,不愿意主动参与力量训练。教师狠抓训练纪律,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方便后续教学项目的展开。
(三)有效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参与度
为了提升力量素质练习效果,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让学生展示近段时间来核心力量练习的成果,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以此来激发其练习动力,提升课堂参与度。但是教师也应该把握好度,避免学生因过于看重胜负而忽视了训练的科学性[2]。
(四)要注意因材施教
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依据学生体质的差异,也可以是性格的区别,还要考虑个人病史等因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比如平板撑爬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教师发现学生甲上臂受过伤,学生乙体格比较瘦弱,因而针对这两位学生进行了训练强度的调整。原本的训练内容里十步平板撑爬行,教师允许学生甲通过膝盖支撑来减少上臂压力完成训练任务,而对学生乙则直接减少平板撑爬行步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力量训练中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优化训练方案。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训练视频,引导学生设计自身的核心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并将训练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及时对训练方式进行调整。
三、结语
实心球,要想投得又远又省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到科学理性认知,从严谨严肃的技术性训练到活泼好玩的玩乐性训练,从专注个人的聚焦训练到关注大众的普适训练,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将实心球运动很好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丰盈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永宏.初中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教学策略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
[2]李志.PBL 教学法在初中实心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9.
关键词: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身体、心理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激发学生学习实心球兴趣的同时,对他们的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对我国初中实心球教学现状的了解,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学缺乏科学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为提高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增设了实心球项目,旨在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实心球的训练与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继而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初中实心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初中体育教材中了解到,关于实心球教学的内容比较匮乏,且教师并没有积累丰富的经验,并未结合各年级学生身体、心理的实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造成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成绩不理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实心球教学现状的了解,教材未设置充分内容,就使得教师对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参考,而自身未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另外,对各年级实心球的教学来看,其目标有所差别,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结合各年级学生主要特征,制定明确的教學目标。
(二)教学缺乏科学性
没有联系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盲目性,从而使得一些学生不能够通过实心球运动得到有效锻炼。除此之外,教师没有准确掌握训练频率时间,从而造成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实际教学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三)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
从教师实心球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教师为方便实际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划分,同时,将划分后的每一个部分分开进行教学。由此,就不能保证教学各内容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失去其整体性,造成实际教学缺乏系统性,除此之外,对学习内容模糊不清。
二、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要注意科学性和适度性
在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中,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首先要注意训练过程中的科学和适度。由于核心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是锻炼人体的肌肉收缩能力,包括一次性收缩能释放出的最大力量及反复收缩的次数,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核心力量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初中生的肌肉群尚在发育中,如果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的承受能力,以及肌肉能力极限,就容易出现肌肉损伤等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应循序渐进[1]。具体来说,教师可将核心力量训练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层层递进。第一个阶段,教师可测试学生当前的核心力量训练重复极限,为学生设计一套动作,让学生模仿,如果学生能承受九至十次的模仿强度,证明此时的训练强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二个阶段,此时学生已经适应了九至十次的模仿强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重量,引导学生逐步强化肌肉群。第三个阶段,教师可固定学生的力量训练频率,让学生保持已有的力量水平。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如果学生认为当前的体力不足以支撑后面的力量训练,要及时告知教师,然后教师可进行微调。每一组力量训练之间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二)要注意组织纪律性
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守训练纪律。如果学生不遵守教师定下的组织纪律,盲目进行过度训练,或者随意减少训练,会无法适应之后的训练内容,让自己落后于整体训练进度。一些学生因体育训练内容较难,不愿意主动参与力量训练。教师狠抓训练纪律,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方便后续教学项目的展开。
(三)有效提升学生竞争力和参与度
为了提升力量素质练习效果,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让学生展示近段时间来核心力量练习的成果,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以此来激发其练习动力,提升课堂参与度。但是教师也应该把握好度,避免学生因过于看重胜负而忽视了训练的科学性[2]。
(四)要注意因材施教
核心力量的素质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依据学生体质的差异,也可以是性格的区别,还要考虑个人病史等因素。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比如平板撑爬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教师发现学生甲上臂受过伤,学生乙体格比较瘦弱,因而针对这两位学生进行了训练强度的调整。原本的训练内容里十步平板撑爬行,教师允许学生甲通过膝盖支撑来减少上臂压力完成训练任务,而对学生乙则直接减少平板撑爬行步数。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力量训练中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优化训练方案。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训练视频,引导学生设计自身的核心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并将训练中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及时对训练方式进行调整。
三、结语
实心球,要想投得又远又省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到科学理性认知,从严谨严肃的技术性训练到活泼好玩的玩乐性训练,从专注个人的聚焦训练到关注大众的普适训练,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将实心球运动很好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丰盈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永宏.初中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教学策略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
[2]李志.PBL 教学法在初中实心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