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以来,辽宁农业信息化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在生产统计、市场监测、预警工作方面尤为突出,信息中心一直把农业生产统计和市场价格监测工作作为服务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农业信息化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实现农产品市场服务、生产有效管理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与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于服务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着重表现在:
(一)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辽宁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在辽宁部署的主要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的基点调查县为基础和依托,结合本省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健全了市场监测体系。一是粮油市场监测体系,针对原粮品种的购销价格,成品粮出库(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在全省各市、县粮食局、各级粮库、粮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设立价格监测点100个,每周二、周五各采集一次;二是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监测体系。在全省14个市,设立16个批发市场,监测各类蔬菜、水果价格,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三是超市农产品零售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市县两级超市设立49个监测点,就超市销售的粮油、蔬菜、水果、畜水产品零售价格进行监测,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四是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跟踪监测体系。通过国际互联网、业务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覆盖省内、国内、国际30多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五是农资终端价格监测体系,成立信息联盟,由306个农资经营点上报最新农资销售价格及销售情况。六是12316热线电话农产品产地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设立2000个12316热线联络户,作为各种农产品产地价格的监测点,通过制定信息采集标准和工作规范,加强对各地市场信息员的定期培训,各地信息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省、市、县三级专职农产品价格监测信息员达到171名,乡村两级农产品产地价格联络户信息员达2000名。
(二)建立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
市场监测体系工作的不断完善,品种上基本覆盖了粮油、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各类农产品;价格种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地域上以省内为主,同时覆盖国内、国际。为了更有效地积累和使用数据,辽宁省加强市场价格的数据仓库建设,依托全省粮油价格报送系统、全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价格报送系统、12316金农热线价格报送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类价格以数据库仓库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分类存储。通过数据仓库建设,一是规范了数据采集标准,实现各类价格的可持续存储积累,目前已经积累了近10年的价格数据;二是实现价格数据的高效共享,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分析人员、省农委内部有关处(室)都可以共享数据仓库的价格数据,用于分析决策。三是实现价格数据分布使用。数据仓库的价格来自于全省各市、县农委信息中心、批发市场等价格报送员,他们可以随时查询、浏览曾经报送的数据,并通过这些价格数据进行开展分析预测工作。2014年,依托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的农产品价格数据大盘正式运行。
(三)做好数据分析,服务生产决策
农产品市场监测工作为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全省市场监测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共创办过20多种农业信息分析产品,常规情况下保证10种信息分析产品。其中,利用“12316”热线采集来农产品产地价格及市场动态信息,6年累计编发《金农市场分析》9500多期、《农产品价格日报》1825多期。辽宁省农委作为“辽宁省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每个月都要参加全省的物价形势分析会议,根据价格监测情况能及时提供全省粮食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同时,让广大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及时了解了农产品价格行情,扩大了数据和分析预测的发布渠道,基本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分析在辽宁金农网同步发布。与《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辽宁乡村台每周五嘉宾主持现场连线农民咨询,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一周两次播报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利用《辽宁新闻》、《黑土地》等节目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和市场分析内容,为农民生产、市民消费等方面提供了多元化信息服务支持,扩大了市场监测分析的影响力,为平抑农产品市场价格作出了贡献。
(四)突出市场监测预警的主导地位,打造监测预警队伍
“十一五”以来,辽宁农业信息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在农业预警工作开展方面尤为突出,在预警体系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实现农业各方面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信息中心依托农业部基点调查工作体系建立起部、省、市、县、乡、村的纵向协作体系,同时也建立起包含省直单位、委内单位、省内涉农企业的横向合作联系网络,利用各方面资源,促进宏微观方面的结合,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与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造了助于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决策的信息产品,在服务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辽宁已经建立起近40人的具备常规实施和突发应急能力的分析预警工作队伍,专业涵盖农经、农学、国贸、社会学等领域。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信息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警机制,监测地震可能带来的农产品、水产品价格变化,并形成相关信息分析产品报送给省委省政府等部门,尽可能给领导决策带来一些参考并服务于省内农业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农业信息体系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开通运行,信息中心为主会场,以远程会议、远程会商、远程诊断、远程监测为手段的新型服务形式得到有效利用,并将实现更多服务内容的有效对接,农业预警中心目标的实现将不再遥远。
继往开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辽宁省农业信息工作发展实际,在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中心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强化预警体系队伍,建立广泛合作体系。强化队伍素质,引进更多人才,包括与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实现农业管理服务部门、市场及生产者的连接,增强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的宏观调控性。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农业预警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成果被引进到农业发展领域,使综合预警平台设想能够实现,综合反映省内农业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状态,如:农业预警会商系统工程等。
——加强信息发布,实现网络对接。发挥现代技术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声讯热线、短彩信、LED终端显示设备等载体,多渠道进行信息发布,如生产信息(包括气象、农技等)、供求信息、消费引导等,最终实现产销对接,实现农户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网上对接服务。
——巩固完善现有成果,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继续完善基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水平,充分发挥引导、示范、牵动和辐射作用,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定期组织专家会商分析,将生产进度、市场变化、灾情状况、发展趋势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使信息中心成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指导生产、调控市场、发布信息的指挥中心。
(一)健全市场监测体系
辽宁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在辽宁部署的主要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测的基点调查县为基础和依托,结合本省工作实际不断拓展、健全了市场监测体系。一是粮油市场监测体系,针对原粮品种的购销价格,成品粮出库(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在全省各市、县粮食局、各级粮库、粮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设立价格监测点100个,每周二、周五各采集一次;二是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监测体系。在全省14个市,设立16个批发市场,监测各类蔬菜、水果价格,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三是超市农产品零售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市县两级超市设立49个监测点,就超市销售的粮油、蔬菜、水果、畜水产品零售价格进行监测,每周二、周四各采集1次。四是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跟踪监测体系。通过国际互联网、业务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覆盖省内、国内、国际30多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五是农资终端价格监测体系,成立信息联盟,由306个农资经营点上报最新农资销售价格及销售情况。六是12316热线电话农产品产地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设立2000个12316热线联络户,作为各种农产品产地价格的监测点,通过制定信息采集标准和工作规范,加强对各地市场信息员的定期培训,各地信息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省、市、县三级专职农产品价格监测信息员达到171名,乡村两级农产品产地价格联络户信息员达2000名。
(二)建立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
市场监测体系工作的不断完善,品种上基本覆盖了粮油、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各类农产品;价格种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地域上以省内为主,同时覆盖国内、国际。为了更有效地积累和使用数据,辽宁省加强市场价格的数据仓库建设,依托全省粮油价格报送系统、全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价格报送系统、12316金农热线价格报送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类价格以数据库仓库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分类存储。通过数据仓库建设,一是规范了数据采集标准,实现各类价格的可持续存储积累,目前已经积累了近10年的价格数据;二是实现价格数据的高效共享,辽宁省农委信息中心分析人员、省农委内部有关处(室)都可以共享数据仓库的价格数据,用于分析决策。三是实现价格数据分布使用。数据仓库的价格来自于全省各市、县农委信息中心、批发市场等价格报送员,他们可以随时查询、浏览曾经报送的数据,并通过这些价格数据进行开展分析预测工作。2014年,依托积累的数据资源开发建设的农产品价格数据大盘正式运行。
(三)做好数据分析,服务生产决策
农产品市场监测工作为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全省市场监测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共创办过20多种农业信息分析产品,常规情况下保证10种信息分析产品。其中,利用“12316”热线采集来农产品产地价格及市场动态信息,6年累计编发《金农市场分析》9500多期、《农产品价格日报》1825多期。辽宁省农委作为“辽宁省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每个月都要参加全省的物价形势分析会议,根据价格监测情况能及时提供全省粮食和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同时,让广大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及时了解了农产品价格行情,扩大了数据和分析预测的发布渠道,基本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分析在辽宁金农网同步发布。与《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辽宁乡村台每周五嘉宾主持现场连线农民咨询,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一周两次播报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利用《辽宁新闻》、《黑土地》等节目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和市场分析内容,为农民生产、市民消费等方面提供了多元化信息服务支持,扩大了市场监测分析的影响力,为平抑农产品市场价格作出了贡献。
(四)突出市场监测预警的主导地位,打造监测预警队伍
“十一五”以来,辽宁农业信息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在农业预警工作开展方面尤为突出,在预警体系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均有建树,在实现农业各方面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信息中心依托农业部基点调查工作体系建立起部、省、市、县、乡、村的纵向协作体系,同时也建立起包含省直单位、委内单位、省内涉农企业的横向合作联系网络,利用各方面资源,促进宏微观方面的结合,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监测与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造了助于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决策的信息产品,在服务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辽宁已经建立起近40人的具备常规实施和突发应急能力的分析预警工作队伍,专业涵盖农经、农学、国贸、社会学等领域。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信息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警机制,监测地震可能带来的农产品、水产品价格变化,并形成相关信息分析产品报送给省委省政府等部门,尽可能给领导决策带来一些参考并服务于省内农业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农业信息体系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开通运行,信息中心为主会场,以远程会议、远程会商、远程诊断、远程监测为手段的新型服务形式得到有效利用,并将实现更多服务内容的有效对接,农业预警中心目标的实现将不再遥远。
继往开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辽宁省农业信息工作发展实际,在农业农村经济预警方面中心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强化预警体系队伍,建立广泛合作体系。强化队伍素质,引进更多人才,包括与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实现农业管理服务部门、市场及生产者的连接,增强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的宏观调控性。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农业预警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成果被引进到农业发展领域,使综合预警平台设想能够实现,综合反映省内农业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状态,如:农业预警会商系统工程等。
——加强信息发布,实现网络对接。发挥现代技术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声讯热线、短彩信、LED终端显示设备等载体,多渠道进行信息发布,如生产信息(包括气象、农技等)、供求信息、消费引导等,最终实现产销对接,实现农户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网上对接服务。
——巩固完善现有成果,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继续完善基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水平,充分发挥引导、示范、牵动和辐射作用,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定期组织专家会商分析,将生产进度、市场变化、灾情状况、发展趋势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使信息中心成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指导生产、调控市场、发布信息的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