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四次创业百折不挠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身边的世界充斥着太多的失败,当很多人的眼睛开始混沌、精神开始麻木,当很多人越来越难以保持那份干一番事业的激情,他却在每次失败后迅速站起来,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着自己。他就是慧峰信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一个在享受创业的过程中,与身边的人和物用精神来沟通的人。
  
  从打工到创业
  
  手捧着咖啡的陈宇,显示出一种低调和优柔。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宇的做事风格是执着而有力量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果敢,成就了他和他今天的事业。
  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宇到一家台湾公司做网络技术员。那家公司是当时国内第一家竞价式拍卖网站,类似于今天的易趣。他回忆说,自己刚加入时,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正在做第三轮融资并准备上市。那时国内的网络带宽有限,互联网开展的增值业务很少,网络公司的运营成本相当于现在的10倍,但公司自认为资金充裕,花费大量资金租用体面的办公场所。之后,在一次与腾讯公司的合作谈判中,双方因20万美元的差价迟迟难以达成共识,其实筹措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难事,但公司高层却一直未能做出决定,最终合同被其他公司抢走了。与腾讯合作失败加上2001年互联网行业降温,公司越来越不景气,员工纷纷离职,陈宇也离开了那家公司。
  离职后的陈宇开始走上创业之路。2001年,一家医药行业的公司找到他,希望他能负责公司的原料采购,凭借着读研期间在HP专业服务部做项目的经验,陈宇加入了该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并占有一小部分股份。这家子公司维持了一年多时间,期间做成了中国最大的一笔网上原料采购业务,为母公司节省了3000多万元。之后,陈宇打算收购下游一些主要做药品零售的公司,但母公司却在这个时候出了些问题,使他不得不黯然地离开这个行业。这是陈宇的第一次创业,尽管只占很少一部分股份,却是他创业生涯迈出的第一步。
  
  百折不挠
  
  再次品尝了失败苦果的陈宇一时找不到方向。当时正值互联网行业的低潮期,而传统计算机行业的商品买卖又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把精力投入到技术开发领域。
  2002年,陈宇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也是他第一次自己投资做一件事情。他与另外两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专做新产品的公司,三人总共投入了几十万元。基于其中一个朋友的专利技术,公司主要生产中控盒,这种产品可以连接报警器,通过呼机和手机实现报警功能。陈宇他们的产品需要在房屋设计阶段加装,而大多数开发商不肯在这方面投入。他们的产品面世后曾在一个小区进行试装,效果不错,但之后的推广却不尽理想。后来,最初的启动资金已经不足以维持公司的运转,陈宇只能选择放弃。
  2004年,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开始转行做新材料开发,这令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对此,陈宇的想法是,新材料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是可控的,比起软件开发风险相对小很多。
  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加上在经济方面不是很宽裕,这次创业他变得谨慎了许多。起初,他并没有投入很多资金,只是通过其他形式为研发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并一直观察,当产品成型进入生产线时再投资。这期间,他同时帮别人做一些软件开发借以安身立命。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主要研发人员的中途去世,公司在支撑一年后终于无法继续下去,陈宇的第三次创业同样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创业
  
  几次创业的失败使陈宇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陈宇发现,互联网正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不同的网络产品来满足,所以跟踪、把握、引导和创造这种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2005年5月的一天,陈宇遇到了昔日的同学王念峰,在聊天过程中他们谈到网上支付,并发现他们有很多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近年来互联网通讯费用降低,带宽增加以及托管费用的降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上支付,从而形成了网上交易的合法机制。网上支付成本降低,大量软件开始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但这种模式缺乏一种通用的安全机制。由此,陈宇似乎看到了第四次创业的契机。
  经过考察,陈宇了解到国外有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很多插件可以免费下载,他开始思考能否将这种模式应用到软件守护上。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依然采取先观察再投入的方式,首先投入十几万元资金做前期技术研发,当技术产品初步成型后再作为股东加入。所以从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陈宇与王念峰一直保持着一种协作关系。直到2006年年底,他们合作创办公司,陈宇真正介入公司管理,后期投入500多万元。
  目前,他们的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已经建立了网上商城,与版权保护系统、认证系统共同为软件产品进行全程式的服务,与连邦软件、百汇数字星空、软件屋等进行了平台级的合作,并与上海捷诚、大连天维、妙手财务、无忧财务、思创银联、神州创世等多家软件生产和销售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还针对共享的软件研发者提供灵活的、定制式的平台服务,网上商城注册产品商已有300多家。
  喜欢与人合作是他的性格,懂得分享是一名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他说,当今社会无论从资金还是经验方面来看,一个人做事情是很难成功的。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追求的追求者。这就是陈宇,在创业的急流里,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不断体会着波云诡谲的市场竞争中的美。
  当身边的世界充斥着太多的失败,当很多人的眼睛开始混沌、精神开始麻木,当很多人越来越难以保持那份干一番事业的激情,他却在每次失败后迅速站起来,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着自己。他就是慧峰信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一个在享受创业的过程中,与身边的人和物用精神来沟通的人。
  从打工到创业
  手捧着咖啡的陈宇,显示出一种低调和优柔。然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宇的做事风格是执着而有力量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果敢,成就了他和他今天的事业。
  2000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宇到一家台湾公司做网络技术员。那家公司是当时国内第一家竞价式拍卖网站,类似于今天的易趣。他回忆说,自己刚加入时,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正在做第三轮融资并准备上市。那时国内的网络带宽有限,互联网开展的增值业务很少,网络公司的运营成本相当于现在的10倍,但公司自认为资金充裕,花费大量资金租用体面的办公场所。之后,在一次与腾讯公司的合作谈判中,双方因20万美元的差价迟迟难以达成共识,其实筹措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难事,但公司高层却一直未能做出决定,最终合同被其他公司抢走了。与腾讯合作失败加上2001年互联网行业降温,公司越来越不景气,员工纷纷离职,陈宇也离开了那家公司。
  离职后的陈宇开始走上创业之路。2001年,一家医药行业的公司找到他,希望他能负责公司的原料采购,凭借着读研期间在HP专业服务部做项目的经验,陈宇加入了该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并占有一小部分股份。这家子公司维持了一年多时间,期间做成了中国最大的一笔网上原料采购业务,为母公司节省了3000多万元。之后,陈宇打算收购下游一些主要做药品零售的公司,但母公司却在这个时候出了些问题,使他不得不黯然地离开这个行业。这是陈宇的第一次创业,尽管只占很少一部分股份,却是他创业生涯迈出的第一步。
  百折不挠
  再次品尝了失败苦果的陈宇一时找不到方向。当时正值互联网行业的低潮期,而传统计算机行业的商品买卖又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把精力投入到技术开发领域。
  2002年,陈宇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也是他第一次自己投资做一件事情。他与另外两个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专做新产品的公司,三人总共投入了几十万元。基于其中一个朋友的专利技术,公司主要生产中控盒,这种产品可以连接报警器,通过呼机和手机实现报警功能。陈宇他们的产品需要在房屋设计阶段加装,而大多数开发商不肯在这方面投入。他们的产品面世后曾在一个小区进行试装,效果不错,但之后的推广却不尽理想。后来,最初的启动资金已经不足以维持公司的运转,陈宇只能选择放弃。
  2004年,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开始转行做新材料开发,这令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对此,陈宇的想法是,新材料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是可控的,比起软件开发风险相对小很多。
  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加上在经济方面不是很宽裕,这次创业他变得谨慎了许多。起初,他并没有投入很多资金,只是通过其他形式为研发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并一直观察,当产品成型进入生产线时再投资。这期间,他同时帮别人做一些软件开发借以安身立命。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主要研发人员的中途去世,公司在支撑一年后终于无法继续下去,陈宇的第三次创业同样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创业
  几次创业的失败使陈宇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陈宇发现,互联网正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的需求,这些需求需要不同的网络产品来满足,所以跟踪、把握、引导和创造这种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2005年5月的一天,陈宇遇到了昔日的同学王念峰,在聊天过程中他们谈到网上支付,并发现他们有很多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近年来互联网通讯费用降低,带宽增加以及托管费用的降低,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上支付,从而形成了网上交易的合法机制。网上支付成本降低,大量软件开始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价格也越来越低,但这种模式缺乏一种通用的安全机制。由此,陈宇似乎看到了第四次创业的契机。
  经过考察,陈宇了解到国外有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很多插件可以免费下载,他开始思考能否将这种模式应用到软件守护上。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依然采取先观察再投入的方式,首先投入十几万元资金做前期技术研发,当技术产品初步成型后再作为股东加入。所以从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陈宇与王念峰一直保持着一种协作关系。直到2006年年底,他们合作创办公司,陈宇真正介入公司管理,后期投入500多万元。
  目前,他们的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已经建立了网上商城,与版权保护系统、认证系统共同为软件产品进行全程式的服务,与连邦软件、百汇数字星空、软件屋等进行了平台级的合作,并与上海捷诚、大连天维、妙手财务、无忧财务、思创银联、神州创世等多家软件生产和销售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还针对共享的软件研发者提供灵活的、定制式的平台服务,网上商城注册产品商已有300多家。
  喜欢与人合作是他的性格,懂得分享是一名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他说,当今社会无论从资金还是经验方面来看,一个人做事情是很难成功的。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追求的追求者。这就是陈宇,在创业的急流里,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不断体会着波云诡谲的市场竞争中的美。
其他文献
乡村里随处可见的泥巴能卖钱,而且价格不菲,巴掌大的那么一块能卖上几十块钱,这也许是谁都不会相信的事情。然而,就是这个魏小雨,她做到了。   魏小雨原本是在重庆打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家政服务员,然而,她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们愿意玩泥巴这一商机,三年下来,她靠卖泥巴净赚了60万元。     心思敏锐 哄孩子玩泥巴玩出商机     今年35岁的魏小雨出生于四川省南部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因为家穷,她自娱
期刊
我来自江苏常州,中专毕业。从小受家里影响,对做生意很有兴趣。我有1.5万元的压岁钱,又跟妈妈借了3万元就做起了生意。  中专第三年要外出实习,当时我学的是美容美发专业,其实我不喜欢,总觉得小姑娘家做这个别人会瞧不起,但专业成绩还不错。实习前我向老师保证,毕业考试绝对通过,随后独自跑到山东淮坊姐姐那里。当时市中心和平路上有一家门面关着,我跑去问一下,房租是1.8万/年,我觉得市口不错。让妈妈来了一趟
期刊
千金散尽还复来     从四川宜宾嫁到浙江海宁的陶敏不满足只在亲戚的工厂中打工,而是开始想着要自己做。她的想法很简单,但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让她为难:没有资金。当时陶敏全部的资金只有自己靠打工攒下的1.3万元,即使是在1995年,这也不够。怎么办?当时她知道婆婆手头有3万元,于是磨着向婆婆借。她善磨,钱到底借来了。   她用3万元买机器,1.3万元租赁一个铺位,在全部资金用完后,她硬是靠赊来一些皮
期刊
石家庄南三条批发市场内店铺林立,在众多同行的簇拥之下,程卫华做的这个内衣批发生意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小买卖。可是程卫华为自己的这桩小买卖可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硬是把看着不起眼的小买卖做成了大生意。如今,程卫华代理了几个内衣和睡衣品牌,在业内也算是小有名气。程卫华说,她名片上的总经理头衔一点也不打折扣,因为她要把自己的生意再做大,将来完全按照公司化的模式运作。     35岁的销售员
期刊
一张30元钱的牛皮,就是“食草堂”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企业的全部投入。“食草堂”,一间风格古朴的手工皮具生产总部,一家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品设计制作公司,拥有140多家加盟连锁店的艺术品销售连盟。   “食草堂”专卖店的总舵主名叫牛合印,河北人。1995年他开始从事皮艺制作,1997年创建“食草堂”。牛合印姓牛,希望自己拥有牛的品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食草堂”由此而来。     艺术
期刊
“知命总裁不知命的创业凄凉”    50岁、执行总裁,两个词加在一起,应是和阅历、资源、成功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本文这位50岁的执行总裁,在创业后却和失败、困境、凄凉联系在了一起。殊不知,职场中许多高级经理人的创业都是在逃离火海,而不是选择希望。悲剧由此注定。  很多场合你都会听到那些演讲大师们在鼓噪:“创业不分年龄大小!随即举出一到两位高龄创业成功的案例。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成功者毕竟只是万分之一
期刊
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留美女硕士吴娟,开创了独特的用动物做婚礼嘉宾的先河,此举不仅使她收获了500万美金,也收获了甜密的爱情……     “新意思”搞出大创意     2002年,22岁的苏州姑娘吴娟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曼哈顿攻读环境工程硕士学位。课余时间,她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跨国贸易公司做兼职中文翻译。公司28岁的部门经理布利特是一个热情的美国小伙子,对吴娟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吴娟的父母是苏州吴桥一
期刊
同是开在兴旺商区饰品单元、相同经营面积的小店,为什么有的生意失败有的生意勉强维持温饱而有的生意却蒸蒸日上?谭先生以其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求新求变应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他通过引进全市首创的点心饰物新品,全面改造流行前线的饰品小店,将一份顶手来的小生意做得活色生香,月收入扶摇直上突破万元大关。     成功经验    居安思危、全面创新,是谭先生成功的关键。他不仅首创了市场新品点心饰物,而且还改装
期刊
从十六大提出“一村一品”的建议以来,各地都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拓宽致富渠道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今天,笔者结合通化县实际谈谈如何能更好地利用一村一品兴农富民。     一、走特色精品之路,选准项目    盲目上项目是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选择适合本区域气候、地域特征的致富项目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通化县富江乡针对该乡山林资源匮
期刊
每年,我国都有成千上万的现役军人退伍回乡。这些20出头的“老兵”们回乡之后的就业问题,往往成了当地政府和他们个人非常棘手的难题。    在南京,有一个叫范庆学的退伍兵,因为没有高文凭和谋生技能,虽然一年内几次打工失败,但他最终却凭借军人的优势,以卖“苦”为生,在3年内竟然赚到了100万元!他到底是靠怎样的招数成功的呢?    异想天开:退伍大兵想开“吃苦公司”    今年27岁的范庆学出生在山东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