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积累丰富的经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主动钻研,为培养新型的科技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科技型人才,我们要从小做起,认真对待自然科学教学。对此,学科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
  一、良好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可知,学习自然科学必备的一个能力即为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好科学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古往今来一些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是在持久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取得的,如牛顿就是不断地观察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观察并做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在不断地观察与实验中,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因此,要学好科学,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全方面地、多角度地观察并要适时地做好记录。一定要避免“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只看个表面现象,图个红花热闹。
  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主动探究、主动钻研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好科学的核心。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唯恐讲得不够明白,学生不会,想方设法地用语言、用具体的实验步骤告诉学生答案,久而久之,学生便听之任之,遇到困惑不会主动钻研、探究,只等老师公布答案,对于实验更是等待老师给出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得出实验结论即可。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不等待既定的答案,能自觉主动地探究,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科学教育中要促使学生养成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其次,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对活动的感悟,都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面对此种情况,教师不要操之过急,既不要指责学生,又不要急于给出预期的答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
  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而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合作分析出很多种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比如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主动探究、动手动脑、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等一些良好的学习品质,远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重要,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对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方面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分析了在冗余网络环境下集散系统的通讯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数据通讯容错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了集散系统网络通讯的可靠性,降低了误码率。
该文以一套TDC-3000的安装全过程为例,从系统组态,连线,系统硬件和软件测试等各个部分的施工细节和设备自身冗余和自检功能以及系统软件提供的维护和容错功能来讨论DCS的高可靠
集散式控制系统(DCS)是工业控制自动化的最新成果,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部门。但是当前的的集散式控制系统多采用传统的“瀑布型”设计方法,这样就十分依赖于硬件环境,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法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用符合新课程特点的美术教学模式,是中学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施教学策略,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的审美能
摘 要: 中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学效果弱,学生不爱学。究其原因,是忽视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学情进行全面分析,在教学活动与备课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优点,构建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乐学、好学。  关键词: 中职基础课教学 学情分析 有效互动  目前,中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学生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样难逃
会议
该文介绍了在西门子公司TELEPERMM中使用S5系列PLC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方案,通过与使用TELEPERMM模块的投入做比较论证了其经济可行性,并结合工程经验简要论述软件编制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