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变化万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对信息的需求。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了解一项资产的现时价值比知道其过去取得时的价值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环境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及被广泛运用,使得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变得不再相关,这就迫切要求另一种更能客观真实反映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的出现,这就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既可以是基于事实性交易的真实市价,也可以是基于假设性交易的虚拟价格。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识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做出了各自的解释。
1.公允价值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需经实际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调整)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如果具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就是交易数量与市价的乘积;如果没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则应基于所处环境,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来确定。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以上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虽不尽相同,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都强调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而且进行的交易是自愿的,交易双方是熟悉情况的,而且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是双方一致同意的。
其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其三,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从各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各机构对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核心在于“公允”,其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和负债客观价值的计量,资产和负债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客观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确认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信息公开即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双方自愿、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
2.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现行的混合计量模式中含有多种计量属性,FASB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到了五种计量属性,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那么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与上述五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在初始计量时,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因为它是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接受的市场价格。对历史成本来说,不涉及后续计量,是一种静态的计量方式,资产和负债一直是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反映,直至出售或清偿,强调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与历史成本不同,公允价值是一种动态的计量方式,公允价值会计除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外,还要进行后续计量,强调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虽然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但是出发的角度不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计量属性。
现行成本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而公允价值站在独立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对于买方是投入价值,对于卖方是产出价值),自制资产现行成本一般低于公允价值,而新购进资产两者的金额可能相等。
现行市价不强调价格的公允性,即对交易市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公允价值强调市价的公允性。现行市价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难于对无现行市价的资产进行计量,而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公允价值可基于得到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确定。
可实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业务中销售该项资产可望得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扣除追加的成本后的金额。由于传统意义的可实现净值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未经折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因此,对于长期应收和应付项目等而言,其可实现净值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但对于短期应收应付项目,由于其货币时间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故其可实现净值可以近似地代表这些项目的公允价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属性:特定主体现值(根据管理当局的特定用途来估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市场预期现值(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预期所估计的现值),它本身不是一项独立的计量属性,只是资产或负债的摊销方法,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它仅仅是确定公允价值计量金额的一种手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并不是所有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现值是任何一种现金流量与利率的结合,是在某种计量属性下的一种手段或技术,不是一种可以单独应用的计量属性;现值作为计量属性必须能够反映计量资产或负债的某种可观察的计量要求,即交易双方是持续经营的,交易所达成的金额是双方自愿的,这种价值就成了公允价值。因此,市场预期现值是公允价值的一种,而特定主体现值是现行价值,不是公允价值。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公允价值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有部分交叉重合的地方,但是在许多计量地带,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并不能涵盖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应是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相并列的第六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便利,同时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采取谨慎的原则。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1.公允价值的涵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需经实际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调整)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如果具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就是交易数量与市价的乘积;如果没有适用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则应基于所处环境,采用适当的估值技术来确定。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以上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虽不尽相同,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都强调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而且进行的交易是自愿的,交易双方是熟悉情况的,而且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是双方一致同意的。
其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其三,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从各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各机构对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核心在于“公允”,其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和负债客观价值的计量,资产和负债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客观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确认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信息公开即双方对于交易对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对称的、双方自愿、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平交易。
2.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现行的混合计量模式中含有多种计量属性,FASB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辑《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提到了五种计量属性,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净值、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那么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与上述五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在初始计量时,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因为它是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接受的市场价格。对历史成本来说,不涉及后续计量,是一种静态的计量方式,资产和负债一直是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反映,直至出售或清偿,强调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与历史成本不同,公允价值是一种动态的计量方式,公允价值会计除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外,还要进行后续计量,强调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虽然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但是出发的角度不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计量属性。
现行成本强调站在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而公允价值站在独立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对于买方是投入价值,对于卖方是产出价值),自制资产现行成本一般低于公允价值,而新购进资产两者的金额可能相等。
现行市价不强调价格的公允性,即对交易市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公允价值强调市价的公允性。现行市价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难于对无现行市价的资产进行计量,而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公允价值可基于得到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确定。
可实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业务中销售该项资产可望得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扣除追加的成本后的金额。由于传统意义的可实现净值并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未经折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因此,对于长期应收和应付项目等而言,其可实现净值不能满足公允价值的要求。但对于短期应收应付项目,由于其货币时间价值可以忽略不计,故其可实现净值可以近似地代表这些项目的公允价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属性:特定主体现值(根据管理当局的特定用途来估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市场预期现值(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预期所估计的现值),它本身不是一项独立的计量属性,只是资产或负债的摊销方法,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它仅仅是确定公允价值计量金额的一种手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并不是所有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现值是任何一种现金流量与利率的结合,是在某种计量属性下的一种手段或技术,不是一种可以单独应用的计量属性;现值作为计量属性必须能够反映计量资产或负债的某种可观察的计量要求,即交易双方是持续经营的,交易所达成的金额是双方自愿的,这种价值就成了公允价值。因此,市场预期现值是公允价值的一种,而特定主体现值是现行价值,不是公允价值。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公允价值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有部分交叉重合的地方,但是在许多计量地带,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并不能涵盖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应是与传统的五种计量属性相并列的第六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准则中的运用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比如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应用可能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便利,同时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能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采取谨慎的原则。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