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8日,第六期杂志的编排已经基本完毕,第三次彩色打样从印刷厂返回编辑部,只等前方的记者编辑从郑州传来2018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 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后文简称 “节展”)当天开幕的照片和相关信息的确认修改。从确定把此次“节展”作为本期专题,到这期杂志正式出版,只有40天的时间。承蒙摄影节组委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国际联络处的帮助,我们提前从此次“节展”的数千幅参展作品中,精选出7个展览的80多幅作品作重点介绍,在此次“节展”举办的同时,推出了这期专题。
如果说作为“节展”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下属的媒体,《中国摄影》报道此次“节展”是规定动作,那么在专题中选择精选这些作品作介绍则是自选动作,这其中包含了编辑部对此次“节展”主题——“与新时代同行”的理解: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艺术观念和影像实践不断前进的背景下,影像文化从形态到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多元的影像生态之间的并置与对话。从传统影像到当代艺术,从本土到国际,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现实……我们的专题力图捕捉诸多声响的共鸣、呼应以及对话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与失调。到过现场的读者,这期专题应该能延展对展览的观看;不能到现场的大部分读者,这期专题或能弥补些许的遗憾。
有关时代的主题也贯穿了这期杂志专题之外的许多篇章。
本期“本土”栏目介绍了持续十年拍摄城中村的安徽摄影师张峰。面对城中村,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题材,张峰在表达和记录之间的踌躇难决,让他的影像具有触动内心的真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华裔学者顾伊一语道破了张峰作品的可贵之处:“张峰似乎在十年与城中村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中感觉到,通过影像的感同身受,只是轻狂的想象。因此摄影家的责任,是打破忠实再现的幻觉,规避廉价的同理感,让拍摄和观看都带上必要的艰涩。”
相比起张峰真诚的困惑,本期“海外”栏目介绍的美国当代艺术家特雷弗·佩格伦(Trevor Pagle)的作品则显示出对当代社会的深度思考以及专业而理性的影像策略。特雷弗因拍摄美国的秘密监狱、军事基地而声名鹊起,最近又在用影像探讨人工智能、网络与其他自主监控系统背后隐藏的视觉秩序,2017年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何昆霖的专访时,特雷弗说:“我们会把美丽的事物等同于美好的东西,而把丑恶的事物当作糟糕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这也是我们用艺术去探索世界的原因。” 与特雷弗的思路类似,作为专业影像媒体,我们也一直在試图与读者一起辨别,那些美丽的照片与好照片之间的区别。
在本期的“哈佛书简”专栏中,学者顾铮在详细介绍哈佛艺术博物馆跨越100多年的摄影收藏后写道:“一个美术馆,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加上较为成熟的制度因素与拥有较为丰沛的资金后援,因而可以在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里稳健地扩充藏品,使得其藏品最终得以覆盖摄影这个媒介的各个方面,得以展示其同时具有记录与表现两个向度的媒介特性,实属难得。如此,其摄影藏品所具有的独特张力与魅力,也会构成其无可取代的特色。”在与本刊编辑的沟通中,顾铮说,哈佛艺术博物馆丰富的摄影收藏固然是他文中的重点,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文,“为跃式发展中的中国大学泼一些冷水”。其实,顾铮的凉水也未尝不值得所有热闹的文化活动组织机构沾一沾。
评论家江融在本期“现场”栏目中介绍了4月举行的第38届纽约摄影展销会。在观看了这个具有摄影趋势风向标的展销会后,江融同样把问题聚焦在当下:“当中国社会正处在农耕社会不断退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以及受全球化的冲击交织的时代而变得更加复杂之时,当摄影媒介与各种其他媒介混杂并用而使得摄影变得更加多元化之时,当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正引领着人们朝着各种新的领域进发之时,对摄影本体语言的追问仍将是摆在每一位摄影艺术家面前的课题,如何解答该课题,将是艺术家需要面对的生存问题。我们期待着各种新的答案出现。”
当然,新的答案通常正意味着新的问题。
《中国摄影》编辑部
如果说作为“节展”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摄影家协会下属的媒体,《中国摄影》报道此次“节展”是规定动作,那么在专题中选择精选这些作品作介绍则是自选动作,这其中包含了编辑部对此次“节展”主题——“与新时代同行”的理解: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艺术观念和影像实践不断前进的背景下,影像文化从形态到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多元的影像生态之间的并置与对话。从传统影像到当代艺术,从本土到国际,从东方到西方,从历史到现实……我们的专题力图捕捉诸多声响的共鸣、呼应以及对话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撞与失调。到过现场的读者,这期专题应该能延展对展览的观看;不能到现场的大部分读者,这期专题或能弥补些许的遗憾。
有关时代的主题也贯穿了这期杂志专题之外的许多篇章。
本期“本土”栏目介绍了持续十年拍摄城中村的安徽摄影师张峰。面对城中村,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题材,张峰在表达和记录之间的踌躇难决,让他的影像具有触动内心的真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华裔学者顾伊一语道破了张峰作品的可贵之处:“张峰似乎在十年与城中村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中感觉到,通过影像的感同身受,只是轻狂的想象。因此摄影家的责任,是打破忠实再现的幻觉,规避廉价的同理感,让拍摄和观看都带上必要的艰涩。”
相比起张峰真诚的困惑,本期“海外”栏目介绍的美国当代艺术家特雷弗·佩格伦(Trevor Pagle)的作品则显示出对当代社会的深度思考以及专业而理性的影像策略。特雷弗因拍摄美国的秘密监狱、军事基地而声名鹊起,最近又在用影像探讨人工智能、网络与其他自主监控系统背后隐藏的视觉秩序,2017年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何昆霖的专访时,特雷弗说:“我们会把美丽的事物等同于美好的东西,而把丑恶的事物当作糟糕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这也是我们用艺术去探索世界的原因。” 与特雷弗的思路类似,作为专业影像媒体,我们也一直在試图与读者一起辨别,那些美丽的照片与好照片之间的区别。
在本期的“哈佛书简”专栏中,学者顾铮在详细介绍哈佛艺术博物馆跨越100多年的摄影收藏后写道:“一个美术馆,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加上较为成熟的制度因素与拥有较为丰沛的资金后援,因而可以在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里稳健地扩充藏品,使得其藏品最终得以覆盖摄影这个媒介的各个方面,得以展示其同时具有记录与表现两个向度的媒介特性,实属难得。如此,其摄影藏品所具有的独特张力与魅力,也会构成其无可取代的特色。”在与本刊编辑的沟通中,顾铮说,哈佛艺术博物馆丰富的摄影收藏固然是他文中的重点,同时他也希望借此文,“为跃式发展中的中国大学泼一些冷水”。其实,顾铮的凉水也未尝不值得所有热闹的文化活动组织机构沾一沾。
评论家江融在本期“现场”栏目中介绍了4月举行的第38届纽约摄影展销会。在观看了这个具有摄影趋势风向标的展销会后,江融同样把问题聚焦在当下:“当中国社会正处在农耕社会不断退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以及受全球化的冲击交织的时代而变得更加复杂之时,当摄影媒介与各种其他媒介混杂并用而使得摄影变得更加多元化之时,当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正引领着人们朝着各种新的领域进发之时,对摄影本体语言的追问仍将是摆在每一位摄影艺术家面前的课题,如何解答该课题,将是艺术家需要面对的生存问题。我们期待着各种新的答案出现。”
当然,新的答案通常正意味着新的问题。
《中国摄影》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