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朝的寿命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周王朝,但和周朝不同,其中间曾经被王莽“篡夺”过一次。但王莽的朝代延续时间太短,实在对不起他之前所做的努力。而其之所以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根本还在于他统治下的新朝民不聊生,反而不如之前的汉朝。那么他究竟干了什么,导致新王朝这么快陨落呢?
失败的托古改制
王莽的新政最有名的一条,就是更改天下土地作为“王田”禁止买卖,并且声称这是恢复古老的“井田制”。
但是这套系统和真正的井田制度是完全两码事。周朝的做法是将土地赐封给各家诸侯,接受赐封的诸侯又将自己的封地以同样的形式,分封给自己的士大夫们。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家分晋”中的赵、魏、韩三家卿士,全部都有各自独立的封地和军队。因此,周代的土地是诸侯和士大夫以及各级贵族的“私产”。所谓的“井田制”只是一种政治幻想,而非周王室真正的土地制度。
但是王莽的新政完全不是建立在同样的社会基础上的,其并没有大规模地分封自家人做诸侯。所有的土地都要变成“王田”禁止买卖,将原本的私人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在产权上和周王室的正好相反。因此,其新政不能说是“复古改制”,而是“托古改制”,说白了就是用后世的儒家经典去包装自己的政策而已。
新政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在农业立国的国家,土地就是一切的根本,假设每个人都是勤奋的农夫,以人口为单位分配土地的政策自然没有问题;可是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这种将所有农业人口都理想化成辛勤木讷的“农业机械”的粗暴做法,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被打击了积极性的农民生产能力暴跌不说,从王公贵族到一般人以各种手段抵抗着新政,监狱里关满了囚犯,使得民怨沸腾。终于到了第四年,王莽实在扛不住了,又一次开放了土地禁令让“王田”重新变得可以买卖,土地新政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土地政策让原本深得民心的王莽变成了一个上至公卿下至庶人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箭已经射出去了,王莽只能一条路到黑。这次王莽是真的“复古”了,不过复的不是千年前的周王朝,而是不久前的汉武帝的政策——国家专营制。
所谓国家专营就是将原来开放给私人资本的、利润最大的盐、铁、铸币、酒等几大行业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一做法虽然迅速消灭了赖以致富的商人,但是后果也很快显现。由于垄断排除了一切竞争,坐收巨利,官府卖的盐比起私盐,质量差,价格高,还强制摊派。官府铸造的农具,傻大黑粗,不考虑农民实际需求,能否买到还要看官方售货员的颜色,也没有人下乡推销,农民往往长途跋涉购买农具还被吃闭门羹。最后的结果是,大量农民退回到了石器时代,用木具石具耕种,吃植物上和盐碱土里苦涩的天然盐分。
在汉武帝死后,汉朝的专营制度也出现了各种反复。在汉昭帝时期,酒的禁令被废除了,国家甚至一度向私人开放了盐铁的专营。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汉获得了中兴,汉匈战争导致“户籍减半”的巨大伤口也慢慢地愈合。
但是王莽不但复兴了汉武帝时期的一切专营,还变本加厉了。酒水和铸币的权利被收走不说,连铜的冶炼也没放过,甚至私人对于山川河水的开发也是违法行为要被治罪。
在阻断了民众的发财之路后,王莽依旧不满足,他先后发明了商税和国家贷款。所有的工商业经营者都要上交纯利润的百分之十作为“贡”,然后拿着“贡”去放贷,然后根据业务分别采取“无息”和十分之一利率。但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现代制度”在王莽的时代是水土不服的,现代的税负制度和银行贷款的基础之一,就是高度发达的基础数学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的金融业、财务计算、互联网等等……不用说,王莽这次改制的失败又是必然了。
新政的结局
颁布了这么多“与民争利”的措施,将这么多原本属于民间的权利收归朝廷所有,那么针对这些多出来的事物就必须要招募更多的官员去做。于是,一个庞大的朝廷建立了,而全世界恒定的规律就是官僚系统的庞大和腐败的指数呈现正比例,这是至今为止都没摆脱的魔咒。偏偏此时的政策又给了他们太多的机会,每个农夫都需要铁质的农具,每个人都要吃盐,中国人祭祀、婚庆等传统也离不开酒水。这时候机会就来了,因为不是私营的商家,他们无需面向市场,一个铜板的价格偏偏卖你十个,不服就去找其他家,反正都是官府的人,早就串通一气了,至于多出来的钱怎么分账他们内部早已有一套规则。
如果你想要偷偷地酿酒或者去海边晒盐,那对不起:按照法律,我有权将你逮捕不说,你的邻居和家人也会被“连坐”,司马迁这种硬骨头到监狱里都“以头抢地”,你自己想想清楚。想要告状更是门都没有,庞大的官僚系统意味着数不清的诉讼,上面早就看烦了,根本沒可能一个个全部审理好,更多地还是搁置着。而且没有官府开的凭证,你连村子都出不去,更别说告状了。
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让民间怨气丛生,随着赤眉等起义军崛起,王莽的新朝迅速被毁灭了。
结 语
王莽在一开始确实是有着无数人的期望。
在乱世衰世时,广大饱受儒经熏染的官僚士大夫以及那些丧失土地、沦为流民和奴婢的社会下层民众,从王莽的所作所为上看到了挽救社会危机、拯救现实苦难的希望。所以,当王莽一步一步地侵夺汉家天下时,不仅没有遭遇包括汉家王侯的强烈反抗,而且受到众多官僚士大夫的摇旗呐喊。
可惜他那些看似超越时代,实则脱离现实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它;真正演绎了一回什么叫:不改革,等死;乱改革,作死。
他虽然是一个儒生,但是所颁布的政策和周公旦还有孔子所期望的背道相驰。周人崇尚封建,他偏偏强化了集权,孔子要求“不与民争利”,他偏偏要巧取豪夺。哪怕是汉武帝在战争年代都没做到的事情,他在和平年代全给干了。
最后留下千古骂名和儒家叛徒的称号的他,回首望去,看见自己和圣人教诲完全相反的政策以及它所造成的破坏,不知道是否会有那么一丝羞愧?
(摘自凤凰网)
失败的托古改制
王莽的新政最有名的一条,就是更改天下土地作为“王田”禁止买卖,并且声称这是恢复古老的“井田制”。
但是这套系统和真正的井田制度是完全两码事。周朝的做法是将土地赐封给各家诸侯,接受赐封的诸侯又将自己的封地以同样的形式,分封给自己的士大夫们。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家分晋”中的赵、魏、韩三家卿士,全部都有各自独立的封地和军队。因此,周代的土地是诸侯和士大夫以及各级贵族的“私产”。所谓的“井田制”只是一种政治幻想,而非周王室真正的土地制度。
但是王莽的新政完全不是建立在同样的社会基础上的,其并没有大规模地分封自家人做诸侯。所有的土地都要变成“王田”禁止买卖,将原本的私人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在产权上和周王室的正好相反。因此,其新政不能说是“复古改制”,而是“托古改制”,说白了就是用后世的儒家经典去包装自己的政策而已。
新政非但没有缓和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
在农业立国的国家,土地就是一切的根本,假设每个人都是勤奋的农夫,以人口为单位分配土地的政策自然没有问题;可是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这种将所有农业人口都理想化成辛勤木讷的“农业机械”的粗暴做法,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被打击了积极性的农民生产能力暴跌不说,从王公贵族到一般人以各种手段抵抗着新政,监狱里关满了囚犯,使得民怨沸腾。终于到了第四年,王莽实在扛不住了,又一次开放了土地禁令让“王田”重新变得可以买卖,土地新政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土地政策让原本深得民心的王莽变成了一个上至公卿下至庶人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箭已经射出去了,王莽只能一条路到黑。这次王莽是真的“复古”了,不过复的不是千年前的周王朝,而是不久前的汉武帝的政策——国家专营制。
所谓国家专营就是将原来开放给私人资本的、利润最大的盐、铁、铸币、酒等几大行业收归政府,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一做法虽然迅速消灭了赖以致富的商人,但是后果也很快显现。由于垄断排除了一切竞争,坐收巨利,官府卖的盐比起私盐,质量差,价格高,还强制摊派。官府铸造的农具,傻大黑粗,不考虑农民实际需求,能否买到还要看官方售货员的颜色,也没有人下乡推销,农民往往长途跋涉购买农具还被吃闭门羹。最后的结果是,大量农民退回到了石器时代,用木具石具耕种,吃植物上和盐碱土里苦涩的天然盐分。
在汉武帝死后,汉朝的专营制度也出现了各种反复。在汉昭帝时期,酒的禁令被废除了,国家甚至一度向私人开放了盐铁的专营。在他们的努力下,西汉获得了中兴,汉匈战争导致“户籍减半”的巨大伤口也慢慢地愈合。
但是王莽不但复兴了汉武帝时期的一切专营,还变本加厉了。酒水和铸币的权利被收走不说,连铜的冶炼也没放过,甚至私人对于山川河水的开发也是违法行为要被治罪。
在阻断了民众的发财之路后,王莽依旧不满足,他先后发明了商税和国家贷款。所有的工商业经营者都要上交纯利润的百分之十作为“贡”,然后拿着“贡”去放贷,然后根据业务分别采取“无息”和十分之一利率。但这种看上去很美的“现代制度”在王莽的时代是水土不服的,现代的税负制度和银行贷款的基础之一,就是高度发达的基础数学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的金融业、财务计算、互联网等等……不用说,王莽这次改制的失败又是必然了。
新政的结局
颁布了这么多“与民争利”的措施,将这么多原本属于民间的权利收归朝廷所有,那么针对这些多出来的事物就必须要招募更多的官员去做。于是,一个庞大的朝廷建立了,而全世界恒定的规律就是官僚系统的庞大和腐败的指数呈现正比例,这是至今为止都没摆脱的魔咒。偏偏此时的政策又给了他们太多的机会,每个农夫都需要铁质的农具,每个人都要吃盐,中国人祭祀、婚庆等传统也离不开酒水。这时候机会就来了,因为不是私营的商家,他们无需面向市场,一个铜板的价格偏偏卖你十个,不服就去找其他家,反正都是官府的人,早就串通一气了,至于多出来的钱怎么分账他们内部早已有一套规则。
如果你想要偷偷地酿酒或者去海边晒盐,那对不起:按照法律,我有权将你逮捕不说,你的邻居和家人也会被“连坐”,司马迁这种硬骨头到监狱里都“以头抢地”,你自己想想清楚。想要告状更是门都没有,庞大的官僚系统意味着数不清的诉讼,上面早就看烦了,根本沒可能一个个全部审理好,更多地还是搁置着。而且没有官府开的凭证,你连村子都出不去,更别说告状了。
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局面让民间怨气丛生,随着赤眉等起义军崛起,王莽的新朝迅速被毁灭了。
结 语
王莽在一开始确实是有着无数人的期望。
在乱世衰世时,广大饱受儒经熏染的官僚士大夫以及那些丧失土地、沦为流民和奴婢的社会下层民众,从王莽的所作所为上看到了挽救社会危机、拯救现实苦难的希望。所以,当王莽一步一步地侵夺汉家天下时,不仅没有遭遇包括汉家王侯的强烈反抗,而且受到众多官僚士大夫的摇旗呐喊。
可惜他那些看似超越时代,实则脱离现实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它;真正演绎了一回什么叫:不改革,等死;乱改革,作死。
他虽然是一个儒生,但是所颁布的政策和周公旦还有孔子所期望的背道相驰。周人崇尚封建,他偏偏强化了集权,孔子要求“不与民争利”,他偏偏要巧取豪夺。哪怕是汉武帝在战争年代都没做到的事情,他在和平年代全给干了。
最后留下千古骂名和儒家叛徒的称号的他,回首望去,看见自己和圣人教诲完全相反的政策以及它所造成的破坏,不知道是否会有那么一丝羞愧?
(摘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