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化,从话语体系上和世界达成真正的接轨,不再自娱自乐——这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人的一大心愿。
但什么是国际化?“并不是一厢情愿地加上英文字幕就叫国际化,也不是跟外国人合作就是国际化。”北师大教授張同道说,“国际化是一种讲述的方法,国际化是一种价值观。国际化就像我们的普通话一样,基于发音和对语法的理解,要说得互相听得懂。”
他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中国历史,美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一个孔子,一个秦始皇,一个毛泽东,顶多加一个末代皇帝。要是再加个宋徽宗进来,就足够让美国人晕倒。”
我们最想让西方人知道长城、故宫、瓷器、茶叶、丝绸……可是西方人真正想了解的,又真的是这些吗?
老外爱看啥?
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有着国际化的评委阵容——阿巴斯·阿诺特是卡塔尔半岛国际纪录片节主席;克里斯多夫·坡提克是法国卢萨斯纪录片电影节副主席;小笠原隆夫是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系教授,代表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出席;韩国釜山大学教授文宽圭,也是釜山国际电影节、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新民周刊》对海外评委一一进行了专访,结果发现,各国评审对中国纪录片的期待都各不相同,欣赏口味也会因本国的纪录片发展情况而异。
以邻国日本为例,纪录片在电影达到很高水准的年代诞生,至今已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间出现了像小川绅介、土本典昭这样了不起的纪录片大师。”小笠原隆夫说,“他们拍了许多纪录片,反映日本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像小川的经典作品《三里冢》系列,跟踪十多年,拍摄当地农民反抗修建成田机场强占耕地的故事。”在他看来,日本的纪录片并没有出现娱乐化的倾向,观众还是喜欢看那些密切观照现实,反映社会问题的用心、良心之作。
而在素以盛产艺术电影闻名的法国,纪录片的拍摄可以和电影一样申请资助。“法国有一个影视基金,不是来自政府拨款,而是来源于影视产业自身——由电影门票附加税、录像带和DVD销售税、网络视频点播营业税和电视营业税四种税款构成。”法国卢萨斯纪录片电影节副主席坡提克本人就曾申请到一笔资助,“就像图书分社科类和小说类,电影也分故事片和纪录片,在纪录片方面,观众更喜欢像社科书一样有思想性的,或是完全个人的、最原发的表达。有些人会担心拍得太深奥观众会看不懂,其实观众才不笨。”
韩国和阿拉伯国家同样有许多反映现实问题的纪录片,也因此,他们对中国纪录片的期待里,都包括现实题材、社会问题。西方就更不用说,媒体都以批评政府为己任——“BBC就经常批评政府、批评王室”——不能批评政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抱着猎奇的心态看中国,也是国际上对中国纪录片始终存在的一种偏好。就拿本次盛典来说,中外评委们一致认为入围作品题材广泛,还出现了中国以往少见的工业题材——但海外评审的注意力,还是轻易就被“老少边残”吸引过去。
“老外希望我们拍少数民族,喜欢看到一些中国落后的东西,也会对中国特有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大熊猫,国外看不到。这样的题材比较容易出彩,也容易获奖。”盛典评委朱贤亮说,“但老少边残题材已经不是我们拍摄纪录片的主流,中国人不能只拍这些去迎合。我们也应该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海外对中国纪录片的审美趣味,赶不上中国纪录片本身发展的步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现实的尴尬。
纪录片本是电影的长子
中国纪录片为何会被另眼相待,而不是放到西方通行的评价体系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多将纪录片视作电影的一种,而非置于电视范畴。提到纪录片时,他们用的词是“Documentary Film”,纪录电影。
“什么是纪录电影?”张同道说,“最早的电影,其实就是纪录片——纪录片本是电影的长子,现在却沦落成了故事片的穷兄弟。”
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他套用了一句HBO的广告词:“It’s not TV ,It’s documentary film.”(这不是电视节目,这是纪录电影。)“电视只是纪录片的一个传播媒介,而纪录片本身的制作方式跟电视栏目完全不同。”
在纪录片产业更为成熟的日本,“观众不会去刻意区分剧情片和纪录片,宣传上也没有大的区别。”小笠原隆夫说,“在东京,放映纪录片的电影院就有几十家,虽然规模比综合电影院略小,但数量很多,纪录片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民众认知度,都和剧情片差不多。”
而在艺术院线发达的法国,纪录片的公映就更不是问题。据坡提克透露,法国纪录片每年公映的数量在30—40部,每场6—9欧元的票价也和剧情片相同。
韩国的纪录片播放渠道和中国类似,以电视台为最大阵营。但2008年一部名叫《牛铃之声》的纪录片,不但走进了院线,还创下200多亿韩币的本土最高纪录片票房,连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明博都进电影院观摩,成为当时一大文化事件。从那以后,又陆续有20多部纪录片走进影院,逐渐培养起民众在电影院内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如今,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FIC)每年会为纪录片提供2亿韩币(约合人民币110万)的资助,政府也会为纪录片的公映买单,使其获得免费的公映场所。虽然韩国电影市场仍以好莱坞大片和本土剧情片主打,但每年还能有十几部纪录片在大银幕上争得一席之地。
在中国,台湾纪录片人也走出了一条路。台湾导演杨力州曾因为纪录片环境太差,“完全不能在电视环境里创作”,而另辟蹊径,将纪录片推向院线,结果成为一种特色,不但感动了观众,“也影响到台湾政府,让纪录片真正产生了改变的动力”。
在谈到如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纪录片时,杨力州说:“用幽默来包装,当观众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准备好了一个一个的胶囊,丢到每个人嘴里去。笑的时候他不会想太多,因为故事太有意思了。可是电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或者当他走出剧院的时候,这个胶囊就化开了,这里面是愤怒,他就意识到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苦涩的命题。” 这两年,大陆也有几部纪录片上了院线,它们有一个共性——起源于综艺节目真人秀——《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電影版《爸爸去哪儿》、快乐男声的《我就是我》。都是奔着上亿票房去的,但最终只有《爸爸》凭着贺岁档明星亲子的卖点获得高票房,即使是著名纪录片人范立欣的《我就是我》,也只获得670万票房,而投资却过千万。
票房失利的原因有很多:急功近利、宣传不当、档期不好、遇到劲敌……但原因之一,就是大陆观众尚不习惯将纪录片也视为电影类型的一部分——即使,在国际众多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中国纪录片数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中国电影。
盛典评委、上海SMG副总裁陈梁正在促成一项纪录片与电影院线的联姻。在他看来,2014全年电影票房即将超过300亿大关,这300亿里只要有百分之一属于纪录片,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另一个未来。
纪录片不是说明文
如果想让纪录片向院线靠拢,我们的创作还需要作出哪些改变,去划清和电视流水线的分水岭?
一直都把电视纪录片和纪录电影分得清清楚楚的坡提克告诉《新民周刊》,他在评价一部纪录电影时会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这是不是一部作者电影,是不是只有这个导演能拍,换作别人就拍不成?如果随便换成任何一个人都能拍出来,那这就是一个电视台流水线作品。第二,是不是有独特的想法表达?我会问导演:你是真的想拍这部片子,还是仅仅只是想当个导演?如果他是为当导演而拍片子,那么这就是一部懒惰的电影。第三,拍这部片子,导演是不是和他的拍摄对象共处过一段时间?”
在这次入围盛典的作品里,坡提克很欣赏崔轶导演的一部长片《迁动人心》,讲述的是上海闸北区的拆迁故事,片中一位老人与三个女儿的房屋纠纷令人印象深刻。坡提克喜欢片中呈现出的人物复杂性:“这个导演并不是说我今天来拍你,利用你的肖像完成我的作品,拍完了明天就走人。他和拍摄对象共处了很长时间,才能去挖掘出这个家庭里更深的关系。”
而这部纪录片让他喜欢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片中几乎没有解说词。事实上,国际评审对于解说词泛滥的纪录片,呈现出一边倒的反感,如坡提克所言:“纪录片导演最重要是懂得如何引导人物自己开口说话,而不是自己来解说,更不要以一对一采访的形式去拍,纪录片不是新闻报道。”
纪录片大师、影响了中国一代纪录片人的怀斯曼说过:加上解说词,就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在被教育。对此,张同道深有同感:“有些纪录片总是一个套路,在一堆解说词之后,高亢的音乐平地而起……纪录片不是说明文,要有自己的结构和布局;纪录片也不用形容词和副词,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感情加入进去,纪录片只需要名词和动词。”
看到很多好的中国故事被拍坏了——这是许多纪录片研究者共同的遗憾。“我们有许多独到的人文发现,却没能配上经过锤炼的、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视听语言。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宣传,而是传播。别再居高临下地教育观众,要相信观众和你有同等的智力。更不能再跟业余作者去比谁拍得更黑乎乎,晃悠悠,慢吞吞了。”
但什么是国际化?“并不是一厢情愿地加上英文字幕就叫国际化,也不是跟外国人合作就是国际化。”北师大教授張同道说,“国际化是一种讲述的方法,国际化是一种价值观。国际化就像我们的普通话一样,基于发音和对语法的理解,要说得互相听得懂。”
他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中国历史,美国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一个孔子,一个秦始皇,一个毛泽东,顶多加一个末代皇帝。要是再加个宋徽宗进来,就足够让美国人晕倒。”
我们最想让西方人知道长城、故宫、瓷器、茶叶、丝绸……可是西方人真正想了解的,又真的是这些吗?
老外爱看啥?
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有着国际化的评委阵容——阿巴斯·阿诺特是卡塔尔半岛国际纪录片节主席;克里斯多夫·坡提克是法国卢萨斯纪录片电影节副主席;小笠原隆夫是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系教授,代表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出席;韩国釜山大学教授文宽圭,也是釜山国际电影节、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新民周刊》对海外评委一一进行了专访,结果发现,各国评审对中国纪录片的期待都各不相同,欣赏口味也会因本国的纪录片发展情况而异。
以邻国日本为例,纪录片在电影达到很高水准的年代诞生,至今已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间出现了像小川绅介、土本典昭这样了不起的纪录片大师。”小笠原隆夫说,“他们拍了许多纪录片,反映日本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像小川的经典作品《三里冢》系列,跟踪十多年,拍摄当地农民反抗修建成田机场强占耕地的故事。”在他看来,日本的纪录片并没有出现娱乐化的倾向,观众还是喜欢看那些密切观照现实,反映社会问题的用心、良心之作。
而在素以盛产艺术电影闻名的法国,纪录片的拍摄可以和电影一样申请资助。“法国有一个影视基金,不是来自政府拨款,而是来源于影视产业自身——由电影门票附加税、录像带和DVD销售税、网络视频点播营业税和电视营业税四种税款构成。”法国卢萨斯纪录片电影节副主席坡提克本人就曾申请到一笔资助,“就像图书分社科类和小说类,电影也分故事片和纪录片,在纪录片方面,观众更喜欢像社科书一样有思想性的,或是完全个人的、最原发的表达。有些人会担心拍得太深奥观众会看不懂,其实观众才不笨。”
韩国和阿拉伯国家同样有许多反映现实问题的纪录片,也因此,他们对中国纪录片的期待里,都包括现实题材、社会问题。西方就更不用说,媒体都以批评政府为己任——“BBC就经常批评政府、批评王室”——不能批评政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抱着猎奇的心态看中国,也是国际上对中国纪录片始终存在的一种偏好。就拿本次盛典来说,中外评委们一致认为入围作品题材广泛,还出现了中国以往少见的工业题材——但海外评审的注意力,还是轻易就被“老少边残”吸引过去。
“老外希望我们拍少数民族,喜欢看到一些中国落后的东西,也会对中国特有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大熊猫,国外看不到。这样的题材比较容易出彩,也容易获奖。”盛典评委朱贤亮说,“但老少边残题材已经不是我们拍摄纪录片的主流,中国人不能只拍这些去迎合。我们也应该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海外对中国纪录片的审美趣味,赶不上中国纪录片本身发展的步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现实的尴尬。
纪录片本是电影的长子
中国纪录片为何会被另眼相待,而不是放到西方通行的评价体系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多将纪录片视作电影的一种,而非置于电视范畴。提到纪录片时,他们用的词是“Documentary Film”,纪录电影。
“什么是纪录电影?”张同道说,“最早的电影,其实就是纪录片——纪录片本是电影的长子,现在却沦落成了故事片的穷兄弟。”
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他套用了一句HBO的广告词:“It’s not TV ,It’s documentary film.”(这不是电视节目,这是纪录电影。)“电视只是纪录片的一个传播媒介,而纪录片本身的制作方式跟电视栏目完全不同。”
在纪录片产业更为成熟的日本,“观众不会去刻意区分剧情片和纪录片,宣传上也没有大的区别。”小笠原隆夫说,“在东京,放映纪录片的电影院就有几十家,虽然规模比综合电影院略小,但数量很多,纪录片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民众认知度,都和剧情片差不多。”
而在艺术院线发达的法国,纪录片的公映就更不是问题。据坡提克透露,法国纪录片每年公映的数量在30—40部,每场6—9欧元的票价也和剧情片相同。
韩国的纪录片播放渠道和中国类似,以电视台为最大阵营。但2008年一部名叫《牛铃之声》的纪录片,不但走进了院线,还创下200多亿韩币的本土最高纪录片票房,连当时的韩国总统李明博都进电影院观摩,成为当时一大文化事件。从那以后,又陆续有20多部纪录片走进影院,逐渐培养起民众在电影院内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如今,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KOFIC)每年会为纪录片提供2亿韩币(约合人民币110万)的资助,政府也会为纪录片的公映买单,使其获得免费的公映场所。虽然韩国电影市场仍以好莱坞大片和本土剧情片主打,但每年还能有十几部纪录片在大银幕上争得一席之地。
在中国,台湾纪录片人也走出了一条路。台湾导演杨力州曾因为纪录片环境太差,“完全不能在电视环境里创作”,而另辟蹊径,将纪录片推向院线,结果成为一种特色,不但感动了观众,“也影响到台湾政府,让纪录片真正产生了改变的动力”。
在谈到如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纪录片时,杨力州说:“用幽默来包装,当观众哈哈大笑的时候,我准备好了一个一个的胶囊,丢到每个人嘴里去。笑的时候他不会想太多,因为故事太有意思了。可是电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或者当他走出剧院的时候,这个胶囊就化开了,这里面是愤怒,他就意识到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苦涩的命题。” 这两年,大陆也有几部纪录片上了院线,它们有一个共性——起源于综艺节目真人秀——《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電影版《爸爸去哪儿》、快乐男声的《我就是我》。都是奔着上亿票房去的,但最终只有《爸爸》凭着贺岁档明星亲子的卖点获得高票房,即使是著名纪录片人范立欣的《我就是我》,也只获得670万票房,而投资却过千万。
票房失利的原因有很多:急功近利、宣传不当、档期不好、遇到劲敌……但原因之一,就是大陆观众尚不习惯将纪录片也视为电影类型的一部分——即使,在国际众多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中国纪录片数量,很可能已经超过中国电影。
盛典评委、上海SMG副总裁陈梁正在促成一项纪录片与电影院线的联姻。在他看来,2014全年电影票房即将超过300亿大关,这300亿里只要有百分之一属于纪录片,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另一个未来。
纪录片不是说明文
如果想让纪录片向院线靠拢,我们的创作还需要作出哪些改变,去划清和电视流水线的分水岭?
一直都把电视纪录片和纪录电影分得清清楚楚的坡提克告诉《新民周刊》,他在评价一部纪录电影时会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这是不是一部作者电影,是不是只有这个导演能拍,换作别人就拍不成?如果随便换成任何一个人都能拍出来,那这就是一个电视台流水线作品。第二,是不是有独特的想法表达?我会问导演:你是真的想拍这部片子,还是仅仅只是想当个导演?如果他是为当导演而拍片子,那么这就是一部懒惰的电影。第三,拍这部片子,导演是不是和他的拍摄对象共处过一段时间?”
在这次入围盛典的作品里,坡提克很欣赏崔轶导演的一部长片《迁动人心》,讲述的是上海闸北区的拆迁故事,片中一位老人与三个女儿的房屋纠纷令人印象深刻。坡提克喜欢片中呈现出的人物复杂性:“这个导演并不是说我今天来拍你,利用你的肖像完成我的作品,拍完了明天就走人。他和拍摄对象共处了很长时间,才能去挖掘出这个家庭里更深的关系。”
而这部纪录片让他喜欢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片中几乎没有解说词。事实上,国际评审对于解说词泛滥的纪录片,呈现出一边倒的反感,如坡提克所言:“纪录片导演最重要是懂得如何引导人物自己开口说话,而不是自己来解说,更不要以一对一采访的形式去拍,纪录片不是新闻报道。”
纪录片大师、影响了中国一代纪录片人的怀斯曼说过:加上解说词,就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在被教育。对此,张同道深有同感:“有些纪录片总是一个套路,在一堆解说词之后,高亢的音乐平地而起……纪录片不是说明文,要有自己的结构和布局;纪录片也不用形容词和副词,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感情加入进去,纪录片只需要名词和动词。”
看到很多好的中国故事被拍坏了——这是许多纪录片研究者共同的遗憾。“我们有许多独到的人文发现,却没能配上经过锤炼的、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视听语言。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宣传,而是传播。别再居高临下地教育观众,要相信观众和你有同等的智力。更不能再跟业余作者去比谁拍得更黑乎乎,晃悠悠,慢吞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