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高职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服务的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民收入不高,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责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09 . 20 . 041
  [中图分类号]F327;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09)20-0112-03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二是城乡之间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奇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少之又少。三是农村地区科技水平落后,信息闭塞,文化氛围不浓。2007年农业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 1人,而发达国家是1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都留在了城市。四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这是现阶段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三农”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创业意识薄弱,高技能的农民工奇缺是导致农民收入不高的根本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大量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而高职教育是这一重任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面向“三农”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与“三农”发展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为农村地区提供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服务支撑,这也是高职院校特别是农村地区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如何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战略发展问题。
  
  一、高职院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模式
  
  高职教育要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办学理念,就必须深入“三农”,从“三农”的实际需要出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合“三农”发展现状的具体模式。
  1. 为农民提供就业与创业培训,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
  由于农村地区信息闭塞,文化氛围不浓,科技进步缓慢,导致农民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创业观念落后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农民往往局限于“小农意识”、“温饱水平”、“知足常乐”等意识观念中,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针对农民的创业现状开展创业培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市场竞争会不断加剧,首先被淘汰的可能就是无专业技术特长的农民工,即使不被淘汰的话,其工资收入也极其低下。一些用人单位反映,不是有意识地歧视农民工,而是农民工绝大多数无竞争意识,无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要承担起对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的重任。引导农民敢于创业,乐于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才由被动变主动,才有出路,才会增加收入。高职院校如何做好为农民创业服务工作呢?
  (1)为农民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信息。如创业需具备那些经营管理理念,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如何开拓市场,营销策划,新产品开发等。
  (2)为农民改善创业环境。如提供政策解读,加强创业教育,培植创业文化,分析行业技术与竞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项目可行性分析、开拓市场等。
  (3)为农民提供相关创业技术、资金与人才等。如为农民进行创业方案设计、项目推介、风险评估、效益分析、筹集资金、开业指导、产品质量监控等一条龙服务。
  2. 为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村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交通及通讯技术落后,导致农村地区科技水平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等,这与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极不适应。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1)利用农闲时间和节假日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骨干农民,然后再带领其他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
  (2)高职教师与当地农民开展“互动式”学习活动。农村地区高职院校围绕当地农村经济特色与当地农民建立农业技术服务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师以当地的特色农业为课堂,走进农民,相互切磋农业技术。另一方面,学校聘请当地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实践经验的老农民、老园艺师、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学校兼职,与青年教师相互沟通,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既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农民也收到了实惠,双方互动发展,实现双赢,也真正克服农业院校“黑板上种小麦”式的单纯理论教学的缺陷。
  3. “农、学、研”结合,提高教师和农民的农业科研能力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业科研能力远远落后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农业科研大都设在高等院校内,而且满足农民需求的实用性技术更少。为此,农村地区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当地农业,深入农村及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要,“农、学、研”相结合,以当地农村为科研基地,选择“三农”真正需要的农业技术作为研究课题,并且注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生物研究所、园林专业和农产品加工专业与莱芜市苗山镇相互合作,在苗山镇丹参种植基地设立白花丹参研究所,共同开发白花丹参育种、种植与深加工。苗山镇提供园区和人工,学校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共同开发的白花丹参药用价值是紫花丹参的3~4倍。此项技术的研发给农民直接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白花丹参的积极性,同时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也真正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
  4. 为农民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信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严重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与人才优势为当地农村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1)扶持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开发、投资与建设,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实现信息技术的传播功能。实现农民对政策、技术、信息与环境的咨询和查询功能,开通农产品、农资价格行情查询及预测分析网络系统;开通农业技术专家在线系统,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实现电子交易功能与信息发布查询系统。
  (2)增强农民的信息技术意识,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
  (3)对农民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培养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往往是当地农村信息文化和人才培养中心,应充分利用校内信息技术和人才为农村培养信息化人才骨干力量,以此带动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利用高职院校远程教育服务中心,体现面向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功能,建立独具特色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及推广模式,培养一支从事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真正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高职院校自身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
  
  高职院校要体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就要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1. 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现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服务内容
  农村地区高职院校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现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服务内容,面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一方面,农村缺技术,缺人才;另一方面,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和科研成果用不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办学思路脱离“三农”现实需求,学校往往追求高新技术的研究,或局限于“黑板上种小麦”式的理论教学。面对农村现状培养农民用得上且能够接受的农业技术及人才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
  2. 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才能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诺言。根据农民的不同条件,不同需求,不同能力,采用不同的学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个性化的高技能人才,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真正体现“以实际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的灵活的办学机制。一是选拔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师资和开展农业科技攻关;二是在科研立项、经费投入等政策方面向涉农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申请“三农”科研课题,从而提高教师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面向“三农”开发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地方课程。如,我校针对莱芜“三辣”基地,为当地农民编写了《生姜常见病虫害防治》、《姜瘟形成的原因及防治》、《白花丹参种植技术》等系列科普读物,而且免费送到农民手中,简单实用,深受农民喜爱。学校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 师资队伍建设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体现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长期以来,由于“三农”发展得不到重视,在高职院校中,与“三农”相关的专业与师资也得不到重视,学生不愿选择“三农”专业,教师不愿从事农业教学,致使高职院校中关于农业专业的师资队伍流失严重,有些教师改选了其他专业,有些教师弃教从管或弃教从政等。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农业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是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到农业大学进修,以了解农业技术的最新科技动态与现状,提高教师的农业科研能力。二是鼓励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如,在农村基层单位或农业高新区担任长期农业技术指导员,担任村干部、乡镇长助理等职,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鼓励教师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了解农民的现实情况与需求,只有真正满足了农民的现实需求,才能使服务新农村的诺言落到实处。四是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等政策方面优先照顾服务“三农”的教师,提高教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建设一支愿意服务“三农”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三农”、支持“三农”、服务“三农”,“三农”问题才能解决。新时期高职院校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要承担这一重任,高职院校自身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服务能力,体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注:本文是山东省职教与成教“十一五”规划课题的部分成果(2006LW007)。
其他文献
高校科研的社会化、集体协作化发展使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观念和方法都面临变革,但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相对滞后,分析了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从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
通过教学实践的调查和文献资料方法,分析了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中障碍心理的成因,以及克服障碍心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其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教育,提高
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理科大学生来讲,英语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人文知识的载体,更是获取科技信息的工具.了解民族高
从现代性的主体到后现代性的主体,从审美主义的主体到消费社会的消费美学的主体,主体的命运俨然一曲死亡与复活的变奏曲。福柯反对现代性的主体概念,宣告了“主体之死”,但他晚期
本文强调要正确理解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充分认识到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成专业的本质,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认识到专业必修课必须体现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选
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结合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为构建实践教学的新体系,提出了实施新的实践教学体
现代文学中有一批身处学院之中的女作家,她们特定的教育和生活背景,带给她们的散文创作以一种动人的童心之美.她们的童心源于爱,体现为圣洁、神性之美,而通过稚拙新鲜的比喻
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如何植入、怎样植入才能发挥广告的最佳效果,却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应对的上策是:正确处理植入式广告的广告主与载体之间的博弈
2010年8月13日,中央民族大学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共建的“民族地区草原有毒植物治理与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与示范基地”挂牌.宋敏副校长和海北州党永魁副州长为基地揭牌.生命与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复杂,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同时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材料、设备消耗,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费用以一种动态变化的形势存在。设计阶段是公路工程造价编制的重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