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联合生活实际与教材知识点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具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化;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增加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凸显历史教学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将历史内容与学生了解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以下是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具体运用的分析。
一、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不可塑造的,教师应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挖掘生活化资源,将历史教学生活化,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接受式教学中,教师囿于教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教师的思维,缺少发展的空间。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看、听、做等感官体验过程中感受生活、主动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活化教学能将学生从狭小的空间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绽放个性,在互补、扬弃、重塑中健全人格。
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创设情境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课程是反映过去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当前的生活实际有着一定的联系,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探索知识。此外,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情境中产生共鸣,体会到历史的巨大魅力,从而爱上历史。
例如,在学习有关“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调动整个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美妙的音乐中,获得听觉与视觉的冲击力,对相关知识点产生兴趣。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深入讲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间、背景及意义,并且为学生播放我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部分视频,学生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内容、标志性事件等,总结了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更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生活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为教学服务,灵活地将课堂讲述、课堂演示、学生自我观察以及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符合当时教学条件的历史情境和现象,特别是注重将历史现象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可以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如此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让历史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要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接触、了解、理解并掌握历史。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的内在思维路径为实现历史知识的同化”,换言之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认识、分析、掌握历史,将一些历史现象进行分类之后再整合,以此构建起自己特有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将历史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与人民公社相关的历史内容,其教学目标为揭露人民公社存在的弊端,即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这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熟悉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结果为人人都想不劳而获,以此理解这个知识点。
3.教学过程生活化
有时候,亲身经历的才能使人刻骨铭心,正如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实践也证明,教学活动必须要充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立足于生活,历史课堂才能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历史。比如,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根据历史史实编剧本并且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加深对历史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以及学生对遥远的的历史进行加工处理,使历史情境生活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通过参观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4.作业设计生活化
历史作业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课堂教师的生活化,就需要实现课后作业形式、内容二者的生活化。历史课后作业生活化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课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的一个途径,若学生学完但不能运用知识,不仅导致教学失去了有效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培养、保护和挖掘。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考虑尽量采用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例如讲内战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走访身边的老军人和老战士,了解全面内战发生的故事。采用这种方法便实现了课本知识点跟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打破历史书本的束缚,实现了历史知识回归生活的目的。
总之,传统的历史教学缺乏“生活味”,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具备新的课程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灵活运用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谷炜.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6(104):136-136.
[2]马应胜.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6(6).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化;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增加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凸显历史教学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将历史内容与学生了解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以下是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具体运用的分析。
一、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不可塑造的,教师应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挖掘生活化资源,将历史教学生活化,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接受式教学中,教师囿于教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从教师的思维,缺少发展的空间。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看、听、做等感官体验过程中感受生活、主动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生活化教学能将学生从狭小的空间中解放出来,为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绽放个性,在互补、扬弃、重塑中健全人格。
二、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创设情境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课程是反映过去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当前的生活实际有着一定的联系,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探索知识。此外,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情境中产生共鸣,体会到历史的巨大魅力,从而爱上历史。
例如,在学习有关“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调动整个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美妙的音乐中,获得听觉与视觉的冲击力,对相关知识点产生兴趣。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深入讲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间、背景及意义,并且为学生播放我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部分视频,学生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内容、标志性事件等,总结了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更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生活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为教学服务,灵活地将课堂讲述、课堂演示、学生自我观察以及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符合当时教学条件的历史情境和现象,特别是注重将历史现象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可以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如此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让历史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要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接触、了解、理解并掌握历史。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的内在思维路径为实现历史知识的同化”,换言之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认识、分析、掌握历史,将一些历史现象进行分类之后再整合,以此构建起自己特有的历史知识体系。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将历史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比如与人民公社相关的历史内容,其教学目标为揭露人民公社存在的弊端,即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危害,这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熟悉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绝对平均主义带来的结果为人人都想不劳而获,以此理解这个知识点。
3.教学过程生活化
有时候,亲身经历的才能使人刻骨铭心,正如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实践也证明,教学活动必须要充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只有立足于生活,历史课堂才能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历史。比如,对于某一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根据历史史实编剧本并且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加深对历史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以及学生对遥远的的历史进行加工处理,使历史情境生活化,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通过参观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4.作业设计生活化
历史作业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课堂教师的生活化,就需要实现课后作业形式、内容二者的生活化。历史课后作业生活化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将课本历史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的一个途径,若学生学完但不能运用知识,不仅导致教学失去了有效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培养、保护和挖掘。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考虑尽量采用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例如讲内战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走访身边的老军人和老战士,了解全面内战发生的故事。采用这种方法便实现了课本知识点跟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打破历史书本的束缚,实现了历史知识回归生活的目的。
总之,传统的历史教学缺乏“生活味”,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具备新的课程观,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灵活运用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历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谷炜.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6(104):136-136.
[2]马应胜.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