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家长来信向我请教一个问题:孩子通过自己做家务赚零花钱,这样好不好?怎么才能既让孩子体验到钱来之不易和劳动的辛苦,又不让孩子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劳动呢?我担心孩子因为有钱赚才劳动,没有钱,他爱劳动的习惯就维持不下去了。
其实,教育孩子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赚钱而劳动,这没有什么不好,就好比一个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为了分数一样,都没有问题。
但是,钱和分数一样都是孩子行为的外在强化物。外在强化不可能永远维持,也就是说孩子不能永远依赖外在的强化物。那么,外在的强化物消退之后,孩子爱劳动的行为如何维持呢?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义维持技术。这些技术有:延缓强化、间歇强化、渐隐强化、自然强化与同伴支持。
比如,从每天都奖励钱币到两天奖励一次,从经常奖励到偶尔奖励,从奖励铅笔到给予口头赞美,以及让他学会体验劳动之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等等。这些都是外在强化物逐渐隐退的过程。
“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我们对孩子实施行为矫正的目的也是为了不用再矫正孩子。不管我们的矫正措施多么有效,如果这个措施撤离之后,孩子行为改变的效果不能维持和迁移,那么这个矫正措施还是失败的。比如,我们教孩子讲卫生。父母在孩子身边,并且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奖励,孩子就能很好地注意个人卫生。而一旦父母不再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是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其它的场合,就不再讲卫生,这就表明: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并没有得到维持和发生迁移。
行为迁移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延伸到其它的情境场所之中,行为维持则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行为迁移与行为维持也称为行为泛化。
1、延缓强化
即时强化对新行为的强化作用显著,是促进新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但新的行为出现并稳定以后,就应该逐渐延长强化出现的时间间隔,以消除对强化的依赖,从而维持该行为的出现率。比如某个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向非常潦草和马虎,但孩子也会偶尔把家庭作业做得较工整,家长要及时用奖励(比如物质奖励)进行强化,但是,孩子在一两个星期里作业一直很工整的话,家长就不要每次都奖励孩子了,而是将强化延续,间隔几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奖励一次,直到最后不需要奖励了。
2、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是指每次期望行为发生后都给予一次正强化物的方式,而间歇强化是间歇地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连续强化有利于产生新的行为,但是当新行为出现并相对比较稳定以后,就可以通过间歇强化来维持和巩固该行为的出现率。
这里还是以孩子写作业为例子。间歇强化就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长会奖励他写作业工整,但是这种奖励却是一定会发生的。这种间歇式的奖励,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维持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着连续强化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3、渐隐强化
对孩子行为的强化或惩罚终究会撤离,而如何撤离则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突然撤离往往会带来孩子行为改变的丧失——也就是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好习惯会迅速消失。而渐隐强化则可以避免行为矫正功亏一篑。渐隐强化是指在新行为产生以后,逐渐撤离强化或惩罚,孩子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不再依赖强化或惩罚来维持新行为,从而达到新行为的稳定出现。渐隐强化的典型应用就是分层代币系统。例如,对于一个不写作业的孩子来说,代币系统也可以分为三层。在第一个层次中,孩子只需表现为行为的最低水准(比如开始写作业,而不管是不是认真),就可以获得一个代币;在第二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表现提高了(比如书写工整了),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代币;在第三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稳定之后,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代币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他就可以得到一张信任卡以代替代币,并可以凭这个信任卡得到想要的更大更多的奖励。只要孩子的表现持续良好,就可以一直持有信任卡。这样,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从代币系统中解脱出来。
有时,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强化的力度和次数,也可以起到渐隐强化的效果。
4、自然强化
在新行为产生并比较稳定以后,也可以考虑用社会强化、人际关系、同伴关注等自然后果作为强化物。这样,在孩子回到真实的生活时,仅仅是依靠社会关注和游戏活动等自然强化就可以将良性行为加以维持了。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家长求助信。这位家长其实就是不知道将零花钱的强化转换为自然后果的强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小孩已经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后,父母就无需再用零花钱奖励孩子了,而只需说“你把地拖得真干净!”“你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等就可以维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5、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的一种表现是同伴强化。一个良性的行为出现之后,家长和老师不可能随时给予关注和鼓励,但是,同伴可以做到。
同伴支持的另一个表现是同伴作为行为矫正方案的执行人,监督行为并实施奖惩。例如有个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情绪化现象,导致了她和同学们经常发生冲突。心理教师在对她的行为实施矫正之后,还安排一个心理素质较好的女生做她的同伴咨询师。在她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同伴咨询师会及时提醒她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她成功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后,同伴咨询师就及时给予肯定等。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实,教育孩子不能奢望一步到位,要采取渐进的方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赚钱而劳动,这没有什么不好,就好比一个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是为了分数一样,都没有问题。
但是,钱和分数一样都是孩子行为的外在强化物。外在强化不可能永远维持,也就是说孩子不能永远依赖外在的强化物。那么,外在的强化物消退之后,孩子爱劳动的行为如何维持呢?这就涉及到行为主义维持技术。这些技术有:延缓强化、间歇强化、渐隐强化、自然强化与同伴支持。
比如,从每天都奖励钱币到两天奖励一次,从经常奖励到偶尔奖励,从奖励铅笔到给予口头赞美,以及让他学会体验劳动之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等等。这些都是外在强化物逐渐隐退的过程。
“教”孩子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样,我们对孩子实施行为矫正的目的也是为了不用再矫正孩子。不管我们的矫正措施多么有效,如果这个措施撤离之后,孩子行为改变的效果不能维持和迁移,那么这个矫正措施还是失败的。比如,我们教孩子讲卫生。父母在孩子身边,并且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及时进行奖励,孩子就能很好地注意个人卫生。而一旦父母不再对孩子讲卫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是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其它的场合,就不再讲卫生,这就表明:孩子讲卫生的行为并没有得到维持和发生迁移。
行为迁移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延伸到其它的情境场所之中,行为维持则是指行为改变效果在时间范围上的延伸。行为迁移与行为维持也称为行为泛化。
1、延缓强化
即时强化对新行为的强化作用显著,是促进新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但新的行为出现并稳定以后,就应该逐渐延长强化出现的时间间隔,以消除对强化的依赖,从而维持该行为的出现率。比如某个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向非常潦草和马虎,但孩子也会偶尔把家庭作业做得较工整,家长要及时用奖励(比如物质奖励)进行强化,但是,孩子在一两个星期里作业一直很工整的话,家长就不要每次都奖励孩子了,而是将强化延续,间隔几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奖励一次,直到最后不需要奖励了。
2、间歇强化
连续强化是指每次期望行为发生后都给予一次正强化物的方式,而间歇强化是间歇地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
连续强化有利于产生新的行为,但是当新行为出现并相对比较稳定以后,就可以通过间歇强化来维持和巩固该行为的出现率。
这里还是以孩子写作业为例子。间歇强化就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长会奖励他写作业工整,但是这种奖励却是一定会发生的。这种间歇式的奖励,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维持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着连续强化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3、渐隐强化
对孩子行为的强化或惩罚终究会撤离,而如何撤离则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突然撤离往往会带来孩子行为改变的丧失——也就是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好习惯会迅速消失。而渐隐强化则可以避免行为矫正功亏一篑。渐隐强化是指在新行为产生以后,逐渐撤离强化或惩罚,孩子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不再依赖强化或惩罚来维持新行为,从而达到新行为的稳定出现。渐隐强化的典型应用就是分层代币系统。例如,对于一个不写作业的孩子来说,代币系统也可以分为三层。在第一个层次中,孩子只需表现为行为的最低水准(比如开始写作业,而不管是不是认真),就可以获得一个代币;在第二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表现提高了(比如书写工整了),他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代币;在第三个层次中,孩子的行为稳定之后,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的代币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他就可以得到一张信任卡以代替代币,并可以凭这个信任卡得到想要的更大更多的奖励。只要孩子的表现持续良好,就可以一直持有信任卡。这样,孩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从代币系统中解脱出来。
有时,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减强化的力度和次数,也可以起到渐隐强化的效果。
4、自然强化
在新行为产生并比较稳定以后,也可以考虑用社会强化、人际关系、同伴关注等自然后果作为强化物。这样,在孩子回到真实的生活时,仅仅是依靠社会关注和游戏活动等自然强化就可以将良性行为加以维持了。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家长求助信。这位家长其实就是不知道将零花钱的强化转换为自然后果的强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小孩已经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后,父母就无需再用零花钱奖励孩子了,而只需说“你把地拖得真干净!”“你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等就可以维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了。
5、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的一种表现是同伴强化。一个良性的行为出现之后,家长和老师不可能随时给予关注和鼓励,但是,同伴可以做到。
同伴支持的另一个表现是同伴作为行为矫正方案的执行人,监督行为并实施奖惩。例如有个女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情绪化现象,导致了她和同学们经常发生冲突。心理教师在对她的行为实施矫正之后,还安排一个心理素质较好的女生做她的同伴咨询师。在她和同学交往的时候,同伴咨询师会及时提醒她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她成功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后,同伴咨询师就及时给予肯定等。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