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两年我国高职院校审计类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金融危机和大学扩招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但专业建设方面的缺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审计类专业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审计专业建设 面临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近些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火爆,审计类专业已然成为大家竞相选择的热门专业,但近两年我们高职院校审计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受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连年的大学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但这是社会问题,非我们教师所能解决,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搞好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但从我对我校06-09届审计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来看,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不到20% ,学生普遍反映不从事审计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审计太难了,学不懂;第二、理论上大体晓得,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没有信心胜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我将在下面阐述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高职审计类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
专业设置的趋同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同类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随着审计类专业的火爆和大学的扩招,各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强行将审计专业细分,而划分后的各专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缺乏专业特色。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关于审计类的专业非常多,如会计与审计专业、审计实务专业、注册会计师专业(有的学校称为注册会计师方向)等等,但每个专业之间的课程开设基本雷同,且都与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课程相差无几,这样就造成了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疯抢会计岗位的局面。
(二)教学脱离实际
1.课程过于理论化
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本科模式,专业技能训练少,缺乏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过硬的动手能力应该是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与本科毕业生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晚,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相当于本科院校专业的缩写,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例如我们审计专业, 课程设置普遍遵循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校内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校外毕业顶岗实习”的规律。其中,校内专业实训的课程仅仅包括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个别学校会在基础会计之后再增加一个“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而且校外毕业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极低,所以当学生到用人单位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这就要求我们高职审计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本科模式”,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2.教材缺乏可理解性
仔细研究我国高校审计学的教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注册会计师方向,分为审计概论、审计技术和方法、交易循环审计和其他类型的审计等四个部分;第二种是将社会审计、国家审计融合起来重点讲述审计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种偏重审计实务与案例。因为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和审计实战经验且本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该课程理论又非常空洞和枯燥,所以选用或编写一本通俗易懂、应用性强、有特色的教材成为我们审计类专业教师开课前的第一件大事。
3.匮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
审计类专业教师在熟练掌握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则能在讲授审计理论的同时,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信手拈来。因为这些案例许多是授课者亲历,不仅能够讲授得具体生动准确,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是现在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平时教学、科研任务并重,除非此教师原本就来自于企业或事务所,否则很难在授课和科研之余抽出时间参加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二、改进审计类专业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审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审计类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高职审计类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分散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二种形式。平时将授课地点改在实训室,边讲边练、边学边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课程的理解 ;待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在学期末安排一周时间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连贯的实训,可采用模拟仿真练习,力争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和校内模拟实习。除此,我们还可以增加以下一些教学形式:1. 举办实务界专家讲座;2. 开展校外专业实习。
(三)选用或编写实践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
高职审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大多去的是中小型事务所,中小所在实际工作中与我们课本上所讲授的内容是有极大差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自编一些与实际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实践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尽量弱化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知识,做到“够用”就好。
(四)通过不同途径使教师获取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
1.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授课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创造机会定期或不定期走进事务所、走进企业、走进审计机关,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2.学校可成立各类事务所、记账公司,让教师承担多重身份,教、学、干三位一体。学校成立的这些事务所或公司可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择典型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以期使得教师的实战经验更丰富、更全面。
总之,审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建设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完善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审计专业的教师,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为增强我们高职院校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努力。
(责任编辑:刘旭华)
关键词:审计专业建设 面临问题 改进措施
随着近些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火爆,审计类专业已然成为大家竞相选择的热门专业,但近两年我们高职院校审计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受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连年的大学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市场供给远大于需求。但这是社会问题,非我们教师所能解决,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搞好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但从我对我校06-09届审计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情况来看,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不到20% ,学生普遍反映不从事审计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审计太难了,学不懂;第二、理论上大体晓得,但不知具体如何操作,没有信心胜任。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我将在下面阐述我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高职审计类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
专业设置的趋同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同类竞争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随着审计类专业的火爆和大学的扩招,各高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强行将审计专业细分,而划分后的各专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缺乏专业特色。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关于审计类的专业非常多,如会计与审计专业、审计实务专业、注册会计师专业(有的学校称为注册会计师方向)等等,但每个专业之间的课程开设基本雷同,且都与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的课程相差无几,这样就造成了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疯抢会计岗位的局面。
(二)教学脱离实际
1.课程过于理论化
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本科模式,专业技能训练少,缺乏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过硬的动手能力应该是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与本科毕业生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晚,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相当于本科院校专业的缩写,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例如我们审计专业, 课程设置普遍遵循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校内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校外毕业顶岗实习”的规律。其中,校内专业实训的课程仅仅包括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个别学校会在基础会计之后再增加一个“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而且校外毕业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极低,所以当学生到用人单位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这就要求我们高职审计类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本科模式”,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2.教材缺乏可理解性
仔细研究我国高校审计学的教材,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注册会计师方向,分为审计概论、审计技术和方法、交易循环审计和其他类型的审计等四个部分;第二种是将社会审计、国家审计融合起来重点讲述审计的理论和方法;第三种偏重审计实务与案例。因为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会计和审计实战经验且本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该课程理论又非常空洞和枯燥,所以选用或编写一本通俗易懂、应用性强、有特色的教材成为我们审计类专业教师开课前的第一件大事。
3.匮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
审计类专业教师在熟练掌握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则能在讲授审计理论的同时,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信手拈来。因为这些案例许多是授课者亲历,不仅能够讲授得具体生动准确,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是现在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平时教学、科研任务并重,除非此教师原本就来自于企业或事务所,否则很难在授课和科研之余抽出时间参加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二、改进审计类专业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审计类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审计类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高职审计类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分散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二种形式。平时将授课地点改在实训室,边讲边练、边学边做,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课程的理解 ;待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在学期末安排一周时间对本课程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连贯的实训,可采用模拟仿真练习,力争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主要有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和校内模拟实习。除此,我们还可以增加以下一些教学形式:1. 举办实务界专家讲座;2. 开展校外专业实习。
(三)选用或编写实践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
高职审计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大多去的是中小型事务所,中小所在实际工作中与我们课本上所讲授的内容是有极大差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自编一些与实际工作联系较为紧密,实践性强,通俗易懂的教材。尽量弱化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知识,做到“够用”就好。
(四)通过不同途径使教师获取丰富的会计或审计工作经验
1.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授课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创造机会定期或不定期走进事务所、走进企业、走进审计机关,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2.学校可成立各类事务所、记账公司,让教师承担多重身份,教、学、干三位一体。学校成立的这些事务所或公司可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择典型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以期使得教师的实战经验更丰富、更全面。
总之,审计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建设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完善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审计专业的教师,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为增强我们高职院校审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而努力。
(责任编辑:刘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