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代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g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是只讲劳动只讲贡献不怎么讲休息和享受的,如今不同了,两者可以有所兼顾了。劳动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先决条件和必要的内容,但倘然有劳无逸,有张无弛,那么“人类存在”同样无从谈起。所以文明社会对于人类权利的解读应当是全面而科学的,即人既有劳动的权利,也有休息的权利,而且这样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劳动的时代,也是休闲的时代。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便可发现假日休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前些年休闲的方式处于“初级阶段”,那就是利用节假日外出游山玩水,欣赏心仪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渐渐地人们发现,跟随旅游团赶路看景虽然不能说没有收获,但得到的休息放松极有限度,平时工作紧张劳累,如今“赶鸭子”式的看风景,进入了另一种紧张和劳累。于是就只有另作选择了。
  今年“五一”长假,我身边的熟人中就有人选择了另一些休闲方式。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儿子峻和几位同事“飞”到了厦门,住进一家幽静的宾馆,除了逛鼓浪屿和光顾干净的海鲜小餐馆,就是每天用几个钟头到万寿岩植物公园,坐在棕榈、椰树丛中的小茶馆里喝茶聊天,其间也到林子里走一走,拍几张照。邻居一位朋友是公务员,假日里约了三五好友,到松江余山小住几日,吃农家菜,看人工湖,打保龄球。这两拨子人都说长假过得很开心,身心得到了较好的休息和调整。
  


  我想,上述兩种度假方式,一定也是许多人所喜欢的。事实上敏感的旅游部门已经意识到,虽然假日里车船飞机依然拥挤,但旅游公司的集团式观光参与者正在减少。最近有媒体向旅游业发出了呼吁:“扎堆”式旅游难以达到休闲的目的,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应当适时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实施一定程度的功能转型,即从观光游转变为休闲游。我觉得这一建议很适时,很符合当前的实际,旅游业是到了反思和顺势而为采取相应对策的时候了。比如可以组织漫游团,减少观景点,增多逗留时间;比如组织生态游、乡村游等等。随着自发小团体和家庭自主出游等形式的大量涌现,各旅游点也便有了如何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求的新课题。据说松江区根据节假日中心城区到郊外休闲者日见其多的实情,结合“全国第12个度假区”的建设,在吃、住、玩多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准备。面对商业增长的新机遇,聪明的松江人是紧紧地抓住了。
  休闲时代的到来,不只旅游观光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人的观念也是一种有益的冲击和推动。如果说过去把劳和逸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睡觉,那么现在是到了需要讲究——下休息的“质量内涵”的时候了。这里还是要回到“人类存在”这一命题上,新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需要人们的科学劳动和有效奉献,那么相应地说新的休息方式也应当是有质量有效用的。劳和逸是矛盾的统一体,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事实上除了静态的睡觉,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并没有停止“活动”,所以有关理论家认为“休闲是劳动的特殊形态”,甚至有“诗性劳作”之说,我以为这些表述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国家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其间就应当包括休闲生活的改善。许多英年早逝的实例一再在这方面敲响警钟,我们不能再麻木下去了。
  休闲时代的到来是社会文明、国家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理应举双手欢迎,并为此而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对青霉素 G 钾的溶血性进行了考察。体外实验表明:高浓度的青霉素 G 钾可造成溶血,且浓度越高,溶血现象越严重。在家兔体内,用测定尿胆素元的方法观察有无溶血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