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绮:他的灵魂是一注跳跃的清泉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读钱春绮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校园里流行朦胧诗,似懂非懂的我开口北岛闭口顾城,似乎这样才符合自己“文学社社长”的身份。可是有一天,班主任送我两本书——《歌德抒情诗选》和《恶之花》。打开书页,仿佛一阵清风将我从朦胧的迷醉中唤醒,那绮丽的文字、活泼的语调、离奇的比喻和朗朗上口的节奏,前所未有地撞击着一个文学少年懵懂的情怀:“自然多明媚,向我照耀!太阳多辉煌,原野含笑!……哦,爱啊,爱啊,灿烂如金,你仿佛朝云,漂浮山顶!” “在红红绿绿的河岸边,长流着浩淼碧水一片,千里万里,流程多遥远……恒河在太空之中逍遥,优哉游哉而默默无言,把它们的瓮中的珍宝,倾注入金刚石的深渊。”这些文字轻盈曼妙、飘逸自如,仿佛有不可思议的魔力,纠缠着我的记忆,拥抱着我的心灵,至今难以忘怀。尽管现在看来,这两本书的书页装帧略显粗糙,字迹印刷也深深浅浅,可字里行间却弥漫着我少年时阳光的香味,陪伴着我记忆中成长的青涩。这两本书的扉页里分别印着一个小小的、令人过目难忘的美丽名字:钱春绮。那时的我对于翻译还没什么概念,甚至无暇细想眼前的诗句究竟算是歌德的,波德莱尔的,还是译者钱春绮的。只觉得这三个人的名字在这层文字轻幔的笼罩下,闪亮而又神秘,诱惑着一个爱诗的少年尝试去推开一扇神圣殿堂的大门。
  初识钱春绮是五年前的事了。2005年上海翻译家协会举办新春茶话会,我坐在法语资深翻译家唐祖论老师的身旁。席间,唐老师指着左边一位慈眉善目、微笑不语的老人对我说:“给你介绍个老师:钱春绮。”我睁大了双眼——就那么一瞬间,所有的记忆一股脑儿在眼前闪过:班主任、咖啡色书封、梧桐树、黄昏阳光的味道……“钱、钱老师,我读过您译的《野蔷薇》……”语无伦次的我,心在怦怦乱跳,仿佛年少时的小秘密被人突然窥见一般。钱老还是那样微微笑着,跟我握了手,问我在哪里工作。接下来的茶话会有些什么内容,跟钱老还说了什么,我的脑海中一片混乱,只是在心里默默感受坐在大师身旁的奇妙体验。自从真正走上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之路,我才深深了解了“钱春绮”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翻译界和外国文学界的价值。据吴钧陶先生的统计,“钱老的译作和创作,已出和未出,共计达70种,字数在千万左右。册数,包括初版、重印和改版,不计其数。”钱春绮通晓德、法、日、俄、希腊、拉丁、希伯来等多门语言,在三十多年没有任何生活保障的艰难岁月里,默默耕耘、孜孜不倦地为读者奉献出了一部又一部外国文学的经典译作,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可眼前的这位老人,外表那么朴素,神态那么安详,对待无名晚辈那么和蔼,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这种写照吧。想起曾经千百次品读过的那些灵动、飞扬的文字,就出自眼前这位年近九旬的坚忍、智慧、淡定的老人之手,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和钱老的第一次见面不久,我接到一家出版社电话,说钱老推荐让我翻译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诚惶诚恐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于2007年春交上作业。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春天,与钱老相濡以沫六十载的师母因病撒手人间,留下孤独的诗人默默承受晚年的寂寞。于是作为晚辈的我,会偶尔约了朋友找个理由去钱府拜望。每一次访问钱老的经历都那么愉快,越是近距离接触,也越能深刻感受到这位译坛巨匠的人格魅力。
  印象最深的一次访问是2008年5月21日,法国文学专家罗新璋先生路过上海,听我说起钱老新近丧偶的事,立刻提出要去拜望,说钱春绮是他仰慕了半辈子的大翻译家,可谓一人独撑德语诗歌的半壁江山。于是那天下午,便有了这一南一北、一德一法两位大师的会晤。我有幸忝座在旁,聆听高论。钱老兴致很高,侃侃而谈。罗新璋先生端坐在侧,神态恭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幽默地插上一两句。话题当然是围绕文学翻译。记得罗先生说德国小说不行,诗歌很有名,这也多亏了钱老的一支笔。钱老回应说,法国诗更好,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兰波……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位中世纪大诗人的价值——弗朗索瓦·维庸,他用巴黎最通俗的语言,写出了最深刻的人性,后来的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就是受其影响,可惜在中国没有维庸诗的好译本。罗先生又问钱老手边正在做什么书,钱老说德国前后有两位诗人最值得同情,一为尼采,一为荷尔德林,其生前都不被人理解。尼采年轻时写诗较多,钱老说想将尼采年老时写的诗也整理出来,编一本《尼采诗全集》。目前手边正在译的是荷尔德林。我望着眼前神采奕奕、壮心不已的钱老,真是感慨万千……四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在笑声和美谈中过去,直到夜幕完全降临,大家才依依惜别。
  一般读者只道是钱春绮译著等身,译而不作,实则不然。钱老光是躺在抽屉里的创作手稿就有十部之多,其中七部诗集,三部文学随笔。钱老为人十分低调,平时从不向人提起,只在老友聚谈兴起之时,才会说“自己也有些东西,还没机会出版。”可真的等到有人约他出书,他又要把机会让给别人。不知这些珍贵的手稿何时才得以面世,我相信无论是旧体诗、现代格律诗,还是读书笔记,都将是中国文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另外,有心人不妨仔细阅读钱老的种种译诗集,前言后跋,真正让人感叹:研究所里的大学者也不一定有这样的严谨和开阔。面对眼下充斥市场的文化快餐产品,这样的较真和钻研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如《歌德抒情诗选》书后附有八页译者后记,文笔简练清新,结构严谨分明,除了介绍原诗的创作背景,还一一列明原典的出处、选文的理由。短短三千余字,译者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表露无疑,字里行间旁征博引,充满真知灼见,虽然话题围绕歌德,你可以看到恩格斯、伯切、罗曼·罗兰、赫尔德、迈耶等人的观点,更可以看到与《红楼梦》诗词、《诗经》等等的比照。这样的阅读体验是令人惊喜的,译者仿佛要冲破版面的限制,向那个时代对知识极度渴望的中国青年们一股脑儿倾倒自己的感受!另一部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老于2003年译毕,2007年交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这更是一部译坛经典之作,其中每一页都用不小的篇幅印着译者详尽的注释,显示出了年届九旬的钱春绮老人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所译文本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这本书的前言后记中,钱老同样不厌其烦地记录了自己翻译时所参考的各国版本,以及中国译介尼采作品的来龙去脉,更诚实地表达了书中文字游戏无法迻译的遗憾。像钱老这样对于原典种种了然于胸、对于读者事事提供方便的尽责态度,堪称是译界每一位后来者的楷模!
  就在钱春绮老师即将度过他的九十寿诞前夕,我欣喜地拿到了他出版的第一部创作诗集《十四行诗》。这是一份不算迟到的生日祝福。里面许许多多直抒胸臆的诗句,读来让人震动,你仿佛一次又一次真切触摸到这位率真而又坎坷的诗人赤裸裸的灵魂,这灵魂仿佛一注跳跃的清泉,荡涤着人世间一切悲伤、无奈、俗虑的尘埃——“在幻想的空中到处恣意遨游,啊,无限的喜悦!啊,无限的自由!……大海并未将它抛弃,它携带它一同跳跃奔腾,迈向无止境的生命航程!”
其他文献
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文学大师;张大千是著名的美术家、国画大师。两人虽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耕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美食,都是出了名的美食家。两位大师交情颇深,尤其是在国外生活期间,偶有相见更是亲热无比,必然共享佳肴,同饮美酒。所以,他们不仅有情缘,更有食缘,下面讲述的是两位美食家一次因缘际会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次,张大千由巴西路过纽约去欧洲办画展,他特别提了一个新鲜肥大的鲤
82岁的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精通英、德、日等国语言,做过临时电影演员,走进过央视《实话实说》、《夕阳红》栏目。  刘占增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做过翻译。刘占增兴趣广泛,尤其喜爱绘画艺术。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做出了一个在当时令人震惊的举动,当了一名人体模特。  82岁老翁当人体模特,这对很多人来说肯定觉得好奇。其实,对于他的家人来说,20多年过去了还接受不了。刘占增可
通过双通高速公路上露石剂在露石混凝土桥面板上的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露石剂在露石桥面板上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它具有卓越的抗滑性能,优良的减噪性能、散光防眩性能,排水性能
@@ZQ-3型高模量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黑色晶体,是一种新型改性剂,在90#基质沥青里和集料拌和过程添加ZQ-3型高模量剂,就形成高模量改性沥青.高模量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区别是高摸
水泥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混凝土冬季施工也是很普遍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及养护期内,温度的高低与混凝土的最终强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混凝土的每个施工步骤都
王室的女性往往同时扮演着多个角色,而她们的行为,则往往由自身的角色决定,有生为人母必须顽强者,有身为人妻必须英武者,更有生为人女必须勇猛者。正面角色驱使的行为,也促就
本文以天津临港工业区软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直排式”真空预压法的机理、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分析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基层是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其材料的选择与施丁二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从多个方面比较级配碎石基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
本文通过论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结构层的路用性能,分析探索不同结构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适用性。
针对高原冻土区公路路基施工的特殊性,阐述了施工技术原则,提出了高原冻土区主要基础类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原则,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加以讨论.提出要做好机械零件的储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