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大力加强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加入各类国际组织,主动推进各项国际合作,以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一带一路”、孔子学院等系统性的实践也不断试图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构想未来的世界发展,展现大国风范。在这些持续的对外传播活动中,国外受众如何理解和想象中国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
深度访谈,细说中国认识
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中华文化在国外民众中的影响力,或是国外受众对具体的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喜爱度。如有研究指出,各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喜爱度在近五年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熊猫、茶、中餐、长城等文化符号的知名度和受喜爱度都日益提高。也有研究指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经济影响力和“一带一路”的倡议普遍受到好评。还有研究聚焦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渠道和意愿,指出影视文化和网络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多种传播渠道并举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多集中探讨对外传播的既有内容和渠道,侧重调查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和政策信息的认知层面。通过此类研究,可以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成效,明晰已有对外传播的优势和问题。
但是,受制于问卷的框架,这些研究往往难以更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因而难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建议。随着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入,我们的传播诉求和传播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对国外民众的了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度和喜爱度,需要的是更深入的对话和交流。笔者认为,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国外受众对中国的想象和认识,在数据呈现的“是什么”背后,更多地去了解“为什么”,从他们的讲述中,理解中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从而提供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框架。
为此,在英国留学期间,笔者于2017年5月到7月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访谈,了解来自各个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以期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反思和建议。本文选择了13名采访对象,他们都是出生于1980年至1991年的年轻人(1986年之后出生居多)。他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既有欧美等西方国家,也有同属于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印度、尼泊尔、马拉维、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这13名被访者均来自各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2名有除本国以外的国外游历或学习经验。他们都没有加入所在国家的政党,也没有极端的政治观点或宗教观点。
当然,这些被访者不能代表所有的国外民众,本文也不打算从统计学意义上完整地勾勒外界对中国的认知图景。但是,这组被访者的个人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代表了其所在国家更具能动性和领导力的一个群体。对他们思维方式的理解,对于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策略性无疑有一定帮助。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访谈,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细致的切入口,了解外界对中国的观察,并试图从这些观察中提供一些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对外传播,怎样在新的世界局势中讲述中国故事,表述中国的独特性。
文化符号引好奇,价值观传播缺深度
这些被访者求学所在的英国,是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较多的地方。英国各大城市都有中餐馆、中国超市,华人较多的地方也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偌大的中国城在伦敦的繁华地带,热闹非凡,游客众多。每年春节前后,伦敦更是有热闹的庆祝活动,传统的舞狮舞龙等表演颇为有趣。即使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也每逢春节,都在校园里有舞狮舞剑的表演,更有学生会组织的联欢活动。笔者在与更多外国同事的交流中,也感受到中国武术、中药和美食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这些文化符号引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强烈兴趣,其吸引力毋庸置疑。那么,通过这些文化符号和文化活动,他们是怎样理解中国的?通过访谈,笔者得到如下观察结论:
第一,大部分人对中国并没有特别关注,仅限于文化符号的认知。尽管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推出了一系列对外传播的活动,他们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还是西方的媒体报道,并不会主动搜寻关于中国的知识。在13名被访者中,有半数以上的人提到对中国了解不多,或是对中国没有特别的印象或是强烈的情感。即便是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比如来自马拉维的N,来自墨西哥的A,来自哥伦比亚的I,来自尼泊尔的S也都表示,对中国认识并不多,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的最为普遍的描述依旧是:中国很大,中国有很多美食,中国人很用功。不过,所有人都表示对中国还是很好奇的,非常希望到中国旅游。这种好奇有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想象,也有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想象,但往往仅止步于好奇。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共识,但增长特色不清晰。在有限的对中国的认知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目共睹的。所有被访者都对中国当下的经济增长形势有所了解,认为中国发展很有潜力。在谈及这一点时,他们多数将其视作一个客观事实,是一个比较宏观角度的认知,没有太多的价值判断。甚至来自美国的B在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时也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会因此把中国视作威胁,不是你们带来了威胁,而是美国的经济地位下降了。”有意思的是,来自墨西哥的A 提到一个词“cheap imitation brother”(生产便宜模仿品的兄弟),她说这是很多墨西哥人对中国的一个认知,因为“你们制造了很多墨西哥产的东西,但是卖得更便宜。比如有很多我们当地的手工艺品,中国人来了拍了照片回去生产,然后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性及其丰富的内涵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依旧是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路径。
第三,中国的政治吸引力不强,西方民主依旧主导多数人对政治的想象。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强调党的领导的独特性,并在近年不断开展反腐运动,精简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治理,但从访谈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持负面评价。很多受访者提到,虽然了解不多,但西方媒体叙事框架里的民主、自由、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是他们认识中国的主要来源。如来自马拉维的N说:“中国没有被殖民过,很好地维系了自己的历史。如今中国也试图在全球范围发挥一定的影响力,这很好。但是在西方媒体上,听上去中国给人类的自由带来了挑战,但是具体的我不知道。”来自意大利的G表示不能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而且心存疑虑。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而這种不同带来的影响让他惶恐:“如果中国引领世界,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仅我的生活,我的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都深知西方的所谓民主并非完美,尤其近年来,西方民主选举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暴露。但是,大部分受访者也很难想象出其他的可能性。 第四,“中国威胁论”并不风行,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念也未得到理解。尽管大部分被访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并不理解,但也很少认为中国会造成某种威胁,多数还是肯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来自美国的B表示,更多的敌意还是针对俄罗斯的。“毕竟有长达几十年的对前苏联的负面宣传,所以我们依旧视俄罗斯为威胁。对中国,我们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宣传。”有少数几位被访者还提到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调和作用,尤其是有关朝鲜问题,如来自巴西的K说:“我认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不在更多的事情上发挥领导作用。”
但是,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依旧影响着很多人对大国的想象,而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识。来自印度的T则道出了与我们有更多地缘关系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T表示,美国是对世界的威胁,但是中国,她不确定。她讲了个小故事:“2011年有场大地震,非常可怕,所有的东西都晃了起来,我妈妈当时非常惊慌,一直问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中国在攻打我们。她以为那是中国的炮弹。”
坚持文化自信,阐述中国独特性
近年来,我们已经推陈出新地扩展了对外交流的渠道和方式,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方面,我们组织国际赛事,主办国际会议,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把外国友人吸引到中国来,让他们切身体验当下的中国文化和时代精神,比如奥运会、上合峰会、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借助“一带一路”、孔子学院和中国电影把中国“送出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呈现中国文化。这无疑可以扩大中国的辐射力,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而在此基础上,怎样利用这些平台,进一步与国外民众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依旧值得深思。
作为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这组被访者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其所在阶层的代表性,对于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群体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思考下一步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这些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中国自有其吸引力。中国的美食美景和古老文化依旧令很多人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中,中国的稳定和平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的调和作用也得到很多尊重。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这些优势内容整合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突出这些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的特点。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西方主导的叙事框架中,中国的刻板印象形成已久。要打破这样的形象,讲述中国故事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故事框架,阐述自己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有其独特性,而这样的独特性是西方历史传统中所不具有的,也是依照其发展路径所难以理解的。那就应该以更细致的具体的方式讲述这些独特性,强调我们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国情,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系阐述为另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富有敌意的不可理解的一套系统。
此外,笔者在访谈中也观察到,除了西方的媒体报道,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甚至是更有效的途径。来自马拉维的N说,因为喜欢看中国的电影和动画片,他的儿子在学习中文。来自印度的T提到,她对中国很深的印象来自一部忘记了名字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手捧《毛主席语录》,做所有事情都恪守语录。来自英国的J则对中国有种浪漫化的想象,他开玩笑说:“有时候英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想着不在这了,我要去中国。”而这种浪漫想象事实上只是来自对东方文化的模糊认识。
来自墨西哥的L和A更是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和喜爱。由于L和A都喜欢阅读科幻文学,笔者向他们推荐了刘慈欣的作品,他们非常喜欢,并开始自己搜寻,也找笔者推荐更多的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在笔者采访时,他们已经阅读了四大名著,以及莫言和迟子建的一些作品。他们由对中国的不太了解,逐渐理解中国文化,并热爱中国文化。L很详细地讲了小说对他的帮助:“比如,我读了中国的小说才认识到中国到底有多大。当然可能以前我们也通过课本知道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人,可是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但是读小说,可以看到一个人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要花多长时间,穿过多少高山,跨过多少河流,体验多少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食物,有那么多多样性。然后你会认识到在中国内部有如此大的差异性,这不是一个西方意义上的国家,也许整个中國内部的差异性和整个欧洲内部的差异性一样,甚至更大。这种认识对我是个很大的变化。”他接着说:“中国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往往是中国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而且多数情况下,你只能读到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北京政府决定了什么,现在我认识到,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偏见,因为中国是有很多复杂性的。”显然,丰富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中国,是简单的信息灌输难以呈现的。有吸引力的文化作品,具有润物于无声的传播效果。
对比西方文化,近几十年来,美国主导的西方价值观依托流行文化、消费文化风靡全球,无论是民主选举的政治理念,还是自由市场的经济伦理,都蕴含于一整套的西方叙事框架之中。从迪斯尼动画到好莱坞电影,从浪漫爱情到太空探索,都具体形象地传递着美式价值观。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文化作品中将当代中国表述清楚,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如何利用既有优势,主动自信地呈现中国的独特性,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框架。有好的作品,才能传播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真正地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蔡名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外传播》2013年第11期。
2.陈律:《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光明日报》2013年8月24日,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3/0824/c40531-22680406.html。
3.关世杰:《五年间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喜爱度大幅上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一》,《对外传播》2018年第2期。
4.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对外传播》2018年第2期。
5.龙耘、潘晓婷:《历史回音与现实交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回顾(1982-2018)》,《对外传播》2018年第12期。
6.藤依舒、杨越明:《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接触渠道与意愿研究-<2017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系列报告之二》, 《对外传播》2018年第9期。
7.王秀丽、梁云祥:《日本民众最爱中餐、茶和大熊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四》,《对外传播》2018年第5期。
8.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新闻舆论工作》,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xxjxs/2018-08/21/c_1123299834.htm,2018年8月21日。
9.杨越明、藤依舒:《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印象研究-<2017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一》,《对外传播》2018年第8期。
深度访谈,细说中国认识
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中华文化在国外民众中的影响力,或是国外受众对具体的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喜爱度。如有研究指出,各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喜爱度在近五年得到了大幅提升,尤其是熊猫、茶、中餐、长城等文化符号的知名度和受喜爱度都日益提高。也有研究指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经济影响力和“一带一路”的倡议普遍受到好评。还有研究聚焦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触渠道和意愿,指出影视文化和网络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多种传播渠道并举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多集中探讨对外传播的既有内容和渠道,侧重调查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和政策信息的认知层面。通过此类研究,可以从宏观上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成效,明晰已有对外传播的优势和问题。
但是,受制于问卷的框架,这些研究往往难以更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因而难以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建议。随着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入,我们的传播诉求和传播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对国外民众的了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度和喜爱度,需要的是更深入的对话和交流。笔者认为,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国外受众对中国的想象和认识,在数据呈现的“是什么”背后,更多地去了解“为什么”,从他们的讲述中,理解中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从而提供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框架。
为此,在英国留学期间,笔者于2017年5月到7月对身边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访谈,了解来自各个国家的年轻人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以期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反思和建议。本文选择了13名采访对象,他们都是出生于1980年至1991年的年轻人(1986年之后出生居多)。他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既有欧美等西方国家,也有同属于第三世界的亚非拉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印度、尼泊尔、马拉维、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这13名被访者均来自各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2名有除本国以外的国外游历或学习经验。他们都没有加入所在国家的政党,也没有极端的政治观点或宗教观点。
当然,这些被访者不能代表所有的国外民众,本文也不打算从统计学意义上完整地勾勒外界对中国的认知图景。但是,这组被访者的个人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代表了其所在国家更具能动性和领导力的一个群体。对他们思维方式的理解,对于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策略性无疑有一定帮助。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访谈,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细致的切入口,了解外界对中国的观察,并试图从这些观察中提供一些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对外传播,怎样在新的世界局势中讲述中国故事,表述中国的独特性。
文化符号引好奇,价值观传播缺深度
这些被访者求学所在的英国,是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较多的地方。英国各大城市都有中餐馆、中国超市,华人较多的地方也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偌大的中国城在伦敦的繁华地带,热闹非凡,游客众多。每年春节前后,伦敦更是有热闹的庆祝活动,传统的舞狮舞龙等表演颇为有趣。即使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也每逢春节,都在校园里有舞狮舞剑的表演,更有学生会组织的联欢活动。笔者在与更多外国同事的交流中,也感受到中国武术、中药和美食在各个国家的影响力。这些文化符号引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强烈兴趣,其吸引力毋庸置疑。那么,通过这些文化符号和文化活动,他们是怎样理解中国的?通过访谈,笔者得到如下观察结论:
第一,大部分人对中国并没有特别关注,仅限于文化符号的认知。尽管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推出了一系列对外传播的活动,他们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还是西方的媒体报道,并不会主动搜寻关于中国的知识。在13名被访者中,有半数以上的人提到对中国了解不多,或是对中国没有特别的印象或是强烈的情感。即便是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比如来自马拉维的N,来自墨西哥的A,来自哥伦比亚的I,来自尼泊尔的S也都表示,对中国认识并不多,并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的最为普遍的描述依旧是:中国很大,中国有很多美食,中国人很用功。不过,所有人都表示对中国还是很好奇的,非常希望到中国旅游。这种好奇有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想象,也有对当下中国发展的想象,但往往仅止步于好奇。
第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共识,但增长特色不清晰。在有限的对中国的认知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目共睹的。所有被访者都对中国当下的经济增长形势有所了解,认为中国发展很有潜力。在谈及这一点时,他们多数将其视作一个客观事实,是一个比较宏观角度的认知,没有太多的价值判断。甚至来自美国的B在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时也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会因此把中国视作威胁,不是你们带来了威胁,而是美国的经济地位下降了。”有意思的是,来自墨西哥的A 提到一个词“cheap imitation brother”(生产便宜模仿品的兄弟),她说这是很多墨西哥人对中国的一个认知,因为“你们制造了很多墨西哥产的东西,但是卖得更便宜。比如有很多我们当地的手工艺品,中国人来了拍了照片回去生产,然后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性及其丰富的内涵并不为很多人所知。“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依旧是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路径。
第三,中国的政治吸引力不强,西方民主依旧主导多数人对政治的想象。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强调党的领导的独特性,并在近年不断开展反腐运动,精简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治理,但从访谈来看,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持负面评价。很多受访者提到,虽然了解不多,但西方媒体叙事框架里的民主、自由、人权问题和西藏问题,是他们认识中国的主要来源。如来自马拉维的N说:“中国没有被殖民过,很好地维系了自己的历史。如今中国也试图在全球范围发挥一定的影响力,这很好。但是在西方媒体上,听上去中国给人类的自由带来了挑战,但是具体的我不知道。”来自意大利的G表示不能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而且心存疑虑。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而這种不同带来的影响让他惶恐:“如果中国引领世界,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仅我的生活,我的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他们都深知西方的所谓民主并非完美,尤其近年来,西方民主选举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暴露。但是,大部分受访者也很难想象出其他的可能性。 第四,“中国威胁论”并不风行,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念也未得到理解。尽管大部分被访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并不理解,但也很少认为中国会造成某种威胁,多数还是肯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来自美国的B表示,更多的敌意还是针对俄罗斯的。“毕竟有长达几十年的对前苏联的负面宣传,所以我们依旧视俄罗斯为威胁。对中国,我们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宣传。”有少数几位被访者还提到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调和作用,尤其是有关朝鲜问题,如来自巴西的K说:“我认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不在更多的事情上发挥领导作用。”
但是,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依旧影响着很多人对大国的想象,而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识。来自印度的T则道出了与我们有更多地缘关系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T表示,美国是对世界的威胁,但是中国,她不确定。她讲了个小故事:“2011年有场大地震,非常可怕,所有的东西都晃了起来,我妈妈当时非常惊慌,一直问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中国在攻打我们。她以为那是中国的炮弹。”
坚持文化自信,阐述中国独特性
近年来,我们已经推陈出新地扩展了对外交流的渠道和方式,着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方面,我们组织国际赛事,主办国际会议,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把外国友人吸引到中国来,让他们切身体验当下的中国文化和时代精神,比如奥运会、上合峰会、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借助“一带一路”、孔子学院和中国电影把中国“送出去”,在更大的舞台上呈现中国文化。这无疑可以扩大中国的辐射力,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而在此基础上,怎样利用这些平台,进一步与国外民众交流、讲述中国故事,依旧值得深思。
作为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这组被访者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其所在阶层的代表性,对于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该群体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思考下一步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这些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中国自有其吸引力。中国的美食美景和古老文化依旧令很多人充满好奇和向往。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中,中国的稳定和平以及在世界舞台上的调和作用也得到很多尊重。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这些优势内容整合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突出这些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的特点。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西方主导的叙事框架中,中国的刻板印象形成已久。要打破这样的形象,讲述中国故事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故事框架,阐述自己的价值观。比如,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都有其独特性,而这样的独特性是西方历史传统中所不具有的,也是依照其发展路径所难以理解的。那就应该以更细致的具体的方式讲述这些独特性,强调我们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国情,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系阐述为另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富有敌意的不可理解的一套系统。
此外,笔者在访谈中也观察到,除了西方的媒体报道,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提供了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甚至是更有效的途径。来自马拉维的N说,因为喜欢看中国的电影和动画片,他的儿子在学习中文。来自印度的T提到,她对中国很深的印象来自一部忘记了名字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手捧《毛主席语录》,做所有事情都恪守语录。来自英国的J则对中国有种浪漫化的想象,他开玩笑说:“有时候英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想着不在这了,我要去中国。”而这种浪漫想象事实上只是来自对东方文化的模糊认识。
来自墨西哥的L和A更是通过对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和喜爱。由于L和A都喜欢阅读科幻文学,笔者向他们推荐了刘慈欣的作品,他们非常喜欢,并开始自己搜寻,也找笔者推荐更多的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在笔者采访时,他们已经阅读了四大名著,以及莫言和迟子建的一些作品。他们由对中国的不太了解,逐渐理解中国文化,并热爱中国文化。L很详细地讲了小说对他的帮助:“比如,我读了中国的小说才认识到中国到底有多大。当然可能以前我们也通过课本知道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有很多人,可是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但是读小说,可以看到一个人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要花多长时间,穿过多少高山,跨过多少河流,体验多少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食物,有那么多多样性。然后你会认识到在中国内部有如此大的差异性,这不是一个西方意义上的国家,也许整个中國内部的差异性和整个欧洲内部的差异性一样,甚至更大。这种认识对我是个很大的变化。”他接着说:“中国出现在新闻里的时候,往往是中国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而且多数情况下,你只能读到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北京政府决定了什么,现在我认识到,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偏见,因为中国是有很多复杂性的。”显然,丰富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中国,是简单的信息灌输难以呈现的。有吸引力的文化作品,具有润物于无声的传播效果。
对比西方文化,近几十年来,美国主导的西方价值观依托流行文化、消费文化风靡全球,无论是民主选举的政治理念,还是自由市场的经济伦理,都蕴含于一整套的西方叙事框架之中。从迪斯尼动画到好莱坞电影,从浪漫爱情到太空探索,都具体形象地传递着美式价值观。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文化作品中将当代中国表述清楚,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如何利用既有优势,主动自信地呈现中国的独特性,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框架。有好的作品,才能传播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真正地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蔡名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外传播》2013年第11期。
2.陈律:《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光明日报》2013年8月24日,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3/0824/c40531-22680406.html。
3.关世杰:《五年间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喜爱度大幅上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一》,《对外传播》2018年第2期。
4.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2016-2017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对外传播》2018年第2期。
5.龙耘、潘晓婷:《历史回音与现实交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回顾(1982-2018)》,《对外传播》2018年第12期。
6.藤依舒、杨越明:《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接触渠道与意愿研究-<2017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系列报告之二》, 《对外传播》2018年第9期。
7.王秀丽、梁云祥:《日本民众最爱中餐、茶和大熊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四》,《对外传播》2018年第5期。
8.新华网,《习近平眼中的新闻舆论工作》,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xxjxs/2018-08/21/c_1123299834.htm,2018年8月21日。
9.杨越明、藤依舒:《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与印象研究-<2017年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系列报告之一》,《对外传播》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