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物质资源,水元素作为一种与水有关的重要结构形式也是自然界最活跃、最具有艺术创造力的因素。本文着重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上善若水”——由水元素构成的“水”的形象的表现,例举《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三首作品,从水的形象特征、审美及演唱上着手分析,以求获得对音乐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欣赏
一、“水”的形象特征
《道德经》中写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将水与人德结合表现其善性。中国文学典籍中也有些理解是把水的概念分为实用意义和审美意义两大类。
实用意义即水元素与建筑、科技等具体结合运用的活动,例如在酒店装潢艺术应用中,客人进店呼吸到充满负氧离子的水的气味,看到如影随形的水的影像,是水元素的实际应用。审美意义又可进一步分为环境形象、本体形象和比喻形象,这更多的是人们内心感受的融入。譬如水分动静两种形态,动态水以其动势和水流声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静态水平稳安详,给人以心理上的宁静和舒坦。道家代表人老子、当代文学家沈从文、艺术家何水法等,他们都将“水”作为自己创作的灵魂,走进自然,直面自然,与万物对话,在其中感悟、提炼和升华。他们将水元素与自然感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浓郁的水情怀,也创造出更具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形态——以《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为例
(一)水之生命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在远古时代的集体意识中人们就认为水可以孕育生命,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因此,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水是生命的同义词。
作品《峡江情歌》是根据中国湖北民歌《龙船调》改编而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作品通过“妹妹过河”表达了山里人淳朴真挚的爱情,以及“火辣辣”、“香喷喷”的生活。全曲风格性、旋律性突出,“生是熊熊一团火,死是朗朗一串歌,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乐,世世代代都快活”,共同表现出了水乡姑娘原始的热烈爱情以及充满野性的生命力。
(二)水之自然
水是大自然中最有灵性的事物。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对于水的描写还在于表现人对自然的追求,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获得“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金奖的作品《枫桥夜泊》是一首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诗人张继夜晚在江面上停泊时看到的景色。整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月落、啼乌、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的描绘抒发了一种朦胧的忧伤情绪。曲作者黎英海巧妙的在这种情感基调上运用整体构思的方法通过钢琴低音部双持续音的“钟声”、中层装饰性音型的“流水声”、上层旋律音型的“缕缕愁思”,将吟诵性的、带有古曲韵味的独唱旋律相结合,生动、真切地表现了原诗中无限愁情又怀有某种希望的深刻意境。钟声、流水声映衬着人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三)水之情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我国地域差异——北方多山,南方多水,因而形成了南北方人民独有的山、水情怀。《太湖美》是表现水情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旋律纤细柔美,歌词句句反应对太湖秀美风光的赞美,抒发了人们对这条南方生命之河的热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首歌曲在南方家喻户晓,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歌词真实、形象地描绘出太湖鱼肥水美的景象,听着歌曲就仿佛人们亲身游历在一望无际的太湖上看湖上渔帆点点、白鸥逐浪,芦苇茂密、葱葱郁郁,听着渔民们因满载而归笑声四起,与当地人共同感受太湖对人们的孕育大爱和人们对太湖的感恩之情。
除了对家乡的情怀,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教导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因此在演唱有关水的作品时要有情、有力、有理,仔细分析作品、准确表现作品。
三、演唱技巧
(一)咬字吐字
歌曲的咬字是歌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判演唱者演绎歌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含有“水”形象的作品中不少是描绘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及景色的,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要想演绎好这类作品就必须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学一学当地的方言。例如在演唱歌曲《太湖美》时就应抓住歌词本身带给我们的旋律韵味特点,首先反复朗读歌词,然后按照无锡方言的发声咬字规则精细地对每一个字进行练习,再把这种吐字咬字与声乐的发声技巧进行糅和,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吴侬软语的妖娆妩媚。
(二)演唱方法
科学的发声是演唱好歌曲的技术保证。含有“水”形象的作品在演唱时根据其歌曲的特点首先要保证歌唱足够的气息支持,比如歌曲《枫桥夜泊》、《太湖美》歌曲旋律线条比较长。《峡江情歌》、《枫桥夜泊》的旋律起伏大,在注重歌唱气息的同时也要把握歌曲中水形象的灵动性,否则只有气息没有流动,也只能将歌曲演唱的死气沉沉。
歌曲中的装饰比如滑音、波音、陈词甚至是舌颤音,都是为了表现乐曲的鲜活及其生命力,在演唱风格的表现上尤为重要。
(三)音乐表演
各地的民歌与当地的风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形象的作品体现水的形象特点,分为动静两种,以《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为例,前者为动,后两者为静,根据作品的风格特征、文化内涵,表演者再进行自己的二度创造。
结语:
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 “水”的形象,发现更多自然、文化、音乐的融合点,是为了重新体验回归自然的心境,为了更准确的理解和诠释作品,掌握这类作品的风格特点,能较好地在舞台上展示出中国民歌的风采,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旭敏《水元素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J]大众文艺.
[2]李湘《浅析湘中东部几首民歌的文化背景、审美与演唱技巧》[J].中国音乐季刊,2009(3).
[3]黎英海.继承与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丽娜(1991—),女 河南开封;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
【关键词】民族声乐;作品欣赏
一、“水”的形象特征
《道德经》中写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将水与人德结合表现其善性。中国文学典籍中也有些理解是把水的概念分为实用意义和审美意义两大类。
实用意义即水元素与建筑、科技等具体结合运用的活动,例如在酒店装潢艺术应用中,客人进店呼吸到充满负氧离子的水的气味,看到如影随形的水的影像,是水元素的实际应用。审美意义又可进一步分为环境形象、本体形象和比喻形象,这更多的是人们内心感受的融入。譬如水分动静两种形态,动态水以其动势和水流声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静态水平稳安详,给人以心理上的宁静和舒坦。道家代表人老子、当代文学家沈从文、艺术家何水法等,他们都将“水”作为自己创作的灵魂,走进自然,直面自然,与万物对话,在其中感悟、提炼和升华。他们将水元素与自然感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浓郁的水情怀,也创造出更具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形态——以《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为例
(一)水之生命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在远古时代的集体意识中人们就认为水可以孕育生命,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因此,在人类的潜意识中水是生命的同义词。
作品《峡江情歌》是根据中国湖北民歌《龙船调》改编而来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作品通过“妹妹过河”表达了山里人淳朴真挚的爱情,以及“火辣辣”、“香喷喷”的生活。全曲风格性、旋律性突出,“生是熊熊一团火,死是朗朗一串歌,山里人自有山里人的乐,世世代代都快活”,共同表现出了水乡姑娘原始的热烈爱情以及充满野性的生命力。
(二)水之自然
水是大自然中最有灵性的事物。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对于水的描写还在于表现人对自然的追求,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获得“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金奖的作品《枫桥夜泊》是一首中国古典诗词歌曲,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诗人张继夜晚在江面上停泊时看到的景色。整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月落、啼乌、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的描绘抒发了一种朦胧的忧伤情绪。曲作者黎英海巧妙的在这种情感基调上运用整体构思的方法通过钢琴低音部双持续音的“钟声”、中层装饰性音型的“流水声”、上层旋律音型的“缕缕愁思”,将吟诵性的、带有古曲韵味的独唱旋律相结合,生动、真切地表现了原诗中无限愁情又怀有某种希望的深刻意境。钟声、流水声映衬着人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三)水之情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我国地域差异——北方多山,南方多水,因而形成了南北方人民独有的山、水情怀。《太湖美》是表现水情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旋律纤细柔美,歌词句句反应对太湖秀美风光的赞美,抒发了人们对这条南方生命之河的热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首歌曲在南方家喻户晓,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歌词真实、形象地描绘出太湖鱼肥水美的景象,听着歌曲就仿佛人们亲身游历在一望无际的太湖上看湖上渔帆点点、白鸥逐浪,芦苇茂密、葱葱郁郁,听着渔民们因满载而归笑声四起,与当地人共同感受太湖对人们的孕育大爱和人们对太湖的感恩之情。
除了对家乡的情怀,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教导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因此在演唱有关水的作品时要有情、有力、有理,仔细分析作品、准确表现作品。
三、演唱技巧
(一)咬字吐字
歌曲的咬字是歌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判演唱者演绎歌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含有“水”形象的作品中不少是描绘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及景色的,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要想演绎好这类作品就必须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学一学当地的方言。例如在演唱歌曲《太湖美》时就应抓住歌词本身带给我们的旋律韵味特点,首先反复朗读歌词,然后按照无锡方言的发声咬字规则精细地对每一个字进行练习,再把这种吐字咬字与声乐的发声技巧进行糅和,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吴侬软语的妖娆妩媚。
(二)演唱方法
科学的发声是演唱好歌曲的技术保证。含有“水”形象的作品在演唱时根据其歌曲的特点首先要保证歌唱足够的气息支持,比如歌曲《枫桥夜泊》、《太湖美》歌曲旋律线条比较长。《峡江情歌》、《枫桥夜泊》的旋律起伏大,在注重歌唱气息的同时也要把握歌曲中水形象的灵动性,否则只有气息没有流动,也只能将歌曲演唱的死气沉沉。
歌曲中的装饰比如滑音、波音、陈词甚至是舌颤音,都是为了表现乐曲的鲜活及其生命力,在演唱风格的表现上尤为重要。
(三)音乐表演
各地的民歌与当地的风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形象的作品体现水的形象特点,分为动静两种,以《峡江情歌》、《枫桥夜泊》和《太湖美》为例,前者为动,后两者为静,根据作品的风格特征、文化内涵,表演者再进行自己的二度创造。
结语:
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 “水”的形象,发现更多自然、文化、音乐的融合点,是为了重新体验回归自然的心境,为了更准确的理解和诠释作品,掌握这类作品的风格特点,能较好地在舞台上展示出中国民歌的风采,并将其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旭敏《水元素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J]大众文艺.
[2]李湘《浅析湘中东部几首民歌的文化背景、审美与演唱技巧》[J].中国音乐季刊,2009(3).
[3]黎英海.继承与探索—中国民族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丽娜(1991—),女 河南开封;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