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很多,语文教育是主要渠道之一。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文学美的荟萃。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就像谢象贤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学》中谈到的:“在众多课程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音乐美术,也不同于体育,更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其主要是凭借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的。”从谢先生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阵地。那么,语文教学主要从那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利用教材充分挖掘美的因素
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材料和依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近200篇课文,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美的内容,有词句的美,有文章结构布局的美,更有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美。教材中的大批人物,如,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他们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蕴涵着丰富的人性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中的绘景文章,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这些描绘自然美的文章,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的愉悦。教材中记人叙事的文章,如,《背影》《社戏》等,反映了世俗人情的人文美,其中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此外,教材中还有描写古今建筑的,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是人类本身力量的感性显现。一篇篇具有审美教育内涵的课文,是美的内容和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既领会了内容的美,也感悟到了语言的和谐。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语言文字所蕴涵的美,用教材本身的美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支撑点。
二、师生互动产生教学情境美
师生互动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彻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教”取代“学”、“满堂灌”甚至“一言堂”的现状。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单干户”,也不能再居高临下了,师生关系也实质性地转变为了“平等对话”。教师不再像纤夫一样走在学生的前面,采用“拖拉拽”的方式,教师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春天描述出来;然后再与体会出的作家的感受作一比较,感悟朱自清笔下的春的意趣与景美。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讨论到小说的高潮部分,可以用深沉的语调读“他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这只手慢慢地走去了”这一句,念完后,可以沉默良久,教室里此时一片寂静。这样一个短暂的空白,留给学生的其实是一片偌大的想象空间,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际上潜流汹涌。不一会儿,可以说:“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的旁白,该怎么讲?”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十分踊跃。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主要以诵读为主,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以及诗歌的意境美。如,《天净沙·秋思》,它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这首词的意境情调是和谐完美的。在指导诵读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这样一幅图画: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而后让学生思考: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向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尽断。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营造出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如果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情色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是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爱美,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学校是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教学。但是,靠这种生活的教育是不够的,从小缺乏环境熏陶和道德教养的人,不仅粗鲁,而且野蛮,甚至凶残。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学生明确凡是具有深厚文化教养和丰富审美判断力的人,在道德与功利的两难抉择中,往往能够牺牲功利而选择道德的行为,而缺乏文化教养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则相反,他们追求无穷无尽的物质贪欲和眼前利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超越,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努力的目标。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尚情操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有益的熏陶。另外,对于部分比较冷峻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应指导学生去读。如,鲁迅的《孔乙己》,从作品流露出来的哀愤情感中,学生可以认识到,既无真才实学又无自爱之心的人是可悲可笑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时,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可以把文学名著引进课堂,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感觉能力的全面丰富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一、利用教材充分挖掘美的因素
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材料和依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近200篇课文,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美的内容,有词句的美,有文章结构布局的美,更有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美。教材中的大批人物,如,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中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他们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蕴涵着丰富的人性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中的绘景文章,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这些描绘自然美的文章,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的愉悦。教材中记人叙事的文章,如,《背影》《社戏》等,反映了世俗人情的人文美,其中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此外,教材中还有描写古今建筑的,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是人类本身力量的感性显现。一篇篇具有审美教育内涵的课文,是美的内容和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学生在赏读的过程中,既领会了内容的美,也感悟到了语言的和谐。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语言文字所蕴涵的美,用教材本身的美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支撑点。
二、师生互动产生教学情境美
师生互动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彻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教”取代“学”、“满堂灌”甚至“一言堂”的现状。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单干户”,也不能再居高临下了,师生关系也实质性地转变为了“平等对话”。教师不再像纤夫一样走在学生的前面,采用“拖拉拽”的方式,教师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春天描述出来;然后再与体会出的作家的感受作一比较,感悟朱自清笔下的春的意趣与景美。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讨论到小说的高潮部分,可以用深沉的语调读“他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这只手慢慢地走去了”这一句,念完后,可以沉默良久,教室里此时一片寂静。这样一个短暂的空白,留给学生的其实是一片偌大的想象空间,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际上潜流汹涌。不一会儿,可以说:“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的旁白,该怎么讲?”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十分踊跃。在进行诗歌教学时,主要以诵读为主,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以及诗歌的意境美。如,《天净沙·秋思》,它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这首词的意境情调是和谐完美的。在指导诵读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这样一幅图画: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而后让学生思考: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向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尽断。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营造出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如果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情色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是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爱美,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学校是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教学。但是,靠这种生活的教育是不够的,从小缺乏环境熏陶和道德教养的人,不仅粗鲁,而且野蛮,甚至凶残。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学生明确凡是具有深厚文化教养和丰富审美判断力的人,在道德与功利的两难抉择中,往往能够牺牲功利而选择道德的行为,而缺乏文化教养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则相反,他们追求无穷无尽的物质贪欲和眼前利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超越,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这是每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努力的目标。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尚情操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有益的熏陶。另外,对于部分比较冷峻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应指导学生去读。如,鲁迅的《孔乙己》,从作品流露出来的哀愤情感中,学生可以认识到,既无真才实学又无自爱之心的人是可悲可笑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时,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可以把文学名著引进课堂,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感觉能力的全面丰富的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