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引导教师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本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幼儿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意义,要有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重点分析了有效区域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幼儿教学 区域活动 目标策略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教育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幼儿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成果证明幼儿区域活动对开放幼儿的智力、增强幼儿的体制、开发幼儿的潜能作用重大,区域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幼儿教育者重视。
一、幼儿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适合时代发展,能够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儿童智力的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皮亚杰关于认知理论也认为幼儿的聪明才智来源于动手操作。可见,动手操作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幼儿园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幼儿园整体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结合起来,在幼儿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区域活动教学变为教学的常态。
二、幼儿教育者要明确区域活动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活动之初,就要结合幼儿特点明确活动目标,这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另外,区域活动目标作为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制定要符合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要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围绕整体课程目标制定区域目标,结合幼儿园的最近发展目标,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教育主题开展有效的区域活动。
比如,在区域活动中,为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教师针对活动目标设计以下主题活动项目“打开扇贝”“编织贝壳”“玩贝壳”,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根据幼儿的爱好,分成活动小组,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到主体活动中来,在个性化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活动:生活区,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打开扇贝,清洗扇贝、煮扇贝、品尝扇贝等活动提高幼儿对扇贝的了解,对扇贝基本特征的把握;益智区,根据扇贝颜色大小进行分类、排序、数数、配置等活动;音乐区,利用贝壳做各种乐器,在扇贝上演奏不同的音乐;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为贝壳染色,装饰成各种精美图案,制作各种精美的玩具。区域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有效区域活动教学要突出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讲都极为不成熟,自主行为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都很低,都需要家长和教师特殊“照顾”,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的现场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决定了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推行。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担当幼儿的支持者、引领者和合作者多重角色,只有教师角色到位,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观察幼儿行为,了解幼儿特点。区域活动教学要顺利开展,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把握幼儿的行为特点,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能够通过幼儿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把握幼儿的行为动向,进而更深入地分析幼儿的心理,争取做到对幼儿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灵活、更准确地选择活动材料,给幼儿积极地指导。比如,在活动区域如果教师发现孩子对折纸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多拿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张给孩子玩,孩子争着抢着拿起自己喜爱的纸张做艺术品,折好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一棵假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挂在树上,孩子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审美意识也得到有效提高。
2、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在开展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使不同的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在活动区中,有不同的活动内容,有的侧重简单知识的学习,有的侧重简单技能的提高,有的侧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的只是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幼儿工作者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能力的不同在材料投放上显出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使教师的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出区域活动的优点。比如,在科学区针对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就要体现出不同了,一种是单纯的颜色认识,适合对图形没有经验的孩子玩;一种是颜色和形状认识,适合有一定图形积累的孩子玩,这样,在不同的活动中,孩子都能根据需要,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即使是同一种活动,也要体现出差异来。比如,在拼图区按照难度差异对图片进行分类,教师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对拼图进行差异化分类。让每个孩子都能从活动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功的快感,不断朝着“最近发展区”前进。
3、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活动中,孩子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原本掌握的技巧,在活动过程中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时教师就要给孩子及时的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整个活动;有的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不知如何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就要认真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帮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巨大的突破。总之,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每一位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中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之,幼儿教育者对幼儿个性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促进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幼儿教学中要重视区域活动,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挖掘孩子潜力,开放孩子的智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利杰,孙敬.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张丽珍.从实践中透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J].陕西教育(高教版)
【关键词】幼儿教学 区域活动 目标策略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教育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幼儿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研究成果证明幼儿区域活动对开放幼儿的智力、增强幼儿的体制、开发幼儿的潜能作用重大,区域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深受广大幼儿教育者重视。
一、幼儿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适合时代发展,能够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儿童智力的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皮亚杰关于认知理论也认为幼儿的聪明才智来源于动手操作。可见,动手操作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幼儿园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幼儿园整体教育目标和区域活动结合起来,在幼儿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区域活动教学变为教学的常态。
二、幼儿教育者要明确区域活动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活动之初,就要结合幼儿特点明确活动目标,这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另外,区域活动目标作为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制定要符合幼儿园发展的需要,要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与幼儿园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围绕整体课程目标制定区域目标,结合幼儿园的最近发展目标,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教育主题开展有效的区域活动。
比如,在区域活动中,为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教师针对活动目标设计以下主题活动项目“打开扇贝”“编织贝壳”“玩贝壳”,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根据幼儿的爱好,分成活动小组,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到主体活动中来,在个性化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教师可以这样组织活动:生活区,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打开扇贝,清洗扇贝、煮扇贝、品尝扇贝等活动提高幼儿对扇贝的了解,对扇贝基本特征的把握;益智区,根据扇贝颜色大小进行分类、排序、数数、配置等活动;音乐区,利用贝壳做各种乐器,在扇贝上演奏不同的音乐;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为贝壳染色,装饰成各种精美图案,制作各种精美的玩具。区域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达到最好的活动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有效区域活动教学要突出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讲都极为不成熟,自主行为能力和思想认识能力都很低,都需要家长和教师特殊“照顾”,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的现场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它直接决定了幼儿游戏活动的顺利推行。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担当幼儿的支持者、引领者和合作者多重角色,只有教师角色到位,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观察幼儿行为,了解幼儿特点。区域活动教学要顺利开展,教师首先要仔细观察把握幼儿的行为特点,了解幼儿的知识能力水平。在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能够通过幼儿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把握幼儿的行为动向,进而更深入地分析幼儿的心理,争取做到对幼儿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灵活、更准确地选择活动材料,给幼儿积极地指导。比如,在活动区域如果教师发现孩子对折纸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多拿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张给孩子玩,孩子争着抢着拿起自己喜爱的纸张做艺术品,折好之后,教师可以拿出一棵假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挂在树上,孩子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审美意识也得到有效提高。
2、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在开展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使不同的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在活动区中,有不同的活动内容,有的侧重简单知识的学习,有的侧重简单技能的提高,有的侧重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的只是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幼儿工作者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差异、能力的不同在材料投放上显出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使教师的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出区域活动的优点。比如,在科学区针对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就要体现出不同了,一种是单纯的颜色认识,适合对图形没有经验的孩子玩;一种是颜色和形状认识,适合有一定图形积累的孩子玩,这样,在不同的活动中,孩子都能根据需要,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即使是同一种活动,也要体现出差异来。比如,在拼图区按照难度差异对图片进行分类,教师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对拼图进行差异化分类。让每个孩子都能从活动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功的快感,不断朝着“最近发展区”前进。
3、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活动中,孩子会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原本掌握的技巧,在活动过程中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时教师就要给孩子及时的指导,帮助孩子完成整个活动;有的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想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不知如何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就要认真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帮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巨大的突破。总之,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每一位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中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之,幼儿教育者对幼儿个性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孩子的发展需求,促进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幼儿教学中要重视区域活动,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挖掘孩子潜力,开放孩子的智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利杰,孙敬.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张丽珍.从实践中透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J].陕西教育(高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