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贵州民族古籍文献保护工作都是贵州省古籍工作的重点。但由于贵州民族古籍文献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又出于对民族古籍原生性的保护,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和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再生性保护手段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了强化贵州民族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再生性保护手段;贵州民族古籍文献;保护
一、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种类和分布
(一)水族古籍
水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多集中居住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他分布于我省荔波、榕江等县市。水族中有一种古老文字,水语叫做“泐虽”,文字结构多为汉字反写或者仿汉字,又被称为“反书”。目前,汉字和水书共同作为世界使用文字中的非拼音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在历史长流中生活和生产的真实反映,可分为朗读本、阅览本、方位本、星宿本、遁掌本和时项本以及巫术书籍。
(二)彝族文字古籍
彝族在魏晋南北朝就有了本族的文字,并且在如今仍在使用。彝文又叫“韪书”,书写格式是左起直行,几乎没有标点。彝族古籍多为记录原始宗教、历史、神话、天文、地理、医药、军事、农牧生产等十五类活动。贵州省现约有彝文古籍11300余册,分布于省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贵州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研究所和省民族研究所等17个单位。
(三)布依文古文典籍
几乎全部的布依族人民都聚居在贵州省,主要分布于黔南和黔西南的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文字在唐宋就已经出现,因其外形与汉字相似,又被称为“方块布依文字”,就目前已经明确自创字将近300个,分别入选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国家珍贵古籍的名录中。另外现收藏布依族古籍超过600多本,分别藏于荔波县和贵州民族文化宫等单位。
(四)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
清水江文书是对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聚居地方社会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等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等,留下的大量契约文书及其他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的民间文献的统称。近年来,在清水江文书抢救和保护工作中,一些县级档案馆负责进行文书征集和管理,有的教学和文化单位也会根据科研和业务需要进行文书收藏。目前,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也收藏有杨有赓赠藏卷896件。
二、贵州古籍文献保护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族古籍文献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领导对民族古籍文献的概念不清晰,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管理工作缺乏了解。没有把民族古籍文献当做民族文化瑰宝进行保护和整理,同时未对民族古籍的深远发展进行考虑,更不具有将其和旅游事业进行融合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想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
(二)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经费不足
当地政府在号召人民自愿捐出自家民族古籍的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将民族古籍进行变卖,最终流失于市场,这使得征收难度系数大,征收成本高,而实际征集经费远远不够。另外征集上来的民族古籍由于民间的保存条件差,需要进行修补、扫描、裱糊以及复刻,但目前现代化设备紧缺,无法进行相关的修复工作。还有民族古籍在翻译、出版也需要较高的经费,而经费的短缺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三)民族古籍传承氛围不浓烈
要对民族古籍进行抢救,让人们知道其价值的存在并对其接受,现在有很多的民族古籍面对无人继承的局面。首先,需要增加社会需要,如果没有听众和传播者,民族古籍就会失去文化氛围,传承环境也随之消失。还有现在多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冲击了书籍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另外现代社会风俗习惯的简化和仪式的消失都使古籍失去了生存环境。
三、保护贵州古籍文献的措施
(一)发挥领导作用,加强认知
在对民族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抢救和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对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抢救的领导作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纲领,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加强对民族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解决古籍保护工作中人才、机构和经费等问题,并引导其与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增加经费收入。
(二)引进校园,促进古籍保护的发展
高校中拥有专业的研究队伍和新生的研究力量,将民族古籍文献引进高校当中符合时代的趋势。早在2012年黔南民族师院和毕节学院就创立了“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主要负责当地民族的古籍收集、整理以及研究,及时报告当地民族文献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会和研究民族古籍的选题,也可在省民委报刊进行相關方面的投稿。目前已有多家高校形成了共建单位,搭建了保护民族古籍的平台。院校的合作,将是促进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发展的有生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问题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除了相关的专业工作者的努力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以及各族人民的共同支持和帮助。在共同努力的大环境下,实现对民族古籍文献的长久发展,进而对贵州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珩.贵州民族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7):75-79.
[2]张应强.清水江文书·前言( 第 3 辑) [M].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
[3]韦建丽.清水江文书的分布式保存与数字化管理[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 12.
【关键词】再生性保护手段;贵州民族古籍文献;保护
一、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种类和分布
(一)水族古籍
水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多集中居住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他分布于我省荔波、榕江等县市。水族中有一种古老文字,水语叫做“泐虽”,文字结构多为汉字反写或者仿汉字,又被称为“反书”。目前,汉字和水书共同作为世界使用文字中的非拼音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在历史长流中生活和生产的真实反映,可分为朗读本、阅览本、方位本、星宿本、遁掌本和时项本以及巫术书籍。
(二)彝族文字古籍
彝族在魏晋南北朝就有了本族的文字,并且在如今仍在使用。彝文又叫“韪书”,书写格式是左起直行,几乎没有标点。彝族古籍多为记录原始宗教、历史、神话、天文、地理、医药、军事、农牧生产等十五类活动。贵州省现约有彝文古籍11300余册,分布于省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贵州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研究所和省民族研究所等17个单位。
(三)布依文古文典籍
几乎全部的布依族人民都聚居在贵州省,主要分布于黔南和黔西南的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文字在唐宋就已经出现,因其外形与汉字相似,又被称为“方块布依文字”,就目前已经明确自创字将近300个,分别入选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国家珍贵古籍的名录中。另外现收藏布依族古籍超过600多本,分别藏于荔波县和贵州民族文化宫等单位。
(四)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
清水江文书是对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聚居地方社会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等某些特殊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等,留下的大量契约文书及其他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的民间文献的统称。近年来,在清水江文书抢救和保护工作中,一些县级档案馆负责进行文书征集和管理,有的教学和文化单位也会根据科研和业务需要进行文书收藏。目前,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图书馆也收藏有杨有赓赠藏卷896件。
二、贵州古籍文献保护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族古籍文献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领导对民族古籍文献的概念不清晰,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管理工作缺乏了解。没有把民族古籍文献当做民族文化瑰宝进行保护和整理,同时未对民族古籍的深远发展进行考虑,更不具有将其和旅游事业进行融合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想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
(二)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经费不足
当地政府在号召人民自愿捐出自家民族古籍的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将民族古籍进行变卖,最终流失于市场,这使得征收难度系数大,征收成本高,而实际征集经费远远不够。另外征集上来的民族古籍由于民间的保存条件差,需要进行修补、扫描、裱糊以及复刻,但目前现代化设备紧缺,无法进行相关的修复工作。还有民族古籍在翻译、出版也需要较高的经费,而经费的短缺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三)民族古籍传承氛围不浓烈
要对民族古籍进行抢救,让人们知道其价值的存在并对其接受,现在有很多的民族古籍面对无人继承的局面。首先,需要增加社会需要,如果没有听众和传播者,民族古籍就会失去文化氛围,传承环境也随之消失。还有现在多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冲击了书籍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另外现代社会风俗习惯的简化和仪式的消失都使古籍失去了生存环境。
三、保护贵州古籍文献的措施
(一)发挥领导作用,加强认知
在对民族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抢救和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对民族古籍文献进行抢救的领导作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纲领,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加强对民族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解决古籍保护工作中人才、机构和经费等问题,并引导其与民族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增加经费收入。
(二)引进校园,促进古籍保护的发展
高校中拥有专业的研究队伍和新生的研究力量,将民族古籍文献引进高校当中符合时代的趋势。早在2012年黔南民族师院和毕节学院就创立了“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主要负责当地民族的古籍收集、整理以及研究,及时报告当地民族文献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组织相关的研讨会和研究民族古籍的选题,也可在省民委报刊进行相關方面的投稿。目前已有多家高校形成了共建单位,搭建了保护民族古籍的平台。院校的合作,将是促进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发展的有生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问题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除了相关的专业工作者的努力保护外,还需要社会以及各族人民的共同支持和帮助。在共同努力的大环境下,实现对民族古籍文献的长久发展,进而对贵州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珩.贵州民族古籍文献再生性保护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7):75-79.
[2]张应强.清水江文书·前言( 第 3 辑) [M].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
[3]韦建丽.清水江文书的分布式保存与数字化管理[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