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曾是一块沉睡的土地,一片寂静的荒原,一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村落,如今这里却奇迹般地巨变为中国最大的水利扶剑和生态移民开发地。
一到宁夏,人们总会给我们讲起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讲起这项工程,热情的宁夏人话就多了起来。在宁夏人眼里,这项工程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牵动自治区570万人心的“天字号”工程,是一座巍然矗立在宁夏人民心中的世纪丰碑。
大工程带来红寺堡大名气
1994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受李瑞环主席委托,率领农林水利专家组到宁夏考察,与自治区领导座谈,共同提出了“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原,扬黄河之水,建设200万亩灌区,搬迁贫困农民100万人解决温饱,并使移民原籍地有条件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贫困”的构想,初步匡算投资30亿元,建设6年时间。这项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被简称为“1236”工程。
1995年11月,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重视下,国务院批准工程立项。1996年5月,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奠基。1997年6月,第一批拓荒者扎起第一座帐篷,建起了前线指挥部,也就是今天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前身。1998年9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红寺堡灌区是一项集水利、供电、道路、农田配套、移民和社区建设等功能的综合工程,原计划开发土地75万亩,搬迁移民40万人。1999年10月,朱镕基总理视察红寺堡时指出,要有新思路,要解决移民收入低和增加财政负担的问题。2001年6月和2002年5月,钱正英先后两次到红寺堡考察并指出,适当减少移民规模,放慢移民进度。自治区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最终确定红寺堡灌区开发土地40万亩,搬迁移民20万人。
红寺堡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年后,荒原上就矗立起了规模宏大的3座泵站、2座渡槽、3条主干渠和纵横交错的配套渠道。柏油路,输电线路随之向前延伸,日出水1000吨的灌区西部供水工程送水进了移民新村。新落成3个乡镇、8个移民试点村已从西海固搬迁来移民2000户,开发土地5.7万亩,植树20万株,每个移民村有了一所漂亮的学校。新灌区采用节水新技术,比过去建成的扬水灌区节水14%,水的利用率提高了25%。当时,经过三次实地考察的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专家认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速度之快和质量之高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是科威特货款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所有农业开发项目中最好的一个。”(注:国家计划投资30亿元,其中宁夏自筹10亿元,工程又争取到科威特政府贷款1.4亿美元,由国家统借统还)
2000年6月22日,日本《每日新闻》专题报道中称:“10台大水泵发出阵阵轰鸣,以每秒抽水25立方米的速度把黄河水引到54米高的地方。这是接受科威特援助,建在吴忠市红寺堡地区的最新抽水设施。国家计划对这里的黄土和沙漠进行浇灌,使之成为养育100万人的农业地区,而红寺堡工程是整个计划的关键所在。”
从1998年到2008年3月13日,红寺堡共接受宁夏南部山区8县搬迁移民19.4万人,开发耕地40万亩,成为宁夏历史上最大的异地移民开发区,成就了中国水利扶贫和生态移民开发的伟大壮举。
移民安居乐业共同谋富裕
红寺堡开发区坚持移民开发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支撑,集生态环境建设、节水灌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眼前,红寺堡灌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泵站,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渠,一个个规划有序的移民新村,一条条连接城乡的交通道路,到处展现着现代农业新风貌。田间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场等防治风沙的绿色屏障基本形成,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正在转向高效人工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温饱的移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他们已不再满足吃饱穿暖,而是想办法要建设好家园,使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探索发展高效农业的大河乡开元村,315户移民全部搬迁来用了3年时间。村支书王忠林1998年11月从固原中河乡第一个搬迁过来,同来的还有7户人家。当年王忠林盖好房后,因买不起煤熬不住寒冬,回了老家,第二年春天才又回到移民新村。作为最早的移民,王忠林亲身经历了村里生活变化的全过程。搬来第一年混住了肚子,以后收入逐年有了增长。去年村里开始发展温棚种植312座,人均收入已达2300元。
绿树掩映的红寺堡镇朝阳村在2000年至2002年之间搬来自阳县21个乡镇的1325户移民。2002年,该村植树14万株,此后坚持不懈,达到50万株,成活率80%以上。到了夏天,人们站在高处,已经看不见村庄里掩映在绿荫中的房屋。2006年,该村又开发了200亩长青树苗圃,栽种侧柏40万株。村支书杨兆君算了一笔账,三年后每亩树苗可卖5000元,200亩就是100万元。朝阳村还被列为开发区养牛示范村,全村已实现户均两头牛的目标。该村从搬迁第一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到去年人均收入2320元。最近,村上正在筹划开发建设药材种植基地。
荒漠快速崛起特色现代城
红寺堡开始城市开发建设之前,偌大一块荒丘上只有一个废弃已久的羊圈,看不见一缕炊烟。开发建设初期,红寺堡坚持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不断加大开发区自筹资金力度,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随着城市“八路九街”硬化拓展延伸,供排水系统配套完善,集中供暖,城市照明投入使用,电信和广播电视光缆铺设开通,现代城市框架迅速构成。红寺堡依靠自身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先后吸引来了陕西、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区内客商投资,加快了城市开发建设的步伐;随着罗山商城、宾馆、综合建材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和大批居民住宅区及沿街商贸楼盘不断建成投入使用,城市中心区域很快繁华起来。红寺堡还动员全社会力量强劲实施城市绿化,城区防护林工程收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开发建设之初零的突破提升到了40%,城市的地变绿了,天变蓝了。
红寺堡的社会事业发展更快。开发区想方设法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移民新区没有经过“普初”,2005年9月竟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验收;昔日在老家十里八里跑路上学的孩子,今天无论在城里乡外都能就近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开发区下大力气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人民医院、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和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快速形成,移民就医看病、妇幼保健、优生优育有了根本保证。通讯设施也从信号盲区实现了村村通,移民拿 起手机与外界通信联系早已不是梦想。
如今,占地6.4平方公里的红寺堡城区已成为开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环境优美,市容整洁;楼群林立,园林围城;市场繁荣,人气上升是这座初具雏型的生态园林城市明显的特色。
商家投资创业安心求发展
红寺堡开发初期,城市人口少,消费群体小,城市经济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开发区坚持把“工贸强区”放在重要位置,把招商引资做为主要抓手,不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坚持实行“一站式”服务,千方百计帮助投资商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真诚招商,贴心服务,有效促进了工业,商贸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今年,开发区围绕深化行政改革,针对曾出现行政不作为引发移民上访和外商撤资事件,相继制定完善了部门负责人问责制、项目跟踪办结制、行政过错追究制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和优化了工贸强区文明环境。
来自陕西的客商史万林对此体会最深,获益匪浅。史万林是陕西榆林万源皮革制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陕西省劳动模范,2003年4月,他实地考察红寺堡后认为,开发区的政策十分优惠宽松,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明显看好。凭着长期在国有企业从事领导工作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他决心扎根红寺堡大干一番。当年6月份,他开始筹划建设投资120万元,面积1400平方米的榆林红饭店,年底就开业投入运营。让他感到十分高兴的是,在红寺堡搞建设的立项报告上报后,没用他跑腿费心,各项手续开发区就全给他办好了。今年,他的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在进退两难时,开发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诚心为他排忧解难,使他再次感受到红寺堡人对外来投资创业者的深情厚意。他决定在这里继续将事业发展下去。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已担任数年吴忠市政协委员,工商业联合会执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的史万林侃侃谈到,既然来到红寺堡就要把自己的命运与红寺堡紧紧连在一起,与红寺堡的发展紧密相关,息息相连。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仅陕北客商在红寺堡投资近亿元,有近3000人在红寺堡落脚创业,不少人生意越做越好,事业越干越大。
红寺堡,宁夏千古荒原上快速崛起的绿洲,这里有勇于开拓的开发区领导班子,有艰苦创业的移民群众,有投资创业的优越环境,有穿境而过的便捷交通。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为红寺堡乃至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这里的未来正朝着良性循环的目标挺进,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我们高兴地看到,宁夏扶贫扬黄灌溉这项跨世纪的集水利扶贫、生态环境建设、规模节水和高效农业综合性的巨大工程,正在成为世界反贫困事业的光辉典范,红寺堡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到宁夏,人们总会给我们讲起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讲起这项工程,热情的宁夏人话就多了起来。在宁夏人眼里,这项工程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牵动自治区570万人心的“天字号”工程,是一座巍然矗立在宁夏人民心中的世纪丰碑。
大工程带来红寺堡大名气
1994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受李瑞环主席委托,率领农林水利专家组到宁夏考察,与自治区领导座谈,共同提出了“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原,扬黄河之水,建设200万亩灌区,搬迁贫困农民100万人解决温饱,并使移民原籍地有条件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贫困”的构想,初步匡算投资30亿元,建设6年时间。这项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被简称为“1236”工程。
1995年11月,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重视下,国务院批准工程立项。1996年5月,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红寺堡灌区奠基。1997年6月,第一批拓荒者扎起第一座帐篷,建起了前线指挥部,也就是今天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前身。1998年9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红寺堡灌区是一项集水利、供电、道路、农田配套、移民和社区建设等功能的综合工程,原计划开发土地75万亩,搬迁移民40万人。1999年10月,朱镕基总理视察红寺堡时指出,要有新思路,要解决移民收入低和增加财政负担的问题。2001年6月和2002年5月,钱正英先后两次到红寺堡考察并指出,适当减少移民规模,放慢移民进度。自治区经过深入调研论证,最终确定红寺堡灌区开发土地40万亩,搬迁移民20万人。
红寺堡灌区正式开工建设一年后,荒原上就矗立起了规模宏大的3座泵站、2座渡槽、3条主干渠和纵横交错的配套渠道。柏油路,输电线路随之向前延伸,日出水1000吨的灌区西部供水工程送水进了移民新村。新落成3个乡镇、8个移民试点村已从西海固搬迁来移民2000户,开发土地5.7万亩,植树20万株,每个移民村有了一所漂亮的学校。新灌区采用节水新技术,比过去建成的扬水灌区节水14%,水的利用率提高了25%。当时,经过三次实地考察的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专家认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速度之快和质量之高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是科威特货款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所有农业开发项目中最好的一个。”(注:国家计划投资30亿元,其中宁夏自筹10亿元,工程又争取到科威特政府贷款1.4亿美元,由国家统借统还)
2000年6月22日,日本《每日新闻》专题报道中称:“10台大水泵发出阵阵轰鸣,以每秒抽水25立方米的速度把黄河水引到54米高的地方。这是接受科威特援助,建在吴忠市红寺堡地区的最新抽水设施。国家计划对这里的黄土和沙漠进行浇灌,使之成为养育100万人的农业地区,而红寺堡工程是整个计划的关键所在。”
从1998年到2008年3月13日,红寺堡共接受宁夏南部山区8县搬迁移民19.4万人,开发耕地40万亩,成为宁夏历史上最大的异地移民开发区,成就了中国水利扶贫和生态移民开发的伟大壮举。
移民安居乐业共同谋富裕
红寺堡开发区坚持移民开发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支撑,集生态环境建设、节水灌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眼前,红寺堡灌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泵站,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渠,一个个规划有序的移民新村,一条条连接城乡的交通道路,到处展现着现代农业新风貌。田间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场等防治风沙的绿色屏障基本形成,脆弱的荒漠生态环境正在转向高效人工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温饱的移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他们已不再满足吃饱穿暖,而是想办法要建设好家园,使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探索发展高效农业的大河乡开元村,315户移民全部搬迁来用了3年时间。村支书王忠林1998年11月从固原中河乡第一个搬迁过来,同来的还有7户人家。当年王忠林盖好房后,因买不起煤熬不住寒冬,回了老家,第二年春天才又回到移民新村。作为最早的移民,王忠林亲身经历了村里生活变化的全过程。搬来第一年混住了肚子,以后收入逐年有了增长。去年村里开始发展温棚种植312座,人均收入已达2300元。
绿树掩映的红寺堡镇朝阳村在2000年至2002年之间搬来自阳县21个乡镇的1325户移民。2002年,该村植树14万株,此后坚持不懈,达到50万株,成活率80%以上。到了夏天,人们站在高处,已经看不见村庄里掩映在绿荫中的房屋。2006年,该村又开发了200亩长青树苗圃,栽种侧柏40万株。村支书杨兆君算了一笔账,三年后每亩树苗可卖5000元,200亩就是100万元。朝阳村还被列为开发区养牛示范村,全村已实现户均两头牛的目标。该村从搬迁第一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到去年人均收入2320元。最近,村上正在筹划开发建设药材种植基地。
荒漠快速崛起特色现代城
红寺堡开始城市开发建设之前,偌大一块荒丘上只有一个废弃已久的羊圈,看不见一缕炊烟。开发建设初期,红寺堡坚持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并不断加大开发区自筹资金力度,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随着城市“八路九街”硬化拓展延伸,供排水系统配套完善,集中供暖,城市照明投入使用,电信和广播电视光缆铺设开通,现代城市框架迅速构成。红寺堡依靠自身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先后吸引来了陕西、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区内客商投资,加快了城市开发建设的步伐;随着罗山商城、宾馆、综合建材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和大批居民住宅区及沿街商贸楼盘不断建成投入使用,城市中心区域很快繁华起来。红寺堡还动员全社会力量强劲实施城市绿化,城区防护林工程收效显著;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开发建设之初零的突破提升到了40%,城市的地变绿了,天变蓝了。
红寺堡的社会事业发展更快。开发区想方设法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移民新区没有经过“普初”,2005年9月竟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验收;昔日在老家十里八里跑路上学的孩子,今天无论在城里乡外都能就近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开发区下大力气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人民医院、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和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快速形成,移民就医看病、妇幼保健、优生优育有了根本保证。通讯设施也从信号盲区实现了村村通,移民拿 起手机与外界通信联系早已不是梦想。
如今,占地6.4平方公里的红寺堡城区已成为开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环境优美,市容整洁;楼群林立,园林围城;市场繁荣,人气上升是这座初具雏型的生态园林城市明显的特色。
商家投资创业安心求发展
红寺堡开发初期,城市人口少,消费群体小,城市经济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开发区坚持把“工贸强区”放在重要位置,把招商引资做为主要抓手,不断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坚持实行“一站式”服务,千方百计帮助投资商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真诚招商,贴心服务,有效促进了工业,商贸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今年,开发区围绕深化行政改革,针对曾出现行政不作为引发移民上访和外商撤资事件,相继制定完善了部门负责人问责制、项目跟踪办结制、行政过错追究制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拓宽了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和优化了工贸强区文明环境。
来自陕西的客商史万林对此体会最深,获益匪浅。史万林是陕西榆林万源皮革制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陕西省劳动模范,2003年4月,他实地考察红寺堡后认为,开发区的政策十分优惠宽松,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明显看好。凭着长期在国有企业从事领导工作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他决心扎根红寺堡大干一番。当年6月份,他开始筹划建设投资120万元,面积1400平方米的榆林红饭店,年底就开业投入运营。让他感到十分高兴的是,在红寺堡搞建设的立项报告上报后,没用他跑腿费心,各项手续开发区就全给他办好了。今年,他的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在进退两难时,开发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诚心为他排忧解难,使他再次感受到红寺堡人对外来投资创业者的深情厚意。他决定在这里继续将事业发展下去。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已担任数年吴忠市政协委员,工商业联合会执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的史万林侃侃谈到,既然来到红寺堡就要把自己的命运与红寺堡紧紧连在一起,与红寺堡的发展紧密相关,息息相连。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仅陕北客商在红寺堡投资近亿元,有近3000人在红寺堡落脚创业,不少人生意越做越好,事业越干越大。
红寺堡,宁夏千古荒原上快速崛起的绿洲,这里有勇于开拓的开发区领导班子,有艰苦创业的移民群众,有投资创业的优越环境,有穿境而过的便捷交通。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为红寺堡乃至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这里的未来正朝着良性循环的目标挺进,充满着无限生机和希望。我们高兴地看到,宁夏扶贫扬黄灌溉这项跨世纪的集水利扶贫、生态环境建设、规模节水和高效农业综合性的巨大工程,正在成为世界反贫困事业的光辉典范,红寺堡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